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信息调研报告6篇

时间:2023-01-22 16:02:54 分类: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是调研任务的文字证明,是完成一项计划的书面参考,一份成功的调研报告不是没有依据想象出来的,是需要在客观事实的调研进程中产生的,以下是85报告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区信息调研报告6篇,供大家参考。

区信息调研报告6篇

区信息调研报告篇1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计算机网络技术迅速发展,人类信息时代大大提速。全球性信息化和网络化进程为现代社会发展创造了更高的效率。对于现代化金融保险企业而言,加强计算机网络建设,推进信息化建设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提高工作效率,进而加快全面创新,促进金融保险企业管理水平迅速提高。

为合理规划和建设金融保险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在此过程中,我对总部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都邦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企业信息化方面的调研,便于其他金融保险机构更好的借鉴。报告从信息化建设现状、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加快信息化建设的对策三方面进行阐述。

一、信息化建设现状

1.管理信息系统向大后援应用阶段发展,总部管理控制能力逐步在增强。

本次调研的都邦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是经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于20xx年10月19日开业的全国性财产保险公司。公司的主要经营范围包括:机动车辆保险、财产损失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短期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上述业务的再保险业务,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保险资金运用业务,以及经保监会批准的其他业务。

都邦保险公司在计算机网络建设和信息化建设方面,基本上已经建设覆盖全公司的综合管理系统,并强化总部各部门之间、关联分公司之间的实时沟通与协做,规范管理流程,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实现跨地域、跨公司的信息化管理模式。管理信息系统从总部、各分公司、各部门、每个员工的局部单独应用,逐步向跨部门、跨机构集成应用的阶段发展,总部对下属分公司的实时管控能力、业务协同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如都邦保险公司在全国拥有分公司32家,分支机构多达400余家,服务网点500余家,其分支机构基本全部实现了oa办公系统、核心业务系统、销售管理系统、财务sap系统及网上培训系统的上线运行,进一步规范了各分支机构的运营管理、销售管理、财务管理及培训管理等流程,强化了保费收入、业务费用、考核管理和培训等关键控制点的事前和事中控制。

2.深入应用保险信息化系统,为做强、做大保险主业提供强有力支撑。

现阶段,都邦保险公司立足于保险行业,在保险业务的各环节大力推广网络应用信息技术,建立了统一的业务系统标准和业务运营标准,不断的规范业务流程和操作标准,推动保险创新产品,提升市场竞争能力和知名度。网络信息化已成为众多现代化企业提高工作效率、产品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3.积极推进电子商务项目,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竞争力

保险在中国已经有近200年的历史。1979年4月,国务院同意恢复保险业务。20xx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对保险业做出“高水平、宽领域、分阶段开放”承诺。20xx年5月底,中国保险业总资产已突破1万亿元。与此同时,电子商务也已登上历史的舞台,并且已逐渐取代传统的销售模式,是对现代销售模式变革创新的促进。太平洋集团公司董事长说:新技术正在改变这个世界,改变我们原有的生活方式,对企业原有的商业模式也提出了新的问题。构建以客户体验为中心的新的商业模式,其特点就是以客户需求和客户体验为核心。没有这个特点,这个商业模式是没有时代特征的。缺乏时代特征的商业模式会导致企业在竞争中落败,不要说发展,生存都会有问题。

在调研期间,都邦公司充分发挥保险行业的人才和信息网络的优势,深入开展了网上在线销售、网上支付、第三方销售平台等电子商务项目,取得明显成效。但都邦公司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和同业相比尚存差距,如人保、平安、阳光等保险公司已实现了网络销售的多种功能,而且平安保险公司已在20xx年实现了10亿元保费收入的佳绩。网上产品销售,既降低了运营成本、规范了业务流程,又规避了暗箱操作,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公司的品牌价值也会得到提升。平安保险公司将产品销售与电子商务系统整合在一起,使保险产品更贴近市场、贴近客户需求,使保险市场发展速度大幅提升。

