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教案推荐6篇
准备好教案,教师才能在课堂上更有效地进行知识的传授和巩固,教案中的案例分析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下面是85报告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童年》教案推荐6篇,感谢您的参阅。
《童年》教案篇1
设计解读:
?童年的发现》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作者在九岁的时候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以及因这个发现在一次课堂中情不自禁笑出了声,被老师误解当众受到惩罚的事。除去“胚胎发育”、“进化”等一些生物学术语的理解难点外,整个文本无论是语言还是情节都充满了童真、童趣。从整个文本脉络和层次上来看,虽然文段较多,篇幅较长,但“童年的发现”和“因发现受到惩罚”两件事断章清晰,前后关联递进。所以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集中在学习字词、理清结构和探寻“发现过程”的内涵。其中,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思辨,对童年发现的起因(梦境)、经过(过程)、结果(规律)等教学内容进行了重组,期待在“简单”与“不简单”的感悟思辨中,让学生聚焦作者的发现过程(科学探索过程),从而敏锐地捕捉到作者童年发现的过程意义之所在。
教学目标:
1、学习字词,理清文章结构,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依托重点词句的品读,在由“简单—不简单”的感悟思辨中,探寻“发现”的过程意义。
3、感受作者大胆想象、积极思考的求知精神,培养基本的科学素养。
教学过程:
一、知人论世,引发兴趣
1、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的课文,一起读课题——《童年的发现》。
2、了解作者信息。出示:
费奥多罗夫:一位极富创见的思想家,也是世界上最早提出飞向宇宙的宇航学奠基人。他的学问渊深,博览书史,据说他几乎知道俄国国家图书馆所有藏书的内容。他不仅精通欧洲各主要语言,而且对包括汉语在内的许多东方语言也颇有研究。不仅如此,他对哲学、艺术都有很深的造诣,被人称为“百科全书”。
快速地默读。交流:资料当中最让你吃惊的是什么?
3、是的,就是这样一个博学多才、极富创见的人,他的童年又会有怎样独特的成长经历呢?请同学们拿出课文纸,自由地朗读课文。
二、理清脉络,指导读法
1、学习字词。
胚胎、滑翔、妨碍、祸患、驱逐、羞愧
随心所欲绞尽脑汁情不自禁
(1)寻索第一组词的构成特点;
(2)比较品析——读悟第二组词的意思。
2、理清结构
(1)齐读课文一、二自然段,感知主要内容并迅速分段;
(2)小结:阅读比较长的文章,我们可以试着先理清文章的结构,这样有助于更好更快的理解文章的内容。
三、感悟“梦境”和“发现”
(一)品读“梦境”
作者在文中说,他的发现是起始于——梦中飞行,出示:
每天夜里做梦我都飞,我对飞行是那样迷恋,只要双脚一点,轻轻跃起,就能离开地面飞向空中。后来,我甚至学会了滑翔,在街道上空,在白桦林梢头,在青青的草地和澄澈的湖面上盘旋。我的身体是那样轻盈,可以随心所欲,运转自如,凭着双臂舒展和双腿弹动,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哪里。
1、自由读——指生朗读——交流:这是一个怎样的梦
2、作者的哪些描写带给你这样的感觉?
3、带着这些感受,一边朗读一边在脑海当中描绘这些画面。
(二)品读“发现”
正是缘于这个奇妙的梦境,作者在九岁的时候就发现了胚胎发育的规律。关于这个发现,文中有一个非常生动而有趣的描述,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课文,找到它,并用波浪线把它划下来。出示:
“哈!这就跟画地图差不多。地上的距离很远很远,在地图上画出来只不过几厘米。人是由细胞构成的……从细胞变成小鱼,经过了很长时间。现在,这一段时间就折合成一个月。从小鱼变成青蛙又得经过很长时间,又折合成一个月。这样推算下来,到变化成人,正好是九个月。”我的发现竟是如此简单明了,我为此感到格外高兴。我想大概还没有人发现这个道理。
1、读着读着,你感觉这段话的字里行间流淌着作者怎样的心情?
