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脱贫村调研报告5篇
对于调研报告,大家一定要遵循工作的需要,制定出简单可实施的调研计划,在写调研报告的时候,需要用朴实的语言把事情讲清楚,以下是85报告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预脱贫村调研报告5篇,供大家参考。
预脱贫村调研报告篇1
为助推全市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根据全市人大工作会议的要求和市人大常委会2020年度工作要点安排,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专题调研组,于四月下旬至五月上旬赴商都县、化德县等全市最后一批7个摘帽国贫旗县就全市脱贫攻坚及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脱贫攻坚进展情况
(一)总体情况
我市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是全自治区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主战场。全市2个区贫县、8个国贫旗县,750个贫困嘎查村,2015年底识别贫困户6.1万户、13.7万人,贫困村和贫困人口分别占全区的20.4%、17.1%。其中商都县、化德县、兴和县被列入国家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片区。十三五期间实施新一轮脱贫攻坚战以来,
(二)主要成效
1.一达标、两不愁目标基本实现。全市努力推进产业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全面落实兜底保障政策,贫困户人均收入稳步增长,全市农村牧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底的2532元增长到2019年的6865元,稳定超过国家脱贫标准,基本实现了不愁吃、不愁穿的目标。
2.住房和饮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1)住房条件得到显著改善。2016年到2019年,全市按照住房安全保障全覆盖、全达标的要求,同步推进就地危房改造工程和易地移民工程,贫困户全部住上了改造或新建配套达标的新住房,住房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
危房改造方面:全市累计投入资金37.5亿元,4类重点对象实施危房改造63369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6060户。
易地搬迁方面:新建移民住房36769套,新建农村牧区敬老院16所,互助幸福院509处,安置搬迁36769户、7979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0005户、贫困人口45785人,占全部搬迁人口的57.4%。同时,加快配套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落实产业扶贫、生态补偿等措施,努力做到搬得出、稳得住、有就业、能致富。
(2)饮水安全基本清零达标。2016年到2019年,全市累计多渠道筹集投资5.7亿元,新建饮水安全工程598处,改造饮水工程382处,覆盖贫困人口2.9万人。农村自来水覆盖率达到80%,目前,全市209个村庄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已全部完工,农村牧区包括贫困户在内的常住人口饮水安全基本实现清零达标。
3.教育扶贫得到全面保障。我市严格兑现义务教育保障政策,对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进行动态监测、跟踪管理、精准控辍,区别不同情况分别通过定向资助、送教上门、随班就读、特校入学的方式使贫困学生全部接受义务教育。2016到2019年,全市共发放义务教育资助资金6526万元,资助贫困义务教育学生29427人次,其中特殊教育学生3140人次,有效解决了义务教育阶段失学、辍学问题。
与此同时,拓展资助非义务教育阶段贫困户学生能升学,有书念。发放普通高中(中职)资助金6147万元,13800人次;发放高等教育资助资金13248万元,14670人次,为贫困户困难家庭非义务教育学生升学就业提供了有效救助保障。
4.多种措施推进医疗保障。我市普遍创建了精准筛查、靶向治疗、慢病管理、大病兜底的乌兰察布健康扶贫模式,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民政大病救助、大病商业补充保险、大病慢病基金五重保障制度,落实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报销等多项医保政策。全市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参保率均达到100%,重大病住院及慢性病报销比例均达到90%。
5.产业扶贫稳步推进。全市把产业扶贫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主要措施,持续扶持马铃薯、蔬菜、杂粮、中草药和肉牛、肉羊、生猪、家禽等主导产业,通过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带动和先建后补、先买后补、先种后补、自建直补的菜单式扶贫方式推动产业扶贫,截至2019年底,我市菜单式扶贫项目国家、自治区投入专项资金53133万元,覆盖贫困户52517户,贫困人口106839人。
与此同时,实施二、三产业扶贫项目。截至2019年底,全市网络零售额总达13亿多元,带动贫困户11445户;全市农特产品进京销售额达到4.03亿元,带动9427名贫困人口增收;旅游产业带动贫困户3711户,8944人;建设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6个,总规模16.6万千瓦,覆盖贫困户6639户,户均年增收3000元,建设村级光伏扶贫电站170个,总规模27.8万千瓦,覆盖贫困村592个;发放扶贫金融贷款12.22亿元;就业扶持贫困人口25147人,其中生态护林、乡村保洁等公益性岗位就业11216人。
6.社会兜底保障政策全面落实。我市将动态出现的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兜底保障范围,确保兜底保障不漏一户、不落一人。2019年,全市落实贫困户低保对象11万人次,发放贫困低保资金33110万元,做到了应保尽保。
7.京蒙扶贫协作不断深化。京蒙对口帮扶工作开展以来,北京市在产业落地、干部交流和社会事业等方面给予我市大力支持。2018年—2019年,京蒙扶贫协作资金累计投入7.6亿元(其中区及区以下投入帮扶资金13984万元),实施京蒙项目307个。各贫困旗县还分别与北京的8个对口帮扶区在教育、医疗、科技等方面建立了长期的结对帮扶机制,在社会扶贫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8.强化领导,压实责任。全市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扶贫的总要求,层层压实责任,充实加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和驻村帮扶力量。组建了厅级领导带队划片负责的18个脱贫攻坚专项工作推进组,92个驻乡镇(苏木)的脱贫攻坚督导组。共派出驻村工作队1318个,驻村工作队队长兼任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干部5792人,充实加强了基层一线脱贫攻坚力量。
(三)存在的主要短板弱项问题
由于我市处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贫困地区,相对底子薄、基础差,稳定解决贫困问题、巩固脱贫成果乃至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仍存在一些短板弱项问题。
产业市场化程度低。种养加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总量少,带动辐射面不够宽广,相当数量的菜单式扶贫种养业农畜产品销售处于自产自销状态。
贫困群体中因病致贫和老弱病残比例大,劳动和就业能力低。加之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给贫困户增收普遍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乡村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设施落后、专业医护人员缺乏,农牧民就近就医不方便,小病大看的问题还没得到有效解决。
