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个人先进事迹材料5篇
当我们撰写事迹材料时,务必让人物事迹生动鲜活,以引导大家认识和学习先进人物,事迹材料可以通过文字、图片、图表等多种形式来呈现,以增强信息的清晰度和可视化效果,下面是85报告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脱贫攻坚个人先进事迹材料5篇,感谢您的参阅。
脱贫攻坚个人先进事迹材料篇1
xx,男,中共党员,现任xx区二轻集体工业合作联社党组书记、主任。
自xx年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该同志认真按照区委、区政府的部署,不断强化帮扶意识、健全工作机制、拓宽帮扶思路,在他的带领下,该联社挂点联系帮扶的贫困村——xx镇xx村各项帮扶工作扎实有序开展,并于xx年顺利实现了脱贫摘帽。
一、深入调查研究,摸清帮扶对象底数
为了准确把握目前xx村的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好脱贫攻坚工作,他经常轻车简出,深入结对帮扶村xx镇xx村调查研究,进行认真细致的调研摸底,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并对该村的基本情况、经济发展现状、群众脱贫愿望和扶贫开发规划等有了深刻的认识。
二、健全工作机制,确保帮扶工作稳步推进
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他确立了联社开展脱贫攻坚的具体工作机制。一是加强领导。xx同志亲自抓扶贫工作,成立了以他为组长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对联社扶贫工作组织实施和指导督查。二是制定方案。及时制定了《xx区二轻联社关于实施脱贫攻坚工作方案》,细化帮扶资金、项目、责任、考核等5个方面的容,为脱贫攻坚的运行畅通、协调夯实了基础。三是明确责任。确定机关9名干部职工和贫困户“一对一”帮扶。做为单位的主要领导,他能够亲力亲为,在镇每周召开的扶贫周例会,他都能亲自参加。此外,他在自身负责联系帮扶5户贫困户的情况下,还随时掌握全村的脱贫攻坚情况,做到情况明、底子清。两年多来,联社扶贫工作小组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想方设法、倾尽所能,为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促进了问题的及时解决,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三、突出重点环节,制定落实具体帮扶措施
针对xx村所处的地势低洼实际情况,该同志对症下药,突出重点环节,大力实施“科技扶贫、项目扶贫、资金扶贫”三大举措。一是大力实施科技扶贫。两年来,联社先后为该村在“美丽乡村”和村部建设给予8万多元的资金支持,给予贫困户免费赠送鸡苗1万多羽。二是大力实施项目扶贫。帮助该村积极争取了300多户,每户投入500元,合计投资20多万元的自来水项目,目前已投入使用。通过协调农田水利配套、农村道路等项目资金投入,形成以淮山、莲藕、毛节瓜等为主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从而促进农民增收。
四、坚持标本兼治,促进经济科学发展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xx同志深刻认识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工作更注重扶志和扶智。一是解放思想强脑子。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针对贫困户存在的“等、靠、要”、守土安贫和悲观失望等思想观念,他带领联社干部职工深入开展了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活动,与群众面对面地谈心,分析贫困原因,寻找致富门路,宣讲新观念、新思路,有针对性地解决思想观念上的问题。二是开拓视野找路子。在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方面,他先后邀请了市、区种养专家对村民进行了科技培训,提高了村民的致富水平。三是培育典型。他在村树立了致富典型,充分发挥示户带头作用,推广他们的致富经验,组织贫困户进行学习培训,请种植大户、养殖大户、外出务工人员介绍致富经验和创业历程,使贫困户开阔了视野,增强了自立意识和脱贫信心,激活了他们的在动力,确保了xx村能够按照区委、区政府的要求,于xx年顺利摘掉贫困村的帽子。
脱贫攻坚个人先进事迹材料篇2
健康扶贫显真情排忧解难暖民心
