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字读后感8篇
写读后感其实是非常考验我们的理解能力的,走心的读后感是老师最希望看到的,撰写一篇读后感能够加强我们对书上思想的认识,85报告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3000字读后感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3000字读后感篇1
小说以陕北黄土高原双水村孙、田、金三家的命运为中心,反映了从“文革”后期到改革初期广阔的社会面貌。孙少平和孙少安两兄弟是全书的主角。第一部写了孙少平在中学时期认识了郝红梅,他们都出生于贫困家庭,所以他们都互相爱怜。但郝红梅知道自己背负家庭重任,不可能和孙少平那么穷的人家在一起,所以就不理孙少平,和顾养民相好。而孙少平这时也认识了田晓霞,是她带领着少平关注外部世界。孙少安一直在家劳动,他和田福堂的女儿田润叶是青梅竹马,润叶心里也是喜欢少安的,但因为家庭背景太悬殊的原因,他们最终还是不能在一起。而少安就在山西找了一个任劳任怨的贺秀莲,润叶则在家人的强迫下和李向前结了婚。这时双水村的领导田福堂想提高自己的威信接偷挖河坝,结果出了人命。之后他又炸山,逼迁了金家一族人。第二部开始写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实行责任制,少安带着一群人实行,而田福堂就一直抵制责任制,但最终村里还是普遍实行了责任制。少安在偶然的一次机会到了城里拉砖,挣了几千元。而在拉砖时少安又学会了烧砖的过程,他就用挣了的几千元在村了搞了一家烧砖厂,成了公社的“冒尖户”。而这时孙少平内心对青春的梦想和追求激励了他到外面闯一番。他就到了黄原城当了揽工,到处为别人搬运建窑洞的材料,买自己的力气。他在当揽工汉的时候,找到了自己的远房亲戚,认识了曹书记,体会到了人世间的冷暖。而在他揽工时家里发生了很大件事——孙玉厚决定分家了。其实秀莲一直想分家,因为他想和少安一起过好日子,不想养玉厚。但少安一直在阻止,所以他们才一直没和他父亲说。现在反而是他父亲提出来,他也阻止不了。分家后,少平还是到黄原城揽工,一开始他也担心家里没人干活,但他父亲叫他别担心家里的事,说有他在,少平就这样又回到了黄原城。他在黄原揽工事遇见了他的同学田晓霞。他和她已经很久没联系了,但一见面又像以往一样熟悉。经过他们一段的交往后,晓霞就成了少平的女朋友。之后,少平得到了一个机会去当煤矿工人,而晓霞就从师专毕业后到省报当了记者,相爱的两个人因为工作原因要各散东西了,他们就相约两年后再见。而润叶远离他不爱的丈夫,直到向前因为她而喝醉酒出了车祸,她才回到他身边照顾他。郝红梅因为偷东西的事被顾养民知道了,他就离开了她。郝红梅就和自己村的一个人结婚了,但那个人很快就因为修窑洞死了,红梅就一直和自己的孩子过生活。直到润生遇到了她,出于一种对旧同学的怜悯之心,润生就决定和红梅一起生活。第三部写少平在做煤矿工人时认识了一个很好的煤矿队长,而且经常到他家吃饭,所以少平和他家里的人都很熟。一天少平下井时他看见了晓霞来找他,他很激动和晓霞谈了很多话。之后晓霞到洪水发生的地方采访,结果为了救人牺牲了,少平悲痛欲绝。这时,少安的砖窑出了大事。少安想增大自己的事业就决定买个更大的砖窑,换个师傅,结果请了个根本不懂技术的师傅,令少安破产了。但少安经过朋友和县长的帮助下东山再起,生活过得比以前更好了,还生了个儿子。在少安出资建的小学的会上,秀莲口吐鲜血,去医院后发现是肺癌。少平在一次事故中脸上留了一道疤,本来金秀是喜欢他的,但少平还是拒绝了她,回到了矿山。
少安和润叶,他们对对方本来都有意思,但因为他们家庭背景太悬殊,少安总觉得自己陪不上润叶。这样两个相爱的人,本来可以厮守终生的两个人,就这样各散东西了。少安在选媳妇时首要的条件就是不要礼金,润叶就因为家里人个逼迫还有他二爸的原因嫁给了向前。而少平和红梅一样,他们本来相处的很好,但最后好事因为家庭的原因散了。虽然之后少平和晓霞一起了,但少平还一直在想着自己和晓霞的背景相差太大了,觉得自己不可能和晓霞结婚。这些事情的发生,都是因为当时社会的黑暗,人们生活的贫困,使得各种事都不敬人意。
少平家本来算得上村里最穷的了,但他哥少安一直很努力的搞着生产队,他父亲也很努力耕田,少平一回家就帮父亲耕田。少安经过拉砖挣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但他没有立刻拿来建窑洞,他的眼光很长远,他用钱建了个烧砖厂,这样他就成了老板。虽然当了老板,少安并没有比以前懒,许多工作都是他自己亲手做的。他一天到晚都和秀莲在烧砖厂工作,最后他变成了“冒尖户”。而少平在黄原揽工时,他曾经放下尊严,到远方亲戚和贾冰家住。他每天都帮建窑洞的人搬石头,脊柱都被大石压烂了,但他没有放弃在黄原揽工,过了一段日子他就习惯了,最后经过自己的努力挣到了不少钱。少平一家经过自己的奋斗,变成了村里最有钱的人家。旧社会的劳动人为了自己的生活,每天都拼了命的工作,他们为了能够养活自己,付出可很多东西,甚至是自己的尊严。可见当时虽然社会很贫困、很黑暗,但人们经过自己的努力,过上了好生活。他们那种刻苦、勤奋、逆流而上的精神是多么值得我们学习。
