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训前调研报告7篇

时间:2022-12-08 18:02:46 分类: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是调研事情的文字证明,是实施一项措施的书面借鉴,对于调研报告,每个人务必要根据工作的需要,拟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调研计划,85报告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国培训前调研报告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国培训前调研报告7篇

国培训前调研报告篇1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区出现返乡农民工增多,就业难度加大,就业岗位不稳定等问题。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区的影响,稳定就业形势,服务返乡农民工,今年6月,区政协经科委就返乡农民工就业培训情况组织开展了专题调研。调研以实地走访、企业考察、表格调查、座谈讨论等形式进行。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区农业人口16.3万人。农村劳动力总数约97373人,从业人员约88776人,常年在外务工的农民工约38400人,从我们调查的情况来看,返乡农民工约占外出务工人员总数的20%。返乡原因主要有:金融危机冲击;惠农政策影响,回乡创业欲望;当地企业需求剧增影响;建材便宜,回乡建房等。

我区各相关部门十分重视农民工就业培训工作,全区就业培训机构共有10所,其中就业培训中心1所,“金蓝领工程”和“雨露计划”培训机构共5所,“阳光工程”4所。为进一步贯彻农民工就业培训优惠政策,根据现阶段返乡农民工特点,先后出台了《关于青原区20xx年实施特种技能培训补贴的通知》、《关于青原区实施劳动技能培训补贴的通知》、《关于预拨就业补助资金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使各种培训顺利实施。

二、存在的问题

1、培训信息不通畅。

一是政策宣传不到位。就业培训工作基层力量薄弱,宣传力度不够,存在基层群众传播盲区。表现在:返乡农民工较分散,不常读书看报及关注相应的新闻媒体,加上缺乏完善的培训工作贯彻实施激励机制,村、组干部积极性不高。在我们调查的返乡农民工中,80%不了解就业培训政策。

二是信息台帐不健全。农村劳动力、返乡农民工失业毕业生、就业需求、培训需求台帐尚未健全,缺乏相应的信息网络,动态信息无法及时掌握,使农民工、企业、培训职能部门之间信息不交流、不清楚、不通畅。

2、培训资源不集中。培训资源分散,有培训职能的部门根据本系统的培训要求各自为政,实施本单位的培训计划,缺乏全区的统筹规划。即造成场地的重复建设、专业的重复培训、时间的无序安排等,使培训资源不能充分利用,培训目标达不到预期效果。同时,造成各部门为完成培训任务而培训的社会不良影响。

3、培训平台不完善。

一是培训机构不健全。培训中心建设不完善,培训条件差,培训渠道窄,培训内容、方法不能满足培训需求。

二是培训科目少。我区的培训专业相对较少,培训内容层次较低,培训时间较短。主要是由于一些技术含量高的培训项目,培训时间较长,培训成本较高,培训机构难以开展。

三是技能培训少。基地培训少、专业教师少,能承接培训的基地也少,特别是缺少种养业培训基地。而定点培训机构又大部分缺少实际操作设备,授课常以理论为主,多是“纸上谈兵”,在实际操作、技能实践上不能满足需求。加上受资金限制,难以开展大规模、长时间的培训。四是缺少后续服务。培训后的岗位对接、转移就业、劳务输出等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对培训后的人员去向没有建立档案,缺少培训后的跟踪、维权服务和后续的扶持优惠政策。

4、培训效果不理想。

一是针对性不强。培训的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对口,缺乏前期的就业市场调查和培训需求调查,存在盲目性,造成许多技能培训项目学用脱节,“为学而学”,社会反映不尽人意,影响了对国家培训政策的评价和降低了农民工参加就业培训的热情。

二是参训不积极。在我们调查的返乡农民工方面,除培训效果影响积极性外,一个主要原因是相当部分返乡农民工文化素质偏低,年龄偏大,思想僵化,缺乏上进心和自信心,加上“小富即安”、“得过且过”和畏难思想严重而选择退缩不前,安于现状。在我们调查的企业主方面,因我区大部分企业规模小,员工少,受用于培训的资金不多,申请就业培训经费审批手续繁琐等各方面因素影响,对利用这一政策资源的积极性也不高。

三、建议与措施

1、整合培训资源。

一是整合政府部门培训资源。区里成立以县级领导为组长的就业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各相关职能部门的调查情况和培训计划,整合部门培训资源、统筹制定全区的培训计划,形成多方联动、资源共享、重点投入的工作格局,减少资金分散使用,场地重复建设、专业重复设置、时间无序安排等资源浪费的现象。

二是整合培训机构资源。区内统一制定培训机构招投标标准,区内的培训中心、培训基地、培训院校,既分工又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解决基地、师资、资金不足等问题,使优质教育资源发挥出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完善培训平台。

一是改善培训条件。建立培训基地,特别是种、养业培训基地,改课堂教学为基地现场技术指导为主的教学方式,提高学员的实践能力。

二是提高培训针对性。各部门和培训机构应及时掌握培训需求和企业对专项技能的需求,有针对性地修订完善培训计划,提高培训针对性、实用性、时效性。同时,要增加法律法规、择业观念、维权知识的学习,提升失业人员的就业、创业信心和决心。

三是开辟培训新途径。要以企业、社会联合培训、对接培训,实行产教结合,从而进一步改善培训条件、丰富培训内容、满足培训需求、拓展就业空间。

四是注重人才引进。要加快专业技术部门对高中级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形成青原专业技术人才库,减少专业技术培训工作成本,增加自主培训能力。

五是完善后续服务工作。做好培训后的岗位对接和劳务输出工作,建立培训后培训人员去向档案,并搞好后续跟踪和维权服务。

3、搭建信息网络。

一是建立职业信息网络。对接全市信息网络,内容包括人才库、招工信息、就业需求、培训需求、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培训资源(培训设施、师资、专业设置)、培训计划、学员培训情况、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及工作开展情况等信息。并将就业培训信息网与就业信息网络联接起来,使培训与就业紧密结合。制定职业培训机构入网标准,吸收各类培训机构加入就业培训网,有效地配合就业培训工作。

二是建立培训服务中心。建立乡镇、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服务中心,负责传导网络信息,对接培训基地和用工企业,为农村劳动力培训与就业企业间架起桥梁,服务于农民和企业。

三是设立电子信息显示屏和信息公示栏。在流动人口多的中心地段,由政府出资建立电子显示屏或信息公示栏,定期向社会滚动播出招工、培训、就业需求等信息,为企业和失业人员免费提供信息对接平台。

4、建立长效机制。

一是成立监督机构。成立由纪检、监察、审计、财政、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等部门组成的监督领导小组,对培训机构、培训质量、培训资金等进行全方位监督管理,严把培训质量关,规范办学行为,避免培训走过场,套用或浪费国家培训资源的现象发生。

二是建立工作考核机制。根据政府各培训职能部门特点分配任务,以村为单位,每个部门包几个村,负责政策宣传、信息调查、建立台帐等工作,全面准确地掌握返乡农民工信息,并实行任务包干制和定期报送制(统一报到区就业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解决各部门因力量、精力不足而政策宣传不到位和对农民工情况不了解等问题。并把完成任务情况列入工作考核,实行领导负责制,确保落实目标责任。

三是完善工作激励机制。建立和完善乡镇和部门的就业技能培训工作激励机制,提高基层单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四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除采用现在的分类补贴外,建议采取分段补贴和按就业效果补贴。分段补贴即将培训经费的补贴分为培训后补贴和转移就业后补贴两部分,分段考核,分段支付,使培训补贴发挥最大作用。按就业效果补贴即按照培训后实际转移就业人数对培训机构给予经费补贴,提高补贴使用效益。

5、营造培训氛围。

一要突破两个“盲目性”,即培训者的盲目性和培训机构办学的盲目性。做好培训前的调查工作和对培训者的正确引导,提高培训效果。

二要广泛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劳动网站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培训就业政策,宣传培训对促进就业的重要性,宣传培训机构及其经验做法,宣传培训后成功实现创业或就业再就业的典型人物,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国培训前调研报告篇2

为切实加强和职工技能、技术、文化教育,加速工人阶级知识化进程,充分发挥新时期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在开展我市第二届职工技术运动会后,市总工会生产部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职业技能科联合组织了全市职工队伍技能素质状况调研。通过调研了解,我市职工队伍整体技能素质呈平稳上升趋势,但总体水平仍然偏低.需要把职工技能素质提升工作摆上一个十分重要位置,采取切实措施,不断提升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一、我市职工队伍整体技能素质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