贫困旗县财力普遍困难,一些移民工程随迁人口比例大,配套资金存在缺口,有的旗县产生了新的债务。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普遍不够完善,整体推进工作处在起步阶段。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缓慢,部分村两委班子成员老龄化严重,文化程度低,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带动作用还有差距。
二、巩固脱贫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的建议
(一)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建立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引领脱贫成果巩固的长效机制
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理念为指引,结合制定十四五规划,完善巩固脱贫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融合的引领性总体规划,重中之重是产业发展和生态屏障规划。要完善全市生态功能区、特色产业区规划,体现县域特色、民族特色和田园特色,并尽量做到产业规划、生态规划、田园规划、环保规划等多规合一,建立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引领脱贫成果巩固的长效机制,全面开启乡村振兴的新局面。
(二)突出产业振兴重点,建立产业转型高质量发展的长效机制
脱贫成果巩固和发展乡村振兴战略重在产业振兴。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引进和提升一批能带动全市马铃薯、牛羊等种养主导产业链式发展的骨干龙头企业,特别是要借助京蒙扶贫协作机遇,探索长期合作机制,注重从资本投入、技术引进、市场开拓方面深化京蒙合作,提升民丰(薯业、燕麦)、蓝威斯顿、凯达、海高、赛诺、雏鹰、大红门、伊利等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夯实供应链、提升加工链、稳定市场链,推动城乡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使之成为利益紧密、风险共担、覆盖农户的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产业。要围绕巩固我市国家级脱毒种薯基地、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以及京津地区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积极争取认定一批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要扶持铺天盖地、数质并举的专业合作社、农牧场主、经济联合体、村级集体经济等,通过公司+农户订单合同、托管代养、资产收益、劳务就业等形式,提高产业市场化组织程度,稳定增加贫困户收入。
(三)突出补齐乡村公共卫生短板,建立多级卫生医疗保障的长效机制
一是要不断拓宽社会商业医疗保险渠道。加强同各类社会商业保险机构合作,拓宽医疗费用报销渠道,减轻地方财政压力和个人支付费用,并逐步由贫困户受益拓展到乡村常住人口普遍受益。二是强化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要借助疫情常态化防控建设需要,充实加强基层卫生设施建设,招聘一批专业化医护人员,增强基层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和一般常见病医治能力。三是建立上联区外、下联乡镇、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远程诊治的公共卫生医疗网络信息服务体系,提高农村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效率,形成多级支撑的卫生医疗保障的长效机制,更好地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四)突出污染治理难点,建立乡村生态宜居环境治理长效机制
持续推进乡村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开展村容村貌、污水垃圾、残膜污染治理的综合整治工作。要推广农村牧区生活垃圾村收集、镇转运、县(镇)处理运转模式。要将全市农村环境保护作为地方立法重点,细化环境污染治理措施,形成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法治长效机制。
(五)突出抓好两委建设,建立基层组织引领乡村振兴的长效机制
要以提升基层党支部战斗力为核心,落实自治区党委《贯彻t;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实施办法和市委《关于鼓励优秀人才回村任职和回村创业通知》要求,敢于破除基层干部选拔任用体制上的障碍和机制上的梗阻,不拘一格多形式选拔人才充实到基层两委班子,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生机和活力,成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动群众脱贫致富,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坚强战斗堡垒。要依靠党支部强化理想信念和使命教育,开展群众性感恩教育,不断激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要提升村民委员会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能力,形成支部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创建和谐安定、乡风文明的新农村。
(六)突出监测体系建设,建立预防返贫的长效预警机制
要把剩余贫困人口脱贫、脱贫不稳定人口返贫和边缘人口、外出返乡人口致贫列为重点监测对象,建立脱贫信息监控平台,专人负责,专人跟踪,形成防止返贫的预警机制。要严格落实四不摘的要求,确保政策不变、队伍不散、干劲不松,持续指导好产业扶持、培训就业、医疗保障、社会保障等脱贫成果巩固提升工作。
(七)突出抓好产业扶持和就业工作,克服疫情对收入的影响
要加快落实产业扶持资金,加快落实扶贫企业各项减负优惠政策,组织好企业的复工复产和农畜产品市场销售,加大贫困户进厂务工、公益岗位就业扶持力度,努力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千方百计增加贫困户的收入,为脱贫攻坚国家收官提供有效保障。要做好乡村振兴项目申报工作,变疫情危机为发展机遇,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投入力度,在发展中增强地方财力,提高化解债务能力。
(八)做好整改完善工作,迎接国家脱贫普查验收
要认真开展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和国务院扶贫办对我区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意见的大排查、大整改、大落实专项行动工作,要做到逐村逐户逐人逐项核实,对各项漏洞再排查,对各项措施再加固,对各项要求再落实,确保贫困户机卡一致,账实相符,所有问题整改清仓见底,确保顺利通过国家普查验收。
预脱贫村调研报告篇2
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都是我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确定的国家战略。前者立足于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者着眼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以乡村振兴战略思路开创脱贫攻坚新局面,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夯实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基础,做好脱贫攻坚战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机衔接。根据《xx州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报送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工作有关做法的通知》要求,我市高度重视,结合实际,认真梳理总结,现将主要做法及相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合力攻坚,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实效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脱贫攻坚工作是前提和基础。