2022学校调研报告7篇
相信大家在平时的工作或学习中都遇到过要写调研报告的情况吧,调研报告是调研任务的文字记录,是落实一项程序的文件参照,下面是85报告网小编为您分享的2022学校调研报告7篇,感谢您的参阅。
2022学校调研报告篇1
一、我县农村学校体育现状
(一)、农村学校体育设施现状。
1、体育场地不足。调查显示,有70%的学校体育场地未达到1994年省教委制定的《城镇普通中小学建校标准》,甚至有少数学校基本上就没有运动场或者活动场所,有些学校即使有,也只是些简易的运动场所,导致很多学校开设的体育课教学质量不高,开课时数不足,或者只在有限的几个年级开设体育课,象征性的表示学校开设了体育课。
2、体育器材短缺。根据调查,有30%的学校体育器材基本达标(指能基本满足大纲必修教材的需要),65%的学校体育器材缺少,5%的学校几乎没有体育器材,而且校与校之间的差距较大,同时,现有体育器材大部分陈旧、破损,其原因为保管不善,修理不及时,这为正常的体育教学埋下了安全隐患,由于受体育器材短缺的限制,有近30%的学校体育教学无法正常进行。
(二)、农村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现状
1、专业教师短缺。从调查情况看,有近40%的学校专业教师短缺,10%的学校无专业体育教师,现有体育教师中具有本科学历(不包括自考、函授毕业生)的仅占37%。
2、体育教师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不合理。调查显示,有73%的农村学校体育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无法形成梯队建设,有38%学校的体育教师学历结构不合理,不能适应国家教育部对学校教师学历要求。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的不合理势必影响学校体育工作持续、稳定开展。
3、师资培训意识淡薄。通过调查,大部分学校都未能制定详细的师资培训计划,也未能认真组织体育教师开展各种各样形式的培训活动,致使大部分体育教师的知识、技能及思想意识停留在一个较低水平。这是造成农村学校体育教师思想观念落后,创新意识不强,难以适应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影响农村学校体育活动开展的主要原因
1、少数学校领导对体育工作的重要意义缺乏认识,认为农村孩子身体好,不用参加体育锻炼,开不开体育课无所谓。而主管部门领导在检查、督导学校工作时没把体育工作放到应有位置来看待。由于工作上不重视,加上对学校体育设施等要求未做硬性规定,即使体育设施达不到要求,验收也能合格通过,使学校领导对体育工作不重视。
2、体育经费严重短缺。由于我县经济发展滞后,财政支持乏力,制约了学校的发展,学校因经费困难不能对体育进行投资。
3、体育专业教师缺乏,思想不稳定。正规体育院校、系毕业的大学本科生,受诸多因素影响,千方百计想办法不到农村学校任教,致使学校体育教师短缺,近30%的学校专业体育教师严重缺乏,只能用其它学科教师兼任或自行培养的自考生或函授生,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由于学校不重视,加上经费短缺,部分体育教师思想不稳定,从事第二职业或对本职工作不认真对待。
4、缺乏激励机制。对执行《标准》好的学校及体育教师个人,没有配套的激励机制,积极性得不到充分调动。
5、群众体育工作发展不普及。农村群众体育工作发展受各种因素影响,一直开展不利,无其是农村对体育工作认识不正确,认为劳动是最好的体育活动,开展群众体育活动没有用。正是这种错误认识,导致学校对体育工作重视不够,学生对体育活动热情不高。
三、发展对策
1、解放思想,多方筹集体育资金。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要求,采取政府拨款,学校投入,社会赞助等方法,确保体育工作的开展,不断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2、积极营造良好的体育工作氛围。各级政府和学校领导要认真对待体育工作,吸引广大体育专业院校、系的毕业生到农村学校工作,并积极为他们施展才能创造条件,使他们安心在学校开展工作。
3、挖掘地方特色教材,重视表彰先进典型。农村学校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充分挖掘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民间体育项目,形成有农村特色的地方教材并自制器材。对自制体育器材工作有特色的学校、个人,应给予表彰奖励并大力推广经验,在每年举行的学校运动会上,应充分安排这些本地特色体育项目,推动体育工作全面开展。
4、积极开展互助活动。通过政府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支持,使城、镇办学条件好的学校与农村学校结成对子,改进农村学校体育工作,以满足学校体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2022学校调研报告篇2
20xx年以来,自治区纪委监察厅、教育工委部署在全区高校开展“清风校园”建设工作。近期,我带领二室人员对全区高校开展“清风校园”建设工作情况进行了督导调研。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我区高校开展“清风校园”建设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各高校高度重视“清风校园”建设工作,成立了由党委书记(校长)担任组长的“清风校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制定实施方案,组织开展“清风校园”建设工作,不断改进和完善工作措施,定期向全校师生通报落实情况,接受师生监督。宁夏医科大学、宁夏师范学院等院校以‘清风校园’建设为载体,全面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整体工作思路,严格做到组织领导、任务分工、监督落实“三个到位”。每年对“清风校园”建设各项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专项检查,认真总结好的做法,梳理存在的问题,对好的做法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推广,对存在的问题限时要求责任部门进行整改,确保了“清风校园”建设工作取得实效。
(二)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各高校党委将党风廉政建设和“清风校园”建设工作同安排,同推进,同考评。制定印发《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主要任务分工》等文件,细化分解工作任务,明确工作职责,逐级签订责任书,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同时,把“清风校园”建设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目标管理,与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紧密结合,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和教学科研工作同频共振,互为补充,共同推进。把反腐倡廉、“清风校园”建设和行政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切实将反腐倡廉工作职责落实在基建、财务、人事、招生、采购、后勤等重点部门、重点岗位和行政事务中,通过发挥统领、共管、组织协调等作用,形成惩防合力。
(三)加强教育,道德育廉。通过多种形式、多种载体,抓好领导干部、教师队伍和学生的廉洁教育。通过对领导干部勤政廉政教育,提高为政清廉意识,不断夯实廉洁从政的思想基础;通过对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教育,引导他们廉洁从教,大力弘扬“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优良学风教风;通过对学生敬廉崇洁教育,引导他们切实做到学术诚信、考试诚信、就业诚信,努力形成风清气正、阳光向上的校园氛围。北方民族大学着力抓好“五个一”工作,将廉政文化建设融入“两课”教学和党校培训课,使廉政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宁夏医科大学大力推进廉政文化“三进”工作。开展经常性的敬廉崇洁教育,举办多种主题实践活动。学生们自发成立“清风社”学生社团组织,配合学校积极宣传敬廉崇洁思想,产生了较好的宣教效果。宁夏大学把大学生廉洁教育贯穿于入党培训、入学离校、社团活动中,针对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开设“大学生敬廉崇洁意识养育”选修课,培养大学生的廉洁意识。宁夏师范学院积极推进廉政建设进校园、进课堂、进公寓,每年结合“12·4”法制宣传日,通过廉政文艺演出、发放廉政宣传单、开展廉政知识竞赛等活动,广泛宣传廉政知识,营造浓厚的校园廉政氛围。