1、我市职工队伍基本组成情况。据市劳动部门统计,我市目前各类企业近9000家,职工总数近14万人,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近7万人;其中持证职工人数近1。3万人,技师和高级技师不足1000人,高级工不足20xx人,中级工近6000人,初级工近4000人,分别仅占持证职工总数的0。8%、14。2%、42%和43%。与上海、山东等发达地区的15%相比差距较大,与我市经济快速发展环境不相适应;经济收入方面,高级工人、技师和高级技师年收入在8000-20000元(包括档案工资、奖金、各类补贴的总和)和发达地区(以上海、山东为例)的年均32000-57000元相比差距不小。这种状况务必引起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

2、我市职工技能水平基本情况。今年10月份,按照省总安排,我市8个通用工种第一名参加了在安阳、济源两地举行的全省第二届职工技术运动会,我市共参加选手18名,,其中计算机、汽修工、车工、钢筋工获得第23、24、25、26、名,焊工、车工、钳工、天车工排名在后10位,综合排名18,较去年比赛略有进步,但与济源、洛阳相比差距较大,通过比赛也反映出一些问题。一是部分工种技术水平比较高的尖子人才比较少,技术水平不太高。二是从参赛选手的比赛情况看,部分职工理论知识比较薄弱,个别参赛选手实际操作水平较差。三是整体发展不平衡。有的单位培训基础工作做得扎实,对比赛也比较重视,比赛成绩比较好。有的单位对选手培训工作目标不够明确,活动开展不够经常,对比赛也有应付的倾向,比赛成绩停滞不前。这些现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面对差距找不足,面对问题找办法,切实把职工培训工作放到突出位置,采取有效措施,抓出实效。

3、我市企业为提高职工技能素质开展活动情况。大部分市直、县区大企业能结合自己特点,围绕职工素质提高开展丰富多彩的经济技术创新和劳动竞赛活动。在职工中开展“首席员工”评选、技术革新、技术攻关、技术改造、创先进操作法《工作法》、提合理化建议等活动;围绕职工集体素质提升,在车间、班组、科室开展创新示范岗,创新型班组以及群众性安全生产监督调查、创建“工人先锋号”等活动方面成效明显,但按照市政府和市总工会有关文件精神制订出台企业群众性技术创新和劳动竞赛管理办法的企业总量较少。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和小企业开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和劳动竞赛活动难度很大,部分企业在开展这项活动中存在政策执行和认识上有不足之处。造成企业吸引力不够强,企业招进技术工人难,留住更难,由于人才的流失致使企业发展速度更慢,后劲更乏,技术工人、技术人才流失现象不容忽视,应当引起重视。

二、我市提升职工队伍技能素质状况的好的经验和做法:

为了提高我市职工队伍整体技术素质,多年来我市各级组织,特别是工会组织作了大量工作,尤其是今年,市总工会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单位以史无前例的力度,联合开展市第二届职工技术运动会,历时半年时间,全市3000名选手同台竞技,一展风采,进行了42个工种的比赛。不仅为广大职工切磋技术,展露才能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而且也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为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人才和智力支持。通过比赛,有42名选手获得参赛工种第一名,按照《活动方案》要求,授予市五一劳动奖章,每个工种的前3名授予“技术能手”称号,漯河卷烟厂、漯河高级技工学校等单位组织得力,被授予“第二届职工技术运动会优秀组织单位”。

与以往相比,本届竞赛组织更加周密,整个比赛紧张有序,高潮迭起,亮点频闪,成效显著,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综合这次活动和平时工作,我市提高我市职工队伍整体技术素质工作有一下特点:

一是领导重视,各方配合,形成了齐抓共促的格局。几年来,市委、市政府、市总工会党组都高度重视提升职工队伍技能素质工作,市劳动竞赛委员会、市总工会每年专门召开动员大会进行安排部署;市委书记靳克文对我市提高职工技能的“五小”活动做出批示,要求工会组织要坚持不懈做实、做好,真正让职工政治上得荣誉,经济上得实惠;市长祁金立多次对职工技术创新工作进行调研;市委副书记张社魁,市委常委、副市长曹存正对此项工作非常关注和支持,只要有时间就参加我们组织的活动,要求对涌现出来的职工技术能手进行大张旗鼓的表彰和奖励,努力营造劳动光荣、崇尚技能的浓重氛围。呈现出人才培养有新进展、人才引进有新突破、机制创新有新举措、人才作用发挥有新成果四大亮点,在11月8号上午召开的全市人才工作会议上,田京卫、徐建立等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二十位的一线技术工人荣获优秀高技能人才称号,并受到各奖20xx元现金的隆重奖励。

二是开展活动主题鲜明,重点突出,为提升我市职工素质水平搭建很好平台。比如这次职工运动会确立了“岗位成才促进富强漯河发展,赛场争雄彰显时代工人风采”的竞赛主题,以层层组织开展“大培训、大练兵、大比武”活动为载体,坚持群众性与竞技性相结合,融培训、练兵、比武为一体,将传统技术的提高和创新开发能力的应用贯穿于大赛的全过程,大赛设置了42个竞赛工种(项目),既有车工、钳工、焊工等传统机械项目,又有计算机、数控车床等体现新兴产业的项目,不仅为我市广大职工学技术、学知识提供了良好的机会,而且还为广大职工改变知识结构和扩充学习内容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从整体上提高了我市劳动竞赛的水平。

三是坚持以赛促训,以赛促练,以提高职工素质为前提,最大限度吸引职工参加竞赛。据统计,全市直接参加“大培训、大练兵、大比武”活动的职工达10万人,充分体现了本届技术大赛前所未有的广泛性和代表性。四是精心策划,将创新与发展贯穿于工作的各个环节,着力打造我是新时期新阶段职工经济技术工作的优质品牌;市各行业广泛掀起了以“比节约、比革新、比创造、比奉献”为内容、以提升职工素质为目的的劳动竞赛高潮。活动开展以来,我市很多单位紧密联系自身实际,从身边的事做起,通过技术革新,加强现场管理,明确节约目标,寻找突破重点,坚持奖罚兑现等措施,调动了职工们的积极性,使活动收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五是争先创优,着力培养企事业单位急需的技术明星。以这次大赛为例,各参赛代表队,本着“重在参与,旨在提高”的原则,精心组队,积极参赛。广大参赛选手勇于上阵,敢于竞争,奋力拼搏,争创佳绩,赛出了风格,赛出了水平,赛出了友谊,一大批技术明星脱颖而出,市技工学校选拔出了40多人参赛选手,选手中有教师也有学生,经过赛前“大培训、大练兵、大比武”的历练,以强大的阵容参加了5个工种(项目)的比赛,囊括了3个通用工种的第一名,银鸽集团在车间、班组层层选拔的基础上,派出精干力量参加比赛,获得两个工种的第一名,充分显示了雄厚的技术实力。这些好的做法和经验为我市下一步提高职工技能水平打下了坚实基础。

国培训前调研报告篇3

一、 问卷调研情况

此次问卷调查,是我局20xx次提出“问需培训”理念以来,第五次对基层教育培训工作需求进行调研。也是省局人事处接手这项工作以后,由省局高规格安排组织、统一制作调查表、统一推进问需工作的第一次,得到了我系统21个县市区局的积极响应和密切配合。此次问卷,全系统在职在岗1681人中,参与调查人员达到1426人,调查面高达85%。(具体反馈情况见附件)

二、 座谈调研情况

在广泛发放、收集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我们对经济技术开发区国税局、**市国税局、**县国税局三个基层单位进行了实地走访、座谈。参与座谈人员包括:局领导、中层干部、基层一线等不同层级代表;税源管理、纳税服务、税务稽查、行政管理等不同岗位代表;老、中、青年不同年龄代表等。每到一处,我们都着重介绍了省局教育培训工作职能划转情况,和2013年“三基”建设总体工作思路,强调各级对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和信心决心,激发同志们参与讨论的激情热情。座谈会气氛热烈,大家畅所欲言,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和建议,不仅仅起到了调研的目的,还兼顾了掀起教育培训工作热潮的发动、动员效果。

三、 调研中收集上来的培训需求

(一)培训对象方面

1、按层级需求分类:大家普遍反映,近些年来针对高级别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一把手的培训较多,科级副职、股级干部培训相对较少;科级副职中,主管业务的领导尚且有机会参与业务口线的培训,但主管政工的领导培训机会更少;个别难得的培训机会,很多科级副职、股级干部特别是股级正职,因工作任务压力较重,难以抽出时间参与,造成多年、甚至十多年不训现象。因此,领导层面急需要增加科级副职、股级干部特别是主管政工方面领导干部的培训。

2、按岗位需求分类:目前税务工作关键岗位都需要大规模的全员培训。比如:税源管理岗,在国家税收政策改革和转型之际,由于很多新政策的传达、宣传、培训不到位,造成执行之初,企业掌握的情况比税务人员还早、还熟、还透,非常不利于工作开展,急需要强化新政策执行时的全员培训。再如:纳税服务岗,为了给纳税人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操作流程不断变化和更改,但宣传培训不及时、不到位,致使很多工作只能依靠经验摸索前行,不能达到统一规范的效果。因此,急需要操作流程方面的统一规范和全员培训。

