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脸谱教案优秀6篇
详细的教案内容能够让我们更好地准备教学材料和资源,确保教学过程顺利进行,写好一份教案,我们才能更加自信地面对学生的挑战,85报告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京剧脸谱教案优秀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京剧脸谱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引导幼儿欣赏京剧脸谱的色彩美与图案美,初步培养幼儿对京剧脸谱艺术的欣赏与表现能力。
2、实践目标:鼓励幼儿尝试用对称的方法设计脸谱图案,并能细致、耐心地进行描绘与涂色。
3、情感目标:通过欣赏与表现,激发幼儿关心、喜爱京剧脸谱的情感,培养民族自豪感
活动准备:京剧脸谱欣赏、示范画(共4张);范例步骤图4张;幼儿脸谱设计用纸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引出脸谱话题:
孩子们最近我们一直在讲关于京剧的一些事情,都知道了京剧是我们国家的宝贝,表演京剧的演员不仅会唱、有真功夫,还有一个很大的本事——在演出之前每个人都要为自己化妆、设计各种各样的脸谱,就是在脸上画上代表自己角色身份的花纹、图案,很漂亮的!观众老远一看,就知道是好人还是坏人。所以,我们中国的京剧真的很了不得,连听不懂中国话的老外看了也直翘大拇指。
二、欣赏脸谱
(主要引导幼儿观察、了解京剧脸谱的主要特点:色彩鲜艳、对称;图案花纹对称、夸张。)
1、欣赏艺术化脸谱
引导语:(出示三张欣赏画)这些都是京剧中的大花脸角色(美的视觉享受与情感表达,要投入真情实感与幼儿的情绪一致,是和幼儿一起感受美的人,而非教授者;要对幼儿的情感表现有反映)。京剧脸谱真漂亮,你最喜欢哪一张,你觉得什么地方很美,很特别?(根据孩子的情况教师把握以下基本点,给予积极回应)
色彩方面:
(1) 找一找,有哪些鲜艳漂亮的颜色?幼儿自由说,教师手指点相应的颜色。
(2) 色彩与人物的关系,以及左右色块的对称。
小结:京剧脸谱上的颜色一般有红、黄、蓝、绿、黑、白;颜色浓浓的、深深的、亮亮的,一看就很吸引人,怪不得京剧有那么多人喜爱看。
图案花纹方面:
(1)找一找,哪个是后裔?(关注图案花纹的对称与简单蕴意)。
(2) 脸谱上还有许许多多其他图案,你看出来象什么?
小结:京剧脸谱上的.图案花纹真多,眉毛、胡子也变成了各种各样的形状(快速简单指点刚才幼儿说到的),真夸张,很有趣的。
2、欣赏范画脸谱
看看老师画的脸谱棒不棒,是一个大红脸。我把眼睛这儿设计成了云、浪花的图案(引导幼儿用手指头跟着老师笔划),一朵云,两朵云,三朵云;两边对称,右边也有一朵弯弯的大云朵,两朵云,三朵云……
眉毛变成了两朵大大的浪花,额头也是一朵卷卷的浪花,下巴是——两朵云。
三、示范设计脸谱
示范步骤:眼部周围——眉毛——胡子——额头和下巴
四、幼儿设计脸谱
1、帮助幼儿简单回顾设计步骤(出示脸谱步骤图)
2、鼓励幼儿设计脸谱(大胆、细心)
五、延伸活动
1、幼儿作品的赏析。
2、组织幼儿开展京剧脸谱展示秀活动。
京剧脸谱教案篇2
教材分析
脸谱是指中国传统戏剧里男演员脸部的彩色化妆。这种化妆主要用于净和丑,在形式、色彩和类型上有一定的格式,是具有民族性、夸张性的传统艺术。本活动引导幼儿欣赏京剧的精彩片段,感知脸谱的不同含义,通过绘画脸谱, 尝试用线条、色彩、对称、夸大等手法表现不同脸谱,从而培养幼儿对京剧的兴趣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的喜爱,这对于我国民族文化的传承是十分重要的。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中国国粹艺术——京剧的特点。
2.能够用线条、色彩、对称、夸大等手法表现不同的脸谱。
3.体验京剧艺术的乐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京剧脸谱、非洲部落的'面具等图片。脸谱作品数幅。勾线笔、油画棒、8k 铅画纸。
经验准备:幼儿提前欣赏大量的脸谱
活动过程:
一、交流讨论,初步了解中国国粹艺术--京剧的特点。 师:你们看过京剧吗?唱京剧时他们脸上要戴什么?
