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调研报告8篇
调研报告是调研任务的文字证明,是推行一项项目的文件说明,调研报告分为不同主题,需要围绕其写作,下面是85报告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旅游调研报告8篇,感谢您的参阅。
旅游调研报告篇1
乡村旅游在国内的一些地区已具有相当的规模,并且走上规范化发展的道路,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越来越大的发展潜力。国家旅游局举办**中国乡村游主题年活动,是对我国已开展的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方向的肯定,也是对未来乡村旅游产品拓展、旅游产业延伸的政策导向,通过以旅助农,城乡互动,推出更多的乡村旅游产品和线路,推动全国乡村旅游更快更好的发展。布尔津县是一个以旅游为支柱产业的县,旅游创造的增加值已占到全县生产总值的39.5%,同时布尔津也是一个农牧业大县,有70%的农村人口和90%以上的农村土地,找准旅游与农村的结合点,做好乡村旅游这篇文章显得更为重要。
一、乡村旅游的内涵
乡村旅游,是指依托于乡村良好的自然环境和文化景观,以农业生产活动、农村田园风光、村寨文化特色、地方民族习俗等为吸引物,以农民为市场经营主体,以城市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利用城乡之间在自然景观、生活习俗及文化方面的差异,通过创新策划、规划设计、开发组合成旅游产品,提供城市居民和旅游者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康体娱乐、学习和购物为一体的旅游活动。
由于旅游业是关联性很强的产业,旅游业的辐射效应和联动效应决定了旅游业对产业融合的基础作用和产业层次的提升作用。旅游产品的演绎是无限的,农业做为基础产业要为旅游业服务的同时,自身要成为旅游的景点或要素,乡村旅游把旅游与农业有机结合起来,不仅丰富旅游产品和扩大旅游容量,而且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和增加收入、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
二、布尔津县提出乡村旅游的背景
布尔津县地处西部边区,受多种不利条件制约,农村经济基础十分薄弱,产业层次低,发展乡村旅游是促进县域经济新突破和推动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选择,也是最有发展潜力的产业:
(一)发展乡村旅游是布尔津县实现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的需要。奇特的山水风光、浓郁的民族文化底蕴、优良的生态环境、丰富的物产是布尔津县经济社会赖以生存的根本和加快发展的优势,乡村旅游可以把这些优势转化为产品,形成卖点,创造出效益,富民又强县。乡村旅游又是新农村建设的最佳契合点,拓宽了生产发展的渠道,提高了农民生活宽裕的程度,也为农民实现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提供了内在的动力机制。
(二)乡村旅游的可进入性强,是农牧民突破传统一产后最易选择的产业。布尔津县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28.8万亩的耕地和1015万亩的草场制约使农业本身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局限性,农民从农业本身很难再获得丰厚的收入,大多数农民仍处于生存性消费区间。农民从农业生产以外获取的收入也很低,全国农民工资性收入平均占总收入的水平已达35.5%,其中东部地区达46.3%,布尔津仅为14%。发展乡村旅游起步门槛低,投资成本少,见效快,风险小,农牧民普遍能够承受,依靠已形成的良好旅游环境,广辟增收渠道无疑成为布尔津县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根本出路。
(三)乡村旅游的择业灵活,是农村转移闲散劳动力最现实的途径。布尔津县城镇化水平低,以城镇化转移农村劳动力的能力较弱,**年,全国城镇化水平达41.8%,布尔津城镇化率仅为28%;同时,受农民自身素质和适应城市就业能力的限制,让大部分农民脱离乡土进城创收很不现实。乡村旅游是一项劳动密集型产业,也是一种老百姓经济,不受时间、地点、技术等条件制约,可以让农牧民充分利用自有生产资料搞经营,又可兼顾家庭成员生活和农事生产,是农村经济实现突破的一条捷径。
(四)乡村旅游使农村、农牧民直接受益,能较快实现资本积累和文化积累。目前布尔津县农村经济自我发展能力不强,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力量弱,在全县生产总值中工业创造的增加值占10%,在县财政收入中工业创造的收入仅占6.88%,同时由于农村长期囿于相对封闭的环境,农牧民形成了循规蹈矩的思维习惯,创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差。乡村旅游对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综合带动功能,农民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可以通过发展旅游进行经济积累,促进农村经济良性循环,同时旅游观念的形成能改变传统的观念,农牧民通过与外来游客的交流沟通,将促进其破除陋习,形成新的区域文化,拓展生产空间,推动文明生态农村建设。从长远看,乡村旅游可以对新农村建设形成自下而上的推动力,通过旅游积累,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为推动城镇化、发展工业化奠定基础。
(五)乡村旅游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生活在由钢筋混凝土构筑的高楼大厦森林中的城市人,对田园、森林、山川、湖泽有一种天然的向往。农村的自然景观、新鲜空气、清澈水源、纯天然食品、淳朴的民风越来越受到城市居民的青睐。乡村旅游已成为人们回归自然、放逸身心、感受自然野趣、体验农村生活、进行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这种需求为乡村旅游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商机,是布尔津县乡村旅游发展的难得机遇。
(六)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布尔津县已具备大力开发乡村旅游的条件
1、景区带动优势明显。布尔津县共有旅游景点32处,分属六大类20个基本类型,占全新疆56个基本类型的35.7%,其中高品位景点11个。新疆五大自然景观之首的喀纳斯自然生态保护区就在县境内,近年来,布尔津县牢固树立喀纳斯兴旺,布尔津发展的观念,紧紧抓住喀纳斯被列入新疆五区三线旅游龙头景区加快建设的机遇,举全县之力培育壮大旅游经济。喀纳斯景区正在为建设成为百万游客景区、世界一流的生态精品景区和中国最大的国家西部公园而努力。大量的游客为乡村旅游带来了充足的客源市场。
2、乡村旅游自然资源丰富。布尔津县有14.25万亩的水域面积,其中可利用平原湖泊面积2.36万亩,渔业资源丰富,适宜发展以水为核心的旅游产品;生态资源丰富,全县森林面积288万亩,其中两河河谷林面积61万亩,林中生活有700余户农牧民,是发展农业休闲旅游的可贵资源;沙漠是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在国际上沙漠旅游正成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布尔津县域内有50万亩的沙漠、沙山,围绕沙漠文化展现人与自然关系生态主题特征,是乡村旅游的又一大特色。
3、民俗风情淳朴。全县有21个民族,各自的民族文化、宗教、艺术和风俗习惯,形成了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哈萨克族、俄罗斯族、蒙古族图瓦人、回族等以其独特的民族历史及文化形成自己别具一格的民风民俗民情,如特色饮食、饰物、民居、歌舞等对游客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4、旅游环境优良。布尔津县坚持旅游立县、旅游兴县、旅游强县的发展战略,放宽准入领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吸引各大旅游企业和民间资金注入布尔津旅游,全面推进了布尔津县旅游业整体向标准化、规范性方向发展,形成了良好的旅游发展氛围和宽松的政策环境;以创建国家旅游强县为契机,规范整顿旅游市场,推动各项服务设施升级上档次,全面提升旅游服务接待水平,营造了安全、秩序、健康、舒适的旅游环境。同时布尔津县多元筹措资金,致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旅游的通达性高,公路交通外网四通八达,喀纳斯机场建设全面开工,奎北铁路、高速公路建设也进入实质性阶段,通油通达工程的实施基本实现了乡乡通柏油路、村村通沙石路,农村电网改造、通讯设施建设全面完成,旅游者得到更加方便、快捷、安全的服务,这些都为布尔津乡村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布尔津县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近几年,布尔津县抓住喀纳斯旅游大开发的机遇,积极打造百里旅游文化长廊,不断丰富旅游内涵,在发展乡村旅游业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乡村旅游已显示出了生机:
一是增加了经济收入,创造就业机会。通过大力开展农家乐、牧家乐等乡村旅游项目,积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旅游服务行业转移,以旅游促进农牧民增收,**年,全县有农家乐、牧家乐形式的个体经营户100余家,旅游从业人员达300余人,年旅游收入达300余万元,农户收入最高的达10余万元。特别是今年乡村旅游年活动的开展,使全县旅游经营户猛增到300多户。乡村旅游还出现了规模化、多样化发展的趋势,目前规模最大的丝路捷哈萨克民俗风情园有30户牧民经营,户均年增收3000元。随着冬季旅游的悄然兴起,**年在冲乎尔乡成立了一支马拉雪橇队,不但方便了冬季旅游的游客,也使冬闲的农牧民增加了不扉的收入。
二是实现产业联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多元化发展。乡村旅游作为传统农业的后续产业,不仅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创造了就业岗位,而且为农副产品销售提供了一个大市场,促进了特色种植和特色养殖业的发展,全县瓜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由十五初的1900余亩增加到十五末的4400亩,今年达到了21200亩;土鸡、鸭、鹅等特色养殖迅速发展起来。随着游客对松籽、蜂蜜、野菜等土特产的需求量逐年增大,已建立了2个土特产品加工厂,延长了产品链,扩大了产业面,促进了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推动农村形成了以一产服务旅游、旅游带动三次产业联动发展的经济良性循环。
三是成为喀纳斯旅游的重要补充。乡村旅游的发展缓解了喀纳斯主景区和县城的接待压力,活跃了县域旅游经济,同时解决了布尔津县域旅长游短的问题,对构建布尔津县众星捧月的旅游发展格局起到了推动作用。
四是提高农民素质,促进观念更新。随着乡村旅游业的兴起,不仅为当地农牧民带来了丰厚经济效益,而且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信息。在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方法上有了新的突破,种植业引进设施农业,延长了农作物的上市期,畜牧业打破以往四季养殖一月出售的生产格局,形成了四季出栏牲畜,渔业首次在托洪台湖人工投放冷水性鱼苗获成功。同时在文化知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直至生活习俗方面都有所改变,促进了城乡之间的交流。