少平本来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但他一直怀有一颗充满青春激情的心。他在上学时就一直通过看学校的墙报和晓霞给他的《参考消息》了解外界的信息,他在高中毕业后,虽然一直在家劳动,但他还是压抑不了自己对梦想的追求、对外界的渴望。终于他还是决定了到黄原揽工,这是生活在农村的人想都不敢想的事,在不能保证自己有吃的东西和住的地方时到一个陌生的城市。但少平却做到了,他这种情况下解决了自己的一切问题,还给家里寄钱。少安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决定了去搬砖,而且用挣来的钱建了烧砖厂,白手起家。他们这种敢于拼搏、敢于追求的精神,正是成功路上必备的。例如冯志久,他本来是一名流浪汉,到处漂泊,虽历尽艰辛,却穷得叮当响。1990年,他冯志久跟随数百万淘金者涌到珠江三角洲,却发现这里早已人满为患,他想到工厂打工,但因年龄大,无技术,工厂不收他。但他发现工人们下班后都端着饭盒往街上的小店子跑,还有那在街上饥渴的盲流,他脑子一转,怎么不再开一个供打工者吃饭的小店呢?于是他担着饭菜在人群中推销,一天挣30元,很快就挣够了开店的37000元。他在广州黄埔大道边租了一间5平方的店铺,开了家小店。他一直用这薄利多销的策略,小店越开越大,终于他成了百万富翁。所以我们在生活中要想成功就必须敢于拼搏、敢于尝试。
平凡的世界,这部伟大的巨著,为我解说了平凡和苦难,阐释了生活的意义,演绎了一个又一个的喜剧、悲剧。虽然书中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惊险离奇的情节,没有惊天动地的场面,但书中蕴含着非常多的人生道理,使我们受益匪浅。《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生。
3000字读后感篇2
?我们仨》的作者是杨绛,对于她,我只知道是钱钟书的夫人,对于钱钟书,只读过他的《围城》,感叹书写的实在精妙,那些比喻见解看的也过瘾,除此,坦率地讲,知之甚少。寒假里,极其偶然的机会,读到了《我们仨》,第一次走进杨绛先生(大家都这样称呼)的文字世界,也第一次被其朴素的文字后面厚重而深沉的感情深深地震动。书中有多处,看的时候惹我落泪……
我们仨:钱钟书,杨绛,钱瑗。
简单的文字,全书只有三章:第一部,我们俩老了。第二部,我们仨失散了。第三部,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在回忆录的第一部分“我们俩老了”简短的开篇一章中,杨绛这样写道:“有一晚,我做了一个梦。我和钟书一同散步,说说笑笑,走到了不知什么地方。太阳已经下山,黄昏薄暮,苍苍茫茫中,忽然钟书不见了。我四顾寻找,不见他的影踪。我喊他,没人应。只我一人,站在荒郊野地里,钟书不知到哪里去了。我大声呼喊,连名带姓地喊。喊声落在旷野里,好像给吞吃了似的,没留下一点依稀仿佛的音响。彻底的寂静,给沉沉夜色增添了分量,也加深了我的孤凄。往前看去,是一层深似一层的昏暗。我脚下是一条沙土路,旁边有林木,有潺潺流水,看不清楚溪流有多宽广。向后看去,好像是连片的屋宇房舍,是有人烟的去处,但不见灯光,想必相离很远了……”末句又说:“钟书大概是记着我的埋怨,叫我做了一个长达万里的梦。”于是,从梦开始的独属于“我们仨”的回忆就此拉开了序幕。
第二部分“我们仨失散了”,作者以最后几年我们仨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为主线,以“古驿道”上的聚散展开来写,字里行间满是令人断肠的痛。通篇中作者没有呼天抢地痛哭的场面,没有细致入微对“痛”的描写,但正是那种含蓄节制的痛,却能直击人心里最柔软的部分,是一种刺入灵魂的痛。这一部分,杨绛用时而梦幻时而真实的手法,将一幕幕往事交织在一起,迟暮之年的夫妇俩在老病相催之际,用真挚的爱相互支撑着度日,直让人心里一阵阵发紧,令人扼腕叹息。读着文字,一幅幅令人动容的画面浮现眼前,比如清冷的古驿道上,“我”来来回回穿梭于客栈与寓所之间,步履蹒跚、一脚一脚走进又走出万里长梦。当女儿阿媛住院一年无效不幸去世的部分,小说中是这样写的:“她鲜花般的笑容还在我眼前,她温软亲热的一声‘娘’还在我耳边,但是,就在光天化日之下,一晃眼她就没有了。”“……我心上盖满了一只只饱含热泪的眼睛,这时一齐流下泪来。我的手撑在树上,我的头枕在手上,胸中的热泪直往上涌,直涌到喉头。我使劲咽住,但是我使的劲儿太大,满腔热泪把胸口挣裂了。只听啪嗒一声,地下石片上掉落下一堆血肉模糊的东西。迎面的寒风,直往我胸口的窟窿里灌……”读这样的文字,感同身受,泪流心伤。白发人送黑发人,从此生死两隔,刻骨之痛!
第三部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在追叙“我们仨”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回忆“我们仨”相互温暖着共同走过的一幕幕之前,作者向我们道出了“家”的含义,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学者家庭的悲欢离合,看到了他们在面临种种困境与苦难时依然保持着与日月同辉的人格魅力——
“三里河寓所,曾经是我的家,因为有我们仨。我们仨失散了,家就没有了。剩下我一个,又是老人,就好比日暮途穷的羁旅倦客;顾望徘徊,能不感叹“人生如梦”“如梦幻泡影”?