4.大力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提高了科学决策和技术创新能力

在调研过程中,都邦保险积极通过数据挖掘、信息网站、知识管理等,加大力度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实施信息分级共享到下属机构,为管理决策和技术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都邦保险采用统一对外门户平台,建立了40余个信息门户,上网信息几十万个文档,全公司员工通过信息门户系统实现了对网上信息和服务的共享,提高了效率。

但同时我们也发现,都邦公司在面对新的市场要求时,必须要增强创新意识,不受过去的模式和经验所限,要敢于用新的视角来分析问题,用新的工具来解决问题,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要重视新技术在经营管理中的运用,努力提高互联网技术、移动通讯技术、云计算技术的运用水平,把信息技术作为创新的重要引擎,优化客户界面,降低经营成本,防范经营风险,提高运营效率,推动企业的发展。

5.信息化基础环境进一步改善,为加快发展并实现公司战略目标做必要的准备

首先,都邦保险公司积极建立总部的信息网络平台,以总部为核心,建立了覆盖全国32家分支机构安全高速的专用oa办公管理系统,有效支持了日常运营、财务管理、办公等各项保险业务管理的应用。其次,都邦公司基本建立了总部的信息数据中心,将分散在管理中的各环节及各分支机构的业务数据资源进行整合,基础数据存储零乱、信息资源共享困难等问题得到不同程度地解决。再次,各类系统的信息化标准规范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为各种信息系统实现集成、共享创造了条件。最后,都邦公司信息化建设组织领导工作进一步加强。信息管理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得到提升,主要由信息技术部门负责管理,强化了信息化工作集中管理,并自20xx年以来,都邦公司每年都会召开专门的信息化工作会议,加强公司信息化管理,对公司的信息化建设做重要的部署,根据战略规划,明确了下一步信息化建设发展的目标。

二、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都邦保险公司的信息系统不能满足公司快速扩张的迫切需要,这种供求不平衡性直接影响业务的发展和管理的效率。

在大多数注重管理的企业中,新的应用需求增长速度要比数据处理部门所能提供的服务快得多,同样都邦保险也存在此类的问题,都邦保险20xx年10月成立,三年间的时间已从最初的6家分公司,发展到全国32家分公司,

速度发展非常快,但公司的信息化建设完全不能满足业务高速发展的需要,存在诸多的瓶颈,如系统人才匮乏、系统改造周期长、服务商质量评估及信息更新时效等问题,都直接影响到管理效率及业务发展。

2.投入成本有限,难以推动信息化建设可持续发展。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持续的成本投入和资金支撑,而在实际的公司运营过程中,百万千万的成本投入也未必能使系统建设立竿见影。但是如果项目投入没有能够给公司带来相应的效益增长和效率提升,那么企业决策者无疑将背负巨大的压力,导致在信息化投入方面慎之又慎。相比保险行业的特殊性,盈利周期长,短期内难以见到收益,所以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是长期的,也是相当巨大的;

3. 总部信息化管理和技术队伍参差不齐,难以承担各分支机构根据公司发展战略建设全局性的重任,难以推动信息化建设广泛开展。

保险企业内一般都存在信息技术人才匮乏,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都邦保险每年都会有相当一部分信息技术人员的流失,同时也会去全国部分院校进行人才的招募工作,保证整体信息技术团队的饱和性。但是要针对公司的业务实际定制管理信息系统,在人员流动较大的情况下,要想在技术和服务方面得到可靠的保证是很困难的。

同时,在保险企业之中,普通员工由于专业上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导致对网络信息化的理解存有差异,在使用计算机和网络开展工作的技能亟待提高。

三、加快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1.立足于保险行业实际,制定合理可行的信息化建设计划。