“我们要主动承担扶贫济困的社会责任,积极回报社会,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再立新功。”在今年四月份召开的桂平市脱贫攻坚千人誓师大会上,xx医院院长黎明立下了军令状。他用行动践行自己的誓言,最近他被评为“20xx年xx壮族自治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健康扶贫送温暖
黎明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关于做好健康扶贫工作的指示精神,结合医院工作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健康扶贫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由内、外、妇、儿、急等科室医疗专家组成的健康扶贫医疗队,到乡镇开展与贫困患者进行一对一帮扶、免费义诊及送医送药等工作,提升贫困村医疗服务能力。
开展关爱困难患者大行动。给贫困患者发放健康扶贫政策明白卡,对极度贫困患者实行医药费优惠政策,减轻他们的负担。截至目前,共发放贫困对象优惠卡5万多张,患者凭卡享受优先就诊、优先治疗、优先取药、免挂号费、体检费优惠20%的待遇,帮助困难患者减轻医疗负担。
近年来,黎明医院累计为1550名贫困白内障患者进行白内障复明手术医疗救助,让患者得以重见光明,累计减免、优惠费用达400多万元。
产业扶贫见成效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黎明在扶贫工作中,注意培养贫困户的脱贫技能,让他们掌握技术,有效遏制返贫。
xx年,该院与xx镇庞村结对,更与该村庞光明、梁枢全2户贫困户签订产业帮扶协议,提供养鸡资金2万元。两家贫困户通过饲养600羽土鸡,实现增收脱贫,并辐射带动庞村30户群众养殖土鸡共3000羽。引导贫困户发展种植业,截至目前共带动庞村种植百香果35亩、粉马蹄示范基地40亩,为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脱贫攻坚个人先进事迹材料篇3
她年龄不大,很多小朋友却亲切地喊她“村公所奶奶”;她驻村时间不长,对村民的情况却了如指掌,用心用情用力为村民办好事、解难事。她就是xx县商业办驻xx村扶贫工作队员xx。
每天早上,在xx县xx乡xx村村道上,总有一位中年女性在晨练,她就是xx。在晨练中,既可锻炼身体,又可接触村民,还能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xx经常利用早、中、晚的`时间,到村民家里走访,走到哪家就到哪家屋里坐坐,村民觉得她很平和。因为她“接地气”,大家都亲切地叫她“周姐”。因为她住在村公所,小朋友送她昵称“村公所奶奶”。“周姐”和“村公所奶奶”已成为xx在xx村最响亮的名片。
xx村自然条件较好,土地肥沃,以种植水果、蔬菜、水稻为主,但香柚、夏橙等水果因柑橘黄龙病而毁坏。20xx年,在xx乡党委、政府和县商业办扶贫工作队的引导下,xx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种植香芋1100亩,当年产香芋1800吨。通过示范辐射,带动周边朝阳村、八角亭村等种植香芋1万多亩,成为xx省绿色食品示范基地,实现了规模化种植。近两年,由于受市场行情的影响,香芋销售不好,xx和队员们就引导、鼓励村民尝试种植其他的经济作物。20xx年,贫困户江代贵从广西引进种植马蹄40亩,年产值达35万元,纯收入达15万元,不仅脱了贫,还成为了致富带头人。今年,江代贵发展种植马蹄xx0亩,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成立了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农户”方式,带动其他贫困户和农户发展种植马蹄300多亩。
xx与驻村帮扶工作队员找准贫困户致贫原因,精准施策开展帮扶。通过“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脱贫一批”。目前,全村78户贫困户除3户社会保障兜底户因情况特殊外,已实现全部脱贫。xx通过水滴筹平台,利用微信发朋友圈,为重病贫困户发起众筹2起,筹集资金2万多元,帮助重病贫困户解决了部分治疗资金;通过中国社会扶贫网发布贫困户的需求信息,共发布需求信息348条,对接成功335条,对接成功率达96%,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她利用自己的舞蹈特长对xx村舞蹈队进行技术指导,去年xx村选送的舞蹈参加全县“全民健身日”活动比赛,荣获了三等奖,通过开展文化活动,提振了村民的“精气神”。
20xx年,xx村支两委代表全体村民把一幅绣着“精准扶贫,一心为民”的锦旗送给扶贫后盾单位。今年6月,在xx县整治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工作推进会上,xx做了典型发言。