布尔津县乡村旅游起步较晚,总体上属于景区带动型产业,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面临诸多问题:
(一)、经营形式和内容单一,档次不高。布尔津县的乡村旅游目前基本上是以家庭为单元的农家乐、牧家乐形式为主,主要是通过在原有住房基础上稍加改动或搭建毡房来接待游客,大多仅限于独门独院的个体经营,在内容上只是为游客提供简单的餐饮服务,既不具备参与接待大规模观光的气势,也没有传统文化的乡土气息,没有形成乡村旅游所应有的氛围。体验乡俗民情的成份很低,农业观光、乡村休闲、农事活动参与体验(如农作物收获、农产品采摘)等内容开展得并不多。
(二)、组织分散,对乡村旅游的认识还有待提高。目前,布尔津县乡村旅游基本是农牧民自发组织,没有规划引导,发展总体目标不明晰,乡村旅游本身存在布局散、小、弱的问题,致力于树立整体形象的意识和协调发展的意识不强。游客参与也是一种自发状态,缺少旅行社的介入。
多数乡村旅游业的经营者目前对乡村旅游的内涵、本质归属尚不十分清楚。因此,在开发经营中缺少对生态环境营建和对传统文化恢复与保护的意识。在乡村旅游开发的投资方向上,依然存在着重设施建设轻环境营造、重实物量投入轻经营特色和服务质量等软件建设的现象。有的乡村在发展农家乐方面出现了筹建现代化饭店的趋势,失掉了农家乐的家庭温馨感。
(三)、文化含量低、缺乏地方特色的品牌产品。目前布尔津县乡村旅游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不够鲜明,内容和形式上基本雷同,对乡土文化、民俗民风和本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掘上欠功夫,没有把更多的民族地方特色产品纳入到乡村旅游范围之内;本地开发生产的旅游产品、手工艺品种类数量少,所销售产品大多为泊来品。
(四)、对本地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活动的宣传开发不够。如作为展示哈萨克民风民俗、传诵民族文化的阿肯弹唱会未充分体现出文化搭台、旅游唱戏的优势,每年都是由政府出资办会,虽然办会时间是在旅游期举行,但没有获取任何旅游收入。
(五)、乡村旅游产品还处于低品质、低收入的经营状态。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还面临着农牧民缺少发展资金、经营者素质不高、乡村旅游卫生环境较差等问题,既不方便游客,又使旅游收入降低,使乡村旅游产品处于低品质、低收入的经营状态之中。个别景点因为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特色活动内容,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大。
四、布尔津县发展乡村旅游对策措施
(一)、加强领导,精心规划,科学指导乡村旅游健康发展
乡村旅游是布尔津县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按照创新能力强、布局合理、特色突出、综合效益好的乡村旅游产业总体目标的要求,提升乡村旅游开发水准,创新形象品牌,拓展产品内涵,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推动农业转型,推动新农村建设迈上新台阶。布尔津县政府应将乡村旅游做为一项产业来培育,出台政策,引导乡村旅游发展壮大。政府引导是乡村旅游得以发展首要前提,如成都和上海都是由政府推动引导乡村旅游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成都市通过制定统一规划大力扶持农家乐发展,农家乐经营成为成都市旅游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带动直接和间接从业人员34.8万人。上海市出台了《推进上海旅游休闲农业政策意见》,培育形成了上海郊区现代都市型旅游休闲农业产业,**年农业观光旅游接待游客近1500万人,有6个景点被评为国家级旅游休闲农业示范点。布尔津县要制订相应的鼓励政策,对于发展乡村旅游的农牧民给予相应的资金补助、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各涉农部门和旅游行业必须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发展乡村旅游重要意义和作用的认识,把发展乡村旅游与解决三农问题相结合,切实加强对乡村旅游发展的组织引导。
尽快制定出台乡村旅游发展规划,规划的制定应以县《十一五规划》和《大喀纳斯旅游区总体规划》为依据,按照科学开发、综合利用、整合资源、打造品牌的原则,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民族风情,深入挖掘乡村资源的旅游价值和经济价值,按照生态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彰显田园风格的要求,着力培植一批不同类型的新型农村,加快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要注重乡村旅游规划与农村抗震安居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相衔接,因地制宜,突出优势,抓住重点,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避免一哄而上,急于求成,盲目发展。
要注重发挥乡村干部和通过乡村旅游致富的农民的领头羊作用,要通过他们带领农牧民自主创新,发展乡村旅游。同时要注重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尽快培育一批不同资源特色、不同类型、广受游客欢迎的乡村旅游示范点,对乡村旅游开展成功的区域和景点要积极申报评定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以此提高布尔津乡村旅游的名气。目前阿勒泰地区仅有阿勒泰市金山葡萄园一处被评定为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布尔津县还没有一处国家级示范点,旅游管理部门应积级开展申报工作。
(二)、优化乡村旅游的布局,加大投资,创新投融资机制
布尔津县域内乡村旅游要以喀纳斯景区为核心,以县城为旅游主服务区,沿县城至喀纳斯景区和沿217国道两条轴线进行乡村旅游服务区布局,实现核心牵引、全县联动、有序推进、协调发展的格局。根据各乡村特点及地域特色,充分考虑旅游市场的需求、规模和发展趋势,进行不同功能划分:县城周边地区如切克台村、托洪台村及杜来提乡、阔斯特克乡重点发展田园风光式农家乐和特色餐饮游;喀纳斯旅游沿线如阳光沙滩、冲乎尔石林及两河河谷森林重点发展休闲度假游;窝依莫克乡克孜哈巴克村、冲乎尔乡布拉乃村、海流滩区域重点发展民族饮食和旅游商品购物、手工艺品制造;也格孜托别乡阿贡盖提重点发展草原民俗文化游;哈纳斯村、禾木村、沿线少数民族村发展家访、民俗风情游;在有条件的乡村发展农牧业科技园区;在一些自然湖、人工湖开展休闲垂钓和水上项目。
寻求区域乡村旅游合作发展之路,高位推动布尔津县乡村旅游发展。当今中国旅游发展的趋势已不局限于一景一点式的旅游开发,而是强调区域旅游资源的整合与合作开发,如云南、西藏、四川三省联合开发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这些旅游区打破地域封锁,按照区域联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力促区域旅游经济成长,形成了国内旅游新热点。被誉为新疆乡村旅游发源地的昌吉回族自治州,提出了借力中国乡村旅游年打造新疆休闲之都的目标,以此来提高昌吉州乡村旅游整体水平。布尔津县乡村旅游不能独立于阿勒泰地区之外谈发展,对阿勒泰地区而言,金山就是一个大景区和大品牌,地区各县市资源的相近性、民俗的相通性是发展区域乡村旅游合作的基础,要做大做强乡村旅游就必须加强县市合作,共同打造阿勒泰乡村旅游经济,提高乡村旅游的影响力。
按照区域布局确定乡村旅游开发和建设项目,多方筹集资金加大旅游投入。需要政府投入建设的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等,要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积极申请国家和上级部门支持,当地也应安排一定的财政预算。同时要积极招商引资或调动农民投资的积极性,吸引社会资金进行投资经营。要探索投融资新机制,县中小企业担保中心要支持乡村旅游企业发展,新成立的国有资产经营中心要发挥杠杆作用,在资金使用上以参股、入股、补息等形式引导乡村旅游企业发展,用足用活国有资金。有些地方对政府资金使用的效果非常好,如云南由政府筹资50亿元组建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建立旅游投资平台,广纳社会资金上千亿元,拓宽了旅游投资渠道。
发展乡村旅游要紧密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进行,充分利用新农村建设政策上、资金上的东风,借力发展。结合新农村示范村的建设,对有条件发展乡村旅游的示范村、整治村,可以把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统一规划,结合新农村专项资金,在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改善、资金使用上统筹安排,重点打造一批有特色、有基础、能发挥示范作用的旅游村,这对乡村旅游与示范村建设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探索旅游组织新形式,乡村旅游要走个性化、规模化、组团式发展之路
对一个区域来讲,自发的、分散的、粗放的小农个体经营形式,其产业意义不大,分散的农户不可能成为乡村旅游开发的主体,对旅游市场来讲,没有特色、规模、管理不规范的旅游地是没有吸引力的,因此乡村旅游要朝着特色化、规范化、规模化、品牌化、组团式的产业化目标发展,变自由生长为重点培养。布尔津县要选择一些条件好、有潜力的村,高层次进行创意策划,组团发展,村民整体推进,形成乡村旅游产品集群行为。20世纪90年代以后,产业集群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量,这种产业组织形式有利于经营户的相互学习,有利于知识技术传播和扩散,有利于创新。而且这种产业组织形式能够降低产业壁垒,创造市场需求,扩大市场边界,创造集体品牌效应,因而能够提升产业竞争优势和区域竞争力,形成一个经济增长空间。县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引导旅游服务合理聚焦,形成产业发展、市场扩大的良性互动机制。
乡村旅游的经营组织模式有两种:一种是乡村合作经济组织经营模式即支部+协会模式,对乡村集体经济实力强的乡村可以由集体注入一定的资金,整合本村旅游和农户资源,建立农民旅游协会,组织农民经营旅游服务,村组织或农民协会可以与旅行社合作,通过旅行社开拓旅游消费市场。如北京市怀柔区怀北镇椴树岭村由村党支部、村委会牵头投入巨资对全村进行整体环境改造,制定政策鼓励村民优化生活方式、挖掘独特传统美食和人文历史、风俗,140多户村民在家里搞起了民俗接待,成为京北民俗旅游第一村。一种是公司化的经营模式即公司+农户模式,对一些资源条件好、特色鲜明的区域通过招商引资引入有实力的公司进行统一经营,如成都郫县农科村是全国第一家农家乐村,在前期农民经营的基础上,由公司介入统一组织有意愿的农民参与经营,进行企业化管理,调整经营思路,增加经营设施,扩大接待场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西双版纳橄榄坝傣族园、大理的白族民俗园都是企业成功经营的典范。布尔津丝路捷哈萨克民俗风情园也是由企业牵头组织牧民开展牧家乐经营,规模虽然不大,但已初见成效。
(四)、突出特色,发挥丰富多样的乡村旅游资源优势