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xx市聚焦贫困对象两不愁,三保障总体目标,着眼六个精准,着力从基础设施改善、产业融合发展、住房保障、农村民生保障水平提升等方面举全市之力大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经过几年的合力攻坚,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实效,农村面貌焕然一新,绝对贫困及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得到全面解决。(一)合理规划城乡布局 xx市摘帽出列后,结合不同条件下对xx市城镇发展结构的要求,xx市未来城镇的建设应以中部坝区城镇的建设作为核心,按照围绕坝区,带状组团化发展的模式进行。xx市市域城镇的发展将按照优先保护、集中发展、突出特色、强化预留的空间布局方式,以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形成一轴、两心、两带、三城、三区、七镇的带状组团化用地空间布局结构。一轴:即沿中部坝区走向形成的xx一体化经济发展主轴。是集交通、城镇建设、xx市大河景观廊道于一体的综合化发展走廊,是xx市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的核心地区。两心:通过对xx市和xx坝区耕地的保护,形成展现xx市亚热带风光和田园景观的两大生态绿心。围绕绿心,建设山地城镇,形成xx市特色化的城镇建设模式。两带:结合当前国家高度重视沿边开发开放的历史机遇,依托xx市作为国家边境城市的时机,以边防、国防公路提升改造为基础,把xx海通道纳入全省重点边民通道建设,加强xx海与xx的联动,发展边民互市、生态养殖,探索xx开发的可能性,积极培育xx的沿边经济带,促进边疆繁荣稳定。以xx为重要节点,培育xx梁经济带。三城:沿经济走廊形成xx市中心城区、xx、xx三个主要的发展城镇。是未来xx市城镇功能发挥,产业集中布局的主要城镇。七镇:在xx市南部和北部山区,集中建设xx个乡镇,通过配套设施的建设,服务广大的山区村寨。并强化xx海边境口岸城镇功能、xx山xx族民族旅游小镇以及xx区域性品牌旅游小镇的建设。(二)要素配置不断完善 1.资金要素。围绕《xx市农业产业精准扶贫规划》(2016-2020)目标,为不断持续巩固xx市扶贫成果,防止返贫现象发生,坚持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继续巩固提升产业扶持,每年制定出台《农业产业精准扶贫实施方案》,安排扶贫专项资金扶持全市所有有劳动能力及发展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都能得到农业产业扶持,实现全市贫困户有持续、稳定的增收产业。在贫困县涉农资金整合使用的大背景下,对贫困村只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忽视产业发展投入的情况,针对xx市来说主要原因有:一是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太差,部分村组基本的人畜饮水、村内道路等近2年才得以解决,而部分村组由于原来投入资金有限或一次投入不足等原因影响建设质量的,也需要再投入;二是xx市地处边彊,交通及各方面信息相对闭塞,加之又缺乏产业发展规划人才等原因,无法找到真正适合本地的产业发展突破口;三是争取上级资金加大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及农业产业齐上阵;四是引进特殊人才或选优派强组队调查研究、出门学习求经,拿出一乡一规划,有重有轻,稳步推进。解决好产业扶贫资金主要用于贫困村、贫困户,而产业发展急需的品质改良、技术服务、人才培养、市场体系建设、品牌打造等基础性工作缺乏资金支持的问题。目前,xx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主要来源于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政策,上级确实给予了贫困县很大的自主权,但由于各级整合资金工作相关指导性意见、长效机制等方面还存在不足,上级对整合工作的考评考核较多,市级因怕政策吃不透导致资金投向偏差,所以目前涉农整合资金基本上还未投入到品质改良、技术服务、市场体系建设、品牌打造等方面。下一步希望中央、省级各部门多指导多培训,并进一步完善整合工作一系列配套措施,加大加强以上产业资金投入,并将其列入县级约束性目标任务。2.人才要素。一是全面落实人才培引工程,加大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力度。积极搭建院士(博士)专家工作站、组织申报人才外引项目,鼓励企业积极与科研院校开展研发合作,储备xx市区域内学术技术带头人、技术创新人才,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组织全市科技人员提交云南省科技特派员申报认定材料,全面做好三区人才引进及培训工作;二是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培育发展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持续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和农函大等一系列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充实基层科技工作力量;三是广泛开展科技知识宣传。开展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以及知识产权维权宣传活动,发放《乡村e站科普读本》、《趣味科普读本》、《公民科学素质提升知识读本》、《农村科学养猪适用技术》、《咖啡高产栽培技术》、《反邪教宣传手册》等宣传资料,强化政策知识宣传,普及实用技术推广,积极营造科技服务社会发展的良好氛围;四是认真制定符合实际的科技扶贫方案,进一步明确科技扶贫的总体目标和具体任务,积极与高校、科研院所签订合作协议,以技术指导、培训等方式支持xx市发展,为贫困农民增收和脱贫致富提供产业支撑。(三)充分发挥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减贫带贫作用 鼓励全市有发展条件、有意愿、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以产业发展为载体,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明确脱贫增收产业和帮扶具体责任,落实产业帮扶措施,健全企业带贫益贫机制,积极引导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生产合作、股份合作、订单帮扶、生产托管、劳务合作等多种形式,与贫困户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力争实现每个有劳动力、有产业发展意愿的贫困户至少与1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经营合作关系。大力推行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的发展模式,建立贫困户与新型经营主体稳定、紧密的产业发展利益联结机制。与现有优势产业发展结合,采取龙头企业给订单、农科部门教技术、合作社服务、大户帮带的方法,把有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带入现有产业体系中;与运用金融扶贫政策相结合,政府推荐、贫困户申请、配风险金、银行授信,充分用足扶贫小额信贷和产业扶贫再贷款,既扶持建档立卡贫困户,又扶持龙头企业。确保需要通过发展产业脱贫的贫困人口产业扶持全覆盖,使贫困户有业可从、有企可带、有股可入、有利可获。为此,市人民政府专门印发了《2019年xx市农业产业精准扶贫实施方案》(xx政办发﹝2019﹞xx号)和《脱贫攻坚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创业致富带头人奖补办法(暂行)的通知》(xx政办发﹝2019﹞xx号)文件,预计到2020年底实现每个有劳动力、有产业发展意愿的贫困户至少与x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经营合作关系。