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索教案6篇

时间:2025-04-03 17:20:19 分类:工作报告

教案中的时间规划能让教师更好地应对突发情况,为了提升课堂的有效性,教案中应包含适当的评估反馈机制,以下是85报告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科学探索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科学探索教案6篇

科学探索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幼儿认识影子产生的条件即有物体、光的照射,并且物体挡住光。

2.丰富词汇:照射。

3.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激发幼儿的求知欲。

教学准备:

玩具动物一只、幻灯机一台、 “手影”辅助道具若干。

教学过程:

1、猜谜语:人人有个好朋友,乌黑身子乌黑头;阳光下面跟着你,就是从来不开口。

2、教师出示玩具动物,请小朋友想想怎样让小动物出现影子。

3、教师:刚才小朋友想了许多办法,你们说为什么用这些方法能出现影子?

4、教师利用幻灯机做若干实验,说明影子产生的条件。

a、打开幻灯,让光线照射在墙上。问:现在墙上为什么没有影子? (因为没有物体)

b、出现小动物,不开幻灯,问:为什么没有影子? (因为没有光的照射)

c、打开幻灯,把小动物放在幻灯机后面,问“为什么没有影子”? (因为物体没有挡住光线)

d、打开幻灯,把小动物放在幻灯机前,问“为什么出现影子了”?

通过实验,使幼儿归纳出影子产生的条件:物体,光的照射,物体必须挡住光。

e、请幼儿谈谈在什么地方见过影子?影子有哪些用途?

教师鼓励幼儿充分地想象,并进行启发,如:小朋友可以利用影子玩、“踩影子”游戏,还可以做手影等。

f 教师做“兔子”、“孔雀”、“螃蟹”,让幼儿猜是什么小动物。

g 幼儿两人一组用手影创编故事,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

科学探索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找影子、藏影子、做手影游戏等活动,让幼儿知道影子是怎么形成的。

2、要求幼儿用完整的句子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3、使幼儿对探索影子的自然现象感兴趣。

4、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影子是怎么形成的,并对周围的自然现象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木偶、投影仪、胶片、彩笔。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活动的主要环节很清楚地再现,即开始环节、基本环节、结束环节、延伸环节。注:重点表述基本环节)

一、找影子

1、木偶影子表演

教师在投影仪上操纵木偶小猴,使小猴影子做出各种动作。

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小猴的影子在干什么?

2、幼儿找影子。

小朋友看看,墙上有小猴的影子,你们也出来找找自己的影子。(教师拉上窗帘,开灯,然后放音乐,幼儿找影子)

告诉我,你们的影子在哪里。让你们的影子表演各种动作,看哪个影子的动作最优美。(幼儿表演各种动作)

刚才,你们的影子在干什么?影子怎么也是会跳、会走的?

小结:影子真好玩,我动他也动,我做什么动作,它也做什么动作。

(关灯)咦,影子呢,为什么影子没有了 ?(开灯)为什么影子又出来了?(再开灯、关灯)

小结:影子跟亮光有关系,有亮光,影子就出来,没有亮光,影子就没有了。

二、藏影子。

我们来做藏影子的游戏,请小朋友动脑筋,把自己的`影子藏起来,老师来找。想一想,怎样藏,老师才找不到你的影子。(幼儿藏影子,教师找影子,被找到影子的幼儿站在一边)

(问没被 找到影子的幼儿)我怎么没找到你的影子?你为什么藏在这里?

小结:亮光照不到的地方,没有影子,所以老师就找不到了。

游戏玩两遍。

三、做手影游戏。

今天,老师青睐一个表演家,她会做各种手影游戏。(老师表演手影游戏)

老师表演的是什么?哪个小朋友也会表演?(小朋友用木偶或者手影表演)

说说你表演的是什么?

小结:在亮光下面,可以做各种影子游戏。

活动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找找还有哪些地方有影子。找个好伙伴做做有趣的影子游戏吧。

教学反思

1、本次活动内容来源于幼儿自发的游戏活动,贴近他们生活,深受孩子们喜爱。

2、本次活动,目标设置得当,尊重幼儿原有的知识经验,让幼儿跳跳就能达成新的认知目标。

3、本次活动过程井然有序,过渡环节自然,消除了幼儿消极等待的时间。

4、在教师找幼儿影子,幼儿找其他幼儿的影子环节让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充分的互动了起来,活跃了课堂氛围。

5、在找影子环节,让幼儿主动的探索解决问题的方式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观能动性。

科学探索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尝试操作了解区分磁铁可以吸的物质,感知磁铁特性。

2、了解磁化现象。

活动过程:

1、课前让幼儿了解磁铁可以吸什么,再让幼儿相互自己已知的哪些物体可被磁铁吸住,哪些不行。引导幼儿进行分类。

2、组织幼儿讨论:这些不能被磁铁吸的是什么材料的?能被磁铁吸的是什么材料的?

3、让幼儿在活动室找一找还有哪些东西能被磁铁吸住,哪些不能?