(五)健全制度,全力保廉。各高校党委高度重视制度建设这一预防腐败的基础性工作,特别注重制度设计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操作性。近两年,结合开展“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从完善工作机制、规范执行程序、强化监督检查三个方面,对原有的制度进行了梳理和修订,建立新的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形成了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廉政工作机制,强化了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源头工作。
二、存在问题
一是工作连续性不强。个别高校对开展“清风校园”建设的认识不到位,抓党风廉政建设和“清风校园”建设连续性不强,存在时紧时松的现象;二是个别单位对“清风校园”建设抓的不深不细,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没有将“清风校园”建设工作落实在教学教育和队伍管理的方方面面,工作成效不够显著。
三、意见建议
(一)规范管理,用制度保障发展。建立规范的校园管理模式,明确管理要求,强化管理责任,落实管理职责,制定并完善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使各项管理活动有章可循。进一步深化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创新校务管理、教学科研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校园管理等,并不断增强学校常规管理的实效性。
(二)深入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优化党风廉政软环境。一是高校各级领导和教师必须增强廉政文化意识,增强当好廉政文化传播者、组织者、开拓者的责任意识。二是进一步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提高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三是注重校园网络、报刊杂志、电视、广播、橱窗、课堂等文化载体的充分运用,不断拓展廉政文化的传播渠道,拓宽廉政文化教育覆盖面,使廉政文化融入学校的各个方面。四是不断丰富教育和活动形式,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使廉政文化真正入目、入耳、入脑,成为全校师生广泛参与的一项活动。
(三)预防高校职务犯罪,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建立健全“一把手”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建立有效的行政决策负责机制,重大问题实行集体决策,最大限度地降低自由裁量权,切断“公权”与“私利”的内在联系。完善责任分解、责任报告、责任考核、责任追究四位一体的责任制工作机制。认真解决少数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对党风廉政建设重视不够、对规范管理投入不足的问题。
(四)加强教学科研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一要加强教学经费使用的监管,继续坚持领导干部、单位行政负责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保证教学单位教学经费合理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二要完善教学科研经费管理办法,通过举办培训班、研讨班等形式加强对各教学科研单位广大教职工特别是中青年科研骨干进行宣传教育,增强他们在经费使用上的廉政意识,形成廉洁自律的科研作风。三要加强横向课题、纵向课题科研经费使用的管理和监督,将科研项目管理的关注重点从重视验收转移到过程监控,提高研究课题经费预算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促进科研项目顺利结题验收。
2022学校调研报告篇3
在局领导“教育创强”方针指引下,为进一步掌握我县农村基础教育教学总的质量和课程改革实验情况,了解教学实践中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促进我县课改实验作扎实有序地向前推进。根据中心领导的指示,二零零四年学度我对金星学校进行了教学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金星学校是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占地总面积2万平方米,共有在编教师56人,20个班级,中学生231人,小学生439人,学前班81人,总人数670人;全校近视率2%左右。
学校体育跑道181m,沙坑、单双杠各一,篮球场两个(无室内运动场地);实验室、仪器室、电脑室、多媒体教室、图书室、阅览室、音乐室(内仅一架钢琴),少先队(团支部)活动室等各一个,其它教学器具等基本设备初步达标。
二、所取得成绩
近三年来,金星学校重视素质教育,全体教职工在校领导班子带领下重视人性化管理,实行教师量化考核,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在教学工作中积极营造“安全、健康、和谐”的人性化氛围,以“知礼、勤勉、奋进”为校训,认真落实“减负不减质”的根本宗旨,教学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重视课改
①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政策法规和学科课程标准,并鼓动教师参加县“323”师训等各种学习活动,并进行理论实践。
②通过黑板报,编写“课改专栏”,定期宣传课改动态信息,交流课改教师的心得体会。
③定期开放“家长学校”,向广大家长宣传课改的目的意义,反馈学生的成长过程,为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共同出谋划策。
④加强了课改实验的领导、管理和指导工作,制定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方案》。
⑤规范了课改资料的建设和管理,并加强了教学指导工作,学校领导经常深入课堂听课,用新课改的理念指导教学工作。
2、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了变化
①教师主动参加课改,不断积累和总结经验,积极撰写论文和教学案例。如小学,很多教师通过自制卡片、教具、学具;如语文教师为提高识字量,不仅在书中,还在各种学习资料中培养学生主动识字习惯,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克服了由于教学资料不配套等不利因素给教学带来的麻烦。
②教师的教学手法发生变化。首先教师的理念变,才能使之方法变,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组织、激励、引导等方法在不断改进,很多老师能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如美术老师杨先红,在色彩课中结合唐诗、宋词,并利用情感和审美双重因素,使学生在乐中学,潜移默化地将知识传授给了学生,把课堂教学和生活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极大调动了学生积极性。
3、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
通过语数英等各学科现场观摩可以看出,课堂教学较之前传统课堂教学都有一定改进,使人感到了新课改后,课堂中的清新气息,学生的学习方式更为丰富,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趋势。“自主、合作、探究”已逐步成为学习的主要方式。如语文课,学生有大量的实践进行探究、思考、观察和分析及实践活动。却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因材施教,科学地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合作学习给了学生更多参与和表达的机会,学生自主、自信、合作、探究的意识普遍增强。
4、教研氛围日接浓厚
人性化管理发挥教师原动力,全校上下形成合力,积极开展教研活动,特别是新课改以来,以“323”师训工程为载体,积极参加教科研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动。
①教科研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除听课、评课还去办了专题讲座研讨活动,对新课改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展开及时的讨论和交流,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获益匪浅。