旅游资源是旅游产品的核心吸引力,从全国的情况看,乡村旅游资源数量丰富、规模宏大,而且种类多样、特色鲜明。因此,在发展布尔津县乡村旅游过程中,必须突出地方特色,发挥优势,才能不断提升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和生命力。一是要突出乡村自然景观的优势,引导游客领略独特的山水生态景观,开展具有特色的乡村生态旅游,满足游客旅游审美的需求。布尔津县有许多待开发的生态景色,如冲乎尔石林、两河河谷森林、窝依莫克鸣沙山、湖泊等,可按照不同的旅游主题,建设各具特色的避暑山庄、森林休闲度假旅游公园、滑沙娱乐园、垂钓园等。二是要突出乡村的传统田园风光优势,包装具有特色的传统乡土生产技术,展示现代农业的科技水平、体验农事活动等,使游客在乡村旅游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历史知识、农业知识、现代科技知识等,满足游客物质和精神享受的需求。在一些条件好的村庄建立游客农园,包括菜园、花园、渔园、林园等,让游客亲近土地、消遣乡村。立足现有农业特色,开发哈纳斯密瓜庄园、设施农业园区、家庭牧场等景点。冲乎尔乡、窝依莫克乡还应围绕喀纳斯旅游机场建设和喀纳斯旅游后勤供应基地做文章,大力发展设施农业项目等果蔬基地建设,形成一批观光型农业基地;三是要突出体现地方民族特色,在建筑、服饰、饮食、歌舞乃至旅游活动的设计等方面,尽可能体现出民族风貌、风情、习俗等特色,满足游客对跨文化差异的了解、感受和体验,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开发特色农家、牧家民间宾馆,既可体验农牧家劳动生活,又可缓解县城接待压力;开发各民族独特的传统饮食,如牛羊肉食、奶制品、面食、野菜、土鸡鸭等;大力开发民族特色旅游商品,如民间刺绣、手工骨制品、木刻品、皮制品等,使旅游商品在乡村旅游中的比重不断增加。在少数民族村开展家访活动,设计不同的体验形式,如睡哈萨克毡房、参与少数民族生产生活、骑马观光、射箭、观不同的民居建筑风格、揽不同的民族风情等。四是要大力发展冬季旅游,提高旅游设施使用效率,有目标的开展滑雪、雪橇观光、雪上运动等项目,多渠道促进农牧民增收,在布尔津逐步形成以春赏花、夏游水、秋看树、冬玩雪为内容的旅游新概念。五是发展节庆旅游,要进一步加强对阿肯弹唱会、敖包节等民族节庆活动的开发,形成文化搭台,旅游唱戏的局面,使阿肯弹唱会、敖包节等成为展示民族特色的草原盛会和最具民族特色的游客参与性旅游项目。阿肯弹唱会的时间不能局限于一年一次,在旅游期可以一月一次或者一周一次,在西双版纳可以搞天天泼水节,我们也能搞月月阿肯会或周周敖包节。布尔津县水域辽阔,水产品丰富,可以开展以品鱼为主题的鱼节;围绕蜜瓜资源开展以品瓜为主题的蜜瓜节等等。通过开办节庆活动推动特色农业旅游产品的发展。
(五)、规范服务,努力提高乡村旅游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加快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需要加强旅游硬件设施的建设,也需要不断提升旅游软件服务的质量。一要建立健全规范的乡村旅游接待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和配套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提高乡村旅游的综合服务质量和水平。二要规范农户家庭的接待服务标准,从接待设施、接待条件、卫生状况和接待能力等多个方面进行规范,近期新疆出台了农家乐服务标准,县旅游管理部门对已经从事经营接待的家庭要依据服务质量标准定期进行评审定星定级,加强监管,进一步提高接待服务质量和水平;对刚开始发展乡村旅游的家庭,要有序地引导和指导,提高准入门槛,使乡村旅游的服务标准达到和保持应有的水平。三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提升乡村旅游整体素质。要走出去学习别人先进的管理经验,通过比较找出自身存在的差距,同时聘请专业学者和有经验的乡村旅游管理人员进行现场指导、进行传帮带,提高农牧民自我规范的能力。
(六)、培育人才,切实抓好乡村旅游的宣传促销工作
人才的培养是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全县乡村旅游经营户在知识、能力、经验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要立足于长远发展,有计划、有重点地加快乡村旅游人才的培养和加以正确的引导。旅游管理部门应加强与有关专业院校培训中心的联系,尤其要发挥县旅游学校的作用,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分期分批地进行教育和培训,积极培养乡村旅游经营管理、服务人员,开阔经营者的行业视野,提高战略发展能力。同时教育、文化等部门要重视对广大村民的文化教育和文明素质的提高,增强村民的文明意识和开放意识,培养文明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营造文明、诚信、和谐、有序的旅游环境。
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要切实抓好宣传促销工作,不断提高乡村旅游点的知名度和吸引力。由于布尔津县乡村旅游还处于起步阶段,除了禾木和哈纳斯村外,大多数乡村旅游点的知名度不高,宣传促销也多为自发和分散的行为,因此旅游管理部门要下大力气,花大功夫,指导和帮助抓好乡村旅游的宣传促销工作,确定宣传重点。要根据客源市场和旅游活动的变化情况,特别是结合假日旅游的规律和特点,找准目标市场,重点进行宣传促销;要充分借助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和现代信息技术平台,加大宣传促销的深度、广度和力度。在乡村旅游发展的初期,也要发挥口碑效应,利用当地城乡居民和游客对乡村旅游点的认同,自觉地进行口碑宣传,不断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七)、加强管理,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布尔津县的乡村旅游必须沿着与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紧密结合的方向发展,明确这一发展方向是使之规范、健康、高速发展的根本保证。乡村旅游开发的首要任务是树立科学的旅游发展观,重视环境保护,着眼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旅游资源是旅游产业赖以发展的基础,特别是历史人文类资源和自然生态类资源,它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它的珍贵性。要避免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出现不必要的农村城镇化、商业化。城乡差别是乡村旅游业存在的根本,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目标是缩小城乡差距而不是城乡差别,一定要保护好乡村旅游的原生态,协调好农村产业发展与保护原生态的矛盾。要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一要加强管理,明确乡村旅游的管理机构,根据实际情况成立管理办公室,加强日常指导和管理,避免出现无序发展和管理混乱的情况。规范价格收费管理,保护经营企业和经营户合法利益。二要把乡村旅游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相统一,充分考虑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强化生态环境的保护,做到保护和开发并重,实现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不可以走先开发后治理或边开发边治理的路子,做好乡村旅游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和管理,鼓励乡村积极争取建设小型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等环保设施。三要加强自然村、定居点、农户房前屋后的绿化和美化工作,加强卫生和保洁工作,加大对已经遭到损坏的自然环境的恢复和治理力度,努力营造优美的自然景色和田园风光。
旅游业是改革开放以后全面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乡村旅游业则是广大农民群众以旅游业为依托,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潜力是巨大的,意义是深远的。希望通过调整,在近几年内,将布尔津县乡村游打造成为继喀纳斯旅游之后的又一朵奇葩。
旅游调研报告篇2
随着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行消费变得越来越热,出外旅行已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在旅行群体当中,大学生是整个旅行市场的一个重要而又独立的组成部分。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具有一定的经济独立能力和自我生活能力,有相对宽松的时间,具有更多的冒险精神和追梦遐想,这些促成了大学生旅行热。因此,大学生作为一支旅行生力军的地位确实不容忽视。当今全国高校数量已达2000多所,在校生人数超过2000万人,可见中国的大学生旅行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同时,国内的旅行社达1.6万个,竞争非常激烈。但是大学生旅行却很少选择旅行社这条途径,是大学生的原因还是旅行社的原因呢?另一方面,旅行社对于大学生市场的潜力不是很明了。鉴于这两点,对当今大学生旅行的调查就显得是有必要的。
所以,我通过自己搭建的个人网站“一起旅行吧-大学生自助游”做了相关调查。此次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当今大学生旅行的大体情况以及大学生对旅行社的态度,为了解大学生旅行市场状况提供最直接最有效的数据。同时通过对调查结果分析,为大学生的旅行市场开发提供可行的建议。
一、大学生旅行的意向
在旅行意向上,有接近95%的大学生表示非常喜欢旅行,另外5%的大学生表示一般喜欢。但来自城市和农村的学生却有明显的差异,几乎100%来自城市的学生有旅行意向,而只有接近85%来自农村的学生非常旅行。引起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来自城市与农村的学生的经济条件的差异造成的。对旅行没感觉的大学生有66%主要是没有钱,其中来自农村的学生占74%。
去旅行的目的是欣赏景观、增长见识(62%)和休闲散心(21%),另外找同学、熟人玩接近16%,而纯粹娱乐性质上的游玩、观光不大受大学生的欢迎。
同时,调查也显示8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影响出游最重要的是金钱,15%左右的大学生认为时间是影响他们出游的重要因素,而5%左右的大学生认为伙伴、宣传地、朋友意见影响他们。
在调查中还发现,由于不同学校的大学生专业的差异,有些同学是出于专业的目的而选择去哪里旅行,例如旅行管理专业,勘探专业的大学生,他们由于学习目的而选择旅行。
以上调查结果显示由于大学生受到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的压力,故对旅行的喜爱不同。但大部分人喜欢旅行是来欣赏景观、增长见识,同时金钱是影响着多数大学生出游的主要因素。
二、大学生旅行的地点与时间
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偏爱自然风景区,占了总人数的54%,表明大学生更愿意与大自然亲近。
其次,旅行目的地选择民族风俗区有30%左右;有相当一部分人选择繁华城市区和海滨城市区,分别约占总人数的9%和5%。反而红色旅行革命区和高校校园不大受大学生的欢迎。
在对于旅行时间段的安排上,最多人选择的时间段是不定期,想去就去,占了总人数的56%左右,说明了大学生都喜欢把外出旅行的时间由自己自由安排,不受约束。在具体时间段上,最多人选择的时间段是国庆、五一长假,约占了总人数的52%。选择寒暑假期以及平常的周末出游的人少,分别约占总人数的20%和24%。原因可能是一方面寒暑假的假期长,大多数学生都喜欢留在家看电视看书而不外出旅行;而普通周末由于时间较短,没有充分时间做好旅行前的准备工作和旅行后的休息调整,不利于出游;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的课业比较重,一般会利用周末进行复习或预习新知识,还有相当部分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做兼职或参加各种活动;故国庆、五一长假是大学生旅行的高峰(56%),大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可以自由分配,而且还可以趁黄金周的时间休息调整。