在信息化建设时,需要从公司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科学的计划,既要重视近期建设,仔细研究“战术”,把工作做到实处,也要考虑长期发展,认真思考“战略”,确保可持续发展,避免造成各机构、各部门、各项目成为“信息孤岛”,使信息资源没有互通,没有共享,造成信息资源的浪费。同时要防止软硬件的重复建设和投资,要把有限的人财物的资源充分发挥作用。

2.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强化信息化集成意识,充分发挥网络优势。

可靠、高效、安全的网络系统,对于保险公司而言,在决策、计划、领导、控制等各个环节都起着关键的作用,它能够帮助各级领导制定决策、分析形势,也可以辅助各层级的管理人员高效的开展工作,解决问题。

加强公司员工的信息化意识,加大对各层级员工计算机基础技能的培训,从繁琐的办公方式解脱出来,同时要增进大家对新型技术的敏感度。为此,各级员工在工作中应当多思考、多分析,一方面要强调操作规范,一方面要优化业务流程,同时大胆采用先进的技术,主动改进落后的的工作方式。

3.加强技术力量,推动信息化建设

要推动保险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足够的技术保障必不可少。一方面可以吸收专业人才加入企业信息化团队,充实专业技术力量;另一方面可以选送现有技术骨干力量参加相关学习和培训,提高知识水平,培养出一支技术过硬的科技队伍。企业自身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使信息化建设就能够得到基本的技术保障。另外,还可以与专业的网络服务公司建立全面合作关系,充分利用他们的信息资源,为企业提供更为广泛有力的技术支持,进而不断完善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4.规范系统管理,保证运营网络良好运行。

计算机网络既有它快速高效的一面,也会有信息安全隐患和威胁的一面。在公司日常运营过程中,软硬件的故障、病毒的侵染、黑、客的攻击都是我们日常所要面临的问题。为了保证系统网络能够正常运转,保护系统数据的绝对安全,使网络系统的功能在工作当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应当加强对其进行规范的管理,不断强化员工规范使用网络资源的意识。

四、报告综述

保险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它需要保险企业自身有完善的管理制度,良好的经营状况,还要同时满足功能完备、快速高效、安全可靠和便于扩充等各方面的要求,存在着投资大,有一定风险和投资期长等问题,所以应当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在做好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开展信息系统建设。

计算机网络是为了在企业高速运行而搭建的电子平台,计算机网络的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它伴随着企业的发展,会同企业一起成长,同时也只有把它与公司各项实际运营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在计算机网络建设中积极创新,加快信息化的发展,能够促进公司的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可以提高管理水平,降低管理成本,从而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确立更大的优势。

区信息调研报告篇2

加快卫生信息化进程 助推区域性医疗中心建设 区域性医疗中心建设,是市委、市政府正在全面推动的 八大中心建设之一。要有效增强我市作为区域性医疗中心的吸纳会聚功能,就必须加快推动适应现代医疗要求的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给保障和卫生综合管理等工作的卫生信息化建设。

一、我市卫生信息化建设发展现状经过近几年的探索与努力,我市卫生信息化建设有了较好基础,主要体现在:信息化资金投进不断加大,网络设施建设有了一定的基础,信息化硬件建设初具范围,医疗服务信息化利用有所推动,社区卫生服务和信息化管理初见成效,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进程加快。但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区域性医疗中心建设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多亟待完善的地方:一是卫生信息化建设发展不平衡。我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规范化综合业务信息系统已实现全覆盖,但是部份地区和单位对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重要性熟悉不足,卫生信息化建设严重滞后于广大群众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和医疗卫生机构内部管理、卫生行政部分综合管理的需要。二是存在网通而信息不通的题目。以市卫生数据中心为核心、覆盖辖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卫生专网已建立,然而不同地区、不同机构、不同业务系统之间还没有实现互联互通,难以资源同享。如20xx年以来已累计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700万余份,但实际利用较少。同时存在大量手工填报数据及重复收集信息现象。三是资金投进与卫生信息化需求存在较大差距。省市已拨款近20xx万元用于卫生数据中心的硬件建设和平台建设,但是我市信息化建设的投进机制尚不完善,缺少兼顾的、常常性的项目管理和经费安排保障。二、三级医院信息化所需资金尽大部份是自行张罗,由于难以获得直接经济回报,对信息化建设投进缺少主动性和积极性。四是卫生信息化知识普及和宣传不够充分。我委面向机关、企事业单位、乡镇等群体的调查显示,对卫生信息化工作的知晓率仅分别为30%、20.3%和9.6%,对其资源公道利用、保障医疗安全、进步医疗质量、控制医疗费用等作用更是知之甚少。另外,群众参与信息化实效体验机会偏少,特别对老年患者等亟需良好服务的群体还缺少人性化设计。五是卫生信息建设专业技术职员严重不足。主要表现在整体数目少、高级人材奇缺和现有人材知识结构分歧理。目前,市卫生信息中心唯一计算机、卫生统计等专业技术职员4名,其他基层医疗和管理机构多是毕业于计算机利用专业的技术职员,由于缺少医学知识和卫生管理知识,难以满足卫生信息化工作的需要。

