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小学教语文心得体会7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成长的助力器,让我们在困境中找到突破口,心得体会是不断演进,随着时间和经验的积累而变化的,85报告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我在小学教语文心得体会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我在小学教语文心得体会篇1
我是来自教学一线的中学语文教师,长期繁重的教学任务和升学的压力使得我们缺乏对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进行比较系统的思考和研究,因此感到工作中压力巨大、困惑诸多,迫切需要较系统的学习充电;自从我市实施初中新课程,由于新课标比原教学大纲有较大的变动,对应教材也有很多的新增内容及很大的变化,因此如何正确理解课标的理念,如何在整体把握初中数学课程的基础上,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处理新旧教材的关系,如何用新课标的理念实施教学,如何以新理念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学习过程等等,这些都是摆在我面前具有挑战性的课题。
通过这些天的学习,我们感到研修学习活动确实是对我已有的思想、知识和经验一次科学的洗礼,它洗掉了我们思想中许多不适应现代教育要求的旧观念,为我的知识宝库输送了新鲜的血液,为我在今后得的教学中进一步实施新课改搭建了最前沿的平台;同时还使我在教育教学及教学管理上得到很大提高,既开阔了视野又学到了许多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同时也使我对研修学习这种新型的学习模式有了更深的了解,时代呼唤高质量的教育,在知识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教师的挑战也日益增强,只有与时俱进才能走在知识的前沿。
在培训期间,我始终怀着饱满的热情,积极学习,学习教学相关策略,并进行课堂教学实践,用心去领悟教育理论观点,吸取精华。能积极主动思索,真心探讨。这段时间的学习培训,对于我来说是值得珍惜的充电机会。面对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如何进一步提高教学及管理水平,提高教学科研能力,是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最现实的问题。现在研修学校给我们提供了这个再学习、再提高的机会,让我们能聚集在一起相互交流,共同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回顾培训历程的足迹,发现自己的教育理论观念得到了洗礼,教育科学理论学习得到了升华,对于师德的理解有了新感悟,现在就将我的学习心得总结一下。
一、学校注重自我管理
学校能否实现自主发展,提高办学效能,关键是学校自我管理体系的确立与发展。学校应该从自身所具备的条件,学校的文化特点,学校所在地域的实际需要等因素出发,创建起具有校本特色的管理体系,它是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核心。高水平的现代校长也必将在的建设过程中逐步成长和成熟起来的。
二、课堂注重自主教学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它是一个由师与生、教与学彼此控制的系统。注重言传口授,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听。常使学生处于一种被压抑状态的这种缺乏生机,僵化死板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用了。如不迅速扭转,课堂上不能形成双向交流的闭合回路,那就会使教师失去调控,违背教学初衷,根本谈不上让学生养成读书习惯,提高学习数学能力。为此在学习中,感想很深,体会很多,有了一定的收获,受益匪浅。
1、教学模式的转变。新课程注重过程与方法,注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经历。不仅教师的观念发生了变化,而且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教师应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自己也体会到,要转变观念,解放学生,让学生学会生活,引导学生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并用人格力量的去引导学生,去感染学生才是我们应有的教育价值观。教师应具备全新的教育观念,合理的知识结构,熟练的教学监控能力,熟练的课堂教学管理艺术。听了专家的精彩的讲解,我深受启发:在课堂教学中,学会了更好地设计教学,选适当的教学模式,如何上好各种类型的课,怎样追求课堂教学的艺术。追求课堂教学的艺术通过讲解与交谈,我体会到,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
2、课堂教学的转变。新的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提高教学的质量。同时要讲究艺性,尽量上好每一节课。另外要加强说课和评课,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在这一阶段里,我努力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煅炼自己,对课堂教学有了很深的体会和思考。总之,通过学习和培训、实践和反思,我已逐步树立起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提高了课堂教学和教科研水平。但我深知,自己还有好多的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多学习一些教育教学理论,用科学理论来指导我的实践,使教育教学行为符合教育规律,符合学生的发展,同时,要注意积累、学习、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大面积远程研修个人总结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无论是教育理念、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式、教学过程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老师作为这场改革的体验者,探索者,同时也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任重而道远。