旅游调研报告篇3
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旅游资源比较丰富。随着乡村旅游活动的深入进行旅游者的需求层次也在不断提高,这就对乡村旅游开发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本论文总结了国内外乡村旅游资源评价研究的现状和成果并结合实际情况对x市发展乡村旅游进行分析,指出x市发展乡村旅游业具有广阔的前景。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了x市在开发乡村旅游中所要注意的问题和具体的对策和措施以期达到优化地区乡村旅游模式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
一、 调研背景
当今世界全球经济一体化势不可挡,旅游业发展如火如荼。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国际旅游将保持不断增长的强劲势头国际经验表明旅游业每百万元固定资产可容纳250人就业,而那些资金密集型行业每百万元固定资产只能容纳,90人就业。到2020年国际旅游人数将增至15.61亿人次,旅游收入将增加到,2 万亿美元。在亚洲地区,特别是中国,旅游接待人数将有一个的跃进,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扩展空间广阔。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旅游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与世界上旅游业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的旅游资源优势还未得到充分发挥旅游产品还不够成熟要使旅游资源及形成的旅游产品更具有吸引力就需要对旅游区的旅游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规划。乡村旅游现在已经成为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城乡生态环境建设的新载体,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的新渠道,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特色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转移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新途径,提高农民素质、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形式,其发展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社会和谐相处都具有重要意义,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种有益尝试和实践。从农村来讲乡村旅游的发展优化农村经济结构促进了新农村的建设。从旅游业发展的角度看它拓展了旅游资源丰富了旅游产品刺激了旅游消费。因此乡村旅游在整体上增强了旅游业的综合效益,有利于促进城乡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x市地处盆川山地、平原和丘陵的过渡带,地势高差悬殊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丰富,又位于宝成铁路和108国道的要道,历来是川北的主要通道,不仅拥有丰富的高质量旅游资源而且有优越的区位条件发展旅游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然而旅游业是包括行、游、住、吃、购、娱、通讯等要素的综合产业丰富的旅游资源并不能代表发达的旅游业,要提高它们的整体利益,必须有计划地推出让旅游者可接受的旅游产品系列,合理规划并组建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和实施机构,布置增加旅游收益的措施和途径,保护自然和人文的旅游资源维持旅游可持续发展。然而x市的乡村旅游发展存在遍地开花、良莠不齐、特色不显、内容不丰、规范不力、服务不周、规模不大、品牌不响等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x市乡村旅游资源的分析,在完善x市三大旅游发展区功能的基础上初步提出x市乡村旅游发展战略。
二、 调研的目的与意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长期生活在高楼林立、喧嚣拥挤、空气污染、景观呆板的城市中,远离幽美舒适的自然环境,加之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使得城市生活缺乏生趣,许多人产生了到安静、优美、洁净、开阔的环境中去感悟大自然、放松身心的强烈愿望。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充分利用了农业资源,丰富了旅游产品结构,增加了旅游供给,满足了城市居民周末休闲度假的旅游要求,也对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消除城乡二元化结构,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实现农村社会整体进步,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绵阳乡村旅游发展非常迅速,村民参与积极性很高,都渴望能从旅游发展中得到实惠。
三、 国内外乡村旅游的起源、产生与发展
欧洲的启蒙运动促成“自由、平等、民主”的资产阶级价值观产生。三次科技革命解放了生产力,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将人类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增加了闲暇时间。由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改善了乡村的通达性,加之人们收入的增加?旅游不再是少数贵族的专有享受,而是成为越来越多人可以享有的产品,旅游迎来了它的 “大众消费”时代。??
20世纪70年代,乡村旅游在美国和加拿大得到蓬勃发展,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发展潜力。8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绿色运动”推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使其成为现代旅游者可持续旅游行为的重要选择。??
我国的乡村旅游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乡村旅游的发展是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结果,同时也是在我国特殊的旅游扶贫政策的指导下应运而生的。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从南到北涉及观光农业这一主题的开发项目累计投资达30亿元以上。
四、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
一是对于旅游业本身而言,可减轻旅游熟点的环境压力。二是丰富了我国旅游产品的类型和内涵。三是乡村旅游为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四是满足城市旅游者回归自然的愿望,满足了旅游者多元化旅游需求。五是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言,乡村旅游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六是对传统乡村的景观与文化完整性保护而言居民会主动地承担起保护传统乡村景观的责任,看他们也能从旅游者的重视中找到对乡村传统文化的信心,潜移默化地也会发现乡村生活和文化的价值。七是对城乡融合而言,对于成功的乡村旅游业来说,一方面,是要让旅游者通过完全的乡村体验,实现心灵和身体的放松,亲近、爱护自然,尊重不同文化,并最终发现、认识传统文化和生态价值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要让旅游地居民因旅游收益而为自己所拥有的自然环境和独特文化而感到自豪,并学到许多来自城市的知识、观念和文明生活习惯。
旅游调研报告篇4
调查时间:
20xx年4月12日
调查地点:
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原甘什岭槟榔谷原生态黎苗文化旅游区
调查人员:
第四组全体成员(王梦云、陶静雅、幸运、候静静、李婉君、徐诗韵、牛宇龙、许辰昊、姜超、杨德栋)
调查目的:
通过此次旅游资源调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使学生能够理论结合实际,对旅游行业的资源开发、产品设计、服务与管理工作有较实际、深刻的感性认识,加深和巩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能提高观察、调研、分析、评价、规划设计以及归纳写作等诸多方面的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能经由思考和凝练,形成毕业论文的研究主题和范围,为论文开题做好准备;能增强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拓宽视野,更好更快地适应旅游行业的需求,为今后的学习和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调查要求:
(1)要求学生认知各类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阐述其在地域空间的分布位置、
变化规律、数量、特色、特点、类型组合匹配、组成结构和功能价值等,并对其进行评价。
(2)以槟榔谷旅游资源为基础,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规划、景点设计,形成内
容丰富的旅游路线,以期能有效的发挥旅游资源的潜力和价值,塑造它的特色空间形象,为其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3)收集、熟悉、了解我国《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
(4)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内容和方法进行调查。
(5)保证成果质量,强调科学性、客观性、准确性,并尽量做到内容简洁和量化。
调查区旅游环境
一、调查区位置
1、行政区划与归属:海南省保亭县。
2、范围:三亚与保亭县交界处甘什岭自然保护区境内。
3、面积:景区规划5000余亩,占地面积509亩。
二、交通状况(公众交通工具):
1、长途汽车
可从三亚汽车总站(三亚解放路步行街和旺毫超市中间),购买至“三道镇”的车票,上车后告知售票员在槟榔谷景区新大门下车即可,票价在13元左右,全程历时约45分钟。(备注:如上网方便的话,可直接搜索“海汽网上订票”,便可按购票提示提前一天购买第二天任意时段的车票,按提示取票坐车即可。)
2、槟榔谷一日游专线车
提前一天报名参加一日游团队(xxxxxxxxxxx),根据图示地点、时间乘坐专线车
3、出租车:可在市内乘坐出租车直接到槟榔谷景区,景区距离三亚市内约28公里。
4、参团:可选择参加三亚当地的各大旅行社组织的一、二日游。
5、自驾车:
(1)三亚出发,驱车经田独镇,行至东线高速与中线224国道交汇处,左拐上中线224国道往五指山、保亭方向行驶10公里左右,即可到达。
(2)海口出发,沿东线高速向三亚方向行使,下东线高速后至与中线224国道交汇处,右拐上中线224国道往五指山、保亭方向行驶10公里左右,即可到达。
三、自然环境(地质地貌、水文环境、气候气象、动植物要素)