小结:京剧是我们中国四大国粹之一,京剧脸谱是中国戏剧中特有的化妆
艺术,通过写实和象征相结合的夸张手法,鲜明的表现某些人物的面貌,并从其面貌上揭示出人物的类型、性格、品质、年龄等综合特征。在非洲部落里, 当他们庆祝节日时,也会带上各种各样的面具跳舞,唱歌。
二、欣赏各种各样的脸谱及面具,感受京剧脸谱的造型的夸张、变形及色彩的丰富。
1.欣赏脸谱及面具的图片、照片。引导幼儿按照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方法欣赏,发现京剧脸谱上面的图案和对称特点、脸谱的基本用色,讨论不同颜色所象征的意义。
小结:脸谱不仅颜色漂亮,而且各种各样的颜色都有不同的含义,观众一看演员脸谱就可以知道他演的是什么样的角色。
2.教师示范用图形添加的方法画各种有趣、奇特的脸谱。
3.引导幼儿欣赏脸谱作品。
三、自由创造,能够用线条、色彩、对称、夸大等手法表现不同的脸谱。引导幼儿脸谱轮廓要画大,可以画长方形、椭圆形等各种形状的脸谱。造
型要夸张,奇特,可以在大脸谱中套小脸谱。背景分割稍细密些。涂色:脸谱 (一个系列的颜色或五颜六色)背景(一个系列的颜色)
四、欣赏小朋友的脸谱作品,体验京剧艺术的乐趣。
1.把幼儿的作品布置成脸谱展,引导幼儿欣赏。
2.讨论:哪个脸谱最特别,你喜欢哪个脸谱,为什么?
京剧脸谱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尝试利用鲜艳的色彩和对称的图案设计脸谱,发展幼儿的创造力,激发学习的兴趣。
2.欣赏了解京剧脸谱鲜艳的色彩和夸张的形象,激发对京剧艺术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京剧脸谱范例
3.京剧音乐磁带
重点:能用对称的方法表现脸谱。
难点:理解对称的美,并能有创意地表现脸谱。
活动过程:
一、老师谈话引起幼儿兴趣
师:昨天我们听了京剧,又看了京剧演员的服饰,今天我们来看看京剧演员,脸部的化妆好吗?
二、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幼儿欣赏京剧脸谱
师:它呀,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京剧脸谱。这个京剧脸谱这么特别,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来看看京剧脸谱的秘密呢?
三、幼儿和老师一起探索京剧脸谱,了解其特点。
1.观察脸谱颜色:颜色不是为了好看,而是有各自的含义:像红色的,它表示个性忠诚的;黑色的表示个性刚直的;它们表示的是好人。白色的表示个性多计谋的,还有黄色的,表示坏人。蓝色的、绿色的代表勇士;金色、银色的表示神话里的人。
2.观察脸谱的.对称:左边和右边脸的图案是一样的,都是以鼻子为中心左右两侧对称的。老师拿一张纸竖在图案的鼻子中间,请幼儿来看一看。
3.观察京剧脸谱的夸张:脸谱的眉毛、眼睛、鼻子这么粗、这么大,这样画是为了让看戏的人一看就知道台上有谁。
4.观察额头上有特殊图案的脸谱:额头的图案也表示一个人物
如:包公:半月代表他清正廉洁,办案公正,月亮是包公的象征。
四、幼儿创作,老师巡回指导。
1、师:现在有许多艺术家把京剧脸谱制作成艺术品,今天我们也来学学大艺术家来制作京剧脸谱来装扮我们的教室,好吗?