②课题研究开始启动,经过半年多的实践探索,今年上报市级课题两个。
5、尝试构建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
大家都知道:评价的功能不仅仅是甄选和选拔学生,而是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使每个学生都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为此,该校在课改实践中,引导教师大胆改革评价内容和方式,采用“分项考试+等级评价+孤立评价+鼓励评语”的呈现方式,努力构建多元,评价内容方式多样,既关注结果,更重视过程的评价体系。方法是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交互互动。如语文分:识字写字(学生互评)、朗读、口语交际(教师家长参与),以鼓励为主用游戏形式纠正等等。
6、重视社会实践,师生共同参与
带出去请进来。一年以来,该校抱着新的“教学观”,与校外结合,进行一系列“走进新课程”、“与新课改工成长”活动,实行校际联合。
①初中部与荔港学校“联姻”,进行新课改教研活动。
②小学部与石浦中心校进行教学新课程教研活动;小学语文与新港小学进行教研活动。
③重视学生社会体验活动
a、拥军活动。初中新生军训、“八。一”节慰问石浦边防站、“端午节”送粽子,建立深厚的军民关系。
b、建立劳动基地。学校有专门开辟的花木基地供学生栽培、观察、分析、护理。
c、到申棱电梯厂进行社会实践,让学生采访,写《申棱成长之路》在县市宣传口发表
d、请消防大队进行正常的安全教育,懂得自我保护,做到群众的预防灾害宣传员。
e、到敬老院去举行文艺联欢,做新时期敬老爱幼的好学生
f、每年去烈士墓缅怀先烈,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7、重视师资业务培训,教学成就显著
⑴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培养一支“政治正、业务硬、教学勤”的师资队伍,始终是该校关切的问题,为此学校领导极力鼓励进修、学习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小学语文、数学合格率100%;初中语、数、外、政、自等平均合格率70~80%;三名教师参加中级研修班,一名教师参加学科骨干培训班。历年来教师积极参加各类竞赛活动,成绩显著:
①县教坛新秀评比:20xx年度初中部自然、美术分获二等级。
②县教师基本功竞赛:美术二等奖,数学、自然三等奖,政治市三等奖。
③教学论文评比:小学数学县一等奖、市二等奖,初中数学、美术分获县二等奖,教学基本功案例分获县三等奖,体育优质课县二等奖。
⑵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的一切为了学生,学校在“以人为本”的宗旨下,近三年来所显现的成绩可想而知。
①中考:20xx年考进象中3人,考入二中13人;
20xx年考进象中2人,考入二中20人;
20xx年考进象中4人,考入二中15人。
②各年统考相比,20xx年尤为突出:
20xx年第一学期初中一年级层全县中上水平,其中自然学科全县名列4、5、6;初中一年级政治,全县名列前5名。总之,小学合格率100%,中学合格率70%~80%。
③重视素质教育,各方面提高显著:
a、全县中学三模竞赛:全县第九名;
b、县学生艺术节舞台艺术表演:团体二等级;
c、县学生艺术节三独表演:1人二等奖;
d、县学生艺术节书画艺术现场赛:书法、绘画各获二、三等奖;
e、学生作文竞赛中:3人参加3人全获奖――其中市二等奖1人,县二等奖1名,县三等奖1名;
f、全县学生运动会:每届组队参赛,态度积极,重在参与;
g、县科技界:多篇科技论文获奖,获县科协好评。
三、存在主要问题:
1、师资力量薄弱:
专职教师不足,老龄化现象严重。如:小学数学35岁以下2、3个人;12班级音乐教师专职只一人,小学美术12个班级居然无一人。体育专职也只一人。造成学科之间不平衡,给学校带来很大压力。
2、办学条件差:
教学用房不齐不足,没有专门美术室,没有专门家委会活动用房;雨天无法上体育课,多媒体教室只一个,如果各学科同时使用便无法进行,学前班扩班无教室,也无英语角等用房,艺术表演场地没有等一系列用房问题,亟待解决。
3、缺乏与新课程相匹配的科学的操作性强的学校、教师、学生评估制度,这在很大程
度上阻碍了学校与广大教师参与课改实验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
四、几点建议:
1、加强师资均衡配备的行政措施,加大师资培训的力度,与政府部门协调加大经费投入,确保必要的师资培训经费落实到位;另外是加强与教材出版部门的网上协调,有条件组织专家培训到县(与“323”师训建议)以便教师更好地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全面而准确地把握教学目标;再是培训方式和内容可建议更为贴近农村学校实际,研究解决在目前情况下如何减轻教师过重的教学负担,以提高教学效率。
2、建议上级教育部门(有关部门)应尽快协助建立一个与课改相适应的教育教学评价机构。
评价是新课改最大的难点,是影响课改健康发展的“瓶颈”。因此,加快课改理念下的评价研究,制定出与课改相匹配的评价方案是当前应努力研究,力求早日完成重要任务。以充分发挥师生教学积极性。
3、应充分认识校本课程教学和学科整合的重要性,组织专门培训小组引领教师,并将其作为学校的一项长期、稳定的工作。有目的有计划地来抓,方能保证课程改革顺利而持续地进行下去。
2022学校调研报告篇4
“民以食为天”,学校食堂作为学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后勤保障,服务师生的重要任务,学校是一个特殊的单位,学生又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学校食堂工作,关系到师生员工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学生的卫生饮食安全问题,关系到学校的稳定和发展。因此,食堂工作,学生关心,家长关心,社会关心,领导更关心,已成为学生与家长关心的热点。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市农村学校布局调整逐步到位,学生的寄宿数量迅速上升,在校用餐的学生显著增多,学校食堂的数量和规模逐步扩大。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学校食堂也成了社会上一些食品经营者竞争的场所。食堂工作在整个学校工作的重要性也随之增强。针对全市学校食堂的现状,教育局关工委成立了学校食堂调研小组,各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带领委员深入学校食堂进行了调研。调研小组通过听介绍、查资料、看现场、个别访问,问卷调查和分析研究等方法,对食堂情况作了全面的调查研究。
一、基本情况
据统计,全市中小学含幼儿园共有食堂112个,其中千人以上的学校食堂有20家,20xx人以上的食堂有6家,4000人以上的食堂有2家;全市学校聘用从事饮食服务的员工1700多人,用餐学生达6.5万多人,占学生总数的83.5%;学校食堂从业人员中有健康合格证的1680人,占全体人员的98.8%。学校食堂的经营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学校自办,一种是承包制。自办的有95家,承包的有17 家。学校食堂根据规模的大小,赢利多少各不相同,绝大部分学校的老师用餐得到补偿或减免,每年还有一定利润上交,多的达到几十万。学校食堂的基本设施,通过这几年的不断升级改造,已基本达到了要求,做到设备齐全,规章制度健全,运作正常,安全卫生状况良好,有33 家食堂获得镇江市a级食堂,66家获得镇江市b 级食堂, 4家获得镇江市c 级食堂,目前还有4家没有等级,学生对食堂的满意率在95%以上。
二、领导重视
教育局高度重视学校食堂建设,通过发文件,开会,检查等多种形式,反复向学校领导交代学校食堂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学校把食堂工作列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程,市教育部门意识清醒,态度坚决,教育局由一名分管副局长亲自抓食堂工作,发展财务科具体负责学校的食堂管理工作,学校由一名分管副校长亲自抓食堂工作,总务处具体负责。在人力、物力、财力上,教育局加大投入力度,在制度管理上,严格规范程序,提升学校食堂的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有力地保障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加快学校食堂建设,提高食堂硬件设施,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也是办好食堂的一项重要保证,教育局一是对食堂的场地和建筑进行规划,要求位置合理,既方便师生就餐,又防止食堂的噪声烟气污染环境,要求面积适当,坚固耐用。二是对食堂的内部功能定位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按照操作流程对食堂储藏间、清洗间、配料间、烹饪间严格定位区分。三是对食堂的内部设施进行更新。配备冰柜,冰箱,不锈钢餐具,厨房、灶具、纱门、纱窗安装到位。全市学校食堂近几年都进行了维修或升级改造,投入资金超过3000万元,百分之五十的学校对食堂进行扩建,百分之四十的学校兴建了高标准的师生餐厅。实验小学06年对食堂进行改造施工,共投入资金45万元,设施设备投入资金25万元,使学校食堂的硬件条件上了一个新台阶。