1、地质地貌
槟榔谷命名的`原因是景区位处甘什岭自然保护区,两边森林峻峭,中间是一条连绵数公里的槟榔谷地,所以才叫槟榔谷的。槟榔谷还处于五指山山脉末端,山不算高,也不雄浑,但气势非凡,俊美无边。
2、水文环境
旅游区中围绕原始雨林而展开,里面有参天的大树,也有潺潺小溪。迎溪而上直登山顶,大山与流水的交融让烈日的焦热当然全无。
3、气候气象
这里夏无酷暑,冬无冰雪,年平均气温在15~20℃之间,她山之青、水之秀、林之幽、气之爽,世上少有,是难得的天然氧吧。还可以乘坐上高空滑索,
享受高山涧间短短5秒高速到达对岸的刺激体验。
4、动植物要素
旅游区中绿树环绕,在星星点点的阳光的抚摸下我们偶尔会听见几声鸟叫,尤其是到了雨林的深处就会有很多的热带雨林飞禽、山瑞、蟒蛇、巨蜥坡垒树、野生白茶树等多种国家二级保护动植物。此外还有其固有的令您感到更惊奇的还有五脚猪。为什么叫“五脚猪”呢?因为这种猪特点是脚短体小重量轻,嘴尖且长,平时用嘴拱土觅食,嘴不离土,黎家人就认为它的嘴也是一只脚,故称“五脚猪”。
槟榔谷地处热带雨林气候,景区当中有很多热带雨林植物。在这里,木棉树花落后长出长椭圆形的蒴果,成熟后果荚开裂,果中的棉絮随风飘落。木棉棉絮质地柔软,可絮茵褥,是古代重要的织衣材料。一般在棉絮团中,藏有一颗黑色的种子,棉球随风滚动,一遇到潮湿的土地便吸水而落地生根。
四、人文环境(历史沿革、经济特征和发展水平、社会条件、对旅游有利或不利的因素)
1、历史沿革
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原称甘什岭槟榔谷原生态黎苗文化旅游区、甘什岭槟榔谷海南原住民文化游览区、保亭田园槟榔庄园)成立于1998年。十余年来始终致力于海南黎苗族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与民族文化的弘扬。近年来,特别是荣膺国家aaaa级景区以来,企业发展更是蒸蒸日上,不仅景区建设更加规模化,企业管理也是不断革新管理理念、提高管理效率。
2、经济特征和发展水平
目前总投资已达1亿元以上,每年仍保持1000万元以上的资金投入,用以景区建设及黎、苗族文物的抢救与保护工作。作为海南岛唯一以保护、抢救、弘扬海南原生态黎苗族文化为己任的旅游区,槟榔谷始终坚持着自身的信念,默默守望着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目前已形成“以人为本”的新型管理理念,企业已逐步形成了科学的、相对完善的薪酬、绩效、培训等制度。20xx年更是大刀阔斧的进行了改革,通过公开竞聘的方式为高层管理队伍注入新的力量,也可以说是管理模式的又一次飞跃。
3、社会条件
槟榔谷企业发展定位准确,旅游主题突出,经营状况良好,受到了当地政府、社会各界和国内外游客的一致好评。同时,景区经营的成功还大大改善周了边社区环境,为当地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带动周边少数民族村寨、黎族同胞的经济发展,同时景区共安排周边600多名少数民族同胞就业。为海南本地大专院校提供实习基地,同时吸收当地400名大学生就业,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槟榔谷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始终以承担社会责任作为立身之本,将和谐社会的建设者作为自身定位,心系社会,积极投身于公益事业,以实际行动兑现了承担社会责任的庄重承诺。每每国家遭遇重大自然灾害之时,总是在第一时间组织捐款活动,公益活动的新闻也是屡见报端。
旅游调研报告篇5
今年3至4月,常委会组成了以李桂珍为组长的调研组,采取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实地察看等形式,深入我市有关部门和各县(市、区)开展乡村旅游进展事情专题调研,赴我区恭城县和浙江省桐庐县、安吉县学习考察有关乡村旅游进展的先进经验。现将有关调研事情汇报如下。
一、梧州市乡村旅游进展要紧事情
近年来,梧州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旅游工作,分别出台了相应的财税、土地、投融资政策,扶持和推动乡村旅游进展,农村产业多元化逐步形成,较好地促进了农村进展和农民增收。
(一)乡村旅游初具规模
截止20xx年底,全市共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个(蒙山县)和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个(石表山景区);广西生态旅游示范景区1家(石表山景区);广西星级乡村旅游区9家;广西星级农家乐32家;广西农业旅游示范点5家;广西森林人家2家。其中:有广西五星级乡村旅游区2家、四星级乡村旅游区4家,五星级农家乐1家,四星级农家乐10家。全市乡村旅游年营业额6750多万元,直接带动就业6815人,间接带动就业2536人,带动农民增收效果显著。
(二)乡村旅游集聚区逐步形成
梧州市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结合扶贫攻坚战的开展,明确乡村旅游进展的定位,合理布局,加大投入,分类指导,促进乡村旅游业与相关产业融合,科学引导乡村旅游向纵深进展。经过开展漂亮乡村、生态乡村、宜居乡村、扶贫攻坚战等一系列活动,加大了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力度,有效地促进了旅游产业与乡村相关产业的有机融合,为乡村旅游业的进展营造了良好氛围和条件,逐步形成了蒙山镇髙堆村、梨埠镇沙地村、糯垌镇古河村、天平镇新马村、倒水镇三贵村、龙圩镇念村等乡村旅游集聚区。
其中:蒙山镇高堆村有四星级农家乐2家,二星级农家乐1家,5公里范围内还有广西五星级农家乐1家,四星级农家乐3家,而且邻近永安王城国家4a级旅游景区;苍梧县梨埠镇沙地村形成了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模式,带动经济进展,该村的仙迹桃花岛广西四星级乡村旅游区为我市乡村旅游区的示范点;岑溪市糯垌镇古河村依托良好的区位条件和农业资源优势,打造以农业休闲、乡村度假、养生康体、休闲娱乐等为主体功能的生态乡村旅游区;藤县天平镇新马村有明督师袁公袁崇焕故里纪念碑等, xx年北京商战旅游单位,把新马村选入中国旅游风景名胜大典长洲区倒水镇三贵村依托碧浪湾建设乡村旅游项目,带动贫困人口就业;龙圩区龙圩镇念村依托苍海旅游度假区的建设,逐步实现旅游脱贫。
(三)品牌打造初显效应
梧州市涌现出了一批特色鲜亮、初具规模、妨碍较大的乡村旅游点和特色旅游名村(镇),如长坪水韵瑶寨乡村旅游区、道家村乡村旅游区、仙迹桃花岛乡村旅游区、万圣和渔家乐等为广阔游客所熟知。以特色乡村旅游点为吸引物,以都市为依托,以旅游大通道为纽带,形成了生态乡村民俗游、渔家风情游、长寿养生游、古镇古村休闲观光游等特色精品线路。乡村旅游别仅创出了特色,而且发挥了品牌的市场效应。
藤县道家村原为贫困村,20xx年,在市、县有关部门的引导下,石表山景区进村投资建设乡村旅游区,修筑十多幢农家客栈,建设影视文化区,建设廉政教育基地、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挖掘孝文化、廉政文化策划旅游体验项目。经过政府的扶持和石表山景区的带动,于20xx年成功创建梧州市第一家广西五星级乡村旅游区。
蒙山县长坪乡充分利用长坪村的独特民俗风情资源、生态旅游资源大力进展乡村旅游,建设相应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招商引资建设天鹅湖宾馆,鼓舞当地大学生返乡就业。经过两年多的建设打造,于20xx年成功创建广西五星级乡村旅游区。
苍梧县沙堤村仙迹桃花岛乡村旅游区建设运营主体为农民合作社,村民以资金或土地折算入股,统一经营治理,获利分红。那个经营模式有效整合乡村土地资源,长远规划进展乡村旅游,提升村民参与积极性。20xx年春节期间,仙迹桃花岛共接待游客5.46万人,营业收入达35万元。
二、梧州市乡村旅游进展存在的要紧咨询题
在我市人民政府的积极推动下,我市乡村旅游业有了较大进展,但是,还没有真正形成产业化经营,整体推进别力,进展效果还别够理想,在促进农村进展、带动农民增收方面,尚有很大进展空间。
(一)特色别鲜亮
从近两年的乡村旅游等级评定工作中能够了解到,不少乡村旅游企业没有在特色方面下功夫,特色旅游体验项目策划欠缺。乡村旅游灵魂农(农业)、俗(民俗)、情(风情)、趣(趣味)、真(自然)没有做出来,吸引力别脚、生命力别强。我市的贫困村也存在特色旅游资源别脚,旅游开辟乏力的咨询题。
(二)进展模式滞后
我市乡村旅游点大部分以餐馆、养殖小户自发经营为主,没有长远的进展目标,也没有很好地整合周边农民资源,导致乡村旅游点建设规模小、进展缓慢、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薄弱。我市各部门的扶贫资金没有很好地融合到一起,分散帮扶、项目分散建设,没能形成合力。
(三)基础设施薄弱
我市乡村旅游交通条件差,乡村旅游重点村进村道路、绿化带、停车场、厕所、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服务设施薄弱。大部分乡村旅游点没有公共交通到达,乡村旅游业损失了一大部分没有车的消费群体,造成周末集中出行的现象,周一至周五冷冷清清,周末停车场别够用的尴尬现象。
(四)经营水平别高
乡村旅游经营者和从业人员以本地及周边村民为主,大多数文化水平别高,整体素养偏低,经营治理水平和旅游服务质量别高;从全市层面来看,具有现代经营治理素养的乡村旅游企业治理人才和优秀旅游服务人员十分缺乏,乡村旅游产品开辟、营销推广人才严峻别脚。
三、推进乡村旅游进展的几点建议
(一)完善规划,推进向产业化进展进程。
我市人民政府要进一步提高对乡村旅游业在促进农村进展、农民增收重要性的认识,结合扶贫攻坚战的推进,对我市乡村旅游资源进行排查摸底,制订乡村旅游长远进展规划,把乡村旅游作为促进农村进展、农民增收的一项主导产业,整合资源,统筹推进,根除乡村旅游业进展各自为政、分散经营、推进别力的弊端,市、县、乡三级齐抓共管,形成整体合力,推进乡村旅游向产业化进展,确保乡村旅游业健康稳步进展。
(二)政府主导,形成广泛参与进展格局。
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在推动乡村旅游业健康进展的主导作用,重点挑选一些乡村旅游、人文、民族、民俗的优势资源,向社会和企业推介,充分利用好社会和企业的力量,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农民参与的进展格局,促进乡村旅游业快速进展。在这方面,浙江省桐庐县、安吉县的先进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桐庐县、安吉县政府把一些古建造、民俗的优势乡村旅游资源向社会和企业推介,吸引企业资金整体购买这些古建造、民俗的优势乡村旅游资源,政府明确古建造、民俗的爱护要求,确定企业开展古建造、民俗乡村旅游项目建设方向,企业完成项目建设后,原古建造、民俗的农民作为企业职员,参与经营,使乡村旅游业成为促进农村进展、农民增收的一项主导产业,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进展。曾在去年召开世界互联大会的江南水乡乌镇算是这一进展模式的典范。
(三)加大投入,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妨碍我市乡村旅游进展的一具重要因素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如蒙山县长坪乡水韵瑶寨乡村旅游区的道路,山高路窄弯多,使一些旅客望而却步;藤县石表山景区道路达别到二级路的标准等,都严峻制约了乡村旅游的进展。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整合资金,加大投入,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这方面,我区的恭城县和浙江省的桐卢县、安吉县都有很好的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他们把有限的资金整合后向乡村旅游重点项目倾歪,以点带面,逐步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道路建设方面,乡村旅游道路多为地点管辖,单靠我们本级财政投入,财力有限,难以取得全然改善。我市有关部门要大力争取上级资金支持,推进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自治区为了促进旅游业进展,设立了旅游进展基金,在开展扶贫攻坚战中,也有一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专项资金,一定要大力争取,与我们本级资金配套,加大投入,为推进乡村旅游进展夯实基础。