2、把你觉得能够体现作者这种心情的字眼加上着重号(哈、竟、格外……)
3、指导朗读。
四、体味发现的“不简单”
但是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留意到,作者在形容自己的发现时用了哪一个词儿——简单明了。这在作者看来如此简单明了的发现,是真的那么简单地被发现的吗?请你再仔仔细细地读读课文的4—12自然段,边读边把你觉得使作者有这样的发现的原因划下来,看看你又能有怎样的发现。
(一)不简单——深度问答
1、指导朗读“问句”,感受追问的急切
4、你从这里发现什么?(善于思考、很有探索的欲望……)
(二)不简单——感受“痴迷”
我想的是那样的痴迷,以至于从河里抓到一条鱼,我都会翻来覆去地看个仔细,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该具有的某些特征。
1、点拨生字“痴”,通过字理的解读猜度“痴迷”的意思
出示:痴迷:入迷到呆傻的程度
2、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的痴迷?
3、抓住“翻来覆去”体验想象
4、补充写话:
我想得是那样痴迷,以至于
五、回溯“发现”,升华主旨
1、复现作者对“发现”的描述
2、质疑“发现”,再度感受“不简单”
板书设计:
童年的发现
不简单
《童年》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作者发现胚胎的发育过程,体会作者童年的探索趣味。
2.懂得童年的幻想给童年带来的快乐。
3.了解课文童真童趣的特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作者被老师罚出教室后的心理感受。
2.了解课文是怎么做到真实反映童趣的。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1.大家边听范读,边想一想我为什么那么痴迷于幻想?
2.大家来读一读你了解的情况。
3.打开书,预习生字。
二、学生初读课文,并画出文中的生字。
1.指名上黑板写出不认识的字。
凋缕芳吁耍训斥脾罕藤愈凌秉飕撩梳
衰绢侨眷
2.指名给这些字加上拼音。
3.让学生读拼音节。
4.正音、正字。
三、理解词语。
1.再读课文,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语质疑。
2.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理解其它词语。
4.出示重点词语,让学生巩固练习。读读这些词语。
四、指导朗读。
1.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难读的句子。
2.同桌互相学习,克服困难。
3.教师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并注意纠正错误读音。
4.教师指导读难句。
(1)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该具有的某些特征。
(2)哈哈!这跟画地图差不多到这一段的结尾。这一推理语句,要读出气势来,折字要重读。
(3)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现与发明,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语速稍快,应读得活泼,突出驱逐、迫害等词语。
5.再练练难句的朗读。
五、作业:抄词、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引导学生自学。
让学生默读全文,思考:
1.课文围绕梅花写了哪几件事?
2.判断:课文围绕发现写了一件事。()课文围绕发现写了三件事。(√)
3.小组讨论哪五件事?
(1)我常常做梦,老师告诉我人是由小鱼进化来的。
(2)我得出结论,人如何由小鱼进行成人的。
(3)在生物课上被老师罚出教室。
二、深入重点段,揭示中心思想。
1.让学生结合课题质疑。
2.从第一件事中,你懂得了什么?
3.从第二件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1)小组轮流读一遍,讨论。
(2)发言。
(3)打出投影:仔细读这句话,你能体会出什么含义来?
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现与发明,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这里的驱逐和迫害指的是老师的处罚吗?
4.自由读第三件事,你体会出什么?