对于自办食堂和承包食堂,教育局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自办食堂必须选择一批有事业心,有责任心,工作主动,精明强干,吃苦耐劳的同志参加,总务处主任或副主任要亲自挂帅。承包食堂均采用招标竞争的方法,选择那些信誉度高,有诚心、人品好、价格合理的承包商,承包协议中要突出服务师生的理念,要把服务师生放在第一位。同时学校应成立监督领导小组,负责督查食堂的服务、卫生、价格、管理等情况,起到食堂的保障作用。城区学校如丹中、吕叔湘中学、五中、六中、、职教中心的食堂均采用承包制,并且由2—3人分别承包,形成相互竞争的态势,让几个食堂比服务态度,比伙食质量,比菜肴价格,让学生来选择食堂,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实验学校与华南学校,就餐人数达到20xx多人和4000多人,仍然采用学校自办的办法,学校组织了一个强而有力的食堂管理领导班子,一切为师生着想,尽量减少利润,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师生。
三、经营情况
学校食堂经营主要有两种形式,自办与承包。
(一)自办食堂:以学校行政的名义参与食堂的整个管理,主要有老师参与管理,总务处副主任负责全面工作兼司务长,教师人数不够,也招聘少量的临时工,一般厨师都是聘请专职厨师掌勺。学校伙食标准大致分城乡两种,城区学校每人每学期600元—700元左右,平均每天中餐7元左右,住宿生每人每天伙食费15元。农村学校每人每学期400元左右,平均每天中餐5元,学生每月带米15—20斤。住宿生每人每天伙食费10—12元,每月学生带米15—20斤,临时工工资,水电煤气费,易耗餐饮具添置费等均在伙食中支出,老师免费用餐或补贴用餐,每年都能上缴一定利润给学校,多的达几十万元。
横塘中学食堂处处为师生着想,想尽办法,不断翻新伙食花样,每年中考前一天晚上,食堂员工专门为学生包馄饨100多斤,让学生有个好心情,安安稳稳迎中考,受到家长们一致好评。六中专门为新疆班的学生新造一个食堂,完全按照清真的风格为学生做饭,保证让少数民族的学生在苏南吃得好,生活愉快,学习快乐。
(二)承包食堂:学校食堂由承包人员负全责,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承包者聘用有国家厨师资格的厨师和临时工多名参加食堂的各项工作,学校有专人负责督查,不定期的抽查菜肴的质量和价格,定期召集学生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食堂的用餐意见,即时向承包者提出,要求能尽快改正。食堂除基础设施,设备和大型维修由学校投资外,人员工资,易耗餐饮具,水电煤炭费等由承包人支出。每年上缴学校一定的经费,各校情况各不相同,市区大学校一般均采用承包制,并且同时有2—3人分别承包,形成竞争机制,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五中的领导十分关心承包食堂的运作情况,经常到食堂与学生共同用餐,听取学生的意见,然后及时反馈给承包者,让承包人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三)制度建设
全市各校均已建立了全方位,系列化的规章制度,对食堂进行 精细化管理。目前都有《文明食堂标准》、《卫生考核标准》以及应知应会培训考核,卫生管理,食堂采购,餐饮具消毒,食品粗加工,配菜卫生,食堂仓储保管,个人卫生,烧煮烹调,用餐等多种制度,做到工作有章可循,工作人员能认真贯彻执行。
(四)运作情况
1、食堂安全卫生有保障。市教育局发财科联合市卫生监督所,对各校食堂都提出明确要求,并逐校考核检查,做到严把货源进口关,所有供货单位必须具备有效营业执照,食品卫生许可证,个人健康证,并签订协议书,每次进货均需索取相关证明,食堂设有专用库房,各种食品分室、分类、分架存放,严格执行操作规范。
2、重视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能按食堂环境卫生的有关规定,做到厨房、餐厅环境整洁;餐具能按“一洗、二冲、三消毒”要求执行;餐后对餐厅及时清理、擦抹、打扫;每周大扫除一次,使食堂环境卫生工作常态化。所有上岗工作人员每年体检,持证上岗。云阳学校每学期对从业人员进行1—2次培训和测试,对食堂要求“三清一静”,并建立了考核奖励制度。
3、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各校食堂都注重精心安排菜谱,做到荤素搭配,营养合理。自办食堂的学校每周都将一周的菜谱公布出来,基本做到每天不一样,早点做到品种多样,晚餐主食也经常变换。同时要求承包食堂每天的菜谱要多种多样供学生选择,根据不同季节,供应学生喜欢吃的菜肴,让学生们吃得满意。
4、建立长效监督检查机制。
一是每年教育局配合卫生监督所对全市学校食堂进行一次普查,根据有关卫生部门的要求,提出整改意见,限期纠正;二是各校卫生管理人员每天对食堂进行检查,对每天采购的食品进行质量检查,查验证明;三是每月由分管校长不定期对食堂进行抽查,在各种检查中,发现问题随时指出立即整改。
四、存在问题
1、全市学校食堂发展不平衡,绝大部学校食堂通过近几年的升级改造,硬件条件已完全符合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但还有一部分学校食堂的硬件有缺陷。食堂面积太小,少部分学校食堂没有学生用餐的地方;个别学校的锅炉老化,急需更换;部分学校食堂内的布局不合理,至今还存在4所c级食堂,以及4所未评级的食堂。
2、缺少专业技术人员,饭菜质量难以提高。绝大部分学校食堂厨师达不到等级厨师标准,无营养师,点心师,难以进一步提高饭菜质量,据问卷调查,,有51%的学生认为口味一般,20%的学生饭菜只吃掉一大半。
3、学校食堂内部管理还存在管理不到位的现象,规章制度虽已建立,但执行中还不能严格执行,如不戴口罩和工作帽的不得上岗,指甲长的人员不得上岗等等,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4、承包食堂还存在着过多追求利润,服务质量低劣,饭菜质次价高,师生怨声较多的现象,自办食堂存在教师用餐明确好于学生,学生不满意的现象,个别学校食堂的卫生状况不佳,安全隐患潜伏,给师生身体健康带来影响,都会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负面影响。
五、几点建议
(一)鉴于学校食堂在学校工作的重要地位,办好食堂应是学校领导引起高度重视的课题,作为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担负起办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食堂的领导责任。目前,中小学食堂无论是承包,还是自办都属“盈利型”食堂,食堂要开支员工工资,还要取得一定的利润,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都把它作为一个创收的主要来源。这样既增加了家长负担,又影响了伙食的数量和质量,造成学生不满意的现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食堂应该一律自办,以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为宗旨,全面搞好安全卫生服务工作,办成独立核算,略有盈余的“服务型”食堂,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由于办学规模较大,学生人数多,难于自办,在承包过程中,要坚持公开招标的办法,让能为师生服务,具有食堂管理能力和管理资质的承包者参加,学生人数超过20xx人,要有2人以上来承包。
1、制订规范,分类指导,建议省教育厅会同有关部门对不同类别,规模学校的食堂,制定统一规范,各市县进一步细化,作为食堂建设的标准。
2、拨专款,限期整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年度财务总预算中要设立食堂建设专项资金,对硬件不达标的食堂进行维修,改扩建、新建,按规范要求配发既安全卫生又环保节能的主要设备。在5—8年内使所有食堂都达到a级标准。
3、核定编制,财务审计。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核定各校食堂人员编制数,关键技术岗位的职工纳入全民事业职工编制,由市教育局统一招聘分配,一般岗位核定人数,由学校按统一要求招聘临时工。所有食堂正式从业人员工资福利由财政负担,全市要统一学校食堂收费标准和经费开支科目。定期组织财务审计。
4、多措并举,充实人才。食堂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是普遍现象,应引起足够重视。要逐步为每所学校配备合格的司务长、等级厨师、营养师、司炉工等关键岗位专业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可从学校富裕人员中选调培训(保留教师资格),可向社会公开招聘,还可以从大专院校,职业学校毕业生中招聘录用。