脱贫攻坚个人先进事迹材料篇4
xx同志,现任xx乡人大主席,具体负责全乡脱贫攻坚工作,有着长期的农村工作经验,对农村有着深厚的感情,深知农民的疾苦,多年来始终坚持为农村服务。自从担负起xx乡脱贫攻坚工作以来,他认真贯彻省、市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一系列安排部署,他不断强化帮扶意识、健全工作机制、拓宽帮扶思路、落实帮扶项目、解决农村实际困难,积极指导全乡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为全乡贫困人口的准备识别、精准帮扶、顺利脱贫做出积极贡献。
为了准确把握当前农村基本现状,有针对性地做好全乡脱贫攻坚工作,他经常轻车简出,深入村、户调查研究,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研摸底,每到一处,走家串户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认真听取村干部和群众的反映和要求,共同分析解决脱贫的方法,研究脱贫对策。在各村协助和支持下,他带领乡扶贫办的同志先后完成了两次贫困户精准识别工作,建立健全、完善和充实了全乡34个村526户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档案,弄清了全乡各村贫困人口的分布和贫困状况,且在他辛勤、务实的工作态度的带动和感染下,全乡干部同志动真情、动真格,真扶贫、扶真贫,真抓实干、埋头苦干。进一步确立了扶贫开发工作思路,找出问题症节,找准致贫原因和制约xx乡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制定了《xx乡脱贫攻坚三年规划》,科学合理的确定了我乡脱贫攻坚工作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任务、项目规划及实施计划,为推动全乡脱贫攻坚工作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xx乡的脱贫工作一直处于人少事多的超负荷运转状态中,扶贫办共有2名兼职人员,了解贫困户生产、生活情况,撰写汇报材料,与对口扶贫单位联系,落实各项扶贫工作计划措施,接待贫困户来访等各项工作忙的不可开交。特别是在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识别“回头看”和贫困户动态调整时,为了切实把超出标准贫困人口的甄别出去,把低于标准贫困人口容纳进来,在乡一住就是3个多月,他不怕若、不怕累、不怕脏,常常中午就耽误了饭点,吃方便面是常有的事。并且经常利用休息时间给乡村干部进行政策培训,讲脱贫致富的技能和办法。
为了完成全乡201x年脱贫任务,迎接上级脱贫工作检查考核,他委屈了孩子,慢待了父母,辛苦了妻子,也忙坏了身子。自负责此项工作以来,尤其201x年的贫困户动态调整工作中,家务事基本上全部移交给了妻子。乡扶贫办的工作在他的言传身教下,扶贫办的同志们都以苦为乐,团结进取,认真开展各项工作任务。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一年来,他始终以农民增收脱贫为核心,突出产业脱贫取得了新的成效,顺利完成全乡201x年脱贫任务,全乡1个贫困村摘帽,63户164人实现脱贫,其中外出打工脱贫34户85人,种植、养殖脱贫12户33人,子女毕业、入伍就业脱贫13户39人,个体户经营脱贫2户5人,政策兜底2户2人;这一切,无不倾注着他的心血和奉献。
脱贫攻坚个人先进事迹材料篇5
孙晓秀是夹江县市场监管局的一名普通干部,自孙晓秀同志参加脱贫攻坚驻村工作以来,她坚持以紧密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为宗旨,以优秀党员同志为学习榜样,坚定扎根基层、扶贫为民的信念,履职尽责、深入脱贫攻坚一线,扎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用实际行动获得了群众的信任和赞扬。
一、深入走访农户,掌握村情民情
为扎实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确保打赢扶贫攻坚战,孙晓秀驻村后与村干部一起,加班加点深入开展走访农户活动,全面掌握白果村的基本情况。白果村位于夹江县木城镇西部,幅员面积10.2平方公里,辖9个村民小组,共909户2659人,有贫困户83户211人。大多数村民以农业生产为主,主要种植茶叶、黄花,科技含量较低,群众技术水平不高,经济收入水平较低且增长速度缓慢。虽有一小部分农户从事养殖业,但养猪、养鸡数量较少,均没有形成养殖规模,没有形成经济增长的支撑产业。且全村留守老人、儿童较多,缺少青壮年劳动力。