(四)基础设施更加夯实 扎实推进美丽宜居乡村项目建设,坚持建设新农村、发展新产业、过上新生活的发展导向,全面统筹实施美丽宜居乡村项目xx个,总投资xxxx万元,建设完成村内道路硬化xx公里;实施四位一体美丽宜居乡村行动计划,着力改善农村道路、排水沟渠、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注重村庄美化亮化,建好管好四好农村路,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持续推进七改三清人居环境提升行动,下大力气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和固体废弃物,加快农村厕所革命,组织撰写了《xx市农业农村厕所革命实施方案》(xxxx-xxxx)(征求意见稿)有待上报市政府办和州农业农村局。厕所革命目标任务户厕xxxx座,目前完成户厕xxx座,公厕任务xx座,目前完成xx座。(五)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一是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制定发布了《xx市畜禽水产养殖禁养区、限养区规划》、完成《xx河一河一策》、《xx市水产养殖污染防治方案(xxxx-xxxx年)》《xx市水产养殖业污染源普查实施方案》《xx市畜禽养殖业污染源普查实施方案》等材料;通过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示范样板、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技术的宣传和培训,辐射带动全市开展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工作。从源头上控制了农残污染,有效减少了农药使用次数,减少了农药带来的危害,确保农作物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二是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打好水、土、气污染治理三大战役。深入推进化肥农药使用量负增长行动和农药减量增效行动。根据市政府制定的《xx市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工作实施方案》、《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xx年xx市地区农业废弃物产业化发展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由农业农村局牵头组成联合执法组,对大焚烧秸秆违法行为执法力度,xxxx年上半年,由市督查室、市农业农村局、市环保局、市公安局及重点乡镇工作人员,对仍然露天焚烧秸秆、杂草的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查处,立案查处xx余起,极大地震慑了焚烧秸秆的行为。截止x月xx日,畜禽养殖户已拆除xx户,水产养殖户已放干xxx.x亩鱼塘。完成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xx.xx%,完成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率xx.x%。同时要求各乡镇按时上报自然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清单。制定了《xx市农药肥料包装废物及废弃农膜回收处置工作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上报市政府办,并将此征求意见稿下发至有关部门及各乡镇进行征求意见,待修改完善后正式组织实施。二、存在的困难问题 经过细致调研发现,经过几年脱贫攻坚,xx市已基本解决绝对贫困问题,但仍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一)农村土地改革问题。一是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操作细则、相关配套政策需进一步研究细化,三权的各自功能和整体效用还未充分发挥,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格局还未完全形成;二是易地搬迁群众搬迁后,如何在搬迁地发展产业,原有土地、林地如何处置,如何充分发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正处于摸索探寻阶段;三是农村产业建设用地受限明显,如xx镇xx村在蚕桑产业发展中已初具规模,当地群众想要建设标准化小蚕共育基地,但因用地问题项目无法落地,一定程度上打击了群众发展产业致富的积极性。(二)农业技术及人才和职业农民培育问题。近年来,xx市大力推进人才储备和高新技术引进,但农业高新技术、农业科技人才、农业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缺口仍较大。同时,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大力推进,使现农村常住人口多为留守妇女和老人,历史原因造成的当地农村群众文化程度低让培育发展新型职业农民更加十分困难,成为制约农业产业优质高效提升的一大因素。(三)农业产业链断层问题。在脱贫攻坚期,xx市农业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壮大,肉牛、生猪养殖,坚果、百香果、砂糖橘、土豆、甜脆玉米种植等已发展为大产业,但在农业产品深加工、农业物流等配套设施的发展、农业品牌打造等方面较为邂逅。同时,农产品检测没有统一标准,对外部主体依赖性过强,带来可持续性问题。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以机制体制并轨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 几年的合力攻坚,充分证明以群众为主体,以社会各界力量为依托,以基层党组织为战斗堡垒,以驻村工作队充实力量,上级党委政府高位推进,行业部门统一协调调度的脱贫攻坚机制体制,适应当前中国农村发展的新形势,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能够积极推进农村工作的顺利开展。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一盘棋、一体化式推进,将积极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二)以农村群众内生动力的有效激发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 脱贫攻坚工作能够取得决定性胜利,贫困群众动起来是关键,农村群众的整体性动起来,也将是乡村振兴战略取得成功的关键。通过用好用活农村农村党员活动室及农村书屋、高质量开展农村技术培训、对村规民约进行适时修订、持续开展五用宣讲、树立农村致富先进等具体措施,激发农村群众内生动力,突出农村群众的主体地位,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三)因势利导,精准规划实施新一批整乡整村推进工程带动乡村旅游发展,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 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有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各乡村在产业发展、民族文化特色、自然生态景观等方面特色更加突出,表现出新的发展活力,如:xx镇在蚕桑、肉牛养殖等产业进一步壮大,以桃花节等为代表产业旅游开始崭露头角;以xx村为代表的乡村旅游产业初现效益;城乡结合区农家乐愈加兴盛等等。因势利导,充分利用脱贫攻坚成果,结合地区发展新优势精准规划实施一批整乡整村工程,将有力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四)以产业为根本实施地理标志品牌战略,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 农村的发展追根究底离不开产业,产业是脱贫攻坚工作的铁抓手,同样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铁抓手。经过脱贫攻坚期的发展壮大,xx市新产业格局已基本形成,但仍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链不完善,农产品经济效益低等问题,以四步走打造绿色、生态、健康的地理标志品牌战略为轴线发展农业产业,将大力促进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一是充分激活农村产业发展热点。通过政策鼓励、资金项目支持、技术帮扶等措施,深度激活、壮大发展农村致富带头人、产业合作社、涉农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等农村发展热点,扩大产业发展的基础优势,从这些热点中产生一批优质的乡村企业。