(二)要督促学校认真履行管理食堂的具体责任,切实加强管理,不断改善条件,改进工作,办家长、学生满意的食堂。
1、对目前食堂还处在c级和没有等级的学校,要根据学校食堂的现状,学生人数的变化和今后学校的去向尽快拿出改造的方案,如学校仍然保留,学生人数不少,那要抓紧时间,该改建或扩建的,限期达到标准。
2、如提档升级不能实现,要局部维修,添置食堂急需的设备,对已将过期的锅炉要立即更换。
3、建议学校利用家长学校,家长会,健康教育课,班会等形式,对家长和学生进行饮食、营养与健康的教育,改变学生普遍存在的挑食、偏食、喜吃不利健康食品的不良饮食习惯。
4、建议学校要加强对食堂工作人员的培训、管理。对现有的厨师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可分批将厨师送到厨师培训有关学校进行短期培训,提高他们的烹饪技术,对一般从业人员要强化个人卫生习惯,服务态度的教育。
5、建议学校要充分发挥学生会的作用,让学生会的代表参与食堂管理工作。让学生既了解食堂的运作情况,又清楚市场蔬菜、猪肉的价格。对伙食的定价有个感性认识。这样既起到督促检查的作用,也让学生吃得放心,吃得满意。
6、建议学校要定期公布食堂帐目,征求师生意见,每学期对食堂进行审计,并将审计结果向教代会通报。
2022学校调研报告篇5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批批外来务工人员涌入到__。伴随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一批批打工子弟学校应运而生。为全面了解全区打工子弟学校团建情况,准确把握打工子弟学校共青团工作的发展方向,提升团建工作整体水平,深入分析研究当前团建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更好地服务学校教育教学中心工作和学生成长成才,充分发挥团组织团结教育服务学生的核心作用,20__年12月,__团区委组织实施了打工子弟学校团建基本状况调查。
一、调查研究的方法和样本分布
本次调查采取电话调查法和查阅相关资料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采用的数据主要来自__区教行科提供的《20__年已批准打工子弟学校情况统计数据》和20__年共青团组织有关统计资料进行分析研究。
近两年来,__区建立打工子弟学校16所,其中具备建团条件的学校有8所,已建立团组织的学校有6所,占应建团组织学校的75.0%。本次调查将已建团组织的6所学校(全部经教育、劳动等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批准,按照国家有关行政法规登记的社会力量举办学校)的团支部书记作为调查研究对象,重点对团建基本情况进行调查。
二、当前__区打工子弟学校团组织建设状况
(一)被调查打工子弟学校团组织、团员青年和团干部队伍的基本情况
参加此次调查的6所打工子弟学校均建立了团组织。6所打工子弟学校中共有班级102个,校团支部6个(均无下一级团组织);共有在校学生2582人,团员71名,其中学生团员63名,女团员45名,团员占学生总数的2.4%,女团员占团员人数的71.4%;6所打工子弟学校现共有团干部12名,委员会委员22人,平均校团支部书记年龄为27岁,大专学历6人,团员6人,无中共党员,无本科学历。
(二)__区打工子弟学校团组织建设状况呈现良好发展趋势
1、积极配合团区委工作,各项团的各项工作任务能够顺利完成。
6所打工子弟学校的校领导和团支部书记对团建工作都较为重视,积极参加团区委组织的基层团委书记培训活动,努力探索共青团工作的新方法,将团的建设纳入到学校管理的总体工作中并实施考核,团的各项工作得以有效地落实。每所打工子弟学校团支部均能按时完成工作任务,并做到及时上报,主动沟通,弥补不足,加快完善校团组织的每一项机制。
2、人员少,机制小,打工子弟学校呈现出互帮互助的良好局面。
由于我区建团的打工子弟学校和各学校的教职工、学生人数相对较少,又多数集中在北七家、东小口和马池口等地区,所以就目前而言,__区打工子弟学校间呈现出互帮互助的良好局面。其中有2所打工子弟学校是在同区的其他打工子弟学校团组织的帮助下建立起来的,并在建立之后积极相互积极探讨适合当代打工子弟学校特点的共青团工作的新方法,同时在以团区委为桥梁的前提下,__区打工子弟学校已成为一只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谋发展新途径的党的有力的后备军。
3、团干部队伍年轻化,补充了团组织队伍的新鲜血液。
在6所打工子弟学校中,共有团干部12人,平均年龄27岁,最大的团支部书记32岁,最小的23岁。12名团支部书记均是大专学历,其中83.3%的团干部有再提高学历的打算,有1名团干部已经在读大学本科。作为一只年轻化的团干部队伍,每一位团干部都具有良好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思维灵活、敢于创新,与学生和青年团员能相对容易的进行思想沟通,对团组织队伍的建设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当前各打工子弟学校团建工作存在的难点和问题
1、学生流动性强,导致团的各项规章制度难以深入贯彻。
打工子弟学校的学生大多是随外务工父母进京学习,因此,有很强的自主择校性和流动性,平均每所学校的年流入和流出的学生分别占学生总数的14.79%和16.27%。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将团的制度和团的思想及时、牢固地贯穿给在校学生及团员已经成为打工子弟学校团组织所面临的难题。在打工子弟学校中,部分校团组织能够按时完成上级布置的工作任务,但对广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监督管理力度不大,使学生和团员对“共青团”知之甚少。其中一些打工子弟子女受父母影响,小农意识比较强,认为入团无用,没有带来实惠。调查结果显示,在打工子弟学校学生中,已提交入团申请书的学生仅有1.27%。这说明,打工子弟学校在某种程度上只注重了教学工作,放松了对学生和团员的日常团课教育。
2、团干部业务能力有待提高、且从团精力难以到位。
在打工子弟学校中,普遍都是近两年才建立的团组织。因此大部分团干部都是新任职的团支部书记。据调查,大部分学校团支部书记对团的业务知识不够熟练,不知道应从哪些方面切入团的重心工作、如何开展好团的组织
生活,因此在工作中存在一定的被动性。打工子弟学校的团支部书记同时还担当校少先队大队长和教学任务,其中平均每周每人上课17节,加大了团支部书记的工作量。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团的工作力量和进度,阻碍了校团组织的发展和壮大。
3、团组织活动得不到稳定有序的开展。
就目前打工子弟学校团组织开展活动来看,6所学校均能按时完成团区委布置的各项团建工作任务,但自主开展团组织活动次数较少。在20__年中,仅有一所建校尚早的打工子弟学校开展过两次团组织活动,同时还是基于校少先队和学生全体活动进行的,没有体现出团的主体地位,因而,团组织活动成效也收之甚少。根据打工子弟学校学生基数少,团员基数小,团干部业务程度生疏,学生对团组织表现出的积极性弱等现象分析表明,在团的基础性教育、校团组织的影响力以及校领导的重视程度上还存有欠缺。
4、团组织活动经费和物资不足。
6所打工子弟学校平均投资资金为23.5万元;自建校址2所,租用校址4所;平均学校教学建筑占地面积1340平方米;共有教职工人数164人。目前各打工子弟学校的资金基本能够维持学校的正常开支,没有多于的资金投入到团组织建设方面,因此团员队伍建设无法得到有利保障。再加上学生家长只看重子女的学习成绩,忽视团的作用,进而团费收缴工作的开展也存在一定困难。
5、团组织的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和工作载体不能适应打工子弟学校的团组织发展要求。
目前打工子弟学校团建工作基本上是参照公办学校团的工作模式来开展,因此缺乏适应打工子弟学校发展要求的特色工作,而且组织建设方面不够规范、工作机制不够完善,阻碍了打工子弟学校团组织建设的步伐。
四、推动打工子弟学校团建工作发展的几点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打工子弟学校的团建工作面临着时刻的转变。如何把握这些转变因素,进一步激发打工子弟学校学生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先进性,努力扩大团的覆盖面、影响力,提高团组织活动的有效性,巩固党的后备力量已成为有待解决的棘手问题。针对以上打工子弟学校所反映出的困难和问题,经研究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1、完善团的机制,做好团的活动,切实有效的增加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各打工子弟学校团组织在团的工作内容、工作机制和工作制度上均没有达成一定体系。因此,我们必须因地制宜、与时俱进,结合时代特点,按照“建设、服务、创新、发展”的工作理念,大力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选好团的干部,完善团的各项规章制度,继承和创新学校共青团工作的优势品牌。同时,还要积极探索打工子弟学校团组织工作、活动的新方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制定可行的活动方案,采取灵活有效的方式开展团的活动。充分调动广大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进一步确立团组织在青年学生中的核心地位。