二、对未来我市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领导,确保前期规划的有序推动。各级卫生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要切实担负起兼顾安排的领导责任,严格依照我市十二五卫生信息化规划的时间节点要求推动建设进程,将卫生信息化建设和业务系统利用情况列进各级卫生行政部分和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指标,加大考核力度。建立例会制度,完善沟通、反馈和解决机制,真正进步我市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决策水平。

区信息调研报告篇3

(一)介绍

信息技术教育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重要目标,以提高信息处理能力为主线,学习信息技术并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学科学习,以项目实践为基本的教学活动形式。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必须摒弃传统的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过程中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会学习、思考、探索和创新。为了使我们的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究中积极发展和创新,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索和勤奋操作的优秀品质,在开学之初,我对全校一年级新生进行了一次学前信息技术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二)分析学生,把握初中生的认知特点

在学年开始的时候,我为高一新生设计了一份问卷。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基本信息技术知识掌握情况”、“信息技术应用技能”、“竞赛情况”、“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态度”、“想告诉老师”。根据调查表的分析(见图1-图10),我们努力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合理教学策略。

调查结果统计:

1、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2、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的统计

约90%的学生熟悉键盘分布,15%认为自己的指法操作和姿势正确,62%认为指法操作和姿势基本正确,23%不正确。当然,老师只能通过观察来确认学生的自我评价。如果学生的自我意识是一样的,我们有必要充分发挥前15%学生的作用,帮助后23%的学生,从而加快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率。

据统计数据显示,用wrod编辑电子小报、用powerpoint制作幻灯片等应用软件约有50%在“基本按要求操作”的水平以上,约有45%根本不会操作。教学设计的关键是如何让16%熟练操作的学生有新的知识去学习而不是“吃不饱”,如何让不会操作的学生“吃饱”,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以上统计数据是教学中制定教学计划、设计学习任务的重要依据。这些数据也有助于我们了解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切入点和班级之间的差异。

3、初中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态度

根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试行)》的要求,初中教学内容中的“文字处理基本方法”是较大的一节,是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是日常生活和学习必备的基本技能。“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和“网络基础场景及其应用”不仅是学生最想学的,也是他们在实践中需要的。所以我以这些为出发点去了解学生,设计了这个问卷。

在调查学生学习态度的统计结果中,近70%的学生渴望学习更多,只有6%的学生是“不想学”和“学不学无所谓”,说明学生的求知欲很强;选择性学习者占24%,说明当代初中生有想法、有见解,这对于教师设计教学计划、制定教学策略、设定学习任务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激发不想学的人的兴趣,是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

(三)分析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制定教学策略

分析学生和教材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控制学生和教材,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合理教学策略,探索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模式,使信息技术课程更好。

雕刻策略是一种教学决策策略。在现代教育理论(思想)的指导下,信息技术教学策略是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活动和教学媒体的综合考虑。