三、教法和学法的同步性
如果说学生的学是内因,那么教师的教就是外因,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在改进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教会学生怎样学习目前多数是从方法到方法的单一指导,这是远远不够的。真正的学法指导应该是教与学同步进行。也就是说,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给学生以学法指导。这样针对性强,有典型意义,学生一学就会用,立竿见影。研训告诉我,在教学过程中,教法与学法有同一性,双方的目标指向同一认识过程,完成同一个任务。实际上,教法和学法很大程度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因此,我们要善于将教法与学法辩证地统一起来,并及时地迅速地获得转化。下面我就以学生的学习过程为例,对教法与学法必须同步进行再作一番阐述。
学生的学习过程,大体上可分五个相互联系的阶段:
(1)定向。这是学习过程的开始,在这一阶段里,学生将要弄清学什么、达到什么目的等内容;
(2)感知。这一阶段学生要从纷繁复杂的事物中去分清主次,把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来,把新的事物与旧的印象尽快联系起来;
(3)思考。在感知的基础上将学到的内容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形成科学的概念和知识体系;将知识综合后排成序列,把获得的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系统之中;
(4)应用。在巩固已学知识的基础上,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新的学习中去,或练习,或实验,或测试;
(5)评价。对自己的学习作出评定,并根据评定情况去有效地调整学习方法。如果课堂教学将上述五个阶段渗透到各个环节之中,那么教师就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开窍有术,使他们得到一把学习的金钥匙。
第三、四步讨论和答疑,是信息传递的主要过程。其中师生都是信息源,又都是接受器。它们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的综合、归纳、比较而完成;第五、六步 自测和自结,是课堂信息传递的终极部分,它的任务与学习过程中的归纳、应用和评价相同,是接受到的信息的反馈与强化。通过对照,不难看出这样一个事实:教学与指导学法完全可以同步进行,并且只有同步,才能真正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总结不足,努力提高
我在原来虽然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成绩,但是还是有很多问题值得我深思。
首先,不爱学习,不花时间学习。这是当前最大的问题所在。
其次,不爱积累和动笔。对待任务得过且过,不追求质量,对自己的要求不高。对待工作对待教学有些得过且过。缺乏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这次学习,我回到自己的学校后,将把感悟、体会和教育教学方法应用到教学中去,我并将学到的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传授给每位教师,改变农村教育的陈旧模式,努力创造现代教育环境,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尽自的力量逐步改善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的差距;同时还让我认识到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
1、坚持读书,读好书。做好读书计划,时刻提醒自己坚持读书。
2、多花心思在教学上,做教学的有心人。把获得的点滴经验及时地做好记录。
最后,加强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并学以致用。
1、积极改革课堂教学,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2、主动承担教学研究课。不断磨练自己的教学能力。
3、积极参加课题研究,在课题中提高自己的教育科研能力。
4、坚持写教育反思,不断积累自己的教育经验。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一秘为大家整理的9篇《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研修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
我在小学教语文心得体会篇2
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我非常幸运地观摩了在临沂市举行的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活动。在这两天半的时间里,我聆听了来自临沂各个学校的十九位老师的精彩阅读教学,被各位老师的风采深深折服。课堂上老师们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声情并茂、自然大方的教态,风趣幽默的教学风格,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教学目标的落实。
教学目标就像指向标,对于每节课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在我所观摩的这十几节课中,各位老师都明确了各个学段的教学目标,将学段目标与课堂目标相结合,并落到实处。比如《将相和》中翟老师根据高年级阅读教学中对文本的解读来品读将相"不和"与"和"好的句子,通过抓人物的语言、动作来感受人物形象;《她是我的朋友》中,老师引导学生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迫在眉睫"
二、朗读训练与读写结合。
