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调研报告5篇
一篇好的调研报告不是没有依据想象出来的,是需要在客观事实的调研分析中完成的,优秀的调研报告是需要结合我们的调研活动的并且合理表述自己的观点的,以下是85报告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药品调研报告5篇,供大家参考。
药品调研报告篇1
简况
通过深入调查分析,判断感冒药所在的细分市场,对感冒药总体市场的需求总量和市场容量做出判断;明确目标市场,对目标市场的用户、用途、产品特征、价位、用户需求及偏好进行分析调查。
感冒几乎是人人都亲自体验过的疾病,“头疼脑热”的不时造访,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目前在零售药店中,抗感冒药销售额约占药品零售总额的15.0%,是继保健品类31.3%,之后销售额最大的一类药品。不知不觉中,查禁“ppa”对国内感冒药市场的震撼已经风平浪静,消费者对感冒药作出怎样的新选择,一直为大家所关注。为了了解消费者治疗感冒时所采用的方法及购买的感冒药品牌,我们对雷店镇五一村金华街的顾客进行了感冒药市场的调查。这次对感冒药的调查,内容涉及到人们对感冒的保健知识,购买感冒药的影响因素,国内感冒药市场中各主要品牌感冒药在消费者心目中的知名度、美誉度和使用情况,以及各种感冒药治疗功能的认知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感冒药市场谋略。
取得的成绩
1、消费者对感冒的认识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调查结果表明多数消费者已经认识到感冒的严重性。过去中国人的习惯说法是“头痛脑热不算病,挺挺就好”。本次调查结果看,这种错误认识已经改变。调查中,当问到“您是否同意感冒是小病,对身体没有多大伤害”的说法时,不同意的比例高达65.6%。多数被访者对感冒的严重后果相当清楚。调查中请被访者对“感冒不及时治疗可引发心肌炎、肾炎等严重后果”这个说法表态,57.1%的被访者表示了明确的肯定态度。当问到“您如何看待感冒不治也能好”这个说法时,不同意的比例高达64.7%。近七成的被访者表示“感冒必须及时治疗”。在问到对患感冒原因的认识时,多数被访者更看重内因。调查中问到“您是否同意得感冒的原因主要是自己没有注意预防”是72.9%的被者明确表示赞同。
2、 消费者治疗感冒的主要方法
2.1选择西药和中成药是治疗感冒最常用的方法。中国有悠久的中医传统,西医也早已为中国人普遍接受,中国民间还保存着大量的治病去疾的传统方法。本次调查显示,消费者治疗感冒的方法多种多样。12岁及以下的儿童中,服用西药治疗依然是主要选择,口感好的糖浆制剂最受欢迎。12岁—55岁的消费者中,80%以上的消费者会选择西药治疗,胶囊剂是消费者首选的剂型;65%的消费者会选择中成药治疗。 2.2 通过药店推荐选择感冒药 胶囊剂型最受青睐 片剂其次
大多数感冒患者是在什么情况下服用感冒药的?是通过什么途径选择感冒药的?哪种剂型的感冒药最受患者青睐?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感冒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头痛、咳嗽、发热、流涕、打喷嚏、全身酸痛、乏力等症状。在选择感冒药时有 38%的患者首选药店推荐,28%的患者选择医生推荐,14%的患者选择亲友推荐,16%的患者选择网络或电视广告。也就是说,多数患者是通过药店、医生推荐进行感冒药的选择。由于本次调查对象绝大多数为成年人,所以,参与调查的患者中36%的患者首选胶囊剂型,26%的患者选择片剂,21%的患者选择冲剂,9%的患者选择口服液。说明注重药品口感的患者占有较大比例。 2.3 36%的消费者认为不用吃药、多喝水,注意休息也是治疗感冒的方法。
2.4 除了吃药外,消费者还有许多治疗感冒行之有效的方法。其中最主要的是“注意多喝水、休息和睡眠”占53.2%;其次是中国传统的喝姜糖水”占11.2%;第三是采用按摩、拔罐子、刮痧、发汗等传统的中医疗法。这些方法有些是与药物治疗配合使用,有些则是在感冒初期单独使用,效果均比较好。
3、消费者治疗感冒所服用的主要药品
消费者患感冒,服西药占多数,但中药仍占相当的比例。在中国人概念中,西药疗效快,中药副作用小,并且有全身调理功能。调查中,当问到“您上一次感冒自己都吃了什么药时”,60.9%的被访者只吃西药,16.8%的人只吃中药,22.4%的人既吃中药也吃西药。照此计算,全部服用了西药的人约83.4%,全部服用了中药的人约39.2%,服西药的人数约是服中药人数的两倍。
调查中,一批近年来在药品市场为保护人民健康作出贡献的中药抗感冒药和西药抗感冒药在消费者心目中有很高的知名度。在进行调查中,知晓率最高的中药抗感冒药有板蓝根、维c银翘片、感冒清片和胶囊、感冒冲剂、三九感冒灵、羚羊感冒片、抗病毒冲剂、夏桑菊冲剂等。
2药品市场调研报告范文
为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系列决策部署,按照局党组的安排,我与市局注安科同志一道就我市医药工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做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并提出了一些肤浅的建议,希望能为我市医药产业的发展起抛砖引玉之功。
一、我市医药产业的现状
我市医药工业基础薄弱,医药企业的规模相对较小。竞争优势不明显,发展后劲不足,在省内处于落后的地位。我市现有药品生产企业7家,其中中药制药生产企业2家,医用氧1家,4家中药饮片生产企业,除医用氧厂外,其它都是中药生产企业,医药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产值比值小,2家中药制药企业的年产值也不过亿元,其它的中药饮片企业也是粗放型作坊式生产方式,全市20xx年的药品生产总产值约为8742万元,在全省处于末流。
中数据可以看出,我市医药产业有三个显著的特征:一是我市医药经济总量小;二是产业发展呈停滞状态,药品生产总值20xx年为8219万元,20xx年为9782万元,20xx年为8742万元;三是药品产值基本是中药产业产值,全市仅有的两家中药制剂企业占据我了市所有医药产值的绝大部份,而西药药品产值就只有1家医用氧企业。