5.通过你的朗读,读出这份天真来。
6.指名读这一部分,强调有感情地读。
三.作业
熟读这篇课文。
板书设计:
童年的发现
梦中飞行――>人的进化
地理课上――>胚胎发育
生物课上――>驱逐迫害
《童年》教案篇3
一、预习检查
1、掌握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
噗【pū】脯【pú】(fǔ果脯)绺【liǔ】惩【chéng】咒【zhòu】
颊【jiá】嗅【xiù】
皱纹【zhòu】(绉纱zhòu)兜【dōu】鬃【zōng】 辫【biàn】 鼻【bí】
壶【hú】
咕哝【gū nong】诅【zǔ】
2、掌握下列词语的词义。
咕哝:小声说话(多指自言自语,并带不满情绪)。 胸脯: 指胸部。
两膝:大腿和小腿相连的关节的前部。 惩罚:严厉的处罚。
发绺:许多头发顺着聚在一起。 马鬃:马颈上的长毛。
诅咒:原指祈祷鬼神加祸于所恨的人,后泛指咒骂。 丰润:丰茂滋润。
温柔:温和柔顺(多形容女性)。 知心:知己。
颤动:短促而频繁的振动。 敏捷:(动作等)迅速而灵敏。
两颊:脸的两侧从眼到下颌的部分。 五光十色:形容色彩鲜艳,样式繁多。
皱纹:物体表面上因收缩或揉弄而形成的一凸一凹的条纹。
3、作者简介:
高尔基(1868—1936),原名阿列克赛·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苏联作家。生于木匠家庭,当过学徒、码头工,面包师傅等等,流浪俄国各地,经历丰富。1892年开始发表作品。其中剧本《小市民》、散文《鹰之歌》、《海燕》等作品引起巨大反响。后因参加革命工作几次被捕。1906年发表长篇小说《母亲》被视为第一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品。1934年当选为苏联作家协会主席。还写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4、背景介绍:
高尔基5岁时,做木匠的父亲去世,于是他寄居在开设染坊的外祖父家。幼年的高尔基常常陷入日渐衰微的家庭小私有者们凶狠的争吵斗殴中。在高尔基的童年,曾是织花边女工的外祖母是他最亲近的人。不知道多少个夜晚,外祖母常常坐在炕炉沿上,望着被小洋灯的亮光照耀着的小外孙,滔滔不绝地讲述着童话故事。这些童话正如高尔基后来回忆的:“我的头脑里充满了外祖母的童话,就像蜂房里充满甜蜜一样。”高尔基笔下的外祖母形象是俄罗斯乃至世界文学中最光辉、最有
人性、最有诗意、最有艺术魅力的形象之一。
二、课文导入
?播放flash《外婆的澎湖湾》】,在这首歌曲的美妙旋律中,我们可以真切的感受到演唱者对于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每个人都有一个金色的童年时代,在人生的长河里,这是一段最美的时光。童年时代留给我们许多难忘的爱的故事。父母之爱,朋友之爱,爱伴着我们成长,爱让我们感动,让我们拥有太多的回忆和幸福。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童年的朋友》这一课,认识一下高尔基心目中最敬佩、热爱的童年朋友——外祖母。
三、教学步骤
⒈ 提问:朗读课文。读完全文,你认为哪句话可以概括全文的中心内容呢?
明确:“她马上成为我终身的朋友,成为最知心的人,成为我最了解、最珍贵的人,——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的”。
⒉ 提问:在这句话中,作者把外祖母当作了自己的朋友,同时文章的题目也是“童年的朋友”,这个题目合适吗?文章哪些内容可以体现出两人的关系是朋友?
明确:①说话的语气“温暖而柔和”。
②对于睡觉问题的处理——“不想睡就不睡好了”。
③关于奶瓶的问题的处理——“你昨天怎么把牛奶瓶子打破了?你小声点说”。
⒊ 提问:在文章的中心句中,作者还说到:“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那么课文中那些地方直接或间接的体现出了外祖母的爱心呢?
明确:外祖母“那样温暖而柔和的腔调”,“说话好似在用心地唱歌”,“她微笑的时候……闪出一种那以形容的愉快光芒”等正面描写以及“我”的心理感受等侧面描写,都能体现出外祖母对“我”的爱。
⒋ 提问:本文以塑造人物为中心,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丰满的外祖母形象。那作者在刻画人物时使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呢?
明确: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⒌ 提问:通过这些描写,你觉得作者的外祖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加以分析。
明确:慈爱、开朗、乐观、坚毅、勤劳能干。
慈爱——“温暖而柔和的腔调”;“说话好似在用心唱歌,字字句句都像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一下子就牢牢地打进我的记忆里”
乐观、坚毅——“她微笑的时候,那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但整个面孔仍然显得年轻,明朗”;“通过她的眼睛……温暖的光芒”。
勤劳能干——“腰弯得几乎成为驼背……举动像大猫似的轻快儿敏捷”(表明外祖母承担着繁重的劳动和艰辛的生活)
(穿插三次对眼睛的描写)
⒍ 提问:为了更好的表现人物,文章还使用了极富表现力和饱含感情的词语。在刻画外祖母形象的时候,运用了很多这样的词语,大家来找一下。作者使用这些词有什么样具体的作用?