读,是语文学习的生命之所在。朗读,更是了解文本内容,体会文本蕴含情感的重要方法。各位讲课老师在课堂上都注重对孩子的朗读训练。他们用不同的形式来引导孩子从读中学,从读中品,从读中悟。除此之外,几乎每一节课,都注重了孩子们的书写。不管是低年级的写字训练还是高年级的写作训练,都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
三、习惯养成的关注。
习惯的力量是不可小觑的,一个好的习惯对于学习的帮助无疑是巨大的。每一位老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都提示孩子们的读书或者写作姿势,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在教学中,老师会在课堂上穿插着一些学习方法,让学生收获这些学习的方法,去养成用这些方法去解决问题的习惯。比如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对于孩子学习语文的帮助是非常大的。
这次听课我学到了很多,也反思了很多,让我感触深刻的就是老师自身应具备较高的语文素养,这对于课堂教学极其重要。授课老师们那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的语言,对课堂氛围的巧妙营造,让我羡慕不已。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努力提升自身素质,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学习机会积淀语文教学素养,亮丽自己的语文教学生涯。
我在小学教语文心得体会篇3
一、 加强语文素养的培养
纵观语文教学的历史,古代私塾的语文教学目的最是简单。尽管简单.却包含了教会做“人”的基本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基本语文素养。由此,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应该回归到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上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才是语文教学返璞归真的要义所在。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二、注重阅读与背诵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能作诗也能吟”,古圣先贤早就指出了读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例如古代私塾的教学,方式再简单不过了:熟读成诵,积少成多,然后融会贯通,化为已有。现在,我们却常常对“读”束之高阁,尤其在公开课中,更是舍不得给学生读的时间。课堂看似热闹,可学生学完后却知之甚少。正如走马观花式的旅游,仅是“到此一游”而已。
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由此可见,读背无疑是积累语文素养的好方法。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记忆力是一切智力的基础。 朱熹曾经说过:“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这“三到”是多种分析器官同时参加活动的协同作用。因此读背是自悟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反复诵读才能真正体会课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气。
三、注重自悟与探究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深信,只有能够去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悟”便是学生形成自我教育的途径。在“读”的基础上,“悟”出精髓。因“文”悟“道”,因“道”学“文”。当然,学生的自悟探究,绝不能采取放羊式的自我领悟,必须在老师的引导、师生的讨论下进行。新课程标准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四、注重由课内拓展到课外。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我们教师要更新理念,树立正确的语文教育观。要把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学生成为支配课余时间的主人。课堂上,我们要从儿童的经验出发,引导儿童进入课文的想象世界、情感世界,以儿童的自我体验为契机、引发儿童和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共鸣。既使是学生发表了一些“异想天开”,有悖于常理的意见,也不要轻易否定。生活即课堂,因此,我们要打破课内课外的界线,把语文的课堂延伸到学生五彩斑斓的生活之中,关注自然,关注生活,关注社会。
总之,新的课程标准引领我们用的学习方式,营造新的学习氛围,为学生开辟出一片语文学习的新天地,在这片天地里,我们和学生将共同成长,不断进步!
我在小学教语文心得体会篇4
9月13日,我参加了由禹城市教育局组织的部编本人教版新教材培训,听了本次讲座,让我对新教材有了更深的理解,回来后,我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继续学习,这样,让我对新教材有了一个更新的认识,从而让我懂得了怎么才更好的把握好教材,如何有效的去教。
首先说说教材的主要关键词:人文主题,语文要素。
新教材的内容更加的贴近学生的生活,尊重儿童的天性,引导学生去发现,去自主的探究。比如口语交际,从交际的实际入手,通过儿童最喜欢的游戏入手,让他们在游戏中发现交际的最基本要求,声音要让别人听到,要懂得认真听。
其次,部编本”教材的几点变化总结起来就四个字:“调”、“减”、“增”、“融”。调即“教材板块调整”、“识字和拼音比重调整”、“选文调整”、“字种调换”。
“增”就是增加了传统文化元素。如:《司马光砸缸》这篇课文从内容上来讲,既具有中国传统元素又极具哲学感;并且用相关图画做插图,给人以辽阔的空间感。过去小学阶段古诗文很少,这次有了较大的增加。新版本教材整个小学阶段共选古诗文124篇,占所有选篇的30%,比原版教材增加54篇。但是我们要注意高年级教学古诗,要求不能太高,让学生读读背背,感受一点汉语之美,有兴趣就好。
语文园地增加了“识字加油站”“预测”2个栏目。8个单元,有6个“识字加油站”。识字加油站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识字,分担了课文识字的教学任务,把使用频率高但又不好在课文中呈现的字编排起来,6个识字加油站,共完成31个会认、6个会写的任务。这样就有利于和学前教育衔接,引导孩子从口语过度到书面语,引导学生读书的兴趣。