湖南三九南开制药有限公司创建于1970年10月,原名郴州地区制药厂。1998年9月由三九企业集团兼并,更名为湖南三九南开制药有限公司。20xx年6月通过股权转让的方式成为外商独资企业。公司注册资本939万元,20xx年公司整体搬迁至郴州市开发区科技工业园。20xx年6月18日,公司一次性通过国家药品gmp认证。公司现有在岗员工382人,依法经过资格认定的药学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技术工人145人,占37.95%,其中大专学历以上的人员111人。占29%,有注册执业药师10人。生产管理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具有药学本科学历,从事生产和质量管理多年,具有丰富的生产和管理经验。厂区面积6.6万全平方米,布局较合理,配套相适应的较先进的制药机械设备300多台(套),年生产能力为片剂6亿片,颗粒剂4000吨、糖浆剂750吨、酊剂750吨,公司拥有44个国药准字号产品生产权,其中国家三类新药1个、国家中药保护品种5个、独具知识产权的品种5个、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用药16个,现生产的药品品种31个。20xx年公司颗粒剂生产326批(其中三九胃泰159批),片剂97批,糖浆221批。
该公司二期改扩建工程,计划投资4000万元,20xx年10月动工,工程预计20xx年完成,年生产颗粒剂8000吨。公司今年还将进行药品gmp认证的到期再认证,目前正在进行gmp改造。表二为该公司近三年药品生产总值及利税情况。
东润联合制药有限公司原名为“湖南湘龙堂制药有限公司”,20xx年更名,20xx年通过gmp认证,公司现有在岗员工52人,大专以上专业技术人员30人,执业药师3人,厂房占地面积5.27亩,位于天龙汽车站对面,总建筑面积2330.94平米,洁净区面积578平米,一般生产区面积488平米,仓库234平米,化验室84平米,公司已取得了6个药品批准文号的生产权,20xx年在生产的有5个品种,主打产品是“抗宫炎胶囊”、“四季感昌胶囊”,,20xx年公司生产胶囊166批次,颗粒剂25批次。表三为该公司近三年药品生产总值及利税情况。
郴州旭辉气体有限公司成立于1988年,是一家中美合资企业,公司占地90余亩,主要从事各种气体的生产与充装,20xx年经省药监局批准进行医用氧的生产,并获得药品生产许可证。20xx年通过医用氧(气态)gmp认证,20xx年度共生产医用氧140批次,36400瓶,药品生产产值138万元。因为目前大多数医院利用最简便的psa(分子筛吸附制氧法)气体生产设备自行生产医用氧气,自产自销,导致医用氧生产企业销售量逐年下降。
我市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底子薄,技术力量薄弱,4家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分别由原资兴市药材公司重组而成的立丰饮片厂、原郴州医药集团改制后成立大诚中药饮片厂、汝城金康中药饮片厂和宜章安健中药饮片厂,大诚中药饮片厂和立丰中药饮厂位于市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求20xx年1月1日,所有的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必须符合gmp条件下生产,两家企业未通过gmp认证,目前已停产,正在申报gmp认证;汝城金康中药饮片厂和宜章安健中药饮片厂于20xx年通过gmp认证。20xx年药品生产产值分别为130万元、240万元。
二、医药产业落后的原因及分析
(一) 我市医药产业基础薄弱,起点低
1、药厂少,整体规模小。到目前为止,我省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登记的生产企业共205家,我市中药制药企业只有2家,医用氧厂1家,药厂数量少,生产规模小,企业效益低,缺少规模经营优势。
2、产业结构不合理,药品品种少,品种规格、制剂剂型单调,产品质量和规模缺乏应有的竞争力。
3、战略眼光的企业家和专业科研技术人员欠缺。我市高等教育基础薄弱,特别是药学方面尚未形成学科系统,市域内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需要,二是制药企业效益偏低,外域人才引不进来,出现了高素质的企业家和专业人才断档现象。我市郴州金旺实业有限公司是从事贵金属铋冶炼加工的外向型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成立于1999年,注册资金1100万元,现有资产1.1亿元,具有较强的
技术开发力量。公司具有自营进出口经营权,产品销售网络遍及欧美、东亚等世界各个国家,产品交易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1.8%,是国内铋行业大型企业,也是郴州市出口创汇十大重点企业之一。20xx年5月,由省科学技术厅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是次硝酸铋、次碳酸铋的主要生产基地。 20xx年,该企业曾多方咨询,欲投资兴办一家原料药企业,由于受到人才(筹建药厂需要各个层次的药学专门人才)、新药审批(药品注册审批的终审权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前期投入(药厂在取得国家的批文后,厂房及gmp改造的至少投入在3000万元-6000万元)、利益回报(企业希望投入大,见效快,而制药企业是投入大,收益慢)的原因,放弃了筹建药厂的打算。
4、思想观念落后。一是对市场经济体系下国家的医药经济政策缺乏清醒的认识,企业历年发展缓慢,未趁早引进国外资金和民间资金,以致于我们错过了一个原始资本积累时机。二是产品市场开拓意识淡薄,缺乏市场战略的观念,从而导致一些好的中药品种也打不开市场。同时企业又不重视新产品的开发引进和老产品的技术改造,缺乏大战略、大市场、大项目、高效益的竞争机制。
5、国有企业在改制后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三九南开制药前身为郴州地区制药厂,虽成立时间较长,但一直是困境难中求生存、谋发展,直到1998年濒临破产时才由三九企业集团兼并。
6、企业生产不饱和、生产能力不足。三九南开制药公司已取得44个批准文号的品种,但20xx年生产的品种只有31个,并且更多是在受托生产三九集团的三九胃泰系列产品,公司原来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取得的品种资源,由于受到营销、市场等各方面原因的影响,每年只有少数品种投入生产,企业自主产品生产的不饱和现象,一是浪费了产品资源,二是自主产品效益的减少,阻碍了企业发展壮大;与之相反的是东润联合制药公司因为受生产场地影响,厂区布局不合理,现有的生产能力已经不能保证产品销售供应,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也阻碍企业的发展。