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充分发挥教学资源的效益,根据学校软硬件条件好、学生基础好、对信息技术学习要求强的事实,通过学习信息技术相关内容,努力发展自己的个性、能力和水平,应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教学主线,适当删除与小学重复学习的内容,研究与高中教学的联系。比如在练习鼠标和软件的使用时,指导学生用童心做作品歌颂祖国和家乡,教育学生美和爱国。学会用word写作文,做小报,培养学生使用电脑的兴趣和意识,提高使用电脑处理信息的能力。

运用“情境启发”、“协作学习”、“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小老师”等教学策略开展教学活动。

所谓“情境启发”,就是利用信息技术为教学提供一个超越时空的隧道,将互联网和光盘上丰富多彩的信息资源呈现给学生,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一个广阔的世界,提供一个学习环境,增强对学生思维兴奋感的刺激。

“合作学习”是指多个学习者针对相同的学习内容进行互动和合作,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竞争、协作、帮助和分工,实现对学习内容的深刻理解和领悟。

“任务驱动”是指学生根据教材或老师的要求完成一项工作。任务驱动教学策略对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小老师”适合一些学生已经掌握了教学内容,或者有代表性作品的情况。让这些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并解释如何制作它们。它的优点是:有利于演讲者的成长,有利于激发观众的创作意识。让学生展示作品不仅是对他们成功的肯定,也是他们与学习伙伴分享学习成果的一种方式。让他们当小老师讲解制作作品的方法,既能锻炼口语能力,又能培养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其不断成长。对听者来说,说话者是同学和伙伴,表现出他所熟悉和感兴趣的东西,是老师不可替代的。同时,我的同学能做的,我也能做得更好,从而自然激发了学习的欲望和创造的热情。如果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就会有内在的动力支持,从而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基于上述教学策略,我认为在初中阶段,可以采用接受解决方案的教学模式、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和基于网络环境的合作学习模式。

作为信息时代的教师,不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也不再只是“一桶水、一杯水”的关系。教师是学生学习任务的设计者、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思维的启蒙者和学生潜能的挖掘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职责是建立积极的课堂环境,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想学什么,想得到什么,激发学生的成长欲望;帮助学生发现、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创造和保持积极的心理氛围,让学生快乐学习,快乐进步。

区信息调研报告篇4

一、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

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过程受主观、客观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1、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客观因素

首先是家庭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起重要的作用。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父母态度。学生的个性特点在学习动机的形成中也有一定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起重要作用,初入学的儿童其学习动机基本上是家长要求的反应。如低年级儿童说:“是爸爸、妈妈叫我来上学的、将来长大了像爸爸那样有本事、作业完成时会对父母说我给你做完了”等等。家长对小学生的学习要求以及家长以什么样的形象来作为小学生的学习榜样,不仅影响了学习动机的特质,也影响了学习动机的强度。

社会环境对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其影响是相当广泛的。一方面家庭和学校教育反映了社会的要求;另一方面社会还通过一定的舆论、制度来影响小学生的意向、愿望。报纸、广播、电视、书刊等传播媒体、媒介也随时随地的影响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

学习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学生施加影响的过程。在一般情况下,学校教育对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起着主导作用,而学习教育又是通过教师进行的。一方面,教师以自身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教育事业的献身精神,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另一方面,教师又根据社会、学校的要求以及小学生学习动机形成的规律,培养和激发学生正确而稳定的学习动机。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家庭、社会的要求与学校教育不一致时,则会抵消或破坏学校教育的作用。特别是社会不正之风、同伴中小集团成员的坏习气也常常阻碍小学生正确学习动机的形成。因此,必须注意采取预防或消除不良影响的积极措施,防患于未然。当然,这方面的工作需要家庭、社会、学校的密切配合,否则将收效甚微。相反,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影响一致的情况下,对小学生学习动机的效果最佳。

2、小学习动机形成的主观因素

小学生学习动机形成的主观因素包括生长成熟与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意志品质、志向水平、智力发展水平、思想品德等。