明确:“愉快”“快活”“年轻”“明朗”“快乐”“温暖”“轻快”“敏捷”“可爱”。都是褒义词,表达了对外祖母的赞美。
⒎ 提问:同时文章还使用了巧妙的修辞手法,具体来说说作者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明确:①描写声音和动作的句子:“外祖母说话好似在用心地唱歌,字字句句都像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一下子牢牢地打进我的记忆里。”把语音比作
鲜花,这个比喻又鲜艳又奇妙,非常富有美感,外祖母的形象也写得非常美好。
②用“驼背”比外祖母的腰,写出了外祖母的辛劳,把外祖母比作猫,调皮中写出了外祖母的勤劳能干,也表现出“我”和外祖母的“朋友关系”。
⒏ 提问:文章开头第一段的外貌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写出外祖母生活的不如意,也为后文写外祖母对“我”态度的温和作反衬。
四、作业布置
⒈ 有人说得好:“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写人最好是写眼睛,从而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本文就多次写到了外祖母的眼睛,你能写写老师上课的眼神吗?
⒉ 如何理解“最知心”“最珍贵”的“终身的朋友”?你童年时代最难忘的朋友是谁?
用学习文中的写法,用简短的文字描绘出你心目中朋友的形象。
《童年》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记事,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
2、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事,通过事情表达童年的美好,突出“趣”字,体现个性化。
3、记事的内容具体,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中心突出。
教学重点:能正确地理解题意,明确《童年趣事》的选材范围。
教学难点:把所选择的材料加工整理,按一定的顺序表达出来,做到言之有序,内容要具体,中心要突出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同学们都会唱童年这首歌吧,老师是听着这首歌长大的,我们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尽管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经历,人的童年是不尽相同的,但有一点是一样的,童年的故事都让人难以忘怀的,因为童真,因为有趣,因为幼稚,故事就多了几分色彩。生活中的每一天,你们身上都发生着不一样的故事,今天,老师让同学回忆一下童年那充满稚趣而又很有意思的事,用文字表达出来。
二、明确范围,简要指导
1、指明读作文提示,思考,这次习作有什么要求?
2、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老照片,围绕老照片或珍藏的有关引起童年回忆的前前后后法身了那些有趣的事,有文字把它表达出来。
3、教师指导解题
?童年趣事》这个题目,选取什么材料,怎样写法? 让学生讨论后总结出:
(1)、要写出童年时代的生活。
(2)、要写出“趣”来。
(3)、要写出童年的特点。
(4)、从题目看,不限写一件事。但《童年趣事》老师要求写一件事。
三、出示范文,启发点拨,指导选材。
出示《童年趣事》与《童年记事》两篇范文,进行比较,他们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共同点。根据学生的回答,
教师小结:相同点是都写童年时代回忆的事,都是既可写一件事,也可写几件事,的题目。不同的是《童年趣事》突出一个“趣”字,不应该是有意的,难忘的事或值得回忆的事,《童年记事》不应是有趣的,应该是有意的,难忘的或值得回忆的事。
教师出示讨论题:
1、《童年趣事》文章给人的感觉是真实的吗?有意思的吗?有趣吗?
2、范文中的语言、动作、神态及心理活动的描写怎样?那些地方值得你借鉴?
3、你能把这篇文章换个题目吗?