(二)企业研发环节投入严重不足
研发投入不足,从“20xx年全球各主要制药公司研发投入概况”分析可知,以创新研发作为企业发展驱动力的跨国制药公司,绝大多数的研发投入比例为年销售收入的15%~20%之间。即使是以仿制非专利药为主的印度制药公司,研发投
入的'比例也达到年接近销售收入的10%。我国制药企业的研发投入普遍偏低,通常仅为年销售收入的5%左右。就我市的两家制药企业而言,湖南三九南开制药有限公司没有专门的研发机构,东润联合制药虽然设立了研发机构,但也没有一支高素质的研发队伍。表四为近三年来,我市二家中药制剂企业投入新产品开发费用情况:
表四 我市近3年投入新产品开发的费用情况
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到,我市的两家中药制剂企业这三年来,科研开发经费的投入,远低于国外水平,也低于全国水平。由于盈利能力相当不足,企业考虑规模效益的影响,科研经费的投入没有远景规划。只是根据企业每年的收益来投入,20xx年企业的科研经费还在大幅度的减少。企业投入相当少的资金作为科研开发费,远远不能适应自主创新的需要。
(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科技含量不高 ,竞争力不强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不竭之力”。我市的两家企业由于生产规模小,研发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科技创新人才匮发,所以企业产品都是多年的老产品。产品创新性不强,市场竞争力低下。表五为我市2家中药制剂企业近四年企业申报的药品注册项目和获得的生产批件统计表。
药品调研报告篇2
恶性肿瘤是当今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之一。尽管人类经过了近百年的努力,在恶性肿瘤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但全世界每年仍有900万新发癌症患者,每年有500万人死于癌症。我国是一个癌症多发性国家,现有260万癌症患者、每年新发病患者180万、死亡人数140万。癌症仍然是给人类带来灾难的头号杀手。开发研究生产疗效好、广谱性强、副作用小的抗癌药物仍然是医学界的重要课题。
我国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开发始于上世纪50年代末期,上世纪60年代初期已有部分品种开始生产销售。40多年来,我国抗肿瘤药物生产已由个别品种发展到系列化产品,研发和销售也有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近十年来,研发(包括仿制)及市场营销上的成就令人瞩目。
目前,我国抗肿瘤药物生产企业已有近百家(包括中药制剂生产厂家)。其中,原料药厂20多家,制剂厂和中药厂有60多家。迄今为止,我国抗肿瘤药物已发展到七大类160多个品种。世界卫生组织xx年4月公布的22个基本抗肿瘤药物,我国全部都可以生产。我国年产抗肿瘤药物30多吨,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广东、山东、上海等地。但产品仍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临床需求。总体说来,抗肿瘤药物市场需求大于供应。
所以,了解患肿瘤病人家庭的抗肿瘤药品的消费情况和大众对抗肿瘤药品的态度,一方面,有助于企业从消费者角度研究细分的抗肿瘤用药情况;另一方面,有助于医药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更好地了解目标消费者的需求,并进一步了解抗肿瘤药品的市场竞争情况,从而使企业能“对症下药”,把更多、更好的药品快速销售到消费者手中。
本次调研主要是为了通过对消费者对抗肿瘤药的认识、了解和用药态度调查,来了解抗肿瘤药品市场的竞争状况和消费者对抗肿瘤药的需求喜好及对医药企业的期望。由此使恒瑞医药能很好的把握消费者的心态,掌握抗肿瘤用药市场的发展趋势,从而采取有力的、合理的措施来推广其主打产品——艾恒。
本次调研采取网络调研的方法,在网络上随机发放问卷,然后收集整理,进行资料的分析整理。问卷的设计根据正常的人们对药品的认知过程来排列问题。本次调研主要研究了抗肿瘤药的流通渠道、药品性质和消费者的主要购买依据三方面,这三方面可以从消费者角度反映出目前抗肿瘤药品市场的主要消费情况,如抗肿瘤药品通过哪些渠道流向消费者手中,消费者对肿瘤疾病的认识和用药态度,消费者认可的剂型是哪几种,而其中消费者的主要购药依据将是医药企业最为关注的。下面从具体的调研数据方面逐一分析。
一、从渠道方面分析。
对于抗肿瘤用药,绝大多数消费者是到药店和医院购买,两者比例之和达95.2%,其中到药店购买的家庭为58.7%,去医院的为36.5%;而通过其他渠道购买的极少。为什么居民选择到药店的比较多,而到医院的相对较少呢?这其中一个很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国医药体制和医疗保障制度造成的二者所占药品销售比重较大,但是由于各处销售药品的价格高低不一,药店的药品价格相对低一些,而抗肿瘤类药品一般都是需要长期服用的,所以到药店的购买比例会较高;而在医院购药的家庭中,很大一部分是有医保可以报销的。所以,现阶段企业要做好药品市场,一定要了解我国目前的医药体制,同时也要关注医疗改革。
另一方面,药品渠道的选择还与抗肿瘤用药的特点有关。抗肿瘤用药大部分为处方药,需要通过医生处方才能购买。因此,患者前几次看病或服药一段时间复查都需要到医院,在诊治后就地购药;但是肿瘤的治疗一般需要长期吃药,在医院得到确诊后,一般病人都会考虑自己去药店购买相同的药。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渠道的选择对医药企业来说很关键,其中要考虑的因素主要为消费者的主观方面和我国的医药制度客观方面。
二、从药品性质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在城市居民家庭购买的各种抗肿瘤用药中,西药占到七成以上,达73.3%,而中药只占26.7%。这表明在治疗肿瘤的药物方面,对于中药的研制开发生产具有很大的空间,因为在药物治疗方面,中药的副作用小是一大优势。对于医药企业来讲,选择做消费者认可的药物种类,可以使企业减少和消费者的沟通障碍,从而减少不必要的营销费用。同样,好的药品命名策略、传播策略等也可以为企业减少很多运营成本。所以,详细了解消费者的基本情况,有助于企业进行经营决策。尽管西药市场竞争已经很激烈,但是依然有市场空间,仍然有商业机会。