2、重视和加强打工子弟学校团组织的管理指导工作。
多数打工子弟学校对团建工作能够重视,努力探索适合本学校发展的团建制度,大胆创新,使各项工作得到有效落实。基于这种情况,我们要继续全面开展“达标创优”竞赛活动,增加学校团组织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扩大团的影响力和覆盖面。指导打工子弟学校团组织深入研究当前团组织的工作现状,结合自身学校办学特点探讨团组织的突破口和发展方向,从基础性工作抓起,夯实团的工作根基,提高学校团组织的规范化建设水平,使团的各项制度在学校得到有效贯彻和落实。调动校团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发挥主体作用的积极性,使“达标创优”竞赛活动成为打工子弟学校团组织提高建设的一项手段,不断激发学校团组织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丰富工作内容,改进工作方式,完善工作机制,形成“以建设促发展”的良性循环。
3、积极改进和构建团干部相关机制,使团的工作不失持续性。
建设一直高素质的打工子弟学校团干部队伍,是做好团建工作的重要保证。据调查,打工子弟学校实行的是彻底的聘任制,教师流动性大,同时没有建立团干部后备人选的培养机制。从长远的发展来看,就容易影响学校团建工作的持续性。针对__区打工子弟学校团干部流动性强,制度不健全和资金紧张的现状,我们可以从优化任用制度、规范岗位培训、交流机制和鼓励团干部自身学习等方面提高团干部的业务水平和自身素质。要配备好学校团干部,把思想政治素质好、工作责任心强、善于联系广大团员青年的优秀人员选拔到团的工作岗位上来,逐步建立“专职为主,兼职为辅,适当吸纳学生”的打工子弟团干部队伍。此外,调查还显示,打工子弟学校的团支部书记大都不知怎样做好团建工作。这就要求打工子弟学校要建立健全团干部后备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机制,抓好团干部培养、教育和管理工作,切实提高团干部理论水平、政治素养和文化知识水平。积极推进团干部的多种任职方式,克服随意指定、随便更换的现象,切实履行团干部管理的有关组织程序。积极推进隐性团员的确认制度,在坚持标准、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做好团员的发展工作,及时吸收先进青年学生入团,壮大团员队伍。
4、了解学生思想,积极改进管理方式,不断壮大团组织队伍。
我区打工子弟学校团干部从总体上看趋于年轻化,这有利于团干部走进学生,深入了解打工子弟学生们的思想状态,做好学生们的思想灌输和教育宣传工作,使学生们了解团的历史,相信团的未来,积极参与团组织生活。就管理机制而言,打工子弟学校的管理机制不像公立学校有着严格约束力,面对这种情况,学校团组织和校领导要积极探索创新团员管理方式,认真贯彻团员年度团籍注册制度,坚持推进隐性团员的确认制度,有计划地发展团员,健全团员组织关系转接程序,改进团员教育管理的内容和方法,实现了对团员的有效管理,为团组织的发展壮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5、积极为打工子弟学校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要建立和健全打工子弟学校团的内部动力机制和外部保障机制,为打工子弟学校的团组织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首先要把共青团工作纳入打工子弟学校工作总体安排,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把共青团工作给予统筹安排,建立团的工作制度,要把对学校团工作的指导检查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工作的一部分;其次要配齐、配好、配强学校团干部,建立、健全规范的学校团干部聘任、考评、奖励机制,特别是要落实好团干部的政治经济待遇
和保证学校团干的从团精力;再次要明确保证学校团组织必要的工作经费,并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建立必要的工作阵地。依托__区稳定的民办高校团建工作基础,可适当举行民办学校团建工作交流会。本着“以交流促发展,以沟通促和谐、以团建促创新”的方针,坚持“以先进树典型,以特色立创新,共同服务团员青年”为目标,积极为__区打工子弟学校团建工作的发展铺平道路,创造良好的学习工作氛围,努力构搭全区打工子弟学校间的团建工作桥梁。
打工子弟学校团建工作是共青团工作的新领域,也是今后一段时期内__区共青团组织团建创新的重点工作之一,继而我们将就此项工作继续进行研究、探索和创新,以推动__区打工子弟学校团建工作的不断发展,服务于打工子弟学校的团员青年,促进打工子弟学校团组织的健康发展。
2022学校调研报告篇6
关于农村小学现状调查问题应该说是一个老话题,多年来,许多来自一线的教师以及教育管理人员、教育研究人员等都曾就此做过不少文章,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时,它又是一个新话题,因为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变化、国家及地方关于教育的决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调整,农村教育随之会呈现出新的特征,并暴露出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和解决。下面,笔者谨以xx小学教育为例,作简要调研分析。
一、基本情况
xx地处建湖县西北部,与阜宁县毗邻,面积50。78平方千米,辖12个村(居),人口29820人,为xx最薄弱乡镇之一。现有中心小学1所,定点村小2所。
多年来,由于受到全镇经济薄弱、交通闭塞、教育投入相对较少等因素的影响,学校办学条件极其简陋。
(1)校舍。中心小学现有校舍2184平米,其中教学楼1020平米,为b级用房,其余平房校舍均为c级用房。目前现有校舍中,教室、办公室及生活用房严重不足,各功能室配套用房无一间达标。两所村小校舍总面积为1590平米,除增寿小学630平米简易教学楼为b级用房外,其余平房校舍均为c级用房。。经有关部门建筑安全性及抗震鉴定,全镇小学所有校舍均在“建议拆除”之列。
(2)办学设施。办公设施:办公桌椅基本达到教职工每人一套,但绝大部分为80年代所添置,陈旧、破损严重;目前因办公用房紧张,仍有部分教师在教室里办公。电教设施:全校现仅有多媒体教学设施4套,电视机、dvd等配套教学设施5套;电脑95台,45台为今年新配“龙芯”电脑机房,另50台方正电脑已届淘汰年限,大都不可使用;村小为中心校淘汰电脑,各15台,均已报废;教师用机目前才配至部门、科室,无教师办公用机。录音机、语音教学系统:无语音室及可用录音机。图书资料:中心校生均6册,村小生均20册。
(一)农村小学的办学优势
相对于驻城及县直学校来说,一般农村小学几乎没有什么办学优势可言。如果勉强说来,大概有两点:
1、班额少。中心校各班级生数一般都在40人左右,村小各年级一般都在20人以下,有的班级甚至不足10人;而驻城及县直学校班额一般在60以上。应该说,在农村学校的教学过程中,为老师尽可能多地关注每一个学生,发现并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个性体验提供了可能。
2、教学质量的压力小。虽说“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作为家长的共同心理,但总体来说,驻城及县直学校的家长这种愿望和要求显得更为迫切和强烈,不少家庭经济条件、社会背景等均相对较好,对子女教育培养的期望值较高。此外,一部分农村家庭,跳出“农门”心切,往往从幼儿园开始便在城里租房或买房供孩子读书。因此,农村学校在落实“减负”要求和贯彻“五严”规定方面面临的困难要比驻城及县直学校小得多。
(二)农村小学的办学劣势
相对于驻城及县直学校而言,农村学校在办学过程中,面临的矛盾和困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办学条件简陋。一是教学及配套用房不足,且安全性及抗震要求不达标。二是教学及设备条件相对较为简陋,难以满足教学需求。三是学校公用经费相对不足,难以满足学校正常发展经费使用需求。
2、教师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一是教师人岗对应极不协调。一方面按师生比来说,在编教师总数明显超标;另一方面从学科教学的实际需求来说,人员相对紧缺、学科不配套的问题又较为突出。二是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在教师队伍中,专业知识不强、业务能力偏低;缺乏工作活力,缺乏敬业进取精神,安于现状、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以及不安心从教,无病呻吟、小病大养等情况都有一定的比例存在。