3、按年龄需求分类:老、中、青年干部群体都需要培训,但培训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老年税务干部更需要“微机操作基础知识”和“网络运用基础知识”的培训,使之可以胜任一些微机操作的简单工作任务;中青年干部群体更需要岗位基础知识、业务操作技能、处理公务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竞争上岗知识、领导艺术培养、职业道德建设等培训,使之拥有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开拓创新、逢旗争雄的精神。在调研过程中,老年税务干部普遍反映,因为年龄问题剥夺他们的培训机会不可取,但针对他们的培训应该立足于普及基础知识,提高操作技能,能会多少算多少,不要采取考试、竞赛的形式,不要强求成绩。

(二)培训内容方面

1、全员性培训需求:需要会计基础知识普及性的全员培训;需要税收新政策与旧政策了解对比式的全员培训(例如:营改增知识等);需要微机基础知识、网络运用知识、软件操作知识的全员培训;需要经常不断的开展税务干部思想理论教育、道德素质教育、政策法规教育、党风廉政教育等方面的全员培训;需要举办心理调适减压、团队拓展训练等讲座或活动式的培训。

2、岗位性培训需求:①业务岗位普遍需要行业管理知识,特别是行业管理操作实务与处理的培训。②税源管理岗需要对新政策的出台背景、修改目的、操作办法和问题处理等进行深入培训(例如:营改增知识、新增值税管理办法、新一般纳税人认定办法、新专用发票管理办法、自由裁量权的使用等);需要对新税收管理员平台操作实务的应用培训;需要对检查、评估、约谈、数据分析等技巧进行培训;需要对风险监控方式方法、数据分析、疑点难点反馈等技能进行培训;需要培训如何写检查、评估、分析报告等。③纳税服务岗需要对实际操作流程中每一个操作模块的正确处理方式进行统一和培训;需要公务礼仪、沟通技巧、面对媒体、应急处理等方面知识的培训。④税务稽查岗需要对最新的税收政策、税务稽查实战经验、相关财务会计知识、相关涉税法律知识等进行培训,需要培训如何写好稽查报告。⑤政工管理岗需要政务处理综合知识培训,例如:公文写作、会务办理、政务接待、公务礼仪、应急处理、思想政治工作、人力资源管理、税务文化建设等内容的培训。

3、个性化培训需求:工作人员初任或轮岗时,需要进行工作交接和经验交流等岗前培训;后备干部需要竞争上岗知识培训;报考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律师等资格考试的人员,需要考前辅导。

(三)培训形式方面

1、需要“集中面授”式的培训。调研过程中,大家普遍反映,视频培训效果一般,甚至部分地区信号不好根本听不清楚,很难达到培训目的。集中面授,特别是封闭式集中面授,效果最好。

2、需要“巡回讲课”式的培训。面对全员的基础知识类培训,集中授课会产生过高的培训费用,且太多人员离开工作岗位也不现实。因此,可以采取省、市局提供优秀师资,由上级机关统一安排时间、统一组织实施,到各基层单位进行“巡回讲课”的办法。

3、需要“点菜定单”式的培训。有些单位根据工作实际,需要特殊的培训内容,例如:军转干部较多,需要军转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培训;新增加涉外企业管理业务,需要专门针对这些业务进行培训等。但基层单位师资力量相对薄弱,难以满足特殊培训需求,面对这种情况可以采取向上级机关报送培训需求,由上级机关帮助寻找师资、研发课题、送课上门,提供“点菜定单”式的培训。

4、需要“结业实习”式的培训。一些较长时间的培训,例如骨干人才、复合型人才培训,往往培训内容广泛,涉及不同岗位专业知识的方方面面,但培训结束回到自身岗位,很多东西用不着就容易忘。遇此情况,是否可以延长培训时间,给学员们提供异地实习、异岗位实习的机会,带着学到的专业知识,深入不同岗位、不同情境中进行实践,拓展培训效果。

(四)培训师资方面

1、需要邀请“高级别”师资讲座。在调研中很多人提到,聆听高级别教师的课程,一堂课就能受益终生。2012年省局邀请到扬州税院的陈玉琢老师传授所得税业务知识,虽然只是短短半天时间,但老师站位高、技巧好、占用资源丰富,把所得税改革的来龙去脉、学习所得税知识的难点疑点、应用过程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讲的一清二楚,收获特别大。这样的课听一次,比普通的培训听十天都有用。因此,日后的培训需要多邀请名师、专家来局讲座,或者直接选送学员到高校深造。

2、需要选派“经验型”师资传授。一些税务岗位实际操作流程、工作方式方法、问题处理技巧等实用性培训,特别需要我们系统内有实战经验的业务能手、骨干,依靠自身工作经验、教训,结合实际传授知识。这些师资在上岗之前,最好能够多给他们提供参与总局、省局 “示范”培训的机会,让他们掌握了解更多专业知识、占有更多学习资源,快速提高业务能力、教学水平和课程研发能力。

3、需要统一授课标准和质效。无论如何,系统教育培训工作不能完全依赖上级机关的调训,仍然要以基层自主培训为主,但基层的自主培训往往不能保证收到好的培训效果,主要原因是师资水平的参差不齐、良莠有别。为了进一步提高基层自主培训效果,需要尽量做到统一调配师资、统一授课教材、统一设计课程、统一制作课件、统一教学标准,全面提升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五)培训时间方面

业务骨干、复合型人才培养等高、精、尖类培训,需要1-3个月左右,甚至更长时间的集中封闭式培训;针对性较强的专门业务类培训,内容比较单一的,需要7-10天或者10-15天的中长期培训,内容较为广泛的,需要15天-1个月的中长期培训;更新知识、普通基础知识类培训,需要3-7天的短期培训;心理调适、团队管理、拓展训练等思想政治类培训,需要半天或一天的短期培训。

四、 调研中发现的其它问题

(一)重视程度参差不齐。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重视程度不一,领导相对重视的单位,教育培训方面的规章制度就健全,组织管理就规范,全员崇学、尚学、勤学的氛围就浓厚,业务骨干、三师人才就多,各项工作也相对较好。领导不重视的单位,从上到下,基本都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学习不是工作”、“学习耽误工作”、“学习的人不干工作”,造成干部队伍素质停步不前,甚至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二)工学矛盾解决不力。一方面是培训机会少,另一方面是有了培训机会需要培训的人也参加不了,这种怪圈在基层普遍存在。抛开认识问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无奈的现实问题,急待有关部门帮助解决。以**县国税局为例,该局现有在职在岗税务干部60人,平均年龄48岁,其中55岁以上14人,占总人数的23.33%;51-54岁9人,占总人数的15%,46-50岁12人,占总人数的20%,41-45岁5人,占总人数的8.33%,30-40岁17人,占总人数的28.33%,30岁以下仅为3人,占总人数的5%。随着平均年龄的不断增长,胜任工作的人数却越来越少,造成很多重要工作岗位一人多岗。征管、税政、纳税服务、收入核算、信息中心、财务、监察等7个部门都是一人股室,只有一个股长负责全部工作。征管、税政股分别对上面市局机关的8个业务主管部门:市局货劳税科、所得税科、征管科、数据监控中心、法规科、大企业和国际税科、进出口税收管理科、票证中心等,可想而知他们的业务繁重程度。面对省、市局很多专业培训,培训内容特别需要,但却实在分身乏术,单位也不愿意因为个人培训影响工作,所以每次面对培训机会都只能无奈错过。

(三)学习资源供求不睦。由于办公电脑不能做到互联网全覆盖,公文处理系统收发文权限设定严格,各级税务系统编印培训教材工作滞后,购买、发放学习用书、资料等受到经费制约、认识偏差等局限,很多时候不能做到人手一本等等原因,致使大家学习找不到资料,甚至工作用得着的新政策、新文件、新办法,企业已经见到了,税务部门却还不知晓,无法按要求及时、准确贯彻执行。

五、 解决问题的建议

(一)树立崭新培训发展理念

观念决定行为,思路决定出路。干部教育培训要在新形势下有所发展,关键是要破除不适应培训发展需要的旧思想观念,树立新的培训发展理念。从认识上扭转,打牢“学习是为了工作”、“学习出创新、学习出效益”、“学习就是工作”的观念;从体制上改革,变人事管理为人力资源管理,有效做到学用结合;从制度上强化,建立健全各种培训管理制度,制定长远培训规划和具体计划,完善师资库、人才库管理办法等;从经费上支持,再穷不能穷教育,用在教育培训上的经费开支必须按规定逐年递增,及时、足额定购学习资料,多提供培训机会。