同时,以这些热点为着力点,优化产业劳力,吸引农业科技人才、农业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回流农村,引入新型农业科技技术,打破技术和人才壁垒,完成产业基础的升级调整和农村产业发展中单家独户的个体经营向合作经营目标的转变。二是完成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在新型农村经济体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农业生产质量标准体系。规范农产品生产标准,围绕支柱型农业产业及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建立与国际通行标准接轨的标准化生产体系;建立农产品质量认证和检测体系,加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开发及认证工作力度,打牢品牌基础。三是点线成面,逐步建立农业全产业链。在新型农村经济体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有的放矢,精准实施产品加工、农产品仓储物流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引导和促进农产品从生产到初加工,从初级加工到精加工,从精加工到形成品牌的升级,从规模扩张向转型升级、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分散布局向产业集群转变,逐步完成农业全产业链建设。四是以优质品牌为突破口,逐步树立地理标志品牌形象。优选x到x个技术含量高、市场容量大、附加值高的农业产品品牌进行持续包装打造,同时确定为区域公用品牌。以区域公用品牌为基础,依托上海市等大平台,积极寻找与盒马生鲜、拼多多等电商合作的机会,利用电商销售模式,打造出知名品牌形象,以点带面,带动区域产业的品牌价值提升,形成地理标志品牌,深植xx市绿色、生态、健康的地理标志品牌形象。抓好当前的脱贫攻坚工作,一定要将短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结合起来,在主要抓贫困户收入提高、生活小康的同时,还要认真谋划、实施产业、生态、治理、乡风文明等方面的工作,开启乡村振兴的新征程,朝着乡村振兴目标不断前进。
预脱贫村调研报告篇3
一、某镇基本情况和发展现状
某镇位于__县东北部,因驻__村而得名。耕地面积5.8万亩,区域内光照充足,灌溉便利,积温高,水质好,属哈密瓜的生产区。同时某镇依托棉花种植优势,建成了多家棉花加工企业,有木材加工企业多家,形成__县东北片最大木材加工基地。近年来,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迅猛,形成了北部杂果区、中部冬枣葡萄区、南部哈密瓜生产区的产业格局。目前,冬枣、苹果、哈密瓜和畜牧业已成为某镇镇域经济发展的四大支柱产业。
党的十九大以来,某镇财政所立足镇域实际,以助力脱贫攻坚、发展致富产业为工作重点,牢固树立依法理财、为民服务理念,不断夯实镇财政实力,重点保障民生支出,着力为乡村振兴提供财力支撑,积极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加强资金保障,在财政资金紧张的情况下,科学安排、合理调度,优先保障民生等涉农项目资金。严格项目管理,依托财政资金就地就近监管系统,建立财政涉农资金管理清单,全面反映财政涉农资金的规模和结构、项目进度和资金拨付情况,确保资金使用安全。提升作风效能,继续加强财政干部职工业务能力提升,进一步规范和简化办事流程,深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办事效率,扎实开展了服务消除贫困和推动乡村振兴的各项工作,乡村面貌和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百姓生活的幸福感进一步提升,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做了有益探索。
二、乡村振兴发展中存在问题
当前,某镇在发展过程中还有很多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不发达,现代农业发展乏力。建设现代农业,就需要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升级,不断提升农村的生产力,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优又快发展。通过积极探索规模式经营和集约式经营等方式,提升农村三资整合整治力度,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当前,某镇村民合作的愿望比较强、需求也较大,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还面临诸多制约因素,扶贫产业园建好了,但是如何有效管理,有效经营,变亏损为盈利,迅速拉动对贫困户的帮扶能力,对镇域经济的拉动能力,依然存在很多问题短板,亟须加快完善政策支持体系,产业支撑体系,切实增强发展动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乡镇建设资金缺乏,基础设施不完善。想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有足够的资金支撑。由于资金投入不足直接导致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问题,直接影响到农村人民生活的基本需求和幸福感。部分村在改善村道路交通打水泥路需要村党支部垫资;为村民解决用水不足、贫困户房屋修缮、异地搬迁户复绿等问题得想方设法凑钱;改善人居环境,实行三改:改厕、改大门、改厨房,虽然每户有一定数量补贴,但资金仍然不足等等。
4.村级集体经济基础薄弱,积累明显不足。目前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仍然是薄弱环节,虽然县局已经在扶持持农业新兴产业、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等财政政策上给予了很大支持,但一些村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方向不明、思路不活、办法不多,对发展集体经济还停留在喊口号上,或者只是有一些初步的设想,缺乏具体的思路、措施、办法,没有付诸实际行动;有的村级集体经济资源缺乏,土地大部分承包到户,村集体可利用的资源资产少,绝大多数村所属的林地、荒地、机动地等村级集体资源资产已拆分殆尽或发包出租,导致发展集体经济既无土地可用,又无资金来源。有的村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存在等靠要思想,只想输血、不想造血。
三、乡村振兴的一些探索与实践
一是找准自身位置,提升基层财政所服务功能。要做好一个部门的工作,发挥好职能,重在精准定位。__财政所找准自身位置,立足当前,放眼长远:对群众是服务窗口,对镇党委政府是帮手,对上级财政部门是桥梁和纽带。群众是民意的来源,通过设立为首问责任岗,来办事的群众可以舒舒服服的坐在吧台凳上查询补贴信息,吧台上摆着群众意见本,来办事的群众可以将要求填写在上面并对工作人员的服务进行评价。同时财政所的进门口还设立了群众意见箱,方便群众反馈意见。工作人员定期收集反馈信息,分类汇总。将对财政所工作人员的意见进行归纳,组织干部学习,及时整改;将对镇党委政府的意见反馈给镇政府,并给出所内意见,做好帮手;将对上级财政部门的反馈意见进行提炼,呈报上级财政部门,当好桥梁。通过精准定位,为助推振兴乡村下好棋。
二是突出问题导向,注重镇域产业发展。只有产业兴旺,才能不断壮大农村经济实力,增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某镇在打造特色主导产业的基础上,重点着力于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探索和创建,全面推行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或产业大户的多元合作模式,使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合发展,互促共赢,实现农民受益。一是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流向乡村,提升乡村产业供给体系质量。二是不断稳步提高农村土地市场化改革,满足农村居民对收入快速增长的迫切需求和强烈期盼。三是以创新理念发展农村互联网新业态,充分抓住5g时代农村电商机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建设精品小镇,解决平台不强的问题。以特色产业为基础,走产业兴镇、产业富民、产业支撑发展的路子。文化是特色精品小镇的内核。聚力规划引领建设精品小镇。坚持规划先行,高起点编制发展规划,做好小镇空间布局、项目谋划,让传统与现代、历史与时尚、自然与人文完美结合,做到一镇一风格。