对于本次调研,尽管从消费者角度调查出消费者比较认可的是西药,但是我们不能否认位列后面的中药将来就没有商业机会,不能成为未来的主要药物,因为一切都在变化中。且既然西药竞争已经趋近红海,那么另僻蹊径开发中药的蓝海压力就会小很多。虽然同时会存在很多风险,但是在其他企业涉足尚浅的时候率先造势,有利于企业打造领头企业的品牌形象,能够抢占先机,获取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三、从消费者的购药主要依据分析。
调查询问了城市居民家庭在购买各种抗肿瘤用药时所想到的首要根据,结果表明,89.9%的家庭提及是由医生推荐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原因。这是由于抗肿瘤用药多是处方药,患者对肿瘤疾病的认知了解有限,服用什么药品受医生的专业推荐影响很大。另外,10.1%的家庭表示根据过去的使用经验来购买某一抗肿瘤用药。
同时,我们还可以从另外一种横向角度解读这组数据。在购买的首要原因中,决定并影响消费者购买的人员依次是医生、家人和朋友、药店店员,在所有原因占比中,分别是89.9%、8.3%和1.8%。这一方面反映出医生对于抗肿瘤用药的.销售是何等重要,药店店员的推荐是多么微不足道,另一方面也说明老百姓医药知识的缺乏,需要企业加强对百姓健康知识的普及。
过去的使用经验也是决定患者购买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它实际反映了医药企业实现产品的一次销售和多次销售问题。很多医药企业只关心重点渠道中的关键因素,如医院的医生,但是很少有企业会关注消费者的消费过程,消费者是如何进行多次购买的。鉴于肿瘤疾病的特殊性质,患者往往要长期服药才能保持较好的身体状态,所以在第一次购买后,医药企业更要关注他们的二次购买以及重复购买问题。企业同时还要关心产品每次销售后的患者使用情况,细致入微的售后服务相对于医药企业实现第一次销售,是一种投入少而销售效果更佳的营销措施。所以,企业不要只关心产品的前期销售,还要提供药品的售后服务。
过去的使用经验是患者对过去该药品疗效的一种肯定,这实际和占比6.9%的药效可靠是很相关的。在决定购买的首要原因中,关于药效有很多不同层次的直接提法,如药效可靠、起效快、副作用小、质量好、有持久功效/长效,如果将其合并则有14.6%的比重,加上一些隐含药效较好的原因,如医生推荐、过去的使用经验等,则可以毫不夸张地讲,药效是消费者在购买抗肿瘤药品时第一考虑的因素,这也是企业在营销中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当然,另一方面,药品的安全性也是影响消费者购药的重要因素之一。医药企业要特别注意自身的形象,调查中显示,如果制药企业发生药品安全问题,则会使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大大降低,从而影响企业形象,并直接打击消费者的购买信心。
再仔细解读数据我们会发现,医药企业是不是知名企业对于消费者购买并不是重要原因,它明显地排在功效、推荐等因素之后。那么,对于医药企业是否要进行企业知名度的推广,在市场推广过程中是否要在公司名和产品名之间权衡一下呢?或者说企业是否要有阶段性的传播重点呢?这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调查研究。
数据显示,对肿瘤药品,促销的作用不大,这说明这类药品不是快速消费品,也不是保健品,它是真正的以药效为主的一对一的专业产品,同时也说明它不是价格敏感型产品。了解这些药品特性后,企业才能有针对性地做好营销工作。
药品调研报告篇3
农村食品药品市场远而散,加强农村食品药品市场的监管是摆在各职能部门面前的一项十分艰巨紧迫的任务,特别是对我们乡一级市场监管站的一种挑战。农村食品药品市场摊小、点多、线长、面广、分散,远离各级执法机关。前几年在食品药品安全法规的宣传教育上成了空缺。如何在农村营造一个放心的消费环境,引导广大农民群众科学消费、健康消费、安全消费、节约消费、文明消费,是各职能部门必须认真思考和对待的重大问题。当前,在农村食品药品市场监管问题上必须克服以下以下几种不良倾向:
一、克服小而松的现象,坚持统筹规划的原则。
农村食品药品市场受条件的影响和制约,无论从经营形式、规模上看都比较小,并且从业人员素质都比较低,法律法规知识缺乏,山高皇帝远等。针对这一特点,我们不能因其小而放松对他们的监管。因为我乡总人口80%是分布农村,并且农村是一个巨大的消费群体。所以我们基层市场监管站必须把市场监管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抓。力求做到宣传要到位、自律制度要健全、监管措施要落实、巡查要到位,防止和克服小而松的现象。
1、必须要做到宣传到位,加强食品药品安全法规的宣传,充分发挥村协管员的职能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各种渠道,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加大宣传力度。让广大干群充分了解食品药品安全的基本知识、假冒伪劣商品鉴别的基本方法、依法维权的基本程序等、切实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
2、必须要落实责任制,按照属地管理实行辖区负责制的原则。首先各级必须签订各项安全责任书。各级的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同时加强对村协管员监督管理和业务指导,对工作中不负责的协管员必须严格查处,对玩忽职守、工作不尽职履责的责任人报请上级部门进行查处,严格逗硬奖惩,实行在食品药品安全上一级负责一级的监管运行机制,从而增强各级的工作责任感和事业心。最终保证农村食品药品市场监管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3、必须坚持农村各项制度,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业务要求,对食品药品经营户要求落实以下制度:
①进货检查验收制度;
②购销台账制度;
③质量承诺制度;
④索证索票制度;
⑤协议准入制度;
⑥市场开办者质量责任制度;
⑦食品药品质量自查制度;
⑧不合格食品药品退市制度;
⑨仓库管理制度。通过以上制度的建立,要求经营者做到合法经营、诚信经营,消费者达到合理消费、放心消费。
二、克服因远而疏的现象,坚持把远拉近管的原则。