(四)依托资源,打造乡村旅游优势品牌。
要充分利用好我市农业基础好、优质农副产品众多的优势,自然、生态、山水等乡村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要在特色上做好文章,充分体现本地乡土特色,打造乡村旅游优势品牌。各县(市、区)能够挑选一些具有显著特色的景区景点,做好进展规划,设计好乡村旅游线路,稳步推进,别断完善,把优质旅游线路串联起来,形成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推进特色旅游名县、名镇、名村建设,打造乡村旅游优势品牌,使乡村旅游真正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主导产业。如蒙山县是中国长寿之乡、中国中老年养生基地、全国最美生态旅游示范县等,优势乡村旅游资源丰富,2013年7月蒙山县被列入20个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以来,做好特色文章,逐步打造出 长寿养生、历史文化、武侠文化、农业观光等特色旅游品牌,广西特色旅游名县稳步推进,20xx年接待游客约8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约8亿元。
(五)强化服务,推动乡村旅游提档升级。
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充分利用好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每年都投入一定的资金进行市场宣传推广,提高我市乡村旅游的市场认知度,广泛吸引游客。加强乡村旅游治理人才和从业人员的培训,做好乡村旅游营销的指导和协调工作,提升乡村旅游治理水平,引导游客从食宿、观光向休闲、度假转变,促进乡村旅游提质增效。乡村旅游的进展,离别开政府的服务和引导。如浙江省安吉县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加强服务和引导,建造设计部门依照本地特点,为农民做好几十种类型的房屋设计,每当农民建房时,都为农民提供无偿设计,经过多年的引导和服务,逐步形成了地点特色鲜亮、整齐划一的新农村村降,对游客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可以有力地促进了乡村旅游进展。
旅游调研报告篇6
县地处泛珠三角地区中南部,处在我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黄金廊道上,位于市南面、区东北部,隶属桂北经济区的南部,县人民政府则处于桂东北重要交通枢纽国道323与国道321的交界处。
旅游产业是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县地处优拓区,与大旅游圈阳朔县仅相距40km,不仅交通便利同时旅游资源丰富,1994年我国加大了旅游产业的推广力度和政策支持,到1998年我国旅游正式进入产业化转型阶段,并从以接待为主的旅游产业转化为以经济发展为主的旅游产业,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稳步提升,使旅游成为了闻名天下的重要旅游地点,尤其是以阳朔镇为中心不断辐射的旅游产业。2005年县在旅游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正式将旅游提升到产业化发展阶段,到2008年底,县已基本实现了“四大旅游景区,五大旅游线路,六大旅游特色”的总体发展格局。
在深入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对照县乡村旅游发展情况,经过认真思考,现将县乡村旅游发展有关调研情况具体报告如下:
一、县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
县具有秀丽的田园山水景观、特色民居景观、丰富的岩溶资源、浓郁的民间文化,依托这些资源开发的旅游项目主要有田园风光游、岩洞探险游、攀岩登山活动、竹筏漂流及寻幽访古游,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由于有强烈的致富愿望,县广大村民对发展乡村旅游认识超前,并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许多村民主动开办家庭旅馆饭馆。但是,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县乡村旅游还存在着旅游资源整合不够,从业人员的素质尚待进一步提高,民居建筑有待进一步改善,可供游客购买的商品比较少等问题。另外,参与性、体验性的活动还不多。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旅游经济呈现“餐宿经济”显著特点,旅游综合效益尚需提高
县游客结构以散客、观光为主体。旅游经济呈现“餐宿经济”特点,综合带动作用没有得到显著体现。旅游总收人中餐饮、住宿收入比重占绝对优势,其他如门票、导游、娱乐、购物等方面收入比重小,旅游综合效益不高。
(二)旅游产品质量较低,类型较单一,体验参与性活动项目尚需进一步开发
县一些饭馆厨房设备简陋,基本消毒设施缺乏;排污排水通道不畅;从业人员也缺乏必要的健康保证等。此外,民居旅游仍停留在单纯的餐饮和住宿服务上,对于挖掘民俗和利用农家生活开展的参与性项目较少,缺少“农家乐”的“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体验。
(三)规划布局不够合理
县乡村旅游的规划设计布局由于得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总体情况良好,90%村民建了新房,县赏月路两侧已改造成具桂北民居特色的饭馆、旅馆。但由于乡村旅游具有分散性、松散性等特点,很多规范管理是事后管理,事前较难控制,造成县主村一些饭馆旅馆在规划布局上缺乏必要的科学依据,乱建设、乱开发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县目前尚有大量旧房保存的现象,同时县主干道尚未改造完成。
(四)乡村旅游的内涵挖掘不够深人
县对独特的田园山水、民俗文化、饮食文化等旅游资源的培育开发不够。县优越的旅游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文化品位尚需进一步提高。
二、县乡村旅游的发展优势
(一)乡村旅游日益成为全省旅游产业的重头戏
2010年到2012年,各级政府和组织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响应国家提出的“乡村旅游年”和融入全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切人点,积极规划景区,推出线路,培育产业龙头典型,合力推进。虽然起步较晚,但行动迅速,很快由落后地区跃升为全国乡村旅游的巾上游省份。到***年,全省评比推出了涉及乡村旅游的各类省级示范区(景点)***家,其中涉及“三农”的示范区(景点)**家。到2012年末。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整合全省各类旅游资源,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柱。
(二)形成了较高水准、品牌独特的乡村旅游线路和景区
黑龙江省根据国家旅游局确定的“中国乡村旅游年”的“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的主题,将“旅游产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全省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推出了多条乡村游线路,集中展示了县众多的农业产业、田园风光、山水森林、地质奇观、乡村古镇、休闲养生、民风民俗、乡村古迹、农耕文化遗存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风貌等独特景观,推出了***区旅游区、**狩猎场、**森林动物园、**山庄、**生态湖、***农场等一大批乡村旅游精品。
(三)极大的推动了全省旅游产业的发展和宏观经济建设
乡村旅游的发展,推进了全省的旅游产业,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生态环保建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到2012年,全省共接待入境旅游者***万人次,创汇***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接待国内旅游者***万人次,旅游收人***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和***%;旅游总收入实现***亿元,比上年增长***%。各项指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乡村旅游经济总量估计占全省旅游经济指标的***%左右。
三、县乡村旅游的'发展策略
(一)政府主导战略,加大宣传力度
县政府应将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提升到经济发展的战略层面上,将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并根据社会、经济以及环境制定整体发展规划。同时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积极联合网络、广播以及电视等媒体,扩大县乡村旅游的对外宣传力度,此外,对县旅游资源进行整合,突出重点旅游资源,并实施对旅游周边产业,配套产业进行引导,为旅游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进而实现推动县乡村旅游业稳步发展的目的。
(二)发挥示范作用,推动品牌建设
品牌塑造差异,精品铸就品质,推动精品化战略发展,树立起“打造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的总体发展目标,发挥乡村旅游示范作用,对各示范点的特色进行调查研究,结合实际情况,全面打造县旅游示范基地,将**示范片作为县发展的龙头示范片,纵深推动**、**等示范片的旅游资源开发和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形成具有特色的溶洞旅游精品,使旅游形象和品质得到彰显,进而塑造起独有的旅游品牌。
(三)推动特色产业,营造民俗氛围
是一个多民族居住地,这里集合了壮族、汉族、苗族和瑶族等多个名族,其中壮族和瑶族只要集中于茶城、新坪、龙怀、东昌、马岭以及杜莫等乡镇,他们长时间居住于此,形成了独特的精神和物质文化,也为县营造了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积极推动乡村旅游与民族文化相结合的本土特色旅游项目,使田园和民族特色成为吸引游客的亮点,通过构建茶场游、民族园等游园项目,重点对民俗风情游进行开发,为游客营造一个民风特色和乡土氛围浓厚的旅游园地,让游客能够在旅游中体验到不同于当代的特色文化,进而使其魅力得以充分展现。
(四)加大资金投入,推动新农村建设
政府应设立专门的乡村旅游专项资金,将其全部用到县乡村旅游发展中,重点用于乡村旅游资源的保护、项目贷款贴息和补助、乡村宣传促销奖励等上,同时给予新农村建设优先扶持,加大生态环保、水电路气等设施建设中,将农村饮水和建设工程作为重点,通过推动休闲林场、休闲农村、绿色茶园、庭院大户延伸、规模果园等发展,针对以农业为依托的旅游项目应优秀安排、优先考虑。组织农民参与到乡村旅游服务培训中,尤其是针对导游、营销、管理以及民俗文化传承等人员应作为重点培训对象。
(五)结合农业发展,打造生态旅游