生长成熟与年龄特征是影响小学生学习动机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表明,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其主导性学习动机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总的趋向是随着年龄和知识经验的增长、世界观的逐步形成,也与社会要求相应的学习动机就愈来愈占有支配地位,并逐步成为学习的主导性动机。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多制约与一些与学习结果直接相关的具体人和事。如有些小学生之所以努力学习,就是为了获得父母或亲友的赞扬或奖励好吃的、好玩的,有些小学生则是因为喜欢教他(她)们这门课的老师,也就是爱屋及乌。一般来说,在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中,直接的近景性学习动机起主导作用。

小学生的兴趣爱好与意志品质是影响其学习动机形成的另一重要因素。对学习有强烈兴趣的小学生,往往会废寝忘食的去学习各门功课;意志坚强的小学生在正确学习动机和错误学习动机之间发生冲突时,能以理智和客观标准决定取舍。

学习动机还与志向水平有着密切联系。另外,小学生智力发展水平、思想品德等因素,都会对其学习动机的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动机和学习

动机在小学生学习中的作用是很重要的,具有正确动机的学生其学习态度是端正积极的,他(她)们会对学习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精力充沛、全神贯注、善于观察和思考问题,有强烈的自信心、好胜心、进取心,能够正确对待表扬和批评、成功与失败。在动机的推动下,他(她)们会顽强拼搏、勤奋学习,在学习上取得成绩,同时在智力上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开发。经实例证明,经过动机培养的小学生其学习成效要好于没有经过动机培养的小学生。

正确的动机可以增强学习效果。通常情况下,教师只注意动机对学习的促进作用,认为动机是学习的先决条件,却忽视了动机和学习之间的辩证关系,即学习好也可以增强动机。奥苏贝尔曾明确指出: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相辅相成的关系,绝非一种单向性的关系。也就是说:动机固然促进学习,而学习效果反过来也能增强学习动机。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当求知欲得到满足,产生积极情绪体验时,其原有学习动机也可以得到进一步加强。

在一定意义上说: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是一致的。动机正确且强度适中,学习效果则很好;动机错误或学习强度较高,学习效果则较差。

当然,两者之间不一致的现象也是存在的,表现在有的学生学习动机正确,短时间内学习较差,而有些小学生学习动机不正确,但当前成绩却很好。这种现象并不能否定两者之间的一致性,因为影响学习效果的不仅仅是学习动机,还有其他因素,如基础知识、智力发展水平、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以及身体状况、一时的物质奖励刺激等等。那些真正具有正确学习动机的小学生通过努力学习,在知识、技能等方面的欠缺会逐渐得到弥补,其成绩也将会不断得到提高,赶上并超过没有正确学习动机的学生。

三、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

根据小学生的生长成熟和年龄特征,其学习动机具有以下特点:

1、交往动机强于成就动机

交往动机是一种基本的社会性动机,是指一种需要与人亲近的内在动力,它起源于儿童与他人的接触,表现出群集感、相熟感、友谊感、亲属感、归属感等。成就动机是一种较高的社会动机,是指个人对自己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工作,不但愿意去做,而且能够达到完美地步的一种内在推动力量。

在小学阶段,交往动机明显强于成就动机。比如:小学生多愿意为他所喜欢的老师学习,而拒绝为不喜欢的教师努力学习(友谊感);为了获得父母、教师、亲友、同学的赞扬而认真学习(亲属感),当其自尊心或自信心因受责备、奚落而挫伤后学习会受到影响。因此,受这种交往动机支配的小学生能坚持学习,他不仅希望处于优越地位,而且希望得到父母、教师的喜欢和同伴的尊重。成就感在小学阶段还处于朦胧状态中,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和培养,使之学习能更有成效。