由于我乡人口众多,且大多数分布在农村,条件造成那些食品药品经营户脱离监管,远离执法机关,并且各项法律法规知识缺乏,山高皇帝远的思想根深蒂固。为此我们乡一级监管站必须采取多种渠道来加强管理。
一是选派好农村协管员,充分发挥他们的职能作用;
二是经常深入基层,搞好巡查;
三是在各村社重点地段设立投诉点及时掌握辖区内食品药品经营底动向。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和谐的食品药品消费环境。
三、克服因散而乱的现象,坚持把散集中管的原则。
农村食品药品市场最大的特点是“散”。基本上都是小户经营,比较分散。首先要建立集中教育的长效机制,采取定期或者不定期形式进行宣传,切实提高从业人员的自律意识和安全意识。其次,最可能的实行统一规范管理模式。在农村食品药品规范管理上,可以结合当地实际,从业人员文化知识、自身素质等因素,简化程序管理,突出重点规范指标。形成简洁易懂、操作性强的农村食品药品统一规范模式。从纵横向和动态上去最大限度地利用、整合方面的资源加强市场监管,增强农村药品食品市场管理的效能,确保农村食品药品市场的安全。
药品调研报告篇4
一、基本情况
我市是从xx年开始启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在建立的33家adr监测单位中有18家乡镇级以上医疗机构、6家药品生产企业、9家药品经营企业,这些adr监测机构都配备的专职或兼职人员从事药品不良反应上报工作,同时建立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机构。
各监测单位在明确职责和加强组织建设的同时,逐步确定并完善了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程序,建立健全了adr报告制度,初步形成了我市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与监测工作的组织构架,为adr监测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充分发挥了医疗机构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中的突出作用,保证了全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的良性运行,使我市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在完成计划指标的同时,数量逐年提高。其中:xx年上报药品不良反应10例,xx年36例,xx年87例,xx年204例。
二、存在的问题
1、医疗机构报告adr数量和质量有待于提高。
目前,我市大多患者处方用药是经医师处方得到的,adr报告也都来源于医疗机构。由此可见,医疗机构不仅是诊断、治疗疾病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adr产生和防治的主要场所,还是adr监测与报告的主要场所。医疗机构报告的adr病例显然与实际上发生的adr数量相差很远。一方面医疗机构考虑自身利益,担心报告adr带来负面影响,让患者误会是医院的治疗水平有问题。另一方面医生把adr混同于医疗事故,以为adr就是医疗事故或者用药失误,害怕卷入医疗诉讼而在报告时顾虑重重,怕惹火上身,或者错误地认为出现了adr就表示医师的医疗水平差,因此,发生了adr也不愿报告。我市只有xx市第一人民医院1家医疗机构通过电子报表报告adr,其它医疗机构不是没有微机,就是没有连接网络,目前各医疗机构的不良反应报告都是由各县(市)局、分局、xx区由市局安监科负责将医疗机构纸报adr用电子报表上报。在医疗机构adr纸报表中,不使用规范性语言,填写不全、字迹不清等问题,给电子报表和adr关联性评价带来难度。
2、认识不到位。
许多医疗机构、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虽然开展了adr报告和监测工作,但对于大多数医疗机构、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来说,adr报告和监测工作仍是一个新生事物,单位负责人、医护人员、质量负责人、驻店药师甚至包括有些专业人员对adr缺乏正确认识,对其危害性了解不够,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有的认为,adr是用药过程中出现的正常现象,不必大惊小怪,没必要投入人力、物力去开展这项工作,对上级的要求也是敷衍了事,得过且过;还有的认为,adr是临床用药错误所致,怕影响单位的名誉和经济效益,以致不敢或不愿积极主动地搜集、分析、上报本单位发生的adr。
3、配备的专职或兼职人员责任心不强。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监测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开展adr监测的单位应配备专职或兼职人员。adr报告和监测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专业基础扎实的人员来承担。一些医疗机构、药品生产、经营企业领导对此不够重视,将adr报告和监测工作当作一般的事务性工作,让一些非专业人员或对相关知识一知半解的人员从事专(兼)职adr工作。随着adr监测工作开展广度和深度的增加,这些人员难以完成这一使命。
4、把adr混同于药品质量问题。
药品犹如一把双刃剑,在具有治疗作用的同时,也必然存在adr。有的医务人员、质量负责人、驻店药师对adr事件是否是由药品质量问题引起的不能肯定,怕闹笑话而不敢报告。因此,被通报了adr的药品并不表明是不合格的药品,也不应与“毒药”、“假药”、“劣药”、“不能使用”相提并论。在遇到这种情况时,adr报告人员一定要及时上报,把adr与药品质量问题正确区分开来,提高大家对adr的敏感度和上报意识。
5、药品生产企业报告adr的积极性不高。
药品生产企业不愿报告adr报告是由于医药代表在医院做临床时,只注重药品的销售情况,而不去了解药品的adr发生情况,这是医药代表不懂药品的相关知识,追求效益最大化的原因,没有医药代表对药品发生adr的了解反馈给企业,企业也就不知道在临床上发生了adr,有的药品生产企业即使知道药品发生了adr,也不愿报告,一是怕影响此种药品的销售,二是怕引起患者的索赔和纠缠。
6、药品经营企业对报告adr认识不足。