(二)构筑严密培训管理体系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哪一级、哪一个部门可以独立完成的任务,因此需要各级、各部门树立“大教育、大培训”理念,明确分工,加强合作。省局:应该立足于培训的管理部门、监督部门、考核部门这个定位,着力完成制定培训长期规划、工作计划、管理办法等;汇总下级培训需求,按需求下达培训任务,严格考核;组织领导干部、骨干人才、兼职教师、初任、任职等培训,为基层培训起到示范作用,并按基层培训需求帮助提供师资、场所、经费等。市局:应该立足于承上启下这个定位,对上是工作任务的落实、组织、实施部门,对下是工作任务的安排、管理、考核部门,着力完成上级培训任务,收集汇报基层培训需求,组织本级的分级、分类、分岗培训,为全员培训、全员学习、全员提高打牢基础,并为县局提供“点菜定单”、“送课上门”式的培训服务。县局:应该立足于既是教育培训的组织者,又教育培训的最大受众这个定位,及时、准确结合工作需要,提出具体培训需求,上报各种培训定单,由省市局组织实施,并同时组织好基层自主培训,汇总培训效果、评价等。

(三)健全硬性培训任务约束

组织的行政推动力往往依赖于制度的建设、完善和落实,设定明确的硬性考量标准,无疑是强化执行力的最有效办法。一是严格对个人参加培训情况进行考核。根据培训内容设定科学的考核指标,制定教育培训考试、评估细则,对每个学员在学习期间的表现和实绩进行有效评价,建立干部教育个人培训档案,增进干部自动自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强化对单位组织培训工作进行考核。根据培训需求设定科学的培训计划,明确各单位必须完成的自主培训项目、培训时间、培训人员和形式等,按规定进行量化、细化,科学考核、评价工作完成情况,提高各单位重视程度和组织实施质效。三是加大对个人和单位的激励引导力度。运用精神和物质奖励等办法,鼓励单位和个人组织培训、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出台学习成果与个人竞争上岗、任职、考评等相挂勾的优惠政策,营造全员崇学、尚学、勤学的良好氛围,并及时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动力,服务中心工作开展。

(四)统一开发完善学习的平台

一是开发学习资料网络平台。建设一个学习资料网络库,制定相应运行维护管理办法,但凡国税工作用得着的政策、文件、办法、资料,上网查寻,随找随有。特别是新政策、新文件,尽量做到有总局、省局的政策解读,或者每一个新知识点,有专门师资设计的培训课件,便于大家查阅和学习。二是开发应用软件模拟操作平台。目前新税收管理员平台、征管信息系统、办税服务厅工作平台等,没有真实的初始学习模拟环境,很难进行统一规范和操作培训,很多操作必须在实际工作中经历到,才能依靠经验与直觉摸索办理。建议每出台一个操作平台,就建立一个真实的模拟环境,先规范统一,进行培训,再上岗工作。三是组建学习练习题库。供大家边学边练和考试测验。

六、20xx育培训工作设想

(一)继续完善教育培训各项规章制度。依据省局教育培训工作新思路和“三基”建设工作重点,结合《**市国家税务局教育培训三年规划》,制定《2013年教育培训实施方案》和具体的《培训计划》,修订完善《人才库入库办法》、《师资管理办法》、《干部教育培训档案管理办法》等。

(二)继续搭建好干部教育培训网页。在落实既往网页运行维护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与各业务部门加强沟通,密切协作,及时、准确、全面发布新政策、新知识。“每日一题、每周一课、每月一考”栏目的运行维护工作,要依据省局上半年集中学习会计基础知识、下半年集中学习税收基础业务知识的要求,组织全系统轮值,集中发布相关试题、课件、试卷等。

(三)继续做好各级领导干部更新知识培训。年内不但要完成去年因作风纪律整顿和十八大召开等特殊情况,未按时完成的科级领导干部更新知识培训班一至两期(包括:市局机关正副科长,县市区局一把手),还要有计划的组织基层副科级领导干部、股级干部进行更新知识培训。其中,业务类领导以培训专业的税收知识为主,辅之普及性的政工知识内容;政工类领导以培训专业的政工知识为主,辅之普及性的税收知识内容。

(四)分岗位组织专门业务类培训。年初,由人事教育部门负责收集整合市局机关各业务科室全年培训意向,制订全系统教育培训工作计划,避免多头、重复培训。各科室组织培训时,与人事教育科联合行文,尽量在外请、选派、培训师资,利用业务培训添加爱岗敬业教育等政工培训内容,教育培训资源共享等方面,加强合作。

(五)分基础组织会计知识培训班。按照“零基础”和“提高班”两类人员分别组织培训。培训前先做好需求调研,有意愿参加集中面授的人员,会计知识“零基础”的和需要提高深造的人员,分别填报参加培训申请表,然后按照具体需求和人员多少,分期分批组织培训。不愿参加集中面授的单位和个人,可以不参加培训,但省局要求全员学习全员考试,在集中考试环节不得低于平均分,否则进行相应处罚。

(六)分年龄组织实用性知识培训。提前征求老同志的意见,有愿意参加 “微机操作基础知识”和“网络运用基础知识”培训的,视人数多少,决定是否组织培训。借鉴省局中青年干部培训形式与内容,开展全系统中青年后备干部综合知识培训班。

按照省局干部教育培训需求调研通知要求,结合**国税工作实际,我们于20xx年1月5日至11日,通过局域网面向全系统发放《20xx年教育培训需求调查表》,又于1月10日至11日,对基层一区两县三个单位进行了实地走访、座谈,基本了解和掌握了当前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各种需求,对制定《20xx年教育培训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与参考价值。现将具体调研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 问卷调研情况

此次问卷调查,是我局2009年首次提出“问需培训”理念以来,第五次对基层教育培训工作需求进行调研。也是省局人事处接手这项工作以后,由省局高规格安排组织、统一制作调查表、统一推进问需工作的第一次,得到了我系统21个县市区局的积极响应和密切配合。此次问卷,全系统在职在岗1681人中,参与调查人员达到1426人,调查面高达85%。(具体反馈情况见附件)

二、 座谈调研情况

在广泛发放、收集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我们对经济技术开发区国税局、**市国税局、**县国税局三个基层单位进行了实地走访、座谈。参与座谈人员包括:局领导、中层干部、基层一线等不同层级代表;税源管理、纳税服务、税务稽查、行政管理等不同岗位代表;老、中、青年不同年龄代表等。每到一处,我们都着重介绍了省局教育培训工作职能划转情况,和20xx年“三基”建设总体工作思路,强调各级对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和信心决心,激发同志们参与讨论的激情热情。座谈会气氛热烈,大家畅所欲言,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和建议,不仅仅起到了调研的目的,还兼顾了掀起教育培训工作热潮的发动、动员效果。

三、 调研中收集上来的培训需求

(一)培训对象方面

1、按层级需求分类:大家普遍反映,近些年来针对高级别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一把手的培训较多,科级副职、股级干部培训相对较少;科级副职中,主管业务的领导尚且有机会参与业务口线的培训,但主管政工的领导培训机会更少;个别难得的培训机会,很多科级副职、股级干部特别是股级正职,因工作任务压力较重,难以抽出时间参与,造成多年、甚至十多年不训现象。因此,领导层面急需要增加科级副职、股级干部特别是主管政工方面领导干部的培训。

2、按岗位需求分类:目前税务工作关键岗位都需要大规模的全员培训。比如:税源管理岗,在国家税收政策改革和转型之际,由于很多新政策的传达、宣传、培训不到位,造成执行之初,企业掌握的情况比税务人员还早、还熟、还透,非常不利于工作开展,急需要强化新政策执行时的全员培训。再如:纳税服务岗,为了给纳税人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操作流程不断变化和更改,但宣传培训不及时、不到位,致使很多工作只能依靠经验摸索前行,不能达到统一规范的效果。因此,急需要操作流程方面的统一规范和全员培训。

3、按年龄需求分类:老、中、青年干部群体都需要培训,但培训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老年税务干部更需要“微机操作基础知识”和“网络运用基础知识”的培训,使之可以胜任一些微机操作的简单工作任务;中青年干部群体更需要岗位基础知识、业务操作技能、处理公务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竞争上岗知识、领导艺术培养、职业道德建设等培训,使之拥有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开拓创新、逢旗争雄的精神。在调研过程中,老年税务干部普遍反映,因为年龄问题剥夺他们的培训机会不可取,但针对他们的培训应该立足于普及基础知识,提高操作技能,能会多少算多少,不要采取考试、竞赛的形式,不要强求成绩。