2、近景动机为主,远景动机为辅

直接的近景性动机是与学习活动本身直接联系,由对学习的直接兴趣、对学习活动的直接结果的追求所引起的动机。间接的远景性动机与人们对活动的社会意义的认识相联系,他是人们的理想、世界观等学习活动中的体现。在小学阶段,近景性学习动机占主导地位,而远景性学习动机起辅助作用。这是由于小学生的学习情绪不够稳定,容易受偶然因素的影响,长随情境的改变而变化。如有一个小学生在数学课上受到表扬,而由此喜欢上了数学课,后来换了数学老师,他这种由对数学老师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也就消失了。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直接的近景性动机比较具体,作用也较强,故仍不失为引发小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

总而言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一名小学教师不仅要上好课,而且要研究小学生学习的规律和心理活动,特别是要重视并充分发挥学习动机在学习中的作用,最终促进全体小学生主动和谐地发展、学习。

区信息调研报告篇5

干部管理信息化是干部工作的基础,十分重要。近年来,x县委组织部坚持“科学定位、夯实基础、服务中心”的工作思路,在干部信息库建设上狠下功夫,既有效地推进了干部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又促进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创新发展。

一、夯实基础,确保干部信息真实

1、高起点谋划。部务会抓住上级关于组织系统干部信息化建设的契机,明确干部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思想、总体目标,重点对科级干部信息库建设进行了认真谋划,确定按照省、市委组织部制定的标准要求,建设好集干部任免、考核、奖惩、培训于一体的科级干部信息库。同时,投资3万元添置了设备。

2、严标准审核。我们把干部信息审核作为信息库建设的重中之重。对照干部人事档案,将干部的三龄、两历、一职级即:年龄、党龄、工龄;学历、经历;职级作为审核重点,细化审核内容,统一审核标准,规范审核程序,明确审核责任,对审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做到及时汇报、及时研究、及时处理,确保干部信息的真实可靠。

3、快速度录入。通过明确信息录入的标准、要求和纪律,按照先培训后上岗的办法,对信息录入员实行资格准入,保证了干部信息录入工作地顺利进行,保障了干部信息录入工作的圆满完成。科级干部信息库录入了副科级以上单位103家,科级干部1495人,基本实现了干部信息的统一管理。

二、规范管理,维护干部信息完整

1、日常维护规范。我们按照相关组室认定审核,干部信息组统一管理维护的思路,切实加强对干部信息库的维护管理。尤其是将干部任前档案审核工作作为做好干部信息维护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并以干部“三龄两历一职级”为审核重点,保障了干部信息的全面、真实、准确。

2、信息交流畅通。对全县负有干部监督职能的单位进行认真梳理,确定县纪委、县人民法院、县人民检察院、县人事局、县监察局、县审计局、县计生局等职能单位为干部信息交流成员单位,构建起跨部门的干部信息交流体系。

3、安全保密严格。我们按照保密工作的规定,建立了干部信息安全保密责任制,配备了干部信息库专管员,充分利用加密认证、访问控制等技术手段,定期做好干部信息系统的数据备份和检测维护工作,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科学合理地划分了相关组室干部信息的查看和使用权限,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干部信息库的安全与保密。

三、优化服务,利用干部信息快捷

1、干部工作基础有了新的变化。我们坚持把干部信息库建设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基础性环节来抓,在干部信息库建立了35

岁以下正科级干部、30岁以下的副科级干部、妇少非科级干部、20名25岁左右的党政战略年轻人才、50名80年后优秀人才等五个方面干部信息平台。在近年县直单位主职调整过程中,我们充分运用干部信息库信息,协助干部组、部务会议查询干部信息、提供《干部基本情况表》136份,为选准人、用好人提供了全面、准确、真实、可靠的依据。

2、干部选拔任用效率有了新的提高。我们坚持以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效率为目标,充分发挥干部信息库的“自动化”效益。实现干部个人基本信息查阅自动化,《干部任免名册》生成自动化,《干部任免审批表》填制打印自动化。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提供了便捷、准确、全面的数据资料,提高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效率。