但是尽管这么说,我却觉得我这一生并不空虚;我活得很充实,也很有意思,因为有我们仨。也可说:我们仨都没有虚度此生,因为是我们仨。
“我们仨”其实最平凡不过的。谁家没有夫妻子女呢?至少有夫妻二人,添上子女,就成了我们三个或四个五个不等。只不过各家各样罢了。
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钟书总是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瑗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
家是什么?家在哪里?也许,诚如杨绛所言,家只是生命中一个必经的客栈而已。它不是归途。归途是一条通往没有终点的远方的路。尽管没有确切答案,我还是在杨绛的笔下,读出了“家”的存在意义。一个倾注了爱的家,不仅仅是一个可供安身的栖所,而是历经聚散离合,始终牵系于心的一份情;是日日夜夜跋山涉水依然走不出的一个万里长梦,是梦里梦外心心相印始终不渝的旷世之爱……
书的末尾这样写道:
“一九九七年早春,阿媛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钟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的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玻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个人。
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我”寻觅的归途在哪里?‘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玻璃脆。’这一声问,这一声叹,如敲窗的夜雨,不断敲打着我的心。我依稀看到九十二岁高龄的杨绛先生,在经历了战火、疾病、政治风暴,生离死别等生命的种种际遇,饱尝了人世间的悲喜浮沉之后,是在怎样一种蚀骨的思念中,以最朴素也最真挚的文字写下了“我们仨”的琐细点滴。
读完《我们仨》,我想,一本书的流行,不在于它辞藻之华丽,不在于它情节之曲折,只要有情,有真情,那就够了。
3000字读后感篇3
“良言一语三冬暖,恶语一句六月寒。”美国作者戴尔·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一书令我爱不释手,闲来无事我总爱出来年看看。每当深夜,读这样的书,像是在品尝一场美味的人生盛宴,自得其乐。要将这种感觉说出来,还真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了。它就像一面镜子,帮助我认识自我,了解自我,从而完善自我,驾驭自我,成为一个善于经营自己生活的成功者。漫漫人生路,它让我更清楚自己在面对怎样的未来。
?人性的弱点》之所以永不过时,就在于卡耐基先生对人性的深刻认识,以及他为根除人性的弱点所开出的有效处方。“真诚地欣赏与赞美他人”是我读完此书最深的感触。这本书,读一遍,只能了解一下大概,必须多读几遍,用心去体会其含义,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战场上如此,生活中亦然。一个了解对方更了解自己的人才可以在生活中游刃有余,立于不败之地。
?人性的弱点》是卡耐基思想与事业的精髓,全书通过栩栩如生的故事和通俗易懂的原则,从人性本质的角度,挖掘出潜藏在人体内的60大弱点,一个人只有认识自己,不断改造自己才能有所长进,直至成功!卡耐基写得并不是很深奥的,写的都是平常的小事,但书中又嵌入了卡耐基的艺术灵魂。
他对这些小事作出的反应,是我从未想到过的,使我的心灵受到了震撼,也使我感到自己是那么渺小。世界并不会因为失去卡耐基而停止转动,却因为有了他而转得更好。卡耐基先生以他对人性的洞见,利用大量普通人不断努力取得成功的故事,通过他的演讲和书,唤起无数陷入迷惘者的斗志,激励着我们后人不断取得辉煌的成功。
?人性的弱点》这本书中的提示与建议又有着极强的可操作性,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认清人性中的弱点,当我们办事的时候针对这些弱点下手,就会事半功倍,顺利成功。再次读《人性的弱点》,让我领悟到:这弱点,既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他人的。了解的他人身上的弱点,就可以使我们每一个人在日常的交往中顺利进展;了解了自身的弱点,可以使自己扬长避短,凸现自己的优势,从而建立美好的人生。在国企上班,我时刻提醒自己要居安思危,要不断地提高和充实自己。
在书中,作者谈到了我们在生活、工作中要学会真诚的赞赏他人。卡耐基说:“天底下只有一种方法可以促使他人去做任何事情——给他想要的东西。”“在你每天的生活之旅中,别忘了为人间留下一点赞美的温馨,这友谊小火花会燃烧友谊的火焰。”是啊!卡耐基说:“人就是这样,做错事的时候只会怨天尤人,就是不去责怪自己。”也许这句话我们并不陌生,而且经常用到,只是我们将其作了少的改动而已,改动之后就变成了,“他就是这样,做错事的时候只会怨天尤人,就是不去责怪自己。”看似细微的差别,可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当你用一个手指指着别人说这句话的时候,也许另外的手指正指着你自己!卡耐基一语道破人了这一劣根性。我们总是喜欢高高在上,谈论别人的是非对错,为什么就不能对照他们,审视一下自己呢?别人做的不好时,是否自己做的就完美无暇呢?当你认识到自己也会犯错误的时候,你又会上升到一个高度,总结出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究竟病源是因为人们之间缺少理解和宽容。
我永远记得电视剧《还珠格格ii》大结局时,紫微为皇后求情时的一句话,那就是“人生最大的美德是饶恕”,当我们每天挤公交车别人不小心踩到你的脚时,当我们每天走在路上别人不小心撞到你时,你是怎样的态度呢?怨气十足破口大骂还是饶恕别人善待自己?