3、学校的品牌效应及综合影响力较小。农村学校难以像县城学校那样对学生及家长有吸引力。在农村学校中,学生家长存在择校的心理和愿望还是较为普遍的,有相当一部分属于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无法进城读书的类型,一旦条件成熟,仍要想方设法进城里学校读书。
4、缺乏促进教育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社区及地方政府支持和重视教育的力度不够,学校在学生管理中的一些做法和学校组织开展的有关活动时常得不到家长足够的理解和支持。
二、问题成因分析
农村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究其成因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投入不足制约着农村教育的发展。随着“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施行以来,对促进教育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教育发展也随之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县级财政供给与全县教育发展的投入需求间仍有较大的差距,目前,按照省政府计划安排,应化解的义务教育阶段有关债务我县尚未完全拨付到位;县直较大规模的学校在建设发展过程中的债务等待政府偿还,同时,作为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的教育重点工程建设急需政府大量资金投入。因此,尽管全县上下都在大谈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一定程度上讲,教育局、县政府均已无力兼顾面广量大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和发展。
此外,随着“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的实施,镇级政府都迫不及待地甩开了教育这一包袱,不再承担自身在教育发展上应肩负的责任,使得农村教育的发展更加举步惟艰。
2、教育经费使用与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当前,我县学校公用经费是按生数多少为标准拨付的,即按每生每年370元的标准向学校下达公用经费总额,而学校公用经费的使用并不完全与生数成正比,就好比一个“三口之家”与一个“五口之家”的家庭开支一样,并不是“三口之家”只用“五口之家”的五分之三就够了。在这种经费管理模式下,对生数相对较少的农村学校而言,则必定在维修费、办公费、教师培训费、学校特色发展等方面的支出上大打折扣,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和制约学校的改革和发展。
同时,目前学校经费支出采用国库集中支付、大宗物品由政府采购的模式,对于规范学校财务管理无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实施过程中,审核支付手续烦、规矩多,集中采购耗时长、效率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经费使用的效益。比如,不少乡镇校在规定的报帐日报帐,往往一天时间无法完成,结果还要住到旅店等第二天再去继续排队。再如,我镇在4月份就上报计划,打算购买一台草坪机,但至9月低尚未落实到位,结果在8月底校园环境整理中,仅清除草坪杂草就花去3000元左右。
3、在农村未能真正形成“教育优先发展”的良好氛围。一是“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施行后,学校与社区、村(居)以及镇级政府的联系没有原来那样密切,镇级政府的教育责任相对减少,社区及地方政府对教育工作的关心重视显得相对不够。二是学校工作得不到家长足够的理解和支持。由于受到学生家长观念、文化素养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家长支持和理解教育的程度远不及城里家长。做同样一件工作,比如学生报刊杂志的征订、家校通平台的建设等,城里家长十分热心;而在农村,尽管这些做法对学生及家长来说是有益的,可真心支持者寥寥无几。再如,学校在学生到校时间管理、学生路队管理、家长接送学生管理等制度的实施方面,不少家长以自我为中心,不予理解和配合,不服从学校管理,我行我素,动辄因某一小事不如意,漫骂甚至扬言殴打老师。
4、在教师的使用与管理上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
一是教师流动不合理。历年来教师“农进城”选调对象均为农村优秀教师,优秀师范类新生分配基本是驻城及县直学校优先,优秀教师外流,又得不到新教师补充,使得城乡教师队伍素质的差距逐步拉大。目前,我镇小学一线教学人员中,由师范院校毕业参加工作的仅36人,能胜任某一学科教学的不足45人。全镇小学无一名科学带头人或教学能手,无一名音乐、美术、科学专职教师。
二是农村教师结构老化。我镇小学在编教师83人,其中年龄在55周岁以上达20人,因政策因素退二线或年老体弱生病休养的达17人,坚守教学一线的人员仅58人。
三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偏低。
①不少教师由于长期在农村工作,这里管理相对落后,工作、生活条件艰苦,社会、家长对教育的关注度低,甚至有的同志在某一学校一干就是10年、20年以上,导致部分教师不思进取,工作缺乏激情,养成松散习惯,难以专心教学。
②对于一些中老年教师而言,因信息闭塞,学习、见识的机会少;加之思想封闭保守、教学水平与业务能力欠缺,尽管课堂教学、课程改革风起云涌,但他们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等方面依旧“风雨不动安如山”。对于青年教师而言,置身于镇校范围内,因教师整体素质和教研水平不高,几乎没有什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师间的传帮带流于形式,效果差,在专业成长等方面得不到有效的引领。
③由于现行管理体制因素和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很难贯彻落实有效的激励机制,干好干坏一个样,教师缺乏竞争意识,没有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当前,尽管已实行了教师绩效工资制度,但上上下下始终坚持“稳定压倒一切”,怕引发矛盾和问题,在绩效工资分配上无法拉开较大的差距。从而安于现状,不注重学习,不注意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水平者有之;摆老资格,以功臣自居,未到退休年龄不肯上班者有之;无病呻吟,小病大养,不安心工作者有之。上述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农村教师队伍的战斗力大打折扣。
三、加快农村教育发展的对策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以及国家、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的相继召开,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均衡教育的呼声逾加强烈,加快农村教育的发展成了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切实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
众所周知,当前农村学校与县城学校在学校硬件条件上的差距是非常明显的,这也正是农村家庭择校县城的重要原因之一。要促进教育公平与均衡,在学校办学条件上的公平与均衡理应成为首当其冲的重要任务。
1、加快实施农村学校校舍改造工程。进一步加大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力度,按照原则上每镇举办一所小学的布局要求,对现有学校校舍情况作调研分析,立足学校实际,按照教学及配套用房基本满足教学需求的要求,对农村学校校舍进行全面改造,使农村学校在校舍条件上既满足需求,又达到整齐划一的程度。
2、加快推进农村学校办学设备条件达标工程。由于受到经费使用的限制,农村学校在办学过程中自行添置设备、设施相对较少,“等、靠、要”倾向较为明显。目前,各校教学器材等主要是省“四配套”添置的,与教育现代化要求仍有教大距离。要组织对全县各学校办学设施设备条件的普查,立足县域实际,制订区域推进教育现代化标准,督导和帮助学校开展达标创建活动。
3、加大对农村学校的经费投入。教育主管部门要联合财政部门要深入学校作好调研分析,科学合理地安排学校公用经费,要保证学校经费总额能基本满足学校教育教学需求。
(二)进一步调优资源配置,努力促进全县教育均衡发展