区信息调研报告篇6

培养学习动机,是使学生把社会和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变成他们自己内在的学习需要,是指导学生从没有学习需要或很少有学习需要到产生学习需要的过程。

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不是自发产生的,加之社会上各种影响也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我们有意识的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

1、通过学习目的的教育启发学生的自觉性

学习目的的教育,是老师的一项经常性的思想教育工作,是要使学生正确想认识学习的社会意义,把学习与崇高的社会主义事业和自己的远大理想联系起来的,从而形成长远的间接的学习动机,产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的热情和自觉性。

许多优秀教师的经验证明,学习目的的教育,应联系儿童思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并通过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事例,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把学习目的与生活目的教育联系起来,这样可以有成效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2、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因素,它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着满足和愉快的体验,从而产生进一步的学习需要。

为了使学生产生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教师要使学生明确某科知识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这是产生求知欲和学习兴趣的重要条件,比如:学习数学,学习感到枯燥,如果教师从多方面启发和通过演算题目,使学生了解到数学与自然科学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及日常生活都有密切的关系,是他们感到学习数学的重要,就能产生学习兴趣,而正是这种兴趣,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学生数学,另外,某一学科知识的积累是产生对该学科学习兴趣的基本条件,只有在学生牢固掌握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不断获得新知识,是学生感到学有所得,学无止境,才能激发学生不断探求新知的意向和兴趣,因此,教材过深获过浅都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教师必须有计划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如:介绍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课外书籍,指导他们单击有关课外活动等。

还要创设一定的任务条件,使学生在参加实践活动中不断增长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学生认识到学科内容的社会意义,还不一定能产生学习兴趣,如果把学生组织的到实践活动中来,承担一定的任务,是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到知识就是力量,同时感到自己的知识的不够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学习,这样就可以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发展,如:教师有意识的组织对阅读课外书不感兴趣的为班级选购图书并要他们向同学介绍这些书籍,收集有关书评等,这些学生在完成这项任务的过程中就能产生阅读课外书籍的兴趣。

3、利用原有动机的转移,是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

有的学生在学习方面或由于基础差,感到困难,活对学习的意义缺乏认识,或没有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因而学习动力缺乏,在学生缺乏学习动力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学生对其他的活动兴趣,迁移到学习中来。学生各有优点,各有爱好,比如,有的学生爱劳动,有的学习喜欢体育活动,有的学生爱看文艺书刊等,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组织到这些活动中来,并把学生参加这些活动的动机,引导到课业学习上来。

4、通过先进人物的榜样和教师的示范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榜样的作用是巨大的,有些学校请科学家文学家和先进人物向学生做报告,或组织学生访问他们;或介绍学生阅读伟大学者的传记,组织学生看《居里夫人》、李四光等杰出学者的电影,先进人物的生动事迹,为学生树立了具体的榜样,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自己对学习和探索知识的兴趣和态度,对学生经常起到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也是很重要的。

5、创设条件,以满足学习需要

创设满足各种学习需要的条件,对于正在形成中想学习需要的巩固与发展极为重要,事实证

明,学生对某学科的否定态度,同他们缺乏满足学习需要的知识,技能等条件有关,不具备这些条件就不能在学习中取得成绩,因此,学习动机的培养不仅要注意确立各种学习需要,同时还要尽量创设满足这些学习需要的条件。

6、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

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的结果,包括作业的正误,考试成绩的好坏和应用所学知道的成效等,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强化有益的学习动机,产生进一步好好学习的愿望,实践证明学生了解学习结果,比不了解学习结果的积极性要高,进步要快,从心里学生说,就是给予及时的强化,因此有经验的教师都很重视多学生的课堂上的答题、作业、考卷等及时作出评价,使学生知道正误,以激励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对他们能否自主学习至关重要,在教育活动教师既是文化知识的传递着学生智力资源的开发者,也是学生未来生活的引导者,学生心里健康的指导者,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人才学习学习努力。

《区信息调研报告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