4、磁铁不能放在什么地方?了解磁化现象。

磁力可以穿过什么

活动目标:

让幼儿操作、探索、发现磁力具有穿透性的现象。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猜想磁力可以穿过什么,并在活动室里寻找磁力可以穿过的物品。

2、幼儿分类验证材料:纸、木头、玻璃、布、瓷、植物叶子、橡胶等。

3、教师小结:磁力具有穿透性。

磁力的大小

活动目标:

通过操作,让幼儿感知磁力的大小。

活动过程:

1、准备布、被子带领幼儿观察实验:磁铁能穿过布,但不能穿过被子。

2、引发

幼儿讨论:为什么磁力可以穿过布穿那不过被子?

3、师生再次实验:用磁铁透过木盒盖使别针动起来,引导幼儿认识到,随木盒盖的加厚,磁力最终动不了别针。

4、幼儿自己做实验并记录:

为幼儿提供大小不同的磁铁和别针,让幼儿记录大小磁铁一次分别可吸多少别针。

好玩的电动玩具

活动目标:

1、通过玩电动玩具,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

2、让幼儿了解电池的正负极会影响玩具的启动或静止。

活动过程:

1、准备一些电动玩具先让幼儿玩,并让幼儿思考:电动玩具为什么会动起来?

2、师幼共同探索。装反电池的正负极,启发:“老师这里的玩具也有电池,谁来试试电动玩具能动起来吗?”

3、教师总结:电池的正负极的不同,会影响玩具的动或静。

4、引导幼儿了解不同的玩具里面装的节数也不一样。

好玩的摩擦起电

活动目标:

1、探索什么东西能摩擦起电。

2、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

活动过程:

1、指导幼儿用尺在丝绸、皮毛、头发上做摩擦起

电的实验。

2、提出问题:尺在别的地方能摩擦起电吗?

3、幼儿自由实验。

4、小结。

分散和聚集

活动目标:

1、知道颜色聚在一起深,扩散开来淡。

2、培养幼儿爱做实验的兴趣。

活动过程;

1、出示滴管,介绍滴管的用法。

2、提出问题:如果用滴管吸一滴红墨水滴到餐巾纸上,会发生什么情况/

3、幼儿做实验。

4、小结:当红墨水聚在一起时颜色很深,当红墨水慢慢扩大,它的颜色就淡了。

探索各种声音

活动目标:

1、知道物体振动会产生声音。

2、通过操作各种材料,体验声音的产生。

活动过程:

1、课前做实验“会跳舞的娃娃”,交代任务。

2、幼儿自由操作,体验物体振动而产生声音的现象。

3、用多种材料尝试,体验它们发出的不同声音。

4、师小结。

玩镜子

活动目标:

1、通过自己观察、探索,知道各类镜子的特点及作用。

2、发展幼儿观察力,提高求知欲。

活动过程:

1、交代任务:玩有趣的镜子,提醒大家要爱护这些镜子。

2、操作一:每个

幼儿自选一种镜子,探索怎样玩的有趣。讨论:各自玩时,发现了什么?

操作二:幼儿另选几种镜子,观察照出的'物体发生的变化。讨论:各自玩了哪些镜子?照出来的物体是怎样的?

操作三:根据不同的镜子照出物体的不同变化,让幼儿寻求答案。讨论:为什么镜子不同,照出的物体和原来的不同?

3、老师总结。

玩磁针

活动目标:

1、了解磁针转动的原理――指南针。

2、培养幼儿对科学产生兴趣。

活动过程:

1、交代任务:玩磁针,并提出要求。

2、幼儿自由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3、老师小结。

使球停在斜坡上

活动目标:

1、探索使物体停在斜坡上的方法。

2、培养幼儿的合作性,体验合作带来的快乐。

活动过程:

1、提供多种材料,让小朋友自由探索。

2、小朋友相互讨论探索结果。

3、再次操作。

4、师生共同讨论探索方法、结果。

科学探索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影子的存在的原因。

2、萌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及求知欲望。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判断及合作的能力。

重点难点:

光线照射在物体上,物体挡住光线就产生影子。

活动准备:

选择阳光的日子、在教室布置成黑黑的.,并放一盏灯在教室。

活动过程:

一、玩踩影子游戏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带领小朋友在室外玩踩影子游戏。请小朋友说一说你看到的影子影子的特征,你看到的是什么样子的影子?

通过幼儿自由玩自由发言,体现幼儿学习知识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原则。

二、寻找影子、了解影子的特征 。

教师引导学生:看一看影子是怎么来的呢?通过让幼儿幼儿观察了解:天气是什么样的,并提问如果阴天没有太阳会不会有影子。教师小结:太阳光照在自己的身体上,身体挡住了太阳光就产生了影子。

三、学生操作,在实验中感受光源位置与影子位置的关系。

教师带领小朋友回教室做实验:发现没有光,影子就不存在了,有了光才会有影子。教室不开灯,一片漆黑,学生们发现看不到影子;教师江灯开启,请学生看,有了影子。教师提问小朋友:看一看,光和影子在一起吗?影子在光的哪一面?得到:影子总在光的另一边。

请学生玩手影游戏,体会影子和光带给我们的乐趣。

科学探索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萌发探索人体的兴趣。

2、在观察和操作中,初步了解皮肤的构造和功能,提高观察能力和触觉感受力。

3、知道要注意保持皮肤的清洁,并使皮肤不受到损伤。

活动准备

1、课件-人体的某些器官

2、操作材料:冷水、热水、夹子、羽毛、石子、玻璃球、绒毛玩具、木块、放大镜、印泥、白纸、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幼儿互相找身上的皮肤,知道皮肤的.重要性。

1、教师:小朋友,你们觉得人体中什么器官最重要?