大力发展消费扶贫,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四是创新发展思路,探索村集体经发展新模式。在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中,切实加强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开展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是实施中央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是落实县委、县政府1+思路的重要载体,也是实现产业兴村经济行动的具体实践。不断加强政策理论、财政财务管理知识的学习,不断夯实日常财务管理基础。同时,__财政所作为镇域财务管理主体,进一步转变管理理念,做到主动监管、热情服务,合力促进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试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以县农投公司培植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抓手,做强农业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在日常财务、账务管理进一步理顺管理管理机制、简化业务流程、明晰工作内容,__财政所作为服务镇村、加强基层财政资金安全监管的前沿阵地,积极主动承担起壮大村集体经济的财务账务日常管理,并将其纳入村级财务监管范畴,切实发挥好就近就地监管作用,确保项目资金安全规范高效运行。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在全力打赢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的同时,更要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我们将继续把优势做强、把特色做特、把产业做大、把机制做活、把环境做优,充分尊重人民意愿,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鼓励和引导全镇人民投身到乡村振兴工作中来,为实现创建全县园林示范镇,打造美丽平安新__的乡村振兴愿景贡献基层财政力量。
预脱贫村调研报告篇4
今年以来,我局为了提高干部职工精准扶贫业务能力,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落实责任,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现就我局帮扶培训情况总结如下:
一、培训重点
2、解读省、市、区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最新政策文件精神,开展结对帮扶工作步骤;开展结对帮扶工作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了专题学习培训,并以问题为导向,针对扶贫手册填写脱贫台帐登记、扶贫工作考核分案等,明确帮扶任务、工作步骤、帮扶措施等。
二、已开展的培训
一是20_年3月23日召开住建系统20_年脱贫攻坚工作专题动员会,安排部署20_年度住建系统脱贫攻坚工作。
二是20_年3月25日在局四楼会议室召开脱贫结对帮扶工作培训会,落实责任到人。
三是20_年5月12日在局四楼会议室召开全系统脱贫攻坚痕迹管理暨档案工作培训会,要求帮扶干部职工建立帮扶台账,完善工作轨迹。
四是20_年5月30日在局四楼会议室召开全系统挂包驻帮第一书记培训会。
五是20_年6月16日在_村村部局领导班、帮扶干部、职工与_村党员干部召开挂包驻帮脱贫攻坚台帐填报工作培训会,认真按照上级要求,按实填写台帐。
六是20_年7月13日在局四楼会议室召开再次精准识别调查问卷工作会。
今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系列决策部署,不断加大脱贫攻坚力度,努力夯实扶贫工作基础,积极有序推进重点工作,大力改善基础设施,凝聚脱贫攻坚合力,用绣花功夫推进精准施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市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作为市人大农工委委干部,根据日常工作中掌握的一些脱贫攻坚工作方面的情况,利用回乡过年的机会,深入到群众中去,切身实地的感受、了解我市脱贫攻坚工作进展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思想认识还有误区。部分贫困村、贫困户存在着等、靠、要思想,幻想着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错误地认为脱贫攻坚是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是政府要我脱贫而不是自己想要脱贫,党委政府理应对贫困户脱贫致富做到大包揽、全兜底,而忽视了自身主体作用的发挥,甚至出现贫困光荣、争吃低保的怪现象。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思想上存在怕领头、怕担当的顾虑,引领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不高。部分帮扶单位、党员干部政治意识、大局观念不强,帮扶工作不深入,帮扶举措不扎实,思路不宽、方式不活、办法单一,在推进脱贫攻坚中存在畏难情绪、厌战情绪、应付情绪。2、政策落实尚存盲区。政策宣传还不到位,部分贫困群众担心脱贫摘帽后享受不到各项政策补助。健康扶贫方面,部分贫困村卫生计生服务室场所建设滞后,标准化公共产权村卫生计生服务室建设还有较大差距;部分边远地区和连片特困地区乡村医生岗位补贴政策尚未执行到位;县直医疗机构三免四减半政策还没有完全落到实处;慢性疾病认定审批程序多、时间长,影响到患者就医及治疗。保障扶贫方面,多数地方在农村低保与贫困人口两项制度衔接中,对农村低保对象与贫困人口重叠率作出了规定,导致贫困人员与低保对象指标相互挤占,从而产生了不少矛盾,有待妥善处置,否则将会影响第三方评估测评的满意度。安居扶贫方面,仍有部分建档立卡贫困户、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户居住在危旧土坯房中,按照人均住房面积不超过25平方米的标准安置建房,仍需做好过细的政策解释和思想动员工作,努力化解危旧土坯房改建中的潜在阻力,适当满足贫困户居住的客观需要。
3、发展投入相对滞后。虽然各地贫困村或多或少发展了一些种养产业,但弱、小、散、低现象比较突出,缺乏支柱产业和龙头企业带动,特色富民产业对当地贫困户的辐射率还不高,特别是没有劳动人口和生产资源的贫困户大多被挡在产业发展之外,这部分贫困户长效稳定增收缺乏保障。多数地方乡村旅游处于粗犷式开发发展阶段,产业链条不长,综合收益不高,带动贫困群众致富能力不强,旅游扶贫作用发挥不够。相当一部分农村集体经济和专业合作组织由于长期缺乏资金支持和人才支撑,已沦为空壳村空心社,有的甚至还有欠账,导致发展动能不足、带动能力有限。现有农村公路建设、危旧土坯房改造实际所需资金与既有补助标准相差较大,各地扶贫资金投入与实际所需缺口较大,各级扶贫部门工作经费保障不足,难以满足现阶段脱贫攻坚工作需要。
4、机制规范有待提升。扶贫资金监管方面,办法还不够多、力度还不够大,在筹措、使用和管理各环节都存在制度上的缺失。比如,有的乡村向上级部门协调和争取所获得的扶贫资金没有落实到相关贫困村、贫困户,中间截留问题还存在;有的部门扶贫项目资金报账环节过多,走程序时间过长,导致扶贫资金滞留账上比较严重;一些地方整合扶贫资金用于发展产业、兑现贫困户分红的机制还不够完善,特别是对贫困户产业奖补资金集中使用于发展产业、企业入股、合作经营缺少必要的风险评估、使用监管办法,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亟需建立制度予以规范。扶贫档案建设方面,市、县、乡、村四级对贫困户建档立卡表格资料尚未统一规范格式内容,一些贫困户信息表格和帮扶手册填写不全面、不精准、不细致,普遍存在收入认定核实不够准确、外出务工实际收入填写过低的情况,相关资料台账还不够规范。部分行业扶贫职能部门涉及贫困人口扶贫信息资料不健全,收集、归类、管理还不到位,不同程度存在相关佐证资料缺失情况。
二、意见建议