我们考虑事情总是习惯于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思考,于是,别人所做的一切与己相异时都是错的,同时对于别人来说,岂不亦然!可是如果双方都能站在别人的角度审视一下自己的话,结果定会截然不同的。站在别人的角度审视自己是需要理解和宽恕别人的素质和修养的。只有不够聪明的人才批评和抱怨别人——的确,很多愚蠢的人都这么做。我们只有学会真诚地关心身边的朋友,才能赢得朋友们最大的信任。
清晰地记得文中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俄克拉何马州的乔治·约翰逊是一家营建公司的安全检查员,检查工地的工人有没有戴上安全帽是约翰逊的职责之一。据他报告,每当发现工人在工作时不戴安全帽,他便利用职位上的权威要求工人改正,其结果是:受指正的工人常显得不悦,而且等他一离开,便又常常把帽子拿掉。后来约翰逊决定改变方式。他再看见工人不戴安全帽时,便问帽子是否戴起来不舒服或帽子尺寸不合适,并且用愉快的声调提醒工人戴安全帽的重要性,然后要求他们在工作时最好戴上。这样的效果果然比前好得多,也没有工人显得不高兴了。
这个事例告诉我们,生活中批评不但不会改变事实,反而会招致愤恨。应尽量去了解别人,而不要用责骂的方式;尽量设身处地去想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比起批评责怪要有益有趣得多,而且让人心生同情、忍耐和仁慈。俗话说:良言一语三冬暖恶语一句六月寒。在每天的生活之旅中应该多留下一点赞美的温馨。别小看这点小火花,因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回想以往的教育经历,我总是坚守师道尊严的原则,整天板着一副严肃的面孔对学生没有好声气。而且坚信对学生严格就是对他们的爱,呵斥责怪常是家常便饭。我总认为他们能理解我的良苦用心。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那些十几岁的孩子心灵很脆弱,真正能承受老师呵责的只是少数。有时过于严厉只会招致更大的抵触情绪,不但没有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反而适得其反。
如此效果让我深思,我为什么那么吝啬吝啬对孩子们的赞赏。曾记得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时,有些同学课堂上不会听课,重点内容一字未记,我严厉地责备了他们,他们心中不悦,无奈之下只好拿起笔做做样子。如果我把方法变一下,赞赏那些表现积极的同学,相信效果会比一味指责要好。对学生真诚地赞赏会让他们在受到认可的情况下奋发学习效果也更好。
再次读这本书,它给了我启发,使我准备好了良好的心态来面对未来将要发生的一切。
首先,我要改变我自己,要学会以快乐的态度对待生活、工作。书中说:“不要忘记,快乐并非取决于你是什么人,或你拥有什么,它完全来自于你的思想。”我相信,快乐源于心。有一则古老的格言,希望与大家共勉:“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任何能贡献出来的好与善,我们都应现在就去做。不要迟缓,不要怠慢,因为你就活这么一次。”
爱默生说过:“我遇见的每一个人,或多或少是我的老师,因为我从他身上学到了东西。”如果这话对爱默生来讲都是正确可行的,那么对我们每个人则更是如此。让我们不要老是想着自己的成就、需要,而应尽量去发现别人的优点,然后,不是逢迎,而是出自真诚地去赞赏他们。要“真诚、慷慨地赞美”,而人们也会把你的言语珍藏在记忆里,终生不忘。
正如卡耐基先生所言:“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归结于他的专业知识,还有85%归于他表达思想、领导他人及唤起他人热情的能力。”所以,我想:只要我们不断反复研读《人性的弱点》,它必将有助于我们获得成功所必备的那85%的能力。
现在,我把这本读物推荐给想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你,希望看了它以后有所感悟,有所改变。我们不必把它视为足以供奉的经典,它是一本轻松的读物,是一本放在床头,反思自己,修正路线的一面镜子。
人们说:正确的思想会使人享受正确而快乐的人生!卡耐基的书教给我们的一些处事原则和生存之道,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的人生必修课。但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出色地完成这个学业,最终受益于自己!
3000字读后感篇4
?我们仨》读完有些日子了,很有些感触,却迟迟没有动笔,我想等自己静下来,走出世俗的琐碎与烦恼,在一个澄澈清明的境界里,来解读我所看到的《我们仨》。可是,我竟然不能够。或者说,年近不惑的我,其实还“惑”着,而且,“惑”得还不轻,“惑”到找不见了支撑。如果说,还有那么一点支撑的话,那么,就是白发高堂,就是膝下稚子了。
可是杨绛她有什么?她什么也没有了。他们仨,一路走来,失散了,丢了一个,又丢了一个,只剩下了她自己,住在曾经被他们称作“家”的三里河寓所,用自己的笔,怀想他们仨曾经拥有的岁月。
我总是忍不住要想,每一个清晨,从残破的梦里醒来,窗外,晨曦尚薄,屋里,黑暗像推不开的帐幔,一个人,静静地躺着,她,一个耄耋老人,是不是用独自呓语的方式,在呼唤着熟睡的亲人?永无止息的诉说,诉说给无边的寂寞。每一个夜晚,那种真正的、静得如同死亡的夜晚,放下笔,摘下老花镜,一个人,走到水池边洗脸,看到面前的镜里,有着她清瘦的容颜,她会不会伸出枯瘦的手,捋一捋日渐稀疏的花白的头发,说,头发又长了,钟书,替我剪剪?一回头,哑然失笑,笑出眼窝里一汪抹不去的泪。永无止息的思念,思念着走远了的亲人。
也许我是错的,杨绛她不寂寞。思念是一定的,但她不会是一个把痛苦当做日常功课的人,最起码,她不是石评梅,没有“把剩下的泪水,都洒在你的坟头”,直到“再也不能来看你的时候”。她从石评梅黄庐隐的时代走来,一路上有她的钟书相伴,没有生活的困顿,没有情感被遗弃被背负的伤痛,她的心里,满满当当的,装着他们一起走过的岁月,每一个日子,都可以让她长久地咀嚼,品咂,回味,咬烂了,嚼碎了,吐出来,是《我们仨》,是《走在人生的边上》,是《我们的钱媛》,这样,在她终于回到亲人身边以后,我们还可以继续咀嚼她,咀嚼他们曾经拥有的岁月。