(二)培训内容方面

1、全员性培训需求:需要会计基础知识普及性的全员培训;需要税收新政策与旧政策了解对比式的全员培训(例如:营改增知识等);需要微机基础知识、网络运用知识、软件操作知识的全员培训;需要经常不断的开展税务干部思想理论教育、道德素质教育、政策法规教育、党风廉政教育等方面的全员培训;需要举办心理调适减压、团队拓展训练等讲座或活动式的培训。

2、岗位性培训需求:①业务岗位普遍需要行业管理知识,特别是行业管理操作实务与处理的培训。②税源管理岗需要对新政策的出台背景、修改目的'、操作办法和问题处理等进行深入培训(例如:营改增知识、新增值税管理办法、新一般纳税人认定办法、新专用发票管理办法、自由裁量权的使用等);需要对新税收管理员平台操作实务的应用培训;需要对检查、评估、约谈、数据分析等技巧进行培训;需要对风险监控方式方法、数据分析、疑点难点反馈等技能进行培训;需要培训如何写检查、评估、分析报告等。③纳税服务岗需要对实际操作流程中每一个操作模块的正确处理方式进行统一和培训;需要公务礼仪、沟通技巧、面对媒体、应急处理等方面知识的培训。④税务稽查岗需要对最新的税收政策、税务稽查实战经验、相关财务会计知识、相相关涉税法律知识等进行培训,需要培训如何写好稽查报告。⑤政工管理岗需要政务处理综合知识培训,例如:公文写作、会务办理、政务接待、公务礼仪、应急处理、思想政治工作、人力资源管理、税务文化建设等内容的培训。

3、个性化培训需求:工作人员初任或轮岗时,需要进行工作交接和经验交流等岗前培训;后备干部需要竞争上岗知识培训;报考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律师等资格考试的人员,需要考前辅导。

(三)培训形式方面

1、需要“集中面授”式的培训。调研过程中,大家普遍反映,视频培训效果一般,甚至部分地区信号不好根本听不清楚,很难达到培训目的。集中面授,特别是封闭式集中面授,效果最好。

2、需要“巡回讲课”式的培训。面对全员的基础知识类培训,集中授课会产生过高的培训费用,且太多人员离开工作岗位也不现实。因此,可以采取省、市局提供优秀师资,由上级机关统一安排时间、统一组织实施,到各基层单位进行“巡回讲课”的办法。

3、需要“点菜定单”式的培训。有些单位根据工作实际,需要特殊的培训内容,例如:军转干部较多,需要军转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培训;新增加涉外企业管理业务,需要专门针对这些业务进行培训等。但基层单位师资力量相对薄弱,难以满足特殊培训需求,面对这种情况可以采取向上级机关报送培训需求,由上级机关帮助寻找师资、研发课题、送课上门,提供“点菜定单”式的培训。

4、需要“结业实习”式的培训。一些较长时间的培训,例如骨干人才、复合型人才培训,往往培训内容广泛,涉及不同岗位专业知识的方方面面,但培训结束回到自身岗位,很多东西用不着就容易忘。遇此情况,是否可以延长培训时间,给学员们提供异地实习、异岗位实习的机会,带着学到的专业知识,深入不同岗位、不同情境中进行实践,拓展培训效果。

(四)培训师资方面

1、需要邀请“高级别”师资讲座。在调研中很多人提到,聆听高级别教师的课程,一堂课就能受益终生。20xx年省局邀请到扬州税院的陈玉琢老师传授所得税业务知识,虽然只是短短半天时间,但老师站位高、技巧好、占用资源丰富,把所得税改革的来龙去脉、学习所得税知识的难点疑点、应用过程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讲的一清二楚,收获特别大。这样的课听一次,比普通的培训听十天都有用。因此,日后的培训需要多邀请名师、专家来局讲座,或者直接选送学员到高校深造。

2、需要选派“经验型”师资传授。一些税务岗位实际操作流程、工作方式方法、问题处理技巧等实用性培训,特别需要我们系统内有实战经验的业务能手、骨干,依靠自身工作经验、教训,结合实际传授知识。这些师资在上岗之前,最好能够多给他们提供参与总局、省局 “示范”培训的机会,让他们掌握了解更多专业知识、占有更多学习资源,快速提高业务能力、教学水平和课程研发能力。

3、需要统一授课标准和质效。无论如何,系统教育培训工作不能完全依赖上级机关的调训,仍然要以基层自主培训为主,但基层的自主培训往往不能保证收到好的培训效果,主要原因是师资水平的参差不齐、良莠有别。为了进一步提高基层自主培训效果,需要尽量做到统一调配师资、统一授课教材、统一设计课程、统一制作课件、统一教学标准,全面提升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五)培训时间方面

业务骨干、复合型人才培养等高、精、尖类培训,需要1-3个月左右,甚至更长时间的集中封闭式培训;针对性较强的专门业务类培训,内容比较单一的,需要7-10天或者10-15天的中长期培训,内容较为广泛的,需要15天-1个月的中长期培训;更新知识、普通基础知识类培训,需要3-7天的短期培训;心理调适、团队管理、拓展训练等思想政治类培训,需要半天或一天的短期培训。

四、 调研中发现的其它问题

(一)重视程度参差不齐。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重视程度不一,领导相对重视的单位,教育培训方面的规章制度就健全,组织管理就规范,全员崇学、尚学、勤学的氛围就浓厚,业务骨干、三师人才就多,各项工作也相对较好。领导不重视的单位,从上到下,基本都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学习不是工作”、“学习耽误工作”、“学习的人不干工作”,造成干部队伍素质停步不前,甚至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二)工学矛盾解决不力。一方面是培训机会少,另一方面是有了培训机会需要培训的人也参加不了,这种怪圈在基层普遍存在。抛开认识问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无奈的现实问题,急待有关部门帮助解决。以**县国税局为例,该局现有在职在岗税务干部60人,平均年龄48岁,其中55岁以上14人,占总人数的23.33%;51-54岁9人,占总人数的15%,46-50岁12人,占总人数的20%,41-45岁5人,占总人数的8.33%,30-40岁17人,占总人数的28.33%,30岁以下仅为3人,占总人数的5%。随着平均年龄的不断增长,胜任工作的人数却越来越少,造成很多重要工作岗位一人多岗。征管、税政、纳税服务、收入核算、信息中心、财务、监察等7个部门都是一人股室,只有一个股长负责全部工作。征管、税政股分别对上面市局机关的8个业务主管部门:市局货劳税科、所得税科、征管科、数据监控中心、法规科、大企业和国际税科、进出口税收管理科、票证中心等,可想而知他们的业务繁重程度。面对省、市局很多专业培训,培训内容特别需要,但却实在分身乏术,单位也不愿意因为个人培训影响工作,所以每次面对培训机会都只能无奈错过。

(三)学习资源供求不睦。由于办公电脑不能做到互联网全覆盖,公文处理系统收发文权限设定严格,各级税务系统编印培训教材工作滞后,购买、发放学习用书、资料等受到经费制约、认识偏差等局限,很多时候不能做到人手一本等等原因,致使大家学习找不到资料,甚至工作用得着的新政策、新文件、新办法,企业已经见到了,税务部门却还不知晓,无法按要求及时、准确贯彻执行。

五、 解决问题的建议

(一)树立崭新培训发展理念

观念决定行为,思路决定出路。干部教育培训要在新形势下有所发展,关键是要破除不适应培训发展需要的旧思想观念,树立新的培训发展理念。从认识上扭转,打牢“学习是为了工作”、“学习出创新、学习出效益”、“学习就是工作”的观念;从体制上改革,变人事管理为人力资源管理,有效做到学用结合;从制度上强化,建立健全各种培训管理制度,制定长远培训规划和具体计划,完善师资库、人才库管理办法等;从经费上支持,再穷不能穷教育,用在教育培训上的经费开支必须按规定逐年递增,及时、足额定购学习资料,多提供培训机会。

(二)构筑严密培训管理体系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哪一级、哪一个部门可以独立完成的任务,因此需要各级、各部门树立“大教育、大培训”理念,明确分工,加强合作。省局:应该立足于培训的管理部门、监督部门、考核部门这个定位,着力完成制定培训长期规划、工作计划、管理办法等;汇总下级培训需求,按需求下达培训任务,严格考核;组织领导干部、骨干人才、兼职教师、初任、任职等培训,为基层培训起到示范作用,并按基层培训需求帮助提供师资、场所、经费等。市局:应该立足于承上启下这个定位,对上是工作任务的落实、组织、实施部门,对下是工作任务的安排、管理、考核部门,着力完成上级培训任务,收集汇报基层培训需求,组织本级的分级、分类、分岗培训,为全员培训、全员学习、全员提高打牢基础,并为县局提供“点菜定单”、“送课上门”式的培训服务。县局:应该立足于既是教育培训的组织者,又教育培训的最大受众这个定位,及时、准确结合工作需要,提出具体培训需求,上报各种培训定单,由省市局组织实施,并同时组织好基层自主培训,汇总培训效果、评价等。