一要加大宣传引导,进一步坚定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必胜信心。一是要注重运用各种媒介和载体,深入宣传、准确解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策部署、政策举措,及时将中央、省里对吉安的特殊关爱转化为推进脱贫攻坚的自觉行动。要充分发挥主流媒体作用,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牢固树立脱贫光荣、政策保留的舆论导向,大力营造鼓励争先、鞭策后进的竞争氛围,不断增强干部群众戮力攻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二是要注重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扶德、扶勤相结合,明确扶贫先扶志、扶贫不扶懒的工作要求,通过典型培树、正反教育等措施,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_自力更生精神,激发依靠自己努力改变贫困面貌的干劲和决心。三是要配齐配强贫困村两委班子,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和致富带头人的示范引领作用,以扎实有效的工作、一点一滴的努力,切实让广大群众看到脱贫致富的希望,振奋脱贫攻坚的斗志,坚定如期摘帽的信心,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要强化衔接落实,进一步发挥脱贫攻坚政策的扶持保障作用。统筹利用好危旧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和美丽乡村建设等支持建房政策,按照先难后易、分类实施的原则,优先安排贫困村、解决贫困户,确保贫困人群享受到安居政策;坚决兑现教育特殊资助政策,逐步实现对贫困户小孩从幼儿园到大学资助的全覆盖,坚决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面推行大病医疗商业保险和三免四减半政策,突出解决贫困家庭大病、慢性病救治等问题,有效构筑基本医疗、大病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大病救治等多道防线,切实减轻贫困群众医疗负担。加快推进全市农村低保标准与国家扶贫标准两线合一,强化对已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处于重度贫困人口的重点保障,主要通过纳入低保体系实施政策性兜底扶贫,发挥社会保障功能。
三要激发内生动力,进一步拓宽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渠道途径。各地各贫困村要突出规划引领,因地制宜发展种植业、养殖业、旅游业等产业扶贫业态,注重富民产业发展,强化龙头企业和大户带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尽最大可能把有产业发展能力的贫困户纳入到扶贫产业中来。强化定向培训、订单培训,提高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促进贫困人口实现自主创业或转移就业。推进贫困户资产投资长效化,在有效盘活贫困户土地资源的同时,将投入合作社、龙头企业的财政扶贫资金股权量化给贫困户,使贫困户在获得土地流转收益的同时,还能以股东身份享受收益分成,增加财产净收入。
四要规范监管体系,进一步健全脱贫攻坚档案资料和监管机制。各地要在统一规范的基础上,加强档案资料的建设,做精做细贫困户帮扶手册、干部帮扶手册、贫困户收益公示卡等各项建档立卡工作,及时对建档立卡资料进行认真梳理、查缺补漏,尤其要严格按照收入测算口径如实填写贫困户收益,进一步提升各类脱贫攻坚台账资料的规范性、全面性、准确性。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财政扶贫资金分配机制,提高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效益。要针对贫困户产业奖补资金用于产业发展、企业入股、合作经营研究建立专门的风险评估、使用监管制度办法,建立扶贫资金项目公示公告制度,实现长效监管,发挥预警功能,降低扶贫资金使用风险。
五要严格责任担当,进一步明确帮扶主体脱贫攻坚的职责使命。各级党委政府要强化全民脱贫攻坚责任意识,努力构建部门单位、群团组织、社会力量和党员干部大帮扶工作格局,充分用好各类考核指挥棒,级级传导压力,层层压实责任,突出任务分解,明确责任清单,强化目标考核,凝聚攻坚合力。所有帮扶单位、帮扶干部要自觉践行担当实干、马上就办的工作作风,对标对表、加码加力、戒急戒躁,以时不我待的使命感和紧迫感,把严的要求、实的作风贯穿于脱贫攻坚工作始终,确保脱贫成效精准、真实、可靠,确保减贫数量、脱贫质量经得起各级评估和历史检验。
自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县委、县政府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全面落实八个一批扶贫政策,精准持续发力,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截止20_年底,全县30个贫困村摘帽出列,5183户贫困户19069人脱贫。在全省率先建设了庭院式易地搬迁点,安置贫困户68户,代表宝鸡市接受了全省易地搬迁工作现场检查。雍川镇宣旗营村苗木花卉特色产业、益店镇宋村土地流转三变改革经验以及青化镇北阳村千亩苗木花卉、启航阳光猕猴桃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经验得到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在全市进行推广,创出了岐山扶贫模式。
困难问题
虽然我县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随着此项工作的逐步推进,目前已进入了攻坚克难的深水区和啃硬骨头的时期,工作难度越来越大。总结去年脱贫攻坚工作和当前面对的新形势、新任务,许多个性化问题比较突出,已不能用共性措施解决,必须逐项具体分析,具体解决。
1.共性问题亟待解决。一是人为分户现象突出。不少村组存在将老人与子女户口分设,把老人识别为贫困户,造成了子女不去赡养老人,而把赡养义务转嫁给政府,破坏了社会风气,推卸了责任。二是帮扶措施脱离实际。在扶贫中都要求为贫困户制定产业发展计划,但有些贫困户已丧失劳动能力或无发展产业意愿,这种做法不切合实际。三是贫困户依赖思想严重。部分贫困户在享受到政策实惠后,不愿自主创业,全靠政府帮扶,妨碍了扶贫成效的提高,造成基层群众的不满。有些贫困户一有病就找村上,让村上给自己想办法,解决看病问题,依赖思想严重。四是低保兜底对象不精准。低保政策实行贫困户整户纳入后,造成壮劳力享受低保政策。一些因疾病困扰、家境困难的家庭,应当享受兜底保障政策的却没有享受。还有一些游手好闲整天无所事事的农村懒汉成为贫困户,享受扶贫政策,村组干部和群众意见较大。
2.措施落实跟进不力。一是异地搬迁贫困户就业安置问题突出。我县20_年完成_移民搬迁68户285人,20_年计划搬迁130户417人;
县城惠民新村安置点移民搬迁123户371人。异地搬迁后,贫困户就业安置和产业发展缺乏有效的措施和路径,实现稳定收入没有渠道,群众顾虑较大。二是农合报销制度有待完善。受合疗报销政策过于优厚的吸引,贫困户在医疗机构存在小病大看、过度治疗、挤占床位等问题,引发了群众矛盾。大病保险报销成本较高,医疗单位报销资金透支大、风险高。三是部门政策衔接不够顺畅。在健康扶贫中,卫计、民政及保险公司在医疗救助、大病保险、大病补充保险信息方面缺少有效衔接沟通,形成两张皮现象。贫困户医保政策执行中,民政部门不能及时拨付合疗保障资金,造成医疗机构经费垫支严重。四是村级基础设施建设政策落实不均。近年来,各类涉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资金全部倾斜到贫困村,使贫困村基础设施有了大的提升,而非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没有得到财政资金支持,相对而言发展滞后。
3.产业项目盲目跟风。一是产业发展缺乏计划安排。部分镇村对发展产业缺乏具体的谋划,没有形成统一的规划和思路,没有进行可行性分析和研讨,缺少具体的发展措施和办法,对发展哪些产业仍处于观望停滞状态。一些镇村虽然制定了产业规划和年度计划,但仅仅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二是产业项目不能因地制宜。有些镇村在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时,不从实际出发,简单照搬,盲目跟风。没有结合实际、因地制宜、量体裁衣。比如,雍川镇宣旗营村发展苗木花卉种植,一方面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的技术引导,另一方面苗木花卉产品全部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包销,这种做法其他地方就不能盲目照搬。三是产业项目存在一刀切现象。脱贫攻坚要求镇、村都要发展产业,有些镇、村为了完成任务,按主观意志为农民设计发展项目,与贫困户签订的措施相当一部分千篇一律,具体到户缺乏可操作性,形成了越俎代庖、包办式扶贫。最近大多镇村都发展花椒种植,到底花椒产业能否畅销都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4.扶贫资金过于分散。一是发展资金趴窝现象严重。为了促进村级专业合作社发展,省、市、县要求各村要成立村级专业合作社,并下拨了20万元(非贫困村10万元)的启动资金,但大多数村没有可行性项目,又怕造成扶贫资金流失,致使发展资金未发挥应有的作用。目前,全县12个专业合作社,20万元的扶贫资金均未得到正常使用。二是扶贫资金与项目对接不够一致。在扶贫项目实施中,有些扶贫措施有资金却没有实施的项目,有些项目扶贫资金配套支撑不到位,不及时,影响了项目的实施。比如,将20万元专业合作社发展资金分散给各村级专业合作社,有的村有20万元却没有具体项目,有些村有项目,20万元资金又不够使用。三是扶贫资金整合不力。在产业发展上,八办两组和相关部门都有不同数量的扶持保障资金,但由于各部门相互协调不够,造成扶贫资金分户分行业实施,有限的资金没有用到急需的项目上。