想起了上周六在沙龙上,大家关于死亡的一系列见解。一个人,从出生的那一瞬间起,就注定了死亡的必然,也就是说,一个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漫长的准备死亡的过程。这话是乔忠延老师说的。他还说,一个人,走出了别人的记忆,那么,对于这个淡忘了他的人来说,他已经死了。不管是谁,走到了生命中新的阶段,就等于亲手埋葬了自己的过去,那个旧他,死了。死亡时最寻常的,寻常的好像是日出月落,花谢草荣,石出水落,秋去冬来。
那么,杨绛之所以是杨绛,之所以在走到人生尽头的时候,还能以顽强的声音证明自己和亲人的存在或者存在过,不仅仅是勇者,更是超脱,是悟透了生死禅机之后的平静。惟其如此,她才可以在书的最后这样写到:
“一九九七年早春,阿媛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钟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我一人。”
这一声长叹,是谢幕吗?不,是思索。因为,她接着写到:
“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一个珍藏着丈夫随手写的纸条的妻子,一个珍藏着女儿的信手涂鸦的画片的母亲,这样说。家,曾经是她倾注了全部情感的地方,现在,她找不到了。我却丝毫也不为她悲戚。在这样一个清晨,在爱人浓稠的酣梦里,在儿子朦胧的呼唤里,我品味着一个女人的伤痛与豁达,白天困扰着我的一些烦恼,一下子都消失了。
一扇窗户被推开了。
3000字读后感篇5
这是一个梦,一个长达万里的梦,关于作者杨绛和爱人钱钟书还有女儿阿圆的点滴。老人干净朴素的语言,却无不在字里行间中透露出她深深地伤痛和寂寞,对挚亲的怀念,对过去的缅怀,以及洞彻生死后的达观,都让人辛酸落泪。
杨绛在书中回忆了她和钱老平凡浪漫的爱情,他们经历过战火、疾病、文革还有生离死别,他们相守相知,相濡以沫,一辈子。“他说:‘绛,好生过。’我有没有说‘明天见’呢?”每读这简单两行字,却让我深感死亡给人赤裸裸的折磨,一鞭子抽在胸口上,绽出一个个血泡,心里刺痛得却听不到一声叫喊。一个陪伴了自己经历了大半辈子的人忽然就消失了,让人措手不及,脑袋一片空白,忘记了呼吸,忘记了自己还活着,世界顿时就像缺氧的棺木,让人找不到一丝生存的欲望。
这时我想到我的父母,我无法想象他们离开我时我要怎样活过来。只剩下自己的孤单日子,要怎么振作。三里河的家,空荡荡的,却每个角落都有他们的影子,有他们仨的回忆,她一个人该要如何承受当回忆如潮水般袭来时的锥心之痛呢,又有谁能陪在她身边挽着她的手听她泣说呢。
杨绛很爱阿圆,她是她的骄傲和依靠。但她永远让她牵肠挂肚。在梦中,“她温软亲热地叫了一声‘娘’…钟书说:叫阿圆回去,回她自己的家里去。“三里河?西石槽?不,是她自己的家。”阿圆清澈的眼睛里,泛出了鲜花一样的微笑。她说:“是的,爸爸,我就回去了。”最后阿圆安心地走了。
白头人送黑头人,作为娘的会有多痛,就如胸口被瞬间挣裂,穿出一个大窟窿,刺骨寒风灌进,顿时血肉模糊。杨绛说阿圆走了她就不用再牵挂了,可越这样想,心却牵扯得越痛。十月怀胎,倾注一辈子心血的杰作,怎么说放下就放下呢。天下父母都一样。所以我强迫自己要独立勇敢,要为了爸妈而活,要让自己过得幸福快乐。因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对自己好就是对父母好。这才是对父母最有意义、最实际的报恩。
但人们常会说“我要赚大钱,买大房子给爸妈住,带他们环游世界,享受人生。”我也曾这样想,可这是大错特错!要清楚有些事情不一定要等以后、等所谓的“长大了”“有钱了”才能去做。有些事情是要用一辈子去经营的。譬如,感恩和爱。
然而我们现在可能会说自己还是个小屁孩,给不了父母什么,等以后吧。但到了“以后”,你又会奔波忙碌于生计、自己的家庭。而那对还在背后默默支持你念着你的父母,你还记得他们吗?当初的诺言呢?或许你实现了,但那些用人民币搭建的“爱”到底能“抵消”掉多少个不眠不休的日日夜夜中的几个呢,它是否已成为你冷落疏忽父母的伟大藉口呢?又假如事情进展不顺,你事业未成,父母就已离开了呢?再假如上天给你开国际玩笑,你还没走入社会就离开父母了呢?那你不是根本还没尽过孝就扔下可怜的父母独自伤心了吗?所以说,那个“宏伟的”诺言是多么不现实,多么无赖。
虽说父母都望子成龙,可是实质上他们最望你平安幸福。他们也不奢求什么豪华富贵,他们只想你能一直像他们曾经爱过你那样爱着他们,记挂着他们。无论多不想打扰你的生活,他们也还是很想你能陪陪他们。仅此而已。不需要钱,只需要一颗真心。
我的爸爸妈妈已经50岁了,看着他们的背影,我知道他们真的'老了。他们为了我辛苦操劳了大半辈子,从不吝啬对我的投资,却不舍得多花钱让自己享受享受。这么厚重伟大的爱,我要如何才能报答完啊。树欲静而风不息,子欲养而亲不在。我们无法预知未来,不能确定“明天”和“意外”哪个先到。所以,不要寄望“以后”,我们只谈“现在”,珍惜“当下”。要爱,就从现在开始吧,能爱多久就多久,能多用力爱就多用力。即使是一通电话,一顿饭,一次按摩。因为世界上最永恒的幸福就是平凡,人生中最永恒的拥有就是珍惜。
生死无常。“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人间没有永远,我们能紧抓住的就是当下,就是这一刻。好好珍惜和报答现在还陪在身边的父母吧,那么在离别的日子里,就不会有愧疚,和遗憾。
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3000字读后感篇6
什么是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什么是一个温馨单纯的学者家庭?什么是相守相助,为什么最后又会相聚相失?这个假期,随着一个简单平凡的主题而又不平凡的生活,随着《我们仨》的作者杨绛对亲人的思念,随着书中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作者一家三口幸福快乐,艰难痛苦的经历,陪着我走过了这个暑假。