2、提出要求:
1)脸谱要以鼻子为中心左右对称
2)可以选择一种底色来表现人物
3)可以自由创作
3、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创作
五、将画好的脸谱剪下后表演京剧给家长看。
大班刮画:家乡的夜景
京剧脸谱教案篇4
活动背景:
在进行“国戏--京剧”教学活动设计时,我利用幼教资源上的资源,超链接了三张京剧脸谱,在欣赏其中一幅有许多旗帜的脸谱时,孩子们看到后立即手舞足蹈起来,我索性让他们活动了一会儿,当大家安静下来继续欣赏时,林林却又舞动起来,我未予制止,有几个男孩见势,也跟着舞动起来,教室里一片“混乱”,杰杰在舞动中把手甩到了林林的脸上,看来孩子们的兴趣还在模仿活动中,何不再次满足他们的愿望呢?这次我请孩子们自由组合进行模仿活动,过了几分钟,只听小马在跟军军说:如果我们能戴上脸谱来表演京剧就更好了。两人走来向我说出了他们的'愿望,当我把这个建议告诉其他孩子时,孩子们立即响应,我们进行了生成活动—制作京剧脸谱。
活动目标:
1、能大胆创造性地设计京剧脸谱。
2、体验设计、制作、表演的乐趣。
活动准备:
铅画纸、油画棒、松紧带、订书机、电脑、电视机
活动过程:
1、欣赏京剧脸谱。
利用幼教资源上的资源,超链接三张京剧脸谱,引导幼儿从图案、图案的象征性、夸张性、对称性、色彩等方面来讨论。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3、启发幼儿大胆设计图案,鼓励幼儿设计得越奇怪越好,提醒幼儿注意图案的对称性。
4、表演活动。
戴上面具,自由结对模仿京剧表演。
反思:此次活动是在进行“国戏--京剧”教学活动时,孩子们从欣赏京剧脸谱转移到了表演上,虽然我已经为他们提供了一次机会,可他们的欲望仍没有得到满足,所以出现了“犯规”行为,打断了预设课程,所幸我以朋友的角色来理解孩子们,在再次提供表演机会时,由孩子自己提出制作脸谱的主题。于是,我们进行了生成活动—制作京剧脸谱,当孩子们戴着自己设计的奇形怪状的脸谱模仿着京剧表演时,那高兴劲就甭提了。
朋友意味着理解,只有在理解基础上采取的合理教育才会让孩子认可你是他们的朋友,这就是我的感受。
京剧脸谱教案篇5
设计意图:
幼儿园的美术欣赏,是为了引导幼儿学会体验美术作品的形式美和内容美,具备初步的审美意识。京剧是我国的国粹艺术,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内涵非常丰富。然而幼儿对京剧接触很少,充满了神秘感。所以,在这次活动中,我特以中国传统艺术--脸谱作为欣赏对象,旨在让幼儿了解中国的工艺艺术。以脸谱精致、绚丽、独特的装饰风格来吸引孩子。
活动目标:
1、在欣赏课件、谈话、创作、欣赏作品中感受京剧脸谱色彩的鲜艳、图案的对称和造型的夸张。
2、欣赏京剧脸谱,了解色彩、造型与人物性格之间的独特寓意。
3、萌发对我国传统工艺的好奇心和喜爱之情。
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看过京剧,初步了解京剧是我国的传统文化。
2.(物质准备):音乐《戏说脸谱》、脸谱ppt、无颜色脸谱若干、颜料。
活动过程:
一、唱歌导入,引出脸谱。
1、师:小朋友会唱《戏说脸谱》这首歌吗?让我们一起来唱唱。
2、幼儿唱歌结束以后,教师提问:
你们知道刚刚唱的是什么吗?(京剧)
3、教师小结:对啦!就是京剧。京剧在我国很早以前就有了,很多人都喜欢京剧,不仅仅是因为好听还因为可以欣赏到美丽独特的脸谱。
4、刚刚小朋友唱的歌词中就有说到蓝脸、红脸、花脸、黑脸,这些脸谱究竟是什么样子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出示图片,幼儿初步欣赏脸谱的特点。
出示京剧脸谱与人脸图片,幼儿交流讨论,感知脸谱在色彩、五官造型、图案上的特点。
教师提问:脸谱与普通人脸对比,颜色有什么不同?(颜色更丰富)除了脸谱的颜色更多以外,五官有什么变化吗?(五官夸张)脸谱比人脸还多了什么?(花纹图案)
三、介绍京剧脸谱。
为什么脸谱有丰富多彩的颜色和夸张的造型呢?小朋友猜猜为什么?(好看、显眼)小朋友说的都挺有道理的,其实答案都藏在图片里,我们一起来找找答案。
1、观察脸谱丰富颜色。
2、观察脸谱夸张造型。
3、观察脸谱图案对称。
四、幼儿自由创作脸谱
1、今天我们一起来当艺术家,设计一张适合自己的脸谱吧。(你觉得你是什么性格的,设计一张符合自己性格的脸谱!)