4、回顾生活,启发选材。
我们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童年的趣事就如同一颗颗珍珠,你能采一颗与大家分享吗?把你的趣事用一两句话告诉大家。学生交流,师生评价是否符合写作要求。若学生谈了`有趣的并积极向上的,应该给予表扬,如果说得有趣、但却是低级的、庸俗的、没有积极意义的事,不值得去写。拿出你的笔,把你经历的趣事写出来吧。
四、快速习作,教师巡视
1、再次明确写作范围,要求在三十分钟内完成450字的文章。
2、在教师的巡视中,对少数写作文有困难的同学适当降低作文要求,只要抓住有趣二字,写出自己的感受就行。
五、学生自改、互改二次作文
1、学生自改、互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重新感受写作的过程,在查缺补漏中完善了自己的作文,享受了习作过后的愉悦感。
2、二次作文,选择两篇习作读一读,简单评改。
教师总结:
?童年趣事》与《童年记事》两篇范文
板书: 童年趣事
(1)、要写出童年时代的生活。
(2)、要写出“趣”来。
(3)、要写出童年的特点。
(4)、从题目看,不限写一件事
《童年》教案篇5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倾听、交流、语言文字的运用。
2、通过习作,感受童年的美好、纯真,使学生珍惜童年,热爱生活。
3、指导学生具体有序地写出童年有趣的事情,表达真情实感。
4、围绕是否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是否表达了童年生活的有趣,认真修改自己的习作。
1、重点:通过讲述童年故事,收集反映童年难忘的生活片断,通过交流,拓展学生的思路,使他们从不同角度讲述自己童年的故事,在习作中表现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进一步感受童年的美好、纯真,激发学生珍惜童年,热爱生活的情怀。
2、难点:把故事讲述具体,清楚,并能注意表达方式,使其能引起听众的兴趣。并进一步提高交际与习作的能力。
一、启发谈话,引出话题。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同学们,大家都知道《童年》这首歌吧?是的,我们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今天,就让我们回忆一下童年那些充满稚趣而又很有意思的事,并用文字把它表达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二、联系课文,读写结合指导写作。
1、我们学过了《东阳·童年·骆驼队》、《祖父的园子》、《童年的发现》《童年的水墨画》等课文,说说这些文章给你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什么。
2、你能说说这些场景为什么能使你印象深刻吗?(有趣、天真、可爱……)作者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让你有这样的感受,你能从原文中找到吗?(学生找出原文中值得学习借鉴,能运用到自己习作中的地方)
3、我们的童年生活又是怎样的?是不是也有很多有趣、天真、可爱的故事?让我们静静地回到回忆的深处,去找回我们的童年。在讲自己童年的故事时,注意要抓住事物的特点,能够使听的人印象深刻。
4、拿出事先准备的老照片,讲讲围绕老照片或珍藏的其他有关引起童年回忆的物品,前前后后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学习小组互相交流)
5、教师简要提示。
(1)要突出“趣”字。(要突出特点,要有稚趣,要有意思,要有发现,要有反思……)
(2)要根据特点展开,要说实话、真话、心里话。
6、请同学们来说一说自己童年难忘的故事。要求把事情说清楚、说具体。
7、学习小组内相互说说自己最难忘的事情。
8、指名学生叙述刚才准备的有趣的童年往事。要求把故事的过程说具体、清楚。
四、明确要求,草拟作文
1、读“作文内容”,明确这次作文给我们提了什么要求。(提示学生:可以是记叙文,也可以是诗歌,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来表达)
2、把自己的童年趣事写下来。
3、交流习作,提出修改建议。写好之后,可以同学之间互相交换着看,并展开评价,欣赏写得好的地方,指出不足之处,提出修改建议。
《童年》教案篇6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熟悉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能回答课后题。
2理解课文内容,能给课文分段。
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初步熟悉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能回答课后题。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能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1导入。
2范读,思考,给课文分段。
3自读课文,读准,找出不理解的词,读准。思考:课文中的我们干了什么?
4同桌互读讨论问题,并互相纠正,读准。
5指名读课文,分段读,纠错,词语理解指导。
6再读课文
(1)找出课文中的童谣。
(2)捏泥巴捏了什么。
(3)给课文第二大段分两层。
7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与练习。
8读课文检查:
(1)指名读课文。
(2)填空组词:
三五()()活()活()开()破()狼()虎()
爽()舒)()无()无()。
(3)根据课文填空:
()的大肥猪()的长耳兔()的小绵羊()的老爷爷()的老奶奶()的新媳妇。
9小结:课文内容、写法、思想感情。同时指导理解文中“这风一样的日子”的意思。
10板书:
童年的泥巴
一(1、2)总写:童年生活让人留恋
二(3、4、5)分写童年的美好生活3、4捏泥巴5吃泥烘烤
三(6)总写童年的日子像风一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能说说课文写了童年的什么事。
2掌握本课12个生字的音、形、义及相关词的意,掌握5个生字的音。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掌握本课12个生字的'音、形、义及相关词的意。
教学过程:
1指名读课文。
2复习:
(1)给课文分段。
(2)给课文第2大段分层。
(3)说说课文写了童年的什么事。
3指导读课文练习。
4同桌互读课文练习,读准。
5生字生字学习检查与指导:
撒(多音字)
狼虑
狠虚
限
6感情朗读课文表演。
7找出课文中的童谣,并搜集你知道的童谣,同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