5.村级经济激活不力。一是三变改革推进较慢。由于受传统思维的影响,群众对三变改革的理解还不深,思想顾虑较多,三变改革实质还是停留在租赁、流转、分红等浅表层上,致使镇、村在推进三变改革工作中的力度还不够大。二是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壮大乏力。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过程中,虽然村级成立了集体经济组织,但大多数只是起了个名称,办了个营业执照,没有投资,名不副实。三是劳动力转移就业路径不广。由于县属企业、民营企业发展面临一定的困难和问题,就业用工渠道不畅,本地劳务输出缺少途径,贫困户就近就业的路径受到限制,造成许多贫困户只能外出转移就业,这不仅增加了贫困户的负担,也导致了许多镇、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较多。
对策建议
1.加强统一指导,解决扶贫信息不对接的问题。一要加强工作统筹协调。县扶贫办要牵头抓总,加强与八办两组的协调配合,打破部门之间的政策壁垒,全面解决政策执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同时,要注重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及时解决基层反映的突出问题。二要建立扶贫信息平台。扶贫办要积极建设岐山扶贫大数据中心,推进脱贫攻坚科技化、智能化、信息化,实现数据集中推送、信息快捷传递、资源互联互通、全面共享的数据运营模式,并不断建立健全数据收集,储存分析和综合利用机制,以大数据思维,助力精准脱贫。三要坚持政策公开透明。对八办两组惠民政策进行全面梳理,汇编成册,统一标准,确保帮扶干部人手一本,加大扶贫政策宣传,全面落实各项扶贫优惠政策。明确镇村脱贫攻坚职责,进一步细化部门、驻村帮扶干部工作职责,落实帮扶干部工作任务,加强工作指导,改进考核奖惩措施和办法,以更加务实的措施推进工作落实。
2.加强精准施策,解决帮扶谁的问题。一要全力推进三变改革。在农村全面推行三变改革,鼓励支持有发展能力的能人创办实体经济,把不具备产业能力但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纳入互助合作的村级集体经济合组织中来,采取帮着脱、拉着脱、推着脱的方式,解决就业、增收等问题。二要建立社会保障机制。通过落实社会保障机制和体系,有效防范因病、因残、因灾返贫现象的出现和新致贫人口的增加,努力化解致贫潜在矛盾和因素。例如,有些贫困户家中成员患大病,花去多年积蓄,负债累累,生活拮据,对此类人群应当从扶贫工作机制上予以保障。三要精准实施健康扶贫。改革目前农合报销工作体制,对于保险公司提取的报销费用,建议由政府农合部门具体实施,降低起付线和成本,加大国家扶贫资金的有效使用。加强对健康扶贫资金的监管,杜绝不合理的报销行为,确保健康扶贫资源合理使用。四要做好个性问题处置。通过落实健康扶贫政策,减少贫困家庭的实际支出负担;
对子女与父母分户设立的,可以把子女纳进来,重新按政策予以甄别。对子女不赡养老人的,建议由法院依法予以裁决。加强就业政策宣传,通过扶贫基地、就业工厂、扶贫车间等脱贫攻坚重要载体,广泛吸纳贫困户就业,拓宽离土不离乡的就业渠道;
对于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孤儿类贫困学生,建议由学校详细统计信息,走职业教育的路子,传授一定的技能或者给予一定的创业资金,使其能够独立创业,改变贫困面貌。对于应当落实兜底政策,全面享受民政、残联等方面救助政策的帮扶对象,建议从贫困户中及时予以剔除,减少贫困人口数量。
3.加强政策配套落实,解决精准帮扶的问题。一要严格标准。要严格对照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标准,既不能降低标准,也不能吊高胃口。民政部门要认真落实兜底保障政策,加强兜底保障对象的甄别,建立健全动态调控工作机制,明确兜底标准,摸准兜底对象,实施精准识别兜底,做到因享尽享。二要精准落实。县扶贫办、八办两组等相关部门,要加强政策的协调配套落实,打破政策界限,破除政策藩篱,使政策在实际落实中无障碍、无限制、零折扣。在慢病治疗方面要把贫困户与非贫困户对等起来,从根子上消除贫困因素。对于长期处于亚健康、慢病患者,建议出台相应政策,经治疗鉴定确认健康后,由退出劳动到进入劳动,增加家庭经济收入。三要有效整合。坚持以项目带资金,以产业带资金,整合各类扶贫资金,集中发展特色产业、优势产业。要打破农、林、水等项目资金使用界限,对有产业能力的村采取捆绑整合,集中使用资金的方式,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比如,有些村的建设项目可以把其他村的资金整合吸收过来,壮大发展规模,带动贫困户增收。
4.加强产业扶贫,解决扶贫如何扶的现实问题。一要做好产业规划。积极稳妥的实施产业扶贫,深入开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会战,积极实施贫困村一村一品产业推进行动,因地制宜,既不包办,又不下达指令,结合实际,发展特色产业、主导产业、优势产业。二要选准发展路子。要加强产业发展的科学谋划,制订适合本镇、村发展的产业规划。例如,凤鸣镇苍颉庙村发展农耕体验,董家台村发展油菜种植,带动旅游产业。选好发展方向,明确发展目标,寻求适销对路的产业品种,用产业代就业,用就业促增收,用增收来脱贫。三要扶持龙头企业。全县要形成统一的引进方式和方法,各镇要制定相关配套实施办法,抓好贯彻落实,形成地域特色。要大力推广龙头企业+贫困户的模式,发展龙头企业,通过流转土地、产业托管、入股分红等形式,增加贫困户家庭收入。加快推进一村一品建设,探索互助组的发展模式,鼓励形成专业合作社带动广大贫困户增加收入。同时,将保险扶贫工作纳入脱贫攻坚工作之中,发挥保险职能,增设扶贫对象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风险保护屏障。
6.加强氛围营造,解决扶贫扶志的根本问题。一要扶贫先扶志。要进一步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补齐精准脱贫精神短板,提升群众精神面貌,破除等靠要思想。树立勤劳致富观念,落实好精神塑造和能力转化工作,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持久的力量支撑,实现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二要开展道德评议活动。每季度组织开展道德讲堂和道德评议,设立《村规民约》、红黑榜,积极推广青化镇焦六村乡风文明建设经验。
以十星级文明户评选和好公婆、好儿媳评选为着力点,弘扬孝老敬亲、扶老携幼等中华传统美德。加大爱心超市日常运行和管理,弘扬新风正气。三要营造脱贫攻坚整体氛围。脱贫攻坚是一项群众性的工作,必须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有效解决群众参与性不够、意见较大、工作推动不力的问题。要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体,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动员广大群众参与到脱贫攻坚工作中来,营造积极向上、民风淳厚的脱贫攻坚整体社会氛围,促进农民素质全面提高,打一场全民参与的脱贫攻坚战。
:
预脱贫村调研报告篇5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脱贫攻坚到了最后冲刺阶段,但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脱贫攻坚工作带来了新的考验,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繁重。为如期圆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我们更要拿出百倍的努力和信心,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高度重视贫困人口防疫,努力克服疫情影响,结合彰武自身实际,用行动践行两个维护,向全县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答卷。
加强政治引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