药品批发和零售企业不愿报告adr的原因,一是药品批发企业adr报告专(兼)职人员业务素质不高,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二是药品批发企业的领导只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adr报告这类小事;三是药品零售企业的驻店药师没有发挥他们的作用,药品零售企业对非处方药的销售量很大,驻店药师应多询问患者服用药品的感受,及时将患者服用药品出现的adr及时报告上去。
7、adr报告的范围小。
从xx年至xx年所上报的.报告中,基本全部是化学药品发生的adr,只有6例疫苗发生的adr,没有一例是中药或中成药发生的adr,不是中药或中成药没有adr发生,而是发生了adr没有上报,这也是我们的中成药在药品说明书上几乎没有标注adr的缘故。
三、几点建议
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针对现实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采取多种方式,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监测管理办法》,大力宣传adr的危害性及监测报告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认识,引起他们的重视,让他们认识到adr报告和监测是一项体现社会效益的工作,明确开展adr报告和监测是自身义不容辞的责任,为开展adr报告和监测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强化监管,健全机构。
我们应经常对医疗机构、药品生产、经营企业adr报告和监测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强化医疗机构、药品生产、经营企业adr报告和监测意识,增强其责任感,并着重在培养专业人才方面提供支持。由于adr报告和监测工作是一项技术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科学客观地分析和评价收到的adr信息是做好这项工作的根本,而adr的确认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进行全面客观科学的分析与评价,这就更需要既拥有丰富知识又有强烈责任心的人才来担当重任。因此大力培养相关人才,我们责无旁贷。可以通过印发adr相关知识资料、举办专题讲座和培训班以及鼓励自学等形式培养人才。我们要经常深入基层,掌握adr报告和监测网络设置、人员配备、制度落实等细节,并着力分析和解决adr报告和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定期通报辖区内adr报告和监测情况,并对adr报告和监测工作开展不力或弄虚作假的单位及个人按照相关规定严肃处理,决不姑息迁就。
3、加强督导,完善报告adr制度和程序。
督促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医疗机构组建专业人员组成的adr监测小组,负责adr监测的相关事宜,建立adr监测报告制度,制定adr报告程序。
4、强化“可疑就报”的原则。
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医疗机构实施adr监测与报告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及时发现adr信号,以便正确应对。因此,尽管报告的adr可能没有详尽的因果关系可供判断,但只要认定某种药物确实会产生adr,做到“可疑就报”,相信随着信息的日积月累,必定会从中发现许多规律性的东西。监测adr、评价药品与adr的因果关系是研究adr发生规律、减少adr的重要环节。但是,这需要大量adr原始报告的积累,这些报告是发现adr信号、寻找adr规律的基础。adr因果关系固然重要,但过分强调因果关系,尤其在报告之前就强调因果关系,势必会限制报告的数量和速度,很可能导致原始报告的积累不足,反而使得adr因果关系难以确定。
5、扩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范围。
在现有的专(兼)职监测网络的基础上,扩大监测网络的范围,现有的监测网络只局限于市、县级医疗机构、生产企业、一部分药品批发企业建立了adr报告专(兼)人员,在此基础上把药品零售企业、林业局、镇医疗机构、诊所也建立adr报告专(兼)职人员,对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以提高报告adr的范围。
6、加强药师与患者的沟通。
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医疗机构的药师与患者之间良好的沟通都是非常重要的。通过面对面的交谈和电话访问等方式,药师可以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和真实感受,发现可能被忽视的adr。通过沟通,药师还能使患者正确认识药物的不良反应,促进患者进行自我监测和报告。需要强调的是,药师应注意交流的技巧和方法,在获得有关细节和减少报告偏差的同时,尊重患者,为患者保密。
7、确定重点的监测控制对象。
我市每天所经营、使用的药品很多,无论其种类、规格、批号各不相同,而adr监测与报告的人力、物力等资源却非常有限,因此,如何确定重点的监控对象也就成为能否提高adr监测与报告水平和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除了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如临床试验药品、上市5年以内的新药和列为国家重点监测的药品之外,国内、外有关文献报道的药品,其它生产、经营企业、医疗机构发现的有adr疑似的药品,相邻批号的药品等也应作为adr重点的监控对象。如果这项工作做好了,就能有的放矢进行adr监测与报告工作,从而事半功倍。
adr上报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全员参加的、常抓不懈的日常工作,因此,我们必须采取不同的形式进行宣传和培训,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减少漏报或不报现象,为保护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作出努力。