(三)健全硬性培训任务约束

组织的行政推动力往往依赖于制度的建设、完善和落实,设定明确的硬性考量标准,无疑是强化执行力的最有效办法。一是严格对个人参加培训情况进行考核。根据培训内容设定科学的考核指标,制定教育培训考试、评估细则,对每个学员在学习期间的表现和实绩进行有效评价,建立干部教育个人培训档案,增进干部自动自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强化对单位组织培训工作进行考核。根据培训需求设定科学的培训计划,明确各单位必须完成的自主培训项目、培训时间、培训人员和形式等,按规定进行量化、细化,科学考核、评价工作完成情况,提高各单位重视程度和组织实施质效。三是加大对个人和单位的激励引导力度。运用精神和物质奖励等办法,鼓励单位和个人组织培训、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出台学习成果与个人竞争上岗、任职、考评等相挂勾的优惠政策,营造全员崇学、尚学、勤学的良好氛围,并及时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动力,服务中心工作开展。

(四)统一开发完善学习的平台

一是开发学习资料网络平台。建设一个学习资料网络库,制定相应运行维护管理办法,但凡国税工作用得着的政策、文件、办法、资料,上网查寻,随找随有。特别是新政策、新文件,尽量做到有总局、省局的政策解读,或者每一个新知识点,有专门师资设计的培训课件,便于大家查阅和学习。二是开发应用软件模拟操作平台。目前新税收管理员平台、征管信息系统、办税服务厅工作平台等,没有真实的初始学习模拟环境,很难进行统一规范和操作培训,很多操作必须在实际工作中经历到,才能依靠经验与直觉摸索办理。建议每出台一个操作平台,就建立一个真实的模拟环境,先规范统一,进行培训,再上岗工作。三是组建学习练习题库。供大家边学边练和考试测验。

六、20xx年教育培训工作设想

(一)继续完善教育培训各项规章制度。依据省局教育培训工作新思路和“三基”建设工作重点,结合《**市国家税务局教育培训三年规划》,制定《20xx年教育培训实施方案》和具体的《培训计划》,修订完善《人才库入库办法》、《师资管理办法》、《干部教育培训档案管理办法》等。

(二)继续搭建好干部教育培训网页。在落实既往网页运行维护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与各业务部门加强沟通,密切协作,及时、准确、全面发布新政策、新知识。“每日一题、每周一课、每月一考”栏目的运行维护工作,要依据省局上半年集中学习会计基础知识、下半年集中学习税收基础业务知识的要求,组织全系统轮值,集中发布相关试题、课件、试卷等。

(三)继续做好各级领导干部更新知识培训。年内不但要完成去年因作风纪律整顿和十八大召开等特殊情况,未按时完成的科级领导干部更新知识培训班一至两期(包括:市局机关正副科长,县市区局一把手),还要有计划的组织基层副科级领导干部、股级干部进行更新知识培训。其中,业务类领导以培训专业的税收知识为主,辅之普及性的政工知识内容;政工类领导以培训专业的政工知识为主,辅之普及性的税收知识内容。

(四)分岗位组织专门业务类培训。年初,由人事教育部门负责收集整合市局机关各业务科室全年培训意向,制订全系统教育培训工作计划,避免多头、重复培训。各科室组织培训时,与人事教育科联合行文,尽量在外请、选派、培训师资,利用业务培训添加爱岗敬业教育等政工培训内容,教育培训资源共享等方面,加强合作。

(五)分基础组织会计知识培训班。按照“零基础”和“提高班”两类人员分别组织培训。培训前先做好需求调研,有意愿参加集中面授的人员,会计知识“零基础”的和需要提高深造的人员,分别填报参加培训申请表,然后按照具体需求和人员多少,分期分批组织培训。不愿参加集中面授的单位和个人,可以不参加培训,但省局要求全员学习全员考试,在集中考试环节不得低于平均分,否则进行相应处罚。

(六)分年龄组织实用性知识培训。提前征求老同志的意见,有愿意参加 “微机操作基础知识”和“网络运用基础知识”培训的,视人数多少,决定是否组织培训。借鉴省局中青年干部培训形式与内容,开展全系统中青年后备干部综合知识培训班

国培训前调研报告篇4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朋友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徐徐清风伴我行》。

古往今来,有多少清正廉洁、务实为民的清官廉吏受到百姓的崇敬与爱戴,他们的形象深入人心、他们的品质代代弘扬、他们的故事久久传颂。这说明,无论历史如何变迁,无论社会怎样发展,风清气正永远是时代的呼唤、廉洁从政永远是人民的期盼、反腐倡廉永远是社会的需要!

提到“廉洁”和“正气”,我们不难想起大公无私的包拯、两袖清风的于谦……我们更会想到一代先贤诸葛亮,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秉公执法,廉洁奉公”,他“一身正气,勤政爱民”,他用尽一生忠诚践行廉洁正气的宗旨,成为万世仰慕的楷模,千秋传诵的典范。

廉洁如高山流水一样,处处可敬。今天,在我们的周围也涌现出一批批令人肃然起敬的优秀楷模。远有杨善洲、任长霞,近有蒋宝生、吴朝义,他们都被群众誉为“活着的孔繁森”。他们对党忠诚,一心为民,淡薄名利,用实际行动彰显着人民公仆的风采。

廉者,可敬。记得刚刚工作时,我的一位领导就常常告戒我,不贪不占,并不等于廉洁。要敬畏人民、敬畏历史、敬畏法纪,要心中装着群众,忠诚于党,敬业爱岗,要珍惜为党工作、为人民服务的机会,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留怀念于民心、留清白于后人!

正是有这样一代一代的传承,正是有这样一批批的干部,正是有他们默默无闻的奉献和矢志不渝的坚守,才筑牢了我们共和国大厦的坚实基石。

在我的身边,有这样一位同志,他,并非xx县本土人,但却把根深深的扎在这方平实而厚重的土地上。80年代初作为“第三梯队”后备干部被省委组织部选调来到xx县工作,在多个不同岗位任职,任劳任怨,默默奉献,这一干就是25年。他平易近人,热心帮助他人,是干部和群众的贴心人。他认真工作,以身作则,带头加班加点地工作,像老黄牛一样,从不叫苦叫累。长期的劳累使他患上了肠胃炎、腰脊劳损、高血压等多种疾病,可他为了不贻误工作,常常带病坚持开展工作。无论肩上的担子有多重、压力有多大,他从不懈怠,从来没有降低过对工作标准和要求。在工作和生活中,他时时刻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和家人,廉洁律己,克己奉公,时时刻刻展示着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应具备的思想觉悟和优秀品格。他在多个重要岗位担任领导职务以来,从未为自己和家人谋取过私利,妻子单位破产,成为下岗职工,他也始终没有向组织提出过非分要求,依旧保持旺盛的斗志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战斗在工作一线。

在我们周围像他这样的同志,还很多很多,他们仅仅是我们共和国大厦的一粒沙,他们身处平凡岗位,但他们的事迹震撼人心,可歌可泣,他们坚定鲜明的政治品格,为民谋利的执着追求,无私无畏的高尚情操,展示着共产党人的光辉形象。

如今,我国经济建设有了巨大的成就,人们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人们的思想水平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当今社会中出现了有一些不和谐的音符:一个个腐败大案浮出水面,一个个贪污的官员纷纷落马,一个个惨痛的教训诉说着反腐工作的严峻形势。这充分说明了反腐倡廉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廉洁从政的真情呼唤和迫切要求!

大家应该记得“土地奶奶”、“许三多”这些腐败典型吧!他们无不过着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生活。他们干工作像猴子一样,公款消费像饿狼一样,遇到困难则像兔子一样溜之大吉;他们喝茅台一斤两斤不醉,下舞池三步四步都会,打麻将五夜六夜不睡,收礼物,那可是成千上万不退啊!

这些问题虽然只是领导干部队伍中的个别现象,但是严重损害了我们党和政府的形象,割裂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影响着我们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一直以来,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腐败,我们的党面临的最大威胁还是腐败。反腐倡廉任重道远,刻不容缓!它关系着国家的强盛,民族的振兴,关系到我们党的民心得失和兴衰存亡啊!