县不仅拥有享誉国内外的“皇室贡品”芋,同时县的生猪、马蹄、生姜、夏橙、八角以及食用菌等均非常闻名,故应将发展的重点放到花卉、桑蚕、速丰林、中草药等上,以“生态、绿色、体验、休闲”为主题,真正实现生态旅游的构建,同时将市场需求作为发展向导,在农村的依托下,打造一个民俗文化、自然生态、农林牧渔以及田园景观的特色农业产业,培训其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乡村旅游点,使其真正成为推动县旅游发展的动力源。
旅游调研报告篇7
旅游业是产业关联度高,就业安置空间大,资源消耗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扩大消费对于保持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旅游消费比重的不断提高,旅游业正在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一、__市旅游资源开发优势
1、资源优势。__地处天山北坡,准噶尔盆地的西南缘,地形复杂,地貌类型多样,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类型齐全,品味独特,组合良好。按国家《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估》标准,我市旅游资源共分为7大类,82个景点。特别是从南部山地冰川到北部沙漠中心的甘家湖梭梭林荒漠生态旅游区旅游线,是一条优美的垂直自然带,有一系列别具特色的旅游景点:有罕见的地质遗迹——泥火山群;世界上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白梭梭林保护区——甘家湖国家级梭梭林自然保护区;被称为新疆布达拉宫的——夏尔苏木喇嘛庙遗址;具有原始风貌的自然景观——乌兰克湖泊;最自然的美容、祛病、健身资源——__温泉、热气泉;最美的天山风光——巴音沟景区、待甫僧景区等。
2、地缘优势。旅游区位良好,__市是天山北坡经济带上的一个核心城市,位于奎屯、克拉玛依、“金三角”之西一角。位居自治区旅游发展战略“三线五区”的“二线”之中,便于旅游业的发展。分别与克拉玛依、奎屯、沙湾、石河子等地相邻,是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枢纽。交通十分便利,铁路、公路网络畅通,乌鲁木齐至__仅需2.5小时。312国道和亚欧第二大路桥横贯东西,217国道穿越南北景区。
3、人文优势。__历史悠久,据考证,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踪迹。春秋战国到西汉时期,在匈奴、突厥、蒙古、乌孙等游牧民族活动区域留下许多当时人类活动的历史遗迹。同时土尔扈特人东归后一部分蒙古后裔在__生活以及三区革命、兵团七师红色旅游文化在__都有深厚的一笔。
4、市场优势。旅游客源市场广阔,目前,__市方圆65千米范围内居住有100万人口,其中:克拉玛依市和独山子区皆为石油城,职工经济收入较高,消费临界点在1000—2000元以上。随着独山子千万吨炼油项目、百万吨乙烯项目的实施,将为__旅游业带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这里将会成为北疆地区游客中心集散地,旅游发展的中心枢纽。
二、__旅游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__市委、市政府对发展旅游业极为重视,依据《__市旅游资源普查及旅游业发展规划(20__——20__年)》,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旅游服务体系和服务功能基本形成。截止20__年实现旅游业综合收入2100万元,旅游接待人次22.5万人。目前,__市有2家二星级宾馆,l家旅行社,7个初具接待能力的旅游景区,56家旅游经营户。相对于__的丰富旅游资源,旅游业的发展存在一些现实的亟待改进的方面。
1、低层次开发普遍,内涵品味有待提高
目前许多景区对旅游资源的开发主要还是以原生态为主,旅游以参观游览为主,参与性项目开发较少,旅游开发缺乏深度,大多以展示形式为主,展示内容单调、僵硬,缺少对游客的吸引力,不能发挥旅游资源的功能,更不能推动旅游经济的发展,因此深入挖掘__旅游核心价值,凸显草原文化主题已成为打造草原文化产品工程的首要问题。一些旅游区知名度低、可游性差、模式雷同等。现有已开发的旅游项目基本上还是粗放型的开发,缺少影响力和震撼力。如__南山森林公园,是由森林、草原、河流、峡谷组成的一片美丽而富饶的宝地。这里原始森林与高山平原汇于一体,使游人能观能触能联想能感悟。奇险、旷秀、清爽、宁静的自然景观让游人触景生情,达到欲仙欲醉的境界。森林公园主要景点包括巴音沟、待甫僧及尚待开发的乌兰克淖尔湖三个风景区。但三个景点知名度低,模式雷同,游客活动参与性低,偏重温故却不知新,缺乏新奇感受。
2、开发缺乏整体性观念
我市的旅游发展过程中,依然处于自发的点状发展,没有把自己置身于自治区旅游发展的大局之下,没有把特色旅游置于整个旅游业发展的大盘子中。一方面是开发缺少立足于自治区的规划和统筹,旅游项目缺少特色,趋同化倾向较为严重;另一方面是产品单一,缺乏对资源的整合。
3、吃、住、行、游、购、娱等综合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的不完善问题凸显
作为刚刚兴起并得到发展的特色旅游,在各个景点得到有效开发的同时各景区的配套设施却没有能及时的跟进,各景区吃、住、行、游、购、娱等需要的综合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的不完善问题凸显出来。旅游(景点)资源在由于位于较为偏远的地方,各个景点辐射区的基本的服务行业也得不到有效的开发和发展,有的景区甚至找不到一个饭店和一个旅店,当然,缺乏基本的吃住服务条件的旅游景点是无法吸引游客的。如甘家湖荒漠生态旅游区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南边缘,距市区180千米。甘家湖林区保护区面积56.7万公顷,是全国面积最大、物种最多、自然景观最完整的天然次生林区。其中的“梭梭林自然保护区”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内有全世界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白梭梭林。林区内有40余种动物和228种植物,其中有马鹿、天鹅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发源于北天山的奎屯河、四棵树河、古尔图河流经这里后,汇聚向西注入艾比湖。湿地分布于河流西旁的洼地,芦苇生长茂盛,野鸭、天鹅在此栖息。这里即有沙漠,又有湖泊,有低矮的灌木,也有高耸的乔木,沙漠与绿洲共存,局部地区还保留着大自然的原始形态,是整个新有的天然荒漠生态公园,但是因为路程远,景区路纵横交错,路况不好,没有饭店和旅店,更谈不上购物和娱乐了,现在只有单位组织的旅游和媒体记者进入,个人徒步旅游方式没有被大众接受。
4、特色体现不足,互动欠缺
__旅游的景点本身还是很有特色的,但现阶段挖掘不够。例如,夏尔苏木喇嘛庙曾是北疆最大的佛寺,寺院座落于__市白杨沟镇内的夏尔苏木度假区北侧山坡,面向东方,依山而建,山前是夏尔苏木牧场,河水缠绕,林带交错,风景优美,寺庙建于光绪五年(1879年),由东归土尔扈特部落黄教信奉者所建,属土木结构建筑,占地面积约80万平方米,整个建筑仿西藏的布达拉宫而建,建于阶梯状排列的山坡平台上,主殿建在平台最高处,山势的高低不同使建筑群落错落有致,气势恢弘,曾被誉为“新疆的布达拉宫”。东归文化和草原文化特色并没有得到足够的体现,参观旅游的游客知道这段历史的人不少,但知道夏尔苏木喇嘛庙在东归文化中的浓厚一笔的不多。要做一些“活化”工作,包括好的解说,尤其要提高解说员的水平,可以组织一些当地的离退休干部、蒙古族研究者来进行自愿讲解,以此提升特色旅游的效果。
三、改进不足、实现__旅游资源的有效开发
1、加强旅游开发树立品牌效应
要树立特色旅游品牌,政府就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制定统一规划,以有力措施吸纳社会力量参与特色旅游的开发建设,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搞好宣传推广,提高接待服务水平。目前市委宣传部正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反映__的城市名片,其中包含旅游名片,让世人通过__城市名片,知道__。
2、重视资源的综合开发与互动开发
我市在旅游资源开发的同时要注重将其融合到整体的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去,综合开发我市的优势旅游资源。在我市的各条精品路线设计的同时适当的将特色旅游(景点)资源融入其中,使游客能在娱乐消遣的同时充分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又不会使单一的特色旅游显得枯燥乏味。
3、加大宣传力度,使__生态旅游的优势真正得到发挥。一是加强__南山风景区“雄、险、奇、秀、幽”和甘家湖荒漠生态旅游区的自然生态宣传力度(可制成风光光碟在城市公共场所播放,设计一张自然风光宣传画、编导一台体现__民俗风情的歌舞篝火晚会);二是提升烤全羊的品味(让人留下余味)和__椒蒿鱼、酸菜鸡、回族八块鸡的饮食文化;三是开发“柳花茶”文化;四是加大与外界旅游队的联烟。
4、加强整体规划,搞好基础设施建设。
__的旅游应该列入整体规划,立足于自治区旅游产业的规划和统筹,重点推出旅游精品线路三条,一条是生态旅游线路从乌鲁木齐----沙湾(南山)---__(泥火山、国画山、烟火山)----乔尔玛-----巴音布鲁克大草原线路,一条是红色旅游线路从乌鲁木齐----石河子(军垦文化)----__(夏尔苏满庙)东归草原文化----伊梨(三区革命遗址)线路;一条是特色旅游线路乌鲁木齐----__(甘家湖荒漠生态旅游区)----克拉玛依(魔鬼城)---福海(金沙滩)---喀那斯(世界遗产)线路。
旅游基础设施是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承载物,是旅游活动得以开发的重要依托。要投入资金修建了景区公路、游路、栈道、旅游公厕等基础设施。
5、区域旅游的联动开发与协作开发
加强__、独山子、奎屯三地四方的地缘优势,加大__旅游开发的规划中,延伸和完善__旅游的布局,构建精品旅游景点和线路,实现全方位的互补共享,不断推陈出新和合理分布的旅游体系,吸引更多的游客,全面促进__旅游景区所在区域经济的发展。
由于新疆旅游的淡旺季旅游现状,大力在三地四方宣传冬季旅游的景点和项目,吸引更多的本地人参与到冬季旅游项目中。
对于方兴未艾的__农家乐特色旅游,政府要统一规范标准,合理安排布局,统一评选档次规模,亮牌经营,要在农家乐特色旅游人文内涵上多引导,在经营项目上多关注,在资金上多支持,在特色上多宣传。
旅游调研报告篇8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当前,旅游已经成为我国居民的重要生活方式之一。在校的大学生在课余时间经常出游,以放松心情,陶冶情操,增加知识,结交朋友。当前,旅游活动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他们或结伴而行,或一个人徒步旅行,大学生市场已发展成为旅游客源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旅游市场,本文对大学生的旅游偏好展开问卷调查,并进行全面分析,以期为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开发提供参考借鉴。
一、调查方法与资料来源
(一)调查方法
任何游客的旅游偏好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同时许多游客的旅游偏好又有着一定的相同性。本文主要根据共性和个性特征两个方面设计调查问卷,并采用抽样调查法,在北京工商大学、西南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遵义师范学院等学校的大学生中抽取一部分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大学生的个人特征,时间、动机、决策偏好和消费要素等。然后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和归纳大学生的旅游偏好。另外,为了弥补问卷研究调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差,本文还选择有代表性的大学生进行深入的访问,以全面掌握大学生的旅游偏好。
(二)资料来源