2、请小朋友互相找一找身上哪些地方有皮肤。

(幼儿观察议论,得出人的身体上每个地方都有皮肤。)

3、教师:皮肤是我们人体最大的器官,那我们如果没有皮肤会怎么样?

小结:皮肤就象我们的外衣一样,人身上不能没有它。

二、通过观察和操作,了解皮肤的构造和功能。

1、请小朋友去玩一玩桌上的材料,互相说说发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

2、材料安排

第一组 冷水、热水

第二组 夹子、羽毛

第三组 石子、玻璃球

第四组 绒毛玩具、木块

第五组 放大镜、印泥、白纸 第六组 记号笔

3、请小朋友说一说发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

小结:皮肤上有细细的毛孔和绒绒的汗毛,热了,毛孔能帮助身体排汗、散热;

冷了,毛孔就缩小,不让冷空气进入体内。手上有指纹和手纹,而且每个人的指纹和手纹是不一样的;

它还能感觉出冷、热、痛、痒,感觉出物体的软硬、光滑和粗糙;皮肤还具有弹性。

4、小朋友去玩一玩刚才没玩过的材料。

三、讨论如何保护自己的皮肤。

1、启发幼儿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讨论:

要勤洗澡、洗脸、洗头、换衣,防止尖利的器具损伤皮肤,伤了要及时擦药,要加强锻炼,

使皮肤更健康。

五、游戏:对与错

请小朋友仔细听,如果我说得话是对的,就举起手中的红卡,如果是错的,就举起手中的绿卡。

1、蔬菜和水果使我们的皮肤变得不健康。 (错)

2、喝水对皮肤有好处。 (对)

3、皮肤被划破了,就再也不会好了。 (错)

4、小朋友用了化妆品能使皮肤变得更漂亮。 (错)

5、最薄的皮肤是嘴唇,最厚的皮肤是指甲。 (对)

科学探索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放屁的一些知识,知道放屁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2.能正确对待正常的生理现象,乐意关注自己的身体。

活动准备:

自制ppt;图片若干。

一、谈话导入

价值取向:以“放屁”声导入,大胆表述自己对“放屁”的看法。

播放“放屁”声,提问:

这是什么声音?听到这个声音让你想到了什么?

你是怎么看待这件事情的?

小结:到底“噗”是不是一件正常的事情呢,我们今一起来往下看。

二、阅读理解

价值取向:师生共同阅读讨论,知道放噗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1.讲述第一段,讨论:

提问:小强突然“噗”了一下,看看他身边的人有些什么表现呢?

小结:是呀,同学们异常的眼光及行为,把小强吓的目瞪口呆。

提问:你们觉得“噗”能忍吗?小强忍着会有什么后果呢?

小结:哦,原来“噗”是不能忍的,小强忍着脸涨得通红,开始肚子疼,还不断打嗝,最后“噗”的更响了。

2.继续讲述第二段,讨论:

提问:那“噗”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看视频:听听医生是怎么说的)

小结:现在我们知道“噗”是怎么形成的',也知道“噗”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只要有肠和肛门的都会噗。所以当我们在健康方面有不知道的时候可以去询问医生,医生会帮助我们。

3.讲述第三段:讨论:

提问:那还有谁会噗呢?

小结:只要有肠和肛门的都会噗,所以这些老老少少、大大小小的人和动物都会噗。

4.完整讲述故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一个科学故事《每个人都噗》。

讨论:现在我们都知道噗是怎么一回事,那你现在还会忍吗?还会怕被同学笑话吗?

小结:有“噗”的时候别忍着,没关系,因为每个人都会“噗”,“噗”是一件正常的事情。

三、自主探寻。

价值取向:引发幼儿进一步探索“噗”的秘密,乐意关注自己的身体。

1.自由观看、探索“噗”的秘密。

重点:幼儿三人一组自由结对观看噗的图片,教师参与讨论,

如:噗和我们吃的东西有什么关系?噗和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关系?

2.师幼共同交流,解读“噗”的秘密。

小结:当我们对一件事情不太了解的时候往往会有很多不正确的评价,当我们了解了以后就会变得很正常了。我们回去再仔细看看阅读一下,一定还会发现更多的知识和秘密,所以平时我们要多多关注我们的身体。

《科学探索教案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
付费查看全文和复制
限时特价: 5元/篇原价10元
在线支付
联系客服
复制成功!
付费成功后,若无法使用请联系客服 微信号:bigfish5135 打开微信
在线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2:30 14:00-18:30 周六 9:00-12:30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如您已付费,请耐心等待,切勿二次付费。
支付成功 已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