同志们,也许你会说,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公务员,没有贪污的条件;也许你会说,我只有一丁点儿的权力,没有腐败的途径。但是,一位哲人说过,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腐败这枚癌细胞其实潜伏在每一个人身上,只要稍不留神,放松警惕,它就可能蠢蠢欲动,兴风作浪!所以我们每一个人应经常对照“八荣八耻”,时时警惕,刻刻反思,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要经受得住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永葆共产党人和人民公仆的革命本色,在勤政廉洁的道路上走得更踏实、更稳健,对得起党,对得起人民,对得起家人和自己。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而这反腐倡廉的活水就是我们在座的每一位,让我们一同用公正之剑,斩断贪念,用严明之气,荡涤腐朽,让清风正气,化为甘霖,润泽我们的神州大地。

谢谢大家!

国培训前调研报告篇5

一、基本情况

福田区现有注册的艺术培训中心115家,20xx年度已年审并延续许可证的78家,企业注册资金总额为2100.7万元,从业人员近千人。行业经营方向主要是面向6—12岁的青少年进行艺术培训,约占培训量的80%。其中,乐器培训类的有22家,舞蹈、声乐培训类的有12家,美术培训类的有8家,影视培训类的有4家,综合或其他培训类的32家。从市场主体看,福田区艺术培训市场汇集了众多的著名艺术家、知名机构,如著名艺术家刘诗昆、但昭义、孔祥东等人,知名机构深圳音乐家协会、深圳市书画家协会、关山月美术馆等单位;以及“肖邦钢琴艺术中心”、“新东星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艺超音乐培训中心”等一批深圳知名艺术培训品牌。在众多的艺术家、教育家的努力下,福田艺术培训中心的教育成果喜人,每年有近万名学生经过艺术培训,通过了众多的音乐、舞蹈、美术等级别考试,参加国内、国际的各类比赛屡获大奖,大大地提升了辖区人民群众的艺术水平和艺术修养,并带动了乐器销售、书画交易、演出市场等相关文化产业的繁荣。

为进一步促进福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通过优势产业带动整个文化产业发展,我区于20xx年5月在全市率先成立了艺术培训行业协会,吸纳了48家有实力的艺术培训中心成为会员单位,建立起完全民间化的协会组织机构。协会成立后,承担起艺术培训行业的规划、行业自律等职能。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存在的问题

1、集约化、品牌化程度低。虽经近十年的发展,但市场上真正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实行集约化生产服务的企业还没有产生。即使有一定的社会知名度,但仍处于初级品牌的层次,市场影响力有限。经营管理上仍是艺术家直接经营,缺乏专业的管理队伍;教师队伍流动过于频繁,培训中心间挖角带走生源以及价格战等现象时有发生。

2、盈利能力低。经调查,艺术培训中心一般是按照学费50%以上的提成与教师分成,再加上房租、水电等固定开支,每月盈利一般仅为5000—10000元。如果计算前期装修、乐器购置等投入,盈利回报十分微薄。部分艺术培训中心长期负债经营,投资者仅作为个人爱好在继续维持。由于回报周期过长,资本市场的规模投资热情不高。

3、市场经营混乱。据不完全统计,除合法注册的艺术培训中心外,以个人家教方式的艺术培训有400家以上,以机构方式存在的有200家以上。仅景田片区挂牌进行艺术培训招生的就有近百家,而注册的艺术培训中心仅有7家。未经注册的艺术培训教学效果无保证,逃避税赋、监管,已严重地扰乱了市场。

(二)原因分析

1、市场发育不充分。从需求一方说,消费者对艺术培训的消费认识不深,消费选择比较随意,基本上仍以区域性消费为主。从供给一方说,大部分艺术培训中心还没有完成资本积累,无力继续扩张;依赖于口碑相传,不注重提高培训的质量,忽视产品、服务的宣传、包装等市场营销手段。

2、政府引导、培育、监管力度有待加强。应该看到,福田区艺术培训市场的发展主要是靠市场机制在发挥作用,存在的问题也主要是市场经济规律决定的。但长期以来,政府部门对艺术培训市场发展的作用和违法行为导致的后果认识不足,除了对艺术培训市场进行审批、年审等日常业务外,未曾出台扶持发展、惩治违规的政策和措施以助强扶弱,任由市场自生自灭,导致市场秩序混乱等问题已经日渐严重。

3、行业自律发展缓慢。我区虽在全国率先成立了艺术培训行业协会,但行业协会开展困难重重,自律机制发挥不理想,应由协会规范的教师资格认定、企业评级、艺术交流等有待开展,还未真正实现保护行业利益,提高行业素质,规范行业行为,发展行业市场的功能。

三、建议及对策

1、提高对发展艺术培训市场的认识。艺术培训市场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辖区人民提供了自我提升的途径,促进了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更重要的是,艺术培训市场主要是面向青少年群体的行业,弥补了学校素质教育的不足,直接促进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因此,在党中央提出大力保护未成年人成长的大环境下,政府部门要从落实党中央决定的高度来认识发展艺术培训市场的重要性,将这项与打击网吧接纳未成年人的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保护未成年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艺术培训市场的发展,也必将带动人们对整个文化市场的消费兴趣,对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将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2、提供多方位的服务,引导市场的需求与供给。政府部门掌握着大量的行政资源,能对市场的走向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一是通过表彰艺术培训中心培养的优秀学生、教师,支持培训效果好的企业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节庆、社区等政府组织的各种活动,引导消费者选择合法、规范的企业。二是通过政府资源倾向优势企业的方式,允许合法、规范的企业优先获得使用各种文化设施、场所的权利,扩大艺术培训市场的生存空间。三是建立专项资金,补贴合法、规范的企业在广告、宣传、对外交流等活动的经费。四是积极通过招调工等方式争取入户指标,吸引优秀的艺术人才在福田教学,稳定艺术培训中心的教师队伍。五是净化艺术培训市场,对大量无证经营艺术培训,且教学质量差,群众反映强烈等培训机构和个人,给予依法取缔,保护合法经营者的正当权利。

3、扶持行业协会,解决行业发展的困境。政府由于人手有限,对艺术培训市场微观层面了解不全面,不宜过多介入市场直接解决问题。如教师资格认定,企业评估、定级,学费规范,对外艺术交流等亟需解决的问题,政府主导解决不仅需投入大量的行政资源,而且政策制定和执行中出现的问题也不容易得到及时的纠正。行业协会作为市场的自律组织,能及时、敏锐的发现问题,迅速纠正偏差,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力量。但行业协会成立之初,在经费、机制、权威等方面有诸多不足。政府部门应通过资助经费、提供办公条件、协助建立机制、下放管理权限等方式,积极扶持协会的发展,使协会成为文化部门管理艺术培训市场的好帮手,为企业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

国培训前调研报告篇6

随着初夏的阵阵蝉鸣,时光的车轮匆忙碾过,三个月的新警培训就这样短暂、紧张锻炼中结束了。今天的我们,面对即将接任的工作岗位,有的体现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冲天豪情,有的蕴藏的是一展身手、建功立业的鸿鹄之志,而更多的是对一份对新训队生活的不舍与留恋。俯身回顾这三个月的培训,有多少艰辛,又有多少感动与欣慰。自从考上特警这个岗位,我从一名退役军人逐步成长为一名勤奋、敬业的见习民警,在这三个月中,我不断的努力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素质和能力,尽快的让自己适应特警队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的工作环境。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指导帮助下,我完全融入了重庆特警这个大家庭中,较全面的掌握了上岗前的各项工作技能,各方面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为今后的工作、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就在新训队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保持心态、摆正位置、遵章守纪、努力提高自身各方面能力和素质。

保持良好的心态、摆正学习者的位置,严格遵守特警队规章制度,是我来到新训队时给自己一个承诺。一方面作为一名刚从部队退役回社会工作的青年,一名初进特警队报到的新成员,我时刻提醒自己要保持积极向上、爱岗敬业的良好心态,摆正一个学习者的位置,遵章守纪,努力工作,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能力。我清晰的认识到,虽然曾经在部队严格教育管理下,自身的纪律性和组织性得到了很大提高和增强,但是我仍然觉得自身各方面都还存在很大的不足,现在只是我努力付出,努力学习的阶段。“三人行,必有我师”,特警队中的每一位同事都是我的老师,他们的丰富经验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就是我学习的源泉;“事无巨细,必尽全力”,不论大事小事,每多做一件事情必然会多学到一些知识,必然会积累经验。保持良好的心态,摆正学习者的位置,新训队里我们50位兄弟姐妹由此相识,从陌生到熟悉,互相帮助、共勉共进,一起渡过了这并不平凡的三个月上岗前的培训。另一方面我严格遵守新训队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严于律己,自觉的遵守各项工作纪律;另一方面,我不怕苦、不怕累,积极主动,努力工作,在完成领导交办工作的同时,积极主动的协助其他同事开展工作,并在工作过程中虚心学习,在实际工作中努力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在这三个月中,除完成新训队经常性工作外,我还向师兄们借来了本职工作上的种类书籍,利用休息时间认真的学习。以求更好更快的掌握上岗前的各样能力。