这本书中,作者是用平淡的语气来描述她的家庭,丈夫钱锺书和儿女钱媛。描述他们这几十年来走过的人生道路。那些亲身经历的坎坷、磨难,也是给作者一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和回忆的故事。钱媛在英国出生,小时候受到过良好的教育,也是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中成长,长大后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一名老师。书中大体也讲过:钱媛细心,观察力强,是一个“读书种子”,这点像钱锺书。并且钱锺书也认为女儿是一个“可塑之才”。说到钱锺书,作者说他是能力极低的“书呆子”,家中的一切都不会打理,他也常常自叹“拙手笨脚”,但是写文章却如“一针见血”。所以说钱锺书是一个典型的“文痴”。但他也不失幽默,常常在家中逗女儿玩,在女儿肚子上画花脸,在脸上画胡子。父女也常常联合起来与作者开玩笑,这样的钱锺书也不显得死板。也许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写出《围城》这种堪称中国近、当代小说中的经典之作吧。杨绛和钱锺书一起,享过福,当然也吃过很多苦;虽然留过洋,但也经过战乱,他们的生活也许是因品到人生的美好而平静。直到阿媛来到这个世上,这才形成一个完整的家。而且一家人不多不少,正好是三个人。书中也有许多插图,都是他们一家三口幸福的生活照,其中有三张照片是他们三个人各自的照片,他们自己在各自的房间工作,各不相扰、温馨和谐,看起来只是一个普通而幸福的家庭罢了。
可是,故事的结局并没有我想象的多么完美。钱媛于一九九七年早春去世,钱锺书从一九九八年岁末去世。作者并没有用多么悲痛欲绝的词来描述她当时的心情,也许是作者经历的太多的事情,看透了世间的悲欢离合,也早已看淡了生、老、病、死。也许在我们看来,钱锺书是一位有名的作家,而在作者笔下不过是一个简单而平凡的人,只是一个丈夫和爸爸的角色。最后他们三个人,还是失散了。如今只剩作者一人孤孤单单,但生活在回忆中,也算是幸福的吧。故事的结尾是这样写道;“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做‘我们家’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一家人在一起六十多年,转眼只剩下作者一个人,作者不免有些孤单,想起当年相聚相失过的地方,竟是一个很值得回忆的片段。作者将会带着钱锺书和阿媛的信念,携带着与他们的回忆,坚定的生活下去。
其实刚开始读的时候并不知道作者说的一句话是什么意思,一开始只是在想,作者到底经历了什么,是美好的还是悲伤的?我开始一篇篇的仔细读,直到整本书读下来,让我懂得了许多事情的道理,懂得了思念一个人的痛苦,懂得了失去一个人的悲伤。我也能理解想念一个人的感受,因假期中姥姥生病住院了,妈妈每天都在医院里照顾姥姥,中午的时候才能和妈妈见上一面,大部分时间妈妈都在医院忙上忙下。而姥姥我只见过一两回。之后姥姥的病情非但没有好转,并且当地医生无法医治,只能去北京治疗。妈妈坐上火车的时候而我正在补习班上课,妈妈也没能打个招呼就匆匆忙忙的去了北京,在那安定下来后,我们每天在网上聊天、谈心。现在几个星期过去了,心中的想念也是越来越浓,所以作者的感受我是能体会的。其实和作者一同回忆她的过去,一同回忆作者家中那些快乐的点点滴滴,回忆作者一家人幸福而又温馨的生活,回忆他们在一起走过的那些蜿蜒起伏的道路,当然也会有一些快乐的片段,我仿佛就走进了作者的生活,走进了她的梦。直到最后,这本书终于读完了,我们仨——钱锺书,杨绛,钱媛。我也能真正的理解那句话——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结局虽然是悲伤的但也可以说是美好的。
我们仨,这个看似简单的三个字,却包含了作者许多感情在里面,对女儿的思念,对钱锺书的思念。可是岁月是慢慢消失的,同时也可以说是无情地,最后还是把他们拆散了。我在作者这个长达万里的梦中,我还是走出来了,我想在这个梦中,没有人能够走进去,这毕竟是他们三个人共同的梦……
3000字读后感篇7
读杨绛《我们仨走到人生边上》,我被作者真挚的情感所感动。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生活场景历历在目。他们三人作为高等知识分子,有着悲天悯人的情怀,有着正常人的生活与喜怒哀乐。中国知识分子“不忮不求”与世无争孜孜以求的严谨治学精神在他们身上体现的很浓厚。
钱钟书是我最钟爱最尊敬的大知识分子。我把他所有的作品都买下来了,有空的时候就读一读。虽然有些读起来比较费事,但我还是很乐意去翻一翻的。记得当时的《管锥篇》是我30岁生日时,我让妻子给我买的礼物,至今还在书架上整齐的码放着。我很惊诧于他读书的广博与驳杂,中外知识与思想在他那里互通有无,信手拈来,全无丝毫的别扭与不适。以后,凡是有关钱钟书的传记、逸事我都爱看,并且做了很多笔记。我想走近他,看看他是怎样读书、治学的。我的书架上还有《钱钟书与西学》、《钱钟书传》等。因为喜欢钱老,自然“爱屋及乌”:喜欢他的夫人杨绛的作品。
杨绛老先生怀着深深的眷恋,回味着他们一家的幸福生活。在《我们仨》里,作者说:“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钟书总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瑗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现在我们三个失散了。往者不可留,逝者还可追;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相聚。”其诚挚真切的情感及其单纯朴素与世无争的书香生活令人感动和艳羡。
钱钟书之所以成为大家,与他刻苦攻读是分不开的。在《我们仨》里,作者有这样的描写:钱钟书“不爱活动”,“我在清华借读半年间,游遍了北京名胜。他在清华待了四年,连玉泉山、八大处都没去过。清华校庆日,全校游颐和园。钟书也游过颐和园,他也游过一次香山,别处都没去过。”“牛津的假期相当多。钟书把假期的全部时间投入读书。大学图书馆的经典以十八世纪为界,馆内所藏经典作品,限于十八世纪和十八世纪以前。十九、二十世纪的经典和通俗书籍,只可到市图书馆借阅。那里藏书丰富,借阅限两星期内归还。我们往往不到两星期就要跑一趟市图书馆。我们还有家里带出来的中国经典以及诗、词、诗话等书,也有朋友间借阅或寄赠的书,书店也容许站在书架前任意阅读,反正不愁无书。”钱老早在清华大学读书之时,就曾立下“横扫清华大学图书馆”的志向而遍览不已。看看钱老,人家的读书精神,我们之所以这样平庸,答案是不言自明的。
因为整天在书的世界里遨游,因此钱钟书的生活能力也就不像他的学问那样高超了。在《我们仨》里:
钟书这段时期只一个人过日子,每天到产院探望,常苦着脸说:“我做坏事了。”他打翻了墨水瓶,把房东家的桌布染了。我说:“不要紧,我会洗。”
“墨水呀!”