加快农村学校发展步伐,是实现公平教育、均衡教育的紧迫任务。在这一过程中,除了加紧实施校舍改造工程和办学设备条件达标工程外,对全县教育资源进行重新“洗牌”,使得各学校在教育思想理念、师资配备、教学设施设备条件等诸多方面逐步趋于均衡,是促进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
1、逐步建立起教师合理流动机制。目前,县城学校是全县优质师资最密集区,县城学校在师资配备上高出农村学校一个较大的层次;农村学校师资配备校际间又有较大的不平衡性。为促进师资合理流动,宜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实行全县教师统一调配制度。由教育局相关部门根据各学校规模统筹安排教师。二是实行教师轮岗制度。学校领导与教师在同一学校连续工作不得超过六年。三是选派县城优秀教师到农村任教制度。在县城学校选派一定量的教师支援农村学校,做到县城学校教师原则上有不少于三年的农村学校任教经历。
2、建立起县城与农村学校对口支援制度。根据县城学校规模及办学实力等因素,确定其对口支援农村学校的数量,各援助学校要在办学思想、教学理念上对受援学校产生实在的影响,要在人员及设备上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以促进农村学校的加快发展。
3、组建县域教育联合体。以县内知名校、龙头校引领,组建多个教育联合体,实行人才、资源共享与互动,组织开展帮扶与促进活动,实现教育思想、教学理念、办学质量、师资配备、办学设备条件等方面高位均衡,促进区域教育的均衡与繁荣。
(三)进一步改革教育人事制度,不断激发教师队伍活力
当前,教育改革不断取得新的突破,突出表现在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改革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的成果,产生了积极的效应和影响。但多年以来,教育人事制度改革一直波澜不惊,教师岗位“铁饭碗”的倾向表现得依然较为明显,特别在农村学校,“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较为严重。
1、切实开展动真碰硬的师德教育活动。毋庸讳言,目前来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提法,我们作为教师本身已觉得不再是那么底气十足,以教谋私、有偿家教等诸多行为的存在使教师这一职业的崇高形象大打折扣。迫切需要展开一场至上而下的“整风运动”,通过展开深入有效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排查在思想上、行动上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上的存在问题及差距,并制订出台具体而明确的制度与规范,对新发生的违规行为作何处罚,进一步规范与约束教师的从教行为。
2、有效推进教师全员聘任制改革。制订与出台教职工全员聘任制实施方案,由县教育主管部门根据按需设岗的要求,对各学校核编定岗,由学校组织实施民主公开、公平公正的全员聘任制改革,使能够胜任教学一线工作并享有较高的群众信任度的教师优先聘任到教学一线工作,享有高于教辅、后勤等岗位的待遇和报酬。促使不能胜任一线工作、不安心从教、以功臣自居不肯上班、小病大养不愿上班等各种类型的人员转岗或待岗。在实施全员聘任制的过程中,可允许农村学校依据工作实际需要,招聘一定比例的拥有教师资格的社会从业人员,方可保证农村学校全员聘任制改革不会因教学岗位人员不足而流于形式。
3、全面实行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当前,教育行业中义务教育阶段已经实施了绩效工资制度,但在目前的农村小学由于思想观念的束缚,他们所理解的绩效工资就是“涨工资”,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不少学校依然是“打和牌”,不能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使得经济杠杆未能在调节与规范教师工作行为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要通过教育行政部门的调控,一是要保证绩效工资考核发放的民主性、真实性,二是要合理拉开工资差距,真正做到依据德、能、勤、绩等综合因素考核发放。做到有为才有位、绩酬挂钩、优绩优酬。从而形成勤于学习、乐于钻研、敬业爱生、廉洁从教的良好风尚。
希望加强对农村学校的重视程度,这样不仅能够大大的提升农村学生的学习质量,同样能够帮助更多的农村学生入学学习,对提升农村整体文化水平是很有帮助的。
2022学校调研报告篇7
xx年,我县实施完成了第一轮中小学校布局调整,有效改善了办学条件,而且进一步优化了师资配置,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提高。同时也加快了中小学校寄宿制学校的建设,促进了寄宿学校管理体制的形成。第一轮布局调整距今已经八年多,教育形势也发生了新的变化。随着我县学生生源不断减少,学校规模不断缩小,现有的学校布局能否适应新形势?学校的布点到底需要不需要进一步调整?如何调整?布局调整如何让群众满意?带着这些问题,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对全县中小学布局调整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我县基础教育现状
xx年3月底,我县基础教育共有各级各类学校85所,其中:高中1所,职中1所,初中6所,中心小学13所、完小12所、初小24所,幼儿园28所;在校学生25747名,其中:高中在校学生3284名,职业中学在校学生1302名,初中在校学生7164名,小学在校学生9998名,在园幼儿3999名。教职工2270名。
1.从办学性质分:公办学校55所,占学校总数的64.7%,在校学生21919名,占学生总数的85.1%;民办学校30所,占学校总数的35.3%,在校学生3828名,占学生总数的14.9%。其中:民办小学3所,在校学生535名,民办幼儿园27所,在园幼儿3293名。
2.从教育结构分:高中阶段教育学校2所,占学校总数的2.4%,在校学生4586名,占学生总数的17.8%,其中:普通高中1所,占学校总数的1.2%,在校学生3284名,占学生总数的12.8%。职业中学1所,占学校总数的1.2%,在校学生1302名,占学生总数的5.1%;义务教育阶段共有学校55所,占学校总数的64.7%,在校学生17162名,占学生总数的66.7%;学前教育,幼儿园28所,占学校总数的32.9%,在园幼儿3999名,占学生总数的13.6%。
3.从义务教育阶段分:义务教育阶段共有学校55所,占学校总数的64.7%,在校学生17162名,66.7%。其中:初中6所,占学校总数的7.1%,在校学生7164名,占学生总数的24.4%;完全小学25所,占学校总数的29.4%,在校学生9804名,占学生总数的38.1%;初小24所,占学校总数的28.2%,在校学生194名,占学生总数的0.8%。
4.从学校规模分:在校学生在900人以上的学校7所,占学校总数的8.2%;540—900人的学校2所,占学校总数的2.4%;270—540人的学校8所,占学校总数的9.4%,270人以下学校67所,占学校总数的78.8%。
5.从区域分:城区学校9所,占学校总数的10.6%;城区在校学生11754名,占学生总数的45.7%。高中、职中、公办幼儿园全部在县城区;初中:城区1所,占初中总数的16.7%,学生3312名,占初中学生总数的46.2%;完全小学:城区5所,占完全小学总数的20%,学生4143名,占小学总数的41.4%。
二、第一轮学校布局调整以来学校的变化及原因分析
1.教育内部的变化。总体呈现以下特点:学校总数量下降,呈现城区略有增加,农村大量减少,尤其是农村初级小学;学校规模整体缩小,呈现城区扩大,农村缩小向两极发展的趋势;学生总数量减少,呈现高中大量增加,初中基本稳定,小学急剧下降。学生流动增加,呈现农村学生向乡镇学
校流动,乡镇学生向城区学校流动。
(1)学校数量呈现减少的趋势。xx年布局调整后,全县共保留学校163所(不包括幼儿园),其中:高级中学1所,职业中学1所,初级中学6所,中心小学13所,完全小学6所,初级小学136所。
xx年3月底,全县共有公办学校54所(不包括幼儿园),其中:高级中学1所,职业中学1所,初级中学6所,中心小学13所、完全小学9所、初级小学24所。共减少109所,全部为农村初级小学。
(2)学校规模呈现城区扩大,农村缩小趋势。xx年布局调整后,高中规模:在校学生1470人。初中规模:在校学生7372人,校均1228.7名,其中:城区桥山中学2318名,乡镇初中校均1010.8名;小学规模:在校学生xx3人,其中:完全小学在校学生15407名,校均811.2名;初小在校学生4706名,校均34.6名。
总之,调整中小学布局结构、优化教育资源是一项涉及面广、影响范围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民心工程,涉及千家万户,涉及孩子的未来与希望。只要因地制宜,统筹兼顾,科学布局,成效会越来越明显,广大人民群众和孩子们也一定会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黄陵的教育事业也会更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