2、小朋友在设计时要注意像我们欣赏的脸谱那样颜色要丰富,五官要夸张,左右图案要对称。
五、欣赏幼儿作品引导幼儿欣赏作品。(听创作者说出自己制作的脸谱用色和造型特点,以及作品的含义。)
六、戴面具表演幼儿戴面具边表演《戏说脸谱》边有秩序的离开活动室。
活动反思:
通过让幼儿观察、比较、分析,充分感受京剧脸谱的丰富色彩,体验到各种色彩和夸张的造型所带来的不同感受,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不断引领幼儿感受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同时我也将不断探索美术欣赏教学实践活动,在提升幼儿欣赏美、感受美的同时使自己的欣赏水平不断的得到提升。
京剧脸谱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了解京剧脸谱图案和色彩的象征意义,能够根据谱式绘画一个京剧脸谱。
2.在绘制过程中,了解中国京剧脸谱艺术的基本特点。
3.通过对京剧脸谱知识的学习,培养对京剧脸谱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关心、热爱中国传统艺术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回顾脸谱的知识
1. 脸谱的特点:象征性、夸张性。
2. 脸谱的色彩:
红色——忠勇侠义,多为正面角色。
黑色——刚正威武,不媚权贵。
白色——阴险奸诈;刚愎自用。
紫色——刚正威武,不媚权贵。
黄色——勇猛而爆躁。
金色——神仙高人。
绿色——勇猛,莽撞。
蓝色——刚强阴险。
3. 京剧脸谱在应用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谱式:
① 整脸:在整个面部涂一种主色,不勾花纹,而是在主色上画出眉、眼、口、鼻的纹理,这种谱式称之为“整脸”。
② 在整脸的基础上,用黑色把眉、眼、鼻等在颜色上突出出来,而是使前额、左右面颊呈现出三块明显主色,平整的如同三块瓦,称之为“三块瓦脸”或“三块瓦窝”。
③ 从脑门顶至鼻子尖,用黑色或颜色的立柱纹与眼窝大体呈“十字”形,额头涂白,有灰色小圈眉子,此种谱式称之为“十字门脸”。
④ 与整脸相反,脸谱色彩、构图最复杂的称之为“碎花脸”。
⑤ 色彩、构图不对称,表现人物形象反常、丑陋的'脸谱谱式,称之为“歪脸”。
4. 京剧脸谱的描绘着色方式有揉·勾·抹·破四种基本型。
揉脸:是用手指将颜色揉满面部,再加重眉目及面部纹理轮廓,是一种像真性的脸谱。
勾脸:是用毛笔蘸颜色勾画眉目面纹,填充脸膛色彩,成为五光十色的图案。有的贴金敷银,华丽耀炫,光彩夺目。
抹脸:是用毛笔蘸粉把脸的全部或一部分涂抹成白色,表示这一类人不以真面目示人,是一种饰伪性脸谱,又称粉脸。
破脸:是指左右图形不对称的脸谱,揉、勾、抹三种脸中都有破脸,是一种以贬意为主的脸谱。
二、绘画脸谱
按脸谱谱式在铅笔勾勒的图案上用水粉上色。
(强调:不能在颜色上来回涂染,以免将下面颜色带起。)
三、展示与评议
1. 依据不同谱式或色彩,分类展示学生作业。
2. 说说自己绘制的人物和绘制的感受。
3.教师点评,表扬有创意的作业,肯定学生耐心、细致的作业态度。
4. 教学拓展:
欣赏利用各种材料绘制的京剧脸谱,鼓励学生进一步尝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