“墨水也能洗。”
他就放心回去。然后他又做坏事了,把台灯砸了。我问明是怎样的灯,我说:“不要紧,我会修。”他又放心回去。下一次他又满面愁虑,说是把门轴弄坏了,门轴两头的门球脱落了一个,门不能关了。我说:“不要紧,我会修。”他又放心回去。
在这里,钱钟书先生似乎象一个憨态可掬的娃娃,其形象让人觉得可爱又爱怜。我们非但不觉得可笑,反而觉得这就是一个真实的人。事实上,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辈子“钟”于书的人,自然是没有时间去对付生活中的琐屑之事的。生活中的“低能”现象就不足为怪了。人的能力是这边强了,那面就弱了,此事“古难全”。可生活中有这样的人:他们学问也不怎么样,生活的自理能力也是很差。这就很可悲了。这才是真正的书呆子。可钱钟书不一样,他是我国学术界的“稀有金属”,含金量特别高。
当然,钱钟书先生并不是一个十足的生活“低能”,他会做饭,会做早点:
我们住入新居的第一个早晨,“拙手笨脚”的钟书大显身手。……他煮了“五分钟蛋”,烤了面包,热了牛奶,做了又浓又香的红茶;这是他从同学处学来的本领,居然做得很好;还有黄油、果酱、蜂蜜。我从没吃过这么香的早饭!……我们一同生活的日子——除了在大家庭里,除了家有女佣照管一日三餐的时期,除了钟书有病的时候,这一顿早饭总是钟书做给我吃。
钱老先生还“经常亲自为爹爹炖鸡”。等,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钱钟书先生并非“拙手笨脚”,杨绛女士在这个词上加引号是有原因的。
作者写的这本散文有两大特点,一是用语极其简练,一些可有可无的字完全省去,如“我走进阿园卧房一看究竟”这句话,让我们写非得在“阿园”和“卧房”之间加一个“的”字不可。类似这样的用法,随处可见。二是用语平白如话,全是生活用语,丝毫没有大教授书院式的味道。极其平淡,这可能就是所说的语言的最高境界就是淡而有味。
另外,这套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发行的《杨绛文集》,其装帧、印刷、纸张、字体大小及字间距都非常的精良与合适。一册在手,会忍不住摸索玩味。表里是一样的认真与严谨,这反映了作者本人一贯的谨严作风。钱钟书的文集也是这样的特点。
3000字读后感篇8
读书时旁边放一本笔记本,读读写写是我的习惯,写的内容大多是原文摘抄、随心感想、全书读后观。而一口气读完《我们仨》我一个字没抄,一个字没写。不是没有东西可以抄,如果真要抄,那就只想把整本都抄了,因为杨绛先生本就惜字如金的写作风格,句句是精华。也不是没有感想可以写,是每读几个字或一段乃至全篇,都有不同感想,推翻重叠,从点到面、环环相扣、前呼后应,不敢看到中间忽然断开去集思疾书,怕自己再也追续不上她文采的美妙和精湛的构思。
全书分为三大部分《我们俩老了》、《我们仨失散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用一个梦引入,阐述我们老了,老得那么不知所措,老得那么深情款款。
用梦与现实、梦与梦的梦里来诠释我们仨失散了,来回得丝毫没有痕迹,这种欲扬先仰的手法无不道出了堪称一绝的写作功底。一字一句无不透露着一个家(天下之大,家庭成员有俩、有仨、有亖等的组合)的爱。从“当场拿获”引出一场父女(钱老先生与女儿钱瑗)的嬉闹,看出钱钟书先生的爱女如命和生性“捣乱、笨拙”。从钱老先生的妻----杨绛先生,接起一通不知道哪里来的电话,叫钟书先生去不知道哪里开会,第二天有车来接。她还絮叨着老先生很久没人叫去开会了,能不能自己代他去,钱瑗也说。埋下一个悬念。让我思索,他要去向哪里,他最后又去了哪里?我想看完这第二部分,总归给我一个明词明句,解释这悬念。第二天,她送他上了车,她称不知明的车,她后悔自己连车也没看清就送钱老先生上了那车,自己只能在家焦急地等待,朦胧中娓娓道出一生的深情和坐立不安。一生不善入厨的她,后悔自己的欠缺,回忆里,关于这种欠缺钟老先生和女儿钱瑗却也从不曾嫌弃过她一字半句。相反的,也总吃光她做的饭菜。而后长大的钱瑗想着年迈的父母能多吃点,学习看烹饪书,为着他们做各式的菜,看着他们吃下去又道一句“谢谢”,有多少人,会因为年老的父母,吃下一口饭菜而满心感谢的?