药品调研报告篇5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是药品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在保证公众用药安全,促进合理用药方面所肩负的重要职责,同时此项工作的开展情况也是衡量一个国家药品监督管理水平和社会进步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的adr监测工作在走过20年发展历程后,即将进入一个高速起飞的阶段,因此我们有必要认真总结过去,分析当前所面临的形势和存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深刻思考,以明确未来监测工作的方向。
一、我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现状
自20xx年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成立以来,我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在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领导下,在各级监测人员的辛勤努力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一是各级监测部门领导和工作人员的认识水平不断提高。
二是全省adr监测体系框架初步形成。各市(地)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都已建成,组织保证体系趋于健全,adr报告的科学性、及时性、制度性进一步提高。
三是adr报告数量和质量逐步提高。根据今年上半年的报告情况,排名已从20xx年的全国倒数第二位上升到第十二位,新的和严重不良反应报告数量排在全国第七位,提前完成了年初制定的接近或达到全国中等水平的目标。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省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无论是与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以及与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相比,还是从监测网络体系的建设、监测专业机构的人员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来看,都还存在着很大差距。
1、病例报告发展不够平衡
病例报告主要集中在医疗机构,药品生产企业和经营企业的病例报告数量很少,从今年1—9月份上报的1199份病例报告分析,有1121例来自医疗机构,73例来自药品经营企业(6%),只有5例来自药品生产企业(0.4%),而这一比例在美国却是90%以上。这与发达国家和先进省(市)比较还有一定差距。
主要原因:
一是领导层认识不到位。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决策层领导没有充分认识到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对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大意义,甚至错误地认为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宣传药品不良反应知识会影响企业药品的销路,增加工作量,加重企业负担,不利于企业的发展。这种认识严重阻碍企业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的开展。
二是制度流于形式,监测机构形同虚设。许多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在形式上建立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制度,也成立了相应的监测机构,但实际上,制度只是一纸空文,机构也是形同虚设,无法有效地开展工作。
三是缺乏激励和约束机制。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大多依托自己的营销网络进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而营销人员缺乏对该项工作的认识和热情,又缺乏激励约束机制,导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缺乏力度。
2、年报告总数偏低,报告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虽然我们的报告数量在不断提高,但按世界卫生组织测算每百万人口中一年收到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应不低于200—400例,其中新的和严重的应不少于30%。我省收到的adr报告中,上报病例每百万人口不到60份,约98%的报告为已知的药品不良反应,其中具有警戒意义的新的和严重的病例只占2-3%,我们还远远没有达到利用监测体系发现信号进而开展风险管理的要求。
3、adr信息的收集和利用处于初级阶段
评价工作要实现的是信息转化器的功能,即将报告内容转化为有效信息,这就决定了它有着极高的专业技术含量,是多学科的系统整合。而评价工作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人才,恰恰是我们目前的薄弱环节。目前监测工作还停留在对病例的收集和上报上,上市药品的再评价工作还是空白,严重不良反应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尚未建立。
4、市(地)无专业机构和专项经费
从adr监测工作开展以来,各级地方财政一直没有经费的投入。如果是地方领导重视这项工作的,能够从其它办公经费中挤出一些开展工作,具体工作人员多是凭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热情和甘于奉献的精神来进行工作的,但单凭这些很难持久开展工作,工作也只能停留在初级阶段,很难有深层次的提高。
市、县两级都是兼职人员负责监测的管理工作,没有编制和专项工作经费,这成为深入、持续开展工作的最大障碍。由于没有编制,不能保证监测队伍的稳定性;没有专项经费,办公设施、宣传、培训等难以有效保障。一定程度上制约了adr监测工作深入广泛地开展。
三、影响因素
我省adr制度建设尚处在初级阶段,报告人员的素质、监测人员的素质、组织机构的建设、法规的执行力度,以及社会经济、法制环境、医药体制等因素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报告体系的建设。