通过深入走访,全面了解掌握了村情民情,为群众发展生产,实现增收献计献策奠定了坚实基础。白果村七组陈玉琴,家境困难,家里有一个80多岁的奶奶和一个50多岁的父亲,但是不幸的是在20xx年11月,这个年仅10岁的小姑娘失去了唯一的父亲,这个家的顶梁柱倒了,就剩下这一老一小。孙晓秀得知后经常到孩子家问寒问暖,为陈玉琴买生活和学习用品。为从根本上解决陈玉琴家经济困难,孙晓秀积极努力,最终为陈玉琴办了五保。幸福总是很短暂,不幸再次降临到陈玉琴身上,陈玉琴的奶奶在今年2月因病去世。知道这件事后,孙晓秀立即组织村干部、帮扶责任人入户慰问、帮助处理奶奶的后事。在奶奶的后事处理结束后,孙晓秀用心给陈玉琴做心理疏导,鼓励陈玉琴勇敢地生活,并积极与陈玉琴的亲属协商,落实陈玉琴的抚养人,还为陈玉琴发起爱心捐款活动,共筹集6000余元的爱心款,让这个失去亲人的小姑娘感受来自社会大家庭的爱,让她在成长的道路上不觉得孤单。如今,只要孙晓秀去看她,己经懂事的小姑娘总是多远处出门脸上带着微笑迎接孙晓秀……。
二、讲究工作方法,稳步推进驻村帮扶工作
(一)全面贯彻落实上级精神。孙晓秀作为第一书记,带领驻村帮扶工作队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扶贫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理清思路、强化责任,增添举措,切实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努力下功夫,扶贫攻坚工作扎实稳步推进。
(二)深入抓好驻村帮扶工作。全面了解和掌握了建卡贫困户的家庭情况和致贫原因,并驻村帮扶工作队结合产业发展、民政保障、社会解贫等帮扶政策措施,量身定制“一户一策”帮扶措施,进行挂牌公开帮扶。
(三)狠抓政策落实。孙晓秀自身加强对政策的学习,并通过脱贫攻坚专题会、主题党日活动、农民夜校、入户宣传等多种方式向村民宣传各项惠民政策,落实医保、低保、危房改造、教育救助、残疾补贴等各项惠民政策,确保扶贫政策应享尽享,各项惠民补贴准确无误。
(四)实施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做到精准识别。掌握贫困对象变化情况,及时更新信息,做到贫困对象有进有出,进出有据,保证贫困人口信息真实、可靠、管用,实现动态管理。
(五)抓典型示范,倡导新风正气。深入了解贫困户,及时掌握贫困户的思想动态,引导贫困户通过自己辛勤劳动来创造美好生活,消除“等靠要”思想;另外通过开展 “感恩奋进,抵制等、靠、要思想教育活动”,评选典型示范,增强贫困户勤劳致富的信念,引导新风正气。
三、心系贫困群众,帮扶务求实效
白果村属于山区,农业生产品种单一,除了采茶期间群众有稳定收入,其余时间的收入只能靠外出务工。但对于一些年纪大的群众来说,外出务工基本不可能。孙晓秀在走访的过程中发现,不少老人户都养了鸡,但山路偏远,存在销售难题。孙晓秀暗下决定,一定要帮助群众销售鸡蛋,让他们足不出户就可以把自己的蛋变成钱。她利用网络以及自己的朋友圈宣传村里的`土鸡蛋,不辞劳苦,自己做起了“鸡蛋的搬运工”。有人曾问:“你是第一书记,只是来扶贫的,怎么干起了卖蛋的活,你又不赚钱,天天这样跑,不嫌累呀?”她说:“群众再小的事都是大事,只要是能帮到他们的,我都愿意。”。除了这样的事还有很多,群众随叫随到,孙晓秀在驻村期间,敬业爱岗,勤奋工作,并带着最深的感情去深入群众、走访群众、关心群众,坚持进门入户,讲解相关惠农政策、研究富民门路、与他们一起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她的努力与付出也得到了群众的高度认可。白果村七组71岁村民刘延洪去年得了偏瘫,唯一的儿子又要养家又要照顾生病的刘廷洪。孙晓秀下村了解后及时向相关领导汇报。同时,又联系相关部门最终给刘延洪儿子安排了公益性岗位,解决了该户家庭困难。孙晓秀这位年青扶贫干部赢得了群众好评。
四、助推特色产业发展,实现全面小康
白果村特色产业为黄花,已有40多年的种植历史,面积达5000亩,全村年产3000吨鲜花,600吨干黄花。孙晓秀深知,发展特色产品,打造“一村一品”,是脱贫攻坚的基础,是实现全面小康的有力保障。为夯实产业基础,树立白果村黄花品牌形象,有效带动村民致富增收,孙晓秀为特色产业发展献言献策。今年,在孙晓秀及村干部的努力下,白果村首次举行了黄花推介会,收购商和游客相聚在白果村,观赏、品尝、推荐黄花,乐山日报、夹江发布等多家媒体纷纷宣传报道白果村的黄花产业,并两次登上“学习强国”平台,有效地推广了白果村的黄花产业,让更多人知晓白果黄花。如今,白果黄花已经通过省农业厅无公害农产品认可,白果村被评为四川省天府科技云服务科普惠民共享基地,并注册了自己的品牌――“文青”黄花,产品畅销,有效带动了村民致富增收,成为名副其实的“致富花”。
脱贫攻坚任重道远,孙晓秀坚信:只要心系群众,扑下身心,多谋思路,就一定能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一定能努力做个基层扶贫好干部,圆满地向党和组织以及人民群众交上满意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