在焦急中回忆里穿行的杨绛先生,等来了在学校下班回来的.女儿钱瑗,接了一个电话,爸爸说了地址,一个叫不上名字,也说不明路线的地方,女儿带着她去,坐了很久的车,到了那个地方,她重复:还好接电话的是钱瑗,是呀,还好是她。儿女是父母前行路上的拐杖。道出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不是目送,而是随行。下了车,那条很长很长的古驿道和碎石路,那个进古驿道前必须经过的客栈,那个客栈交费处“不知道的事情,别问!”的禁令,那条靠在岸边的船,船上有张床躺着钱老先生,上船前必需路过的跳板,没有艄公艄婆的船舱等等,一词一句都是伏笔,没有一样不是悬念。杨绛先生她不说那是医院(哪里来的电话),她不说那是治疗(开会)。那不是梦(故事以梦为背景)。她知道,她心里什么都知道。她不希望那是医院的来电,她希望那真的只是一个会,一个可以找人代之去开的会,如若真的是病,她肯定也曾想过,她可以代替他去。
起初有钱瑗陪同,钱瑗在驿站、家里、学校、自己家四边跑,看顾自己的父亲、回三里河的家、兼顾工作、自己的夫家,这些像小石子一样的生活琐碎,在一个母亲的梦里被圈点被提及,正因为她是她的母亲呀,为母者且知之。
人生在梦里被压缩成了一段缩影,后来钱瑗也生病了,杨绛先生就走进了梦中梦,她梦得很辛苦,就如同一个人走在一条艰险陡峭的山路上一样,感觉疲惫和心碎。她从客栈途径长长的古驿道,到船上陪着钱老先生;一面走去女儿的医院,时而回去他们三个人的家---三里河,而后又去女儿的婆家----西石槽,她在她的梦中牵肠着她的夫,梦中的梦牵肠着她的女,就好像现实生活一样,我们总是这样挂念着亲人,深知疲惫却也不负。梦里梦回和钱老先生说着女儿的情况。钱老先生也从不问“你是怎么知道的?”,他就是躺在船里(医院)的床上,时而发烧,时而清醒,时而睡意……
钱瑗的离开,杨绛先生用钱老的话说了四句“叫她回去”
第一句:“叫阿圆回去。”阿圆笑眯眯地说:“我已经好了,我的病完全好了,爸爸……”
第二句:钟书仍对我(杨绛)说:“叫阿圆回去,回家去。”我一手搂着阿圆,一面笑说:“我叫她回三里河去看家。”我心想梦是反的,阿圆回来了,可以陪我来来往往看望爸爸了。
第三句:钱老先生说:“回到她自己家里去。”杨回“嗯,回西石槽去,和他们热闹热闹。”
第四句:“西石槽究竟也不是她的家。叫她回到她自己家里去。”
这四段回家,不知道别人读的时候是什么心情。而我连贯上文,差点泪湿襟衫。我看见期盼,父母的期盼,盼着女儿的身体健康;我看见担心,儿女的担心,回望,形成父与女心灵上的搀扶;我看见求之不能的伤痛,他们希望孩子回到他们仨的家去,可是孩子回不去了。她的女儿不仅是他们的女儿,亦是别人家的亲人。那种生命平安带去的慰藉是亲人都该被分享的。杨绛先生没有忘记,她不仅有他们仨,钱瑗也有钱瑗的“他们俩或仨或亖”。杨绛先生说“梦是反的”,她多希望梦是反的,她的女儿不必“被回家”。不会有那样完完全全的苦和痛,苦到眼里流不出泪,却好似心肝掉出去的痛,却没有一字一句的哀与号。那些细小的痛像小石头,用精准的目测将它们放入水滴下面,让时间去酝酿滴水穿石的奇迹,以为是奇迹,不想它们连成了一串“菩提石珠”世世代代念着生命的轮回和情感的传承。
她女儿走了,先于他们走了,回来走在古驿道上,看见古道远处的舟已不见了,那个上船前必需路过的跳板被人拿走,拿走跳板的人经过她的身旁,她急切的问了一句:你们是什么人,这是船上的东西?心口一惊,她犯忌了。想起那个“别问”的警令。钱老的舟已远行。一叶孤舟漂走了,也带走了杨绛先生的家。
生命的淡泊从视眼前的“家”为“寄居”开始,这个耄耋之年的老人,在生命终了前的近20年时间怀念“他们仨”,造就了《我们仨》的最后一部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道出了人生的琐碎------如捡石子,像前文提到“钱老先生爱收集石子”一样,呼之欲出的埋笔令人难以忘怀,终其一生琐碎而令人念想。
不得不说的是---附录,有钱瑗的亲笔信,钱老先生的回信,杨绛先生的亲笔,它们在诉说一个家的爱之浓烈。一位父亲的爱,连夜起身写回信给女儿;一对父母的爱与殇,从引接女儿的到来到送走她,收着她儿时的纸条,经历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动荡,足行大半个地球,这些纸条都还在。好似襁褓未干,雨又下了的惆怅。襁褓干了,女又大了的不觉。自己老了,女先走了的伤感;一个儿女的爱,女儿病逝前留下的《我们仨》可以看出,我们每个人对“我们仨”的理解都不一样,却也相辅相成,流露浓浓的爱;一位不完美妻子的爱,平淡中娓娓道出自己的不足和先生的进步。一个丈夫的爱……令我读完了还意犹未尽,看来“读书百遍不嫌多,遍遍都有新收获”真是不假。伴着杨绛先生走到了耄耋之年都不足以形容的百年人生,定不是我这区区篇幅的读后观能祥尽叙述的。如有再次阅读的时间,定会一再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