由于近年来我国主要依靠自愿报告方式来完成adr的收集,该方式具有投资少,覆盖面广等优势,但其自身存在着漏报率高、无法统计发生率等缺陷。
四、对策建议及今后工作重点
1、加强宣传和培训
利用各种渠道,广泛提高对adr监测工作的认知度,尤其是提高医务人员和相应机构对《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的执行力度和自觉性。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工作,如将adr监测作为一门课程,纳入到在职医务、药学人员继续教育之中。建立专家库、顾问委员会等,吸纳各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加入这项工作,充分利用“外脑”的巨大能量,加强学习、交流与合作。
2、积极推进药品经营和生产企业的监测工作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采取相应措施,促使企业积极、自觉地投入到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事业中来。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应该尽早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自身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切实履行应尽的职责和义务,要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本单位生产、经营药品的不良反应报告和
监测工作,积极主动、及时地收集本企业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建立产品不良反应数据库。收集有关本单位药品的国内外药品不良反应基本情况,提醒用药者注意药品不良反应的危害性,向医生和患者提供药品安全性方面的资料及用药注意事项。药品生产企业要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印制药品使用说明书,并开展年度汇总工作。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及人民用药安全做出贡献。
3、进一步提高adr上报数量和质量
adr监测工作已全面展开,我们要通过各种宣传、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医疗机构、生产企业、经营企业的责任意识,促使其积极履行报告责任。这项工作不能停留在对上报数量的要求上,还要在质量上要有一个新的提高,要求上报具有警戒意义的新的和严重的adr病例。
4、加强信息评价与研究
随着公众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药品安全性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同时对政府管理部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技术支撑单位,各级adr监测专业机构除了负责adr病例报告的收集之外,还应该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分析和评价这些安全性信息的任务,为政府监督管理部门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专业监测机构应将adr监测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加强信息的评价与研究,分析与确认等深层次工作上,探索安全性评价的相关方法和模式,开展对重点监测品种的评价和因果关系分析,提高评价体系的整体水平和监测工作的整体效能。
5、加强药物警戒,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生命质量和自身健康的日渐重视,社会公众对医药产品信息,尤其是安全性信息有着越来越强烈的渴求,而且保证公民的知情权也是一个国家民主化进程的重要标志。时代及社会迫切要求我们透明、高效、及时地提供信息服务。为此,我们有责任对已经明确的药品不良反应通过各种途径向公众说明,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以便患者在选择和购买药品时,有一定的信息保障。对新发现的风险产品,及时告知专业人员,帮助他们在使用中规避风险,合理用药,并制定我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信息通报制度,建立起严重不良反应事件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
6、设定一定的政府投入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与药品监管的其他工作,如企业审批、品种准入、体系认证等相比,往往不易受到人们重视,工作难度也就更大。因此,我们药监部门的各级领导应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业机构和人员给予更多的关心和鼓励,尽可能地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工作条件。
要设定一定的政府投入,建立足够数量、高素质的监测队伍。改进监测的设备、仪器和各种措施,也可以设立专用网站和专线电话,以做医药工作者和群众报告药品不良反应之用。对监测队伍中认真负责、执法严明、成绩卓著者给予褒奖;对监测工作中有不负责任、执法不力、徇私舞弊等行为的人员,要认真查处。
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人民服务,重视和解决药品不良反应这个社会问题,其宗旨在于全心全意地关爱和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与健康,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所以我们必须共同努力,加紧基础建设,尽快实现由初始阶段到成熟阶段的过渡,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把我省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