二、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技能水平得到很大提高。

在短短的三个月中,我们对公安业务理论有了初探和认识,课堂上教官们的言传身教,倾囊相授,让我们对未来的公安工作有了一定的知识沉淀和储备。我明确了公安机关的性质、任务、技能,确立了警察意识、法制意识和纪律素养,切实增强了我扎根特警队经受锻炼,献身公安事业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思想道德和作风养成上,我一名军人转变为了人民警察,对事业和人生有了新的理解和设计。作为人民警察,光荣往往是与奉献相伴相生的。在参加8.21异地演练中,我从路边百姓的眼神中看到了一种托付、一种信任、一种企盼、一种赞许。那时我就更加坚定地要成为一名好警察,为了这一神圣而光荣的职业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和使命。

三、苦练警务技能,做到精益求精。

作为一名特警队员,我们面对的敌人是错综复杂的,其中重要的一条是对每一名特警队员的体能素质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也只有过硬的本领才能完成任务。我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在基础体能、摛敌拳,格斗对抗、攀登技能、特种射击、战术队形、警棍盾牌术、队列等实践课程中,我都认真的对待,一动没学会就两动、三动、四动的学,从思想观念去除只求过的去,不求过的硬的思想,我提高了自己的身体素质和吃苦精神。教官们通过言传身教、严格的要求,让我感受到做一名特警队员要有强健的体魄,不退缩不畏惧的胆量,具备了这些之外,还要有高度的团队精神,在这我认识到人民警察这一特殊的职业,对智慧、体力和心理有着更高的挑战。

四、找出不足,夯实基础,努力实现“质”的飞跃。

通过三个月的培训,我付出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我清楚的感觉到自己在逐渐成长、成熟。但同时,也深深的体会到众多的不足,如由于刚参加到公安工作时间不长,对待自己的工作并不是很得心应手及由于自己年龄轻,在开展工作时有时缺乏魄力等种种问题。我们头顶国徽代表国家,体现着我们的社会价值;我们不辜负人民的重托,作为国家机器保卫着国家和人民的安全;新警培训给予了我充足的 “养分”,我将在今后的公安业务上努力实践和探索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保持良好的心态,摆正学习者的位置,努力工作,认真学习,勤于思考,找出不足,不断提升自己履行本职工作的能力水平,针对性深化理论学习,并加强锻炼独立解决事务的能力,争取实现“质”的飞跃,为特警队的工作做出自己的贡献。

国培训前调研报告篇7

一、基本情况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发展,农村劳动力结构和农民的劳动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民对农机作业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农业对农机化的依赖越来越明显,打造以农机手为主的新型职业农民势在必行。实践证明,现代农业靠科技,农业机械是载体,科技进步靠人才,人才素质靠培训。面对新形势,曹县农机部门充分认识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加强教育培训工作,壮大农机化人才队伍,提高农机化人才素质。上半年,全县共召开培训现场会6次,科技下乡宣传、培训30余次,发放农机技术资料6000余份,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13期,共计培训各类农机人员2600余人次,通过培训,为农机化“全面、全程、高质、高效”快速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促进了全县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通过开展农机化教育培训,加快造就了有文化、懂技术、会操作、善经营的新型农机手和新型职业农民;提高了农机手安全驾驶操作水平,有效预防和降低农机事故,保障农民生命财产安全;提升了农业机械化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优化农业机械化人才队伍结构,夯实农业机械化发展基础;提高了农机科技应用水平,促进农机装备结构优化调整,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式转变。

二、存在的问题

1、农机培训学校经费严重不足。近几年来农机化教育培训投入少,教学设备陈旧,电教设备不足,多媒体教学普及程度不高,教学场地等基础设施不完善;农机师资队伍不强,由于机构改革和编制等方面的原因,形成人员老化,教师队伍出现断层,现有农机教师学习机会少,知识更新慢,特别是有专业知识的年轻教师少,教练员配备不够充足。

2、农机手对教育培训认识不够。机手从经济考虑,怕花费时间影响收入,不愿参加系统培训;有的机手法治意识不强,心存侥幸,逃避培训办证,不想参加培训。农民机手对农机化教育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参加培训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差。

3、培训内容不能满足社会需求。长期以来,农机培训以安全生产知识和实用技术为主,这一做法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民对农机科技知识的需求。随着农民向产、加、销综合生产经营方向的不断扩展,导致有的培训者认为,既使通过正规农机培训,学到了一技之长,也不能很好地解决就业问题。

三、主要做法

1、制定方案强化宣传引导。按照省市农机主管部门有关农机化教育培训大行动要求,结合本县实际,制定年度农机化教育培训大行动工作实施方案,明确目标、工作内容和进度,落实培训任务。加强对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工作的宣传引导,向行业和社会宣传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的重要作用和成效,扩大影响力和认知度,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营造有利于农机化教育培训的良好环境。

2、创新农机培训方式方法。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创造培训机会,搞活培训形式,提高培训效果。充分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农机培训,鼓励农机生产和销售企业、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等团体共同参与培训活动。紧紧围绕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需求,采取现场演示、送教进村、科技入户、技能竞赛等多种形式,大胆探索农机培训新形式,创新培训方式方法,做到灵活多样,生动活泼,吸引更多的农民机手参加培训学习。

3、培训提升推广人员素质。重点培养县、乡、村、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推广人员的示范推广、技术服务、技术创新、成果转化能力,着力打造一支结构合理、技术过硬、精干高效、充满活力的农机化技术推广队伍。同时,加强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安全监理等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加快知识更新,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业务素质。

4、注重农机实用人才培养。重点加强农机驾驶操作、维护修理、技术指导、经营服务等岗位实用人员的培训,培养造就新型职业农机手,提高农机作业服务能力,增强致富本领。

5、利用购机补贴政策培训。由于购机补贴等国家优惠政策的实施,农民购机积极性高涨,先进农机具大量增加,新购机农民迅速增多。为尽快让购机农民掌握现代农机操作技能及维护保养常识,提高机具作业质量和农业机械的使用效率,促进安全生产,利用农户购置机具的'时机对他们进行定点集中培训,购机补贴办公室、农机校、推广站、农机经销和生产企业协调合作,讲解农机法律法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及购机程序、农机基础知识和农机化新技术等,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6、重点农时有针对性培训。在三夏、三秋农忙前机具检修的时机,派出教师、专业技术人员或有实践经验的农机维修人员,深入村队、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边检修边培训,对机手进行农机使用保养维修的现场培训,主要讲解小麦、玉米联合收割机驾驶操作、日常维护及维修常识;作业期间,农机技术服务队赴田间地头为机手进行现场培训指导,帮助解决技术难题,纠正违章作业。

四、对策和建议

1、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广泛宣传农机化教育培育大行动优化农机队伍和造就新型农机手的重要意义,形成全社会对农民教育工作的共识;宣传农民群众依靠农机科技脱贫致富的典型,调动农民群众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参加农机化教育培训的主动性,营造农机手主动参与教育培训的氛围。

2、增加教育培训投入。建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为农机培训机构购置一批先进适用的教学设备,逐步改善教学条件。把农机培训机构购置教练车、解剖教具车列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扩大农机培训阳光工程实施范围,增加计划名额和培训种类。

3、稳定农机培训队伍。从编制上把农机校现有的差额事业单位提升为公益性全额事业单位,确定一定数量农机教师事业编制,提高教职员工的工作条件,使他们安心农机化工作,专心农机培训事业。吸收一些有学识、有水平的年轻教员,使农机教育培训人才队伍向年轻化、知识化方向迈进。

4、建设基层培训阵地。扶持建立一些乡镇村农机科技示范点,让农民参观和学习农机实用技术。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鼓励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开展系统内培训,内容包括实用技术学习和实践经验交流,以提高农民的专业技能和适应市场的能力。

5、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加大对农机教师培训的力度,让他们参与农机推广、农机管理组织的学习活动,提升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抓好农机教师继续教育和知识更新,为教师进修、学习深造提供便利条件。通过不断补充新的知识和技能,使教师做到讲授与教练同时进行,成为既是教员又是教练员的优秀人才。

6、部门联动加强合作。农机系统内部农机校与农机补贴、农机推广、农机维修、农机监理等单位密切合作,搞好农机化法律法规和农机化新技术培训,提高培训效果。在办理购机补贴手续时,采用先培训后补助的办法;结合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工作,对机手进行跟踪培训;结合农机合作组织建设管理工作,对合作社管理人员和农机操作手培训,促进技能水平和管理服务水平的提升;充分发挥农机监理的杠杆作用,使机手明白要操作农业机械,就必须参加农机培训,办理驾驶操作证

《国培训前调研报告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