本次问卷调查共发了420 份问卷,收回了400 份,有效问卷350 份,问卷有效率为87.5%,符合问卷调查要求。其中男生160人,占总人数的46%;女生190 人,占总人数的54%。对于旅游的喜爱程度调查有35%的女生选择了非常喜欢旅游,选择非常喜欢旅游的男生占了男生总人数的22%;选择喜欢去旅游的女生占了女生总人数的47%,选择了喜欢旅游的男生占男生总人数的43%。从调查可以看得出女生是对出游的冲动大于男生,45%的大学生都喜欢旅游,23%的学生比较喜欢旅游,不喜欢旅游的仅仅占了3%,可以看出来大多数的大学生都喜欢旅游,大学生旅游市场有着巨大潜力。
二、大学生旅游偏好特征分析
(一)旅游决策偏好
外出旅游时要了解相关的旅游信息,例如:旅游目的地情况,包括旅游目的地的气候情况,风俗习惯情况,目的地的风景特征情况等。这对外出旅游做好充分准备至关重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旅游信息传播日趋多样化,为旅游者拓宽了获取旅游信息渠道。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旅游信息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其中,76%的学生选择通过互联网获取旅游信息,59%学生的旅游信息来源于亲朋好友推荐,从电视频道获取旅游信息的学生则占有22%比例,从报纸杂志上搜寻旅游信息的占17%,仅有13%的学生选择到旅行社去了解和获取旅游信息;由此可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利用,大多数的学生选择从网上获取旅游信息,互联网能够使旅游者方便快捷、全面具体地了解旅游目的地信息,而且大学生文化层次高,熟悉网络运用和信息搜索方法。大学生旅游决策偏好还受到目的地环境、亲友意见、经济问题、旅游距离、闲暇时间、身体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影响旅游决策的因素有很多,但经济因素依然是影响大学生旅游决策的主要因素,研究调查过程中,有77%的学生表示其旅游决策受经济条件所限,这也与大学生经济尚未独立的现实相符。总之,大学生的旅游决策偏好即受到其自身经济状况等现实条件影响,同时也有其知识文化和技能优势所体现的旅游信息选择和决策偏好特点。
(二)旅游目的地选择偏好
1、旅游目的地距离选择偏好
旅游是指旅游者为了休闲、商务或其他目的而离开惯常环境,到某些地方并停留在那里,但连续不超过一年的活动。有着不同年龄、性别、个性、职业、文化修养的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差异,大学生是一类特殊的社会消费群体,对旅游目的地选择偏好也有其独特的特征。调查数据显示:54%的学生都选择中近距离的省内旅游,其次是国内游占有32%的份额,市内游占有10%的比例,最少的是选择在出境旅游,只占4%的学生。从旅游者旅游动机因素分析,旅游目的地与旅游者所居住地距离越远,他们之间的区域差异就越大,就越能激发人们的好奇心理,从而触发旅游动机,但是大学生的旅游动机也会受到费用方面的影响,他们会选择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消费,从研究调查过程中也不难发现大多数的学生都选择了在省内旅游,既满足了他们对未知景物的好奇心,也能支付旅游时所需的费用。
2、旅游目的地类型选择偏好
大学生的旅游爱好广泛,他们对自然风光、人文历史、民俗风情、水乡古镇和海滨海岛等旅游目的地均有浓厚的兴趣。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都市景观和人造游乐场对他们的吸引较小,很难激发大学生的旅游动机。这说明大学生比较偏爱自然景观、人文历史、民俗风情、水乡古镇等类型旅游地。从自然风光(占75%)和都市景观(占17%)的对比可以明显的看出大学生对大自然景观的偏好。旅游观光和休闲度假是大学生主要的出游目的,所以大学生的出游目的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其旅游目的地选择偏好。
3、出游方式偏好
(1)出游时间
时间是旅游者开展旅游活动的必要条件,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社会消费群体,其生活、学习具有时间一定的规律,其出游时间也具有一定的特征,分析其出游偏好有助于了解这一旅游客源的旅游规律,开拓这一客源市场。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主要是利用课余时间外出旅游,主要是在双休日、寒暑假、黄金周等时间段,尤其集中于寒暑假期间。
另外,大学生外出逗留时间常受到假期和可以自由支配时间的长短的影响,大多以2、3 日游为主,当然,在寒暑假期间则其旅游停留时间相对较长。对出游时间的调查的数据分析得知,学生外出旅游具有时间的局限性,他们出游会选择在假期或者在课余时间,上课时间越多,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就会越少,相应的他们出游的时间就会越少,假期和课余时间越短,外出逗留时间就会越短,在调查访谈中发现大学生表示受到自生经济因素和学业因素的影响,大多数学生都不愿意在外面长时间停留。
(2)交通方式选择偏好
在旅游交通选择方面旅游者都会选择自己偏好的交通工具进行旅游,大学生没有固定的收入,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都来自于自己的家庭,因此选择旅游交通方式也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大学生主要选择经济实惠交通方式出游,在受访学生中,有83%的学生选择比较方便实惠的火车外出旅游,在对大学生的问卷研究调查过程中还发现不管是做兼职工作,还是靠父母提供,仅有少部分学生的费用较为充裕,而大多数则是从家庭给的生活费中节约出来的,不像经济独立的上班族,大部分学生都会选择比较经济实惠的交通方式。
(3)出游组合模式
大学生生性活泼开朗,大学生涯是人们人生历程中最富有活力的一段时光,因此其出游方式也具有鲜明的特点。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大学生大多是结伴出游,从图3 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有47%的学生选择与同学结伴出游,结伴出游是大学生鲜明的一大旅游偏好特征。
4、消费偏好
消费偏好是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消费市场环境和营销因素的影响下消费者对组成该类产品的某种属性所表现出来的优先购买的主观意愿或实际行动。了解旅游者的消费偏好,可以帮助旅游商品经营与管理者了解市场,开发适销对路的旅游商品,更好地满足旅游者需求。大学生是一类规模较大的旅游消费群体,其旅游消费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分析了解大学生的旅游偏好,有助于更为全面地掌握市场。
(1)消费结构
消费结构是人们在生活消费过程中各种社会因素、自然因素之间以及社会因素与自然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数量比例的总和。人们在旅游过程中的消费支出主要包括旅游交通、住宿、饮食、门票、购物、娱乐等方面,大学生因经济尚未完全独立,所有其旅游消费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旅游住宿选择偏好根据调查数据统计分析发现,在旅游住宿选择方面大学生主要选择价格实惠的经济型酒店为主,13%的学生选择露营,但是露营会受到天气因素的影响,有大多数的大学生选择的经济型酒店,大多数学生强调祝经济型酒店既实惠又节约经济,而且住酒店会觉得很舒适,星级酒店消费太高,不适合我们在学生时代的消费。购物是人们旅游过程中重要的活动之一,当代大学生作为旅游市场中特殊的旅游消费群体,其旅游购物也应具有一定的偏好特点。
经统计分析调查数据发现,大学生最喜欢购买当地特色产品(占调查人数的45%),其次是旅游纪念品(约占调查人数的25%),也有少部分大学生购买艺术品和增值品,除此之外尚有少数学生选择购买其他的旅游产品,当然也有大约15%的大学生因经济、爱好等原因,在旅游途中不购买旅游商品。
消费规模在校大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家里提供或勤工助学和社会兼职所得,因而收入有限,他们外出旅游可以接受的旅游消费主要呈现以下现状:从研究调查过程中得知9%的学生在出游时选择200元以内的消费,消费201 元-300 元的有17%,消费301 元-500元的有51%,23%的学生可以接受501 元以上消费额度。
三、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建议
大学生旅游市场是一个具有规模和开发潜力的市场,有效开发大学生旅游市场,可以扩大旅游客源市场规模,并使旅游市场发展更趋于合理发展。大学旅游市场开发应针对学生旅游偏好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针对学生旅游地点选择偏好,突出开发重点
大学生旅游市场潜力巨大,但在开发的时候,也应开发重点旅游市场,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大学生的旅游市场应重点开发:一、观光旅游产品。大多数大学生旅游都偏好观光旅游,观赏沿途美丽的风景,可以赏心悦目,放松心情,开发观光旅游产品可以吸引大学生前来旅游,所有旅游公司应大力开发自然观光旅游产品;二、寒暑假旅游。根据调查分析可得大学生在校期间大多都偏好在寒暑假旅游,旅游公司应该把大学生旅游时间重点放在寒暑假;三、当地的特色产品。大学生在履行游览中喜欢购买当地的旅游特色产品,当地旅游特色产品有着旅游地的特色,大学生对于这些从没见过的特色产品充满了新鲜感和好奇感。
(二)针对学生出游偏好,机动灵活开发
大学生精力旺盛,思想活跃,旅游需求多样化,所以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开发应该灵活开发,满足大学生的旅游需求;一、旅游方式多样化。针对不同大学生的旅游需求,应设计多种旅游方式,如自行车、轮船、火车、飞机等;二、组团要灵活。大学生出游大都选择跟同学结伴,尤其是女生,因为他们的文化程度一样,喜欢的旅游景观大多大同小异。旅游企业可以根据这种情让他们自组旅游团。
(三)针对学生经济特点,薄利多销产品
大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来自家庭,规模较大且对价格较为敏感,旅游市场集中,所以大多数要求经济实惠的方案。旅游企业要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必须利用它的市场特点,降低大学生的旅游成本,实行薄利,取得价格优势,才能激发大学生旅游动机,从而激发大学生旅游市场,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开发符合大学生消费的产品。旅游产品的价格不能太高,超过大学生能够消费的水平,这样的旅游产品不能吸引大学生前来消费。根据不同的旅游产品制定不同的价格。特别受欢迎的旅游产品可以适度的抬高价格。增加公司收入;对于那种不太受欢迎的旅游产品可以降低价格,吸引他们前来旅游。根据不同的时间来制定旅游产品的价格。大学生的旅游时间集中,在寒暑假出游的人数很多,在寒暑假的时候也可以适度提高旅游产品的价格。
(四)针对学生信息获取偏好,有效传播旅游信息
大学生获取旅游信息的方式有很多,这些方式都会影响到大学生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采取多种旅游促销手段让大学生来旅游地旅游是很重要的。利用网络促销。
大学生大多爱好上网,他们获取的很多信息都来自于网络,现建有的旅游网,远远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多方面的旅游需求。
旅游企业应在大学生较关注的网站如学校的网站内设立旅游专栏,供大学生浏览和查阅有关旅游信息。增加游客好评度。增加好评也是旅游促销的一种方法,一个游客对旅游地的印象好了就会带动潜在的旅游者来旅游。
广告宣传。通过广告让更多的大学生了解旅游地的相关信息,增加他们对旅游地的旅游动机。同时增加大学生前来旅游地的好奇,吸引他们来此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