教材中增加了和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内容。要有整体的意识,把字融于词中融于句子中,引导学生多表达,多积累词语。教材中的每一个板块都是有机的整体,拼音用来识字,识字用来阅读,阅读用来发展思维,学习表达,积累知识,从而更好地生活。在逐步的积累中提高素养。
“融”体现在新版本教材分单元组织教学,板块设置比以前清晰,但教学内容融合性更强,综合性也有所加强。新教材的内容有所删减,但我们课堂教学的容量却更加的丰富。对于新教材的使用我们要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注重知识的渗透。例如我们的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这些内容虽然没有写入教材却是我们教学中不可少的部分。
根据部编本的几点变化,在教学中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备课是教学的前提,无论教材怎样变,只有认真的钻研教材备好课,才能实现课堂的有效性。今年的教材编排有了很大改变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我们老师们爱不释手。首先在备课中我会认真研究课文的每副图,利用好图片。其次认真备课确保我所讲出来的知识的正确性,不能应为是低段的教学而忽视了教学的准确性。最后每词备课都要认真思考课堂的引导,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引导他们去观察、去发现,去表达,丰富课程的内容,让学生体会学语文的快乐,爱学语文。
汉字教学时,夯实识字写字教学,是在低年级教学中落实课标提出的“识字写字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内容”。要大力加强写字的指导与练习,各年级要狠抓写字姿势和写字习惯的培养,直到习惯成自然。在教学中,从思想上重视识字写字;识字写字是阅读教学的基础。所以我们指导时要到位。要按照识字规律指导,指导独体字时,要让学生掌握笔画笔顺,关注主笔的占位;指导合体字时,要注意部首、比例、占位、相邻部位的交叉等。指导时要注意坐的姿势、执笔的姿势,注意笔顺和结构。要记住指导书写时观察、范写、描红试写、讲评、再写巩固提升五个环节必不可少。
总之,在新的课程、新的学习方式、新的教学氛围下,需要老师引领学生开辟出一片语文学习生活的新天地,在这片天地里,教师和学生将共同成长,不断进步!
我在小学教语文心得体会篇5
新课标中强化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其中课标中指出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倡导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注重阅读引导,培养读书兴趣。下面,我就学生阅读素养方面进行分享。
一、走进文本,爱上阅读
关于阅读我们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兴趣。低年级开始引导学生读整本书,整本书阅读不能只是对故事内容的简单重复,而应是对整个故事、整本书的回顾总结与提升,领着孩子往高处走一走。为此我们要基于学生的成长需要和文本的特点制定阅读目标,以达成整本书阅读的高度。“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这时我们可以将阅读目标定位于引导学生走进读本,历经阅读人物历程,感受成长的快乐,树立一种正确观念。
二、借助整本书阅读单,深入阅读
在新课标第三学段“阅读与鉴赏”部分中,加了“阅读整本书,把握文的主要内容,积极向同学推荐并说明。”在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习作要求就是“好书推荐”,借此,我们教师应该提前研究阅读书目,更具要求与同年级组老师商讨制定整本书的阅读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交流、讨论、赏析。阅读单中要体现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阅读目标的制定,以任务群为主的阅读,后面并附加相应的评价量规。学生能够从整体上统揽整本书,避免了学生的阅读往往关注于故事的情节,囫囵吞枣读得很快,难于在心灵上留下痕迹。中高年级中“交流讨论课”纳入课堂中,以师生充分自读为基础,以交流讨论为主要方式,以体验阅读快乐为宗旨,趣味引领、板块推进引领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促进学生语言与精神的成长,从而达成阅读的厚度。高年级要注重学生整体的提高,针对某一本书在班内开展阅读推荐交流会,引导学生产生思维的碰撞。同时,还能针对相应的任务群进行系统有效对的阅读,提高学生阅读效率以及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最终提高学生阅读素养。
新课标的'知识很有内容值得我们细读和思考,本次的学习也让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能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以便能更好的把这些教育教学理念运用到实际中去,更好的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提高教学效果,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
我在小学教语文心得体会篇6
x月28日,在xx市xx实验小学的会场里进行了全国“七彩语文”杯比赛的选拔活动。8位教师在一天的时间里,展示了8节“七彩”的语文课。身处会场的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
来自xx梅江国际学校的王老师,她的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教态自然、有极强的亲和力,特别适合面对二年级的孩子。她的课件制作的十分精良,特别是用动画演示“插”字能够让孩子很快的记住这个字。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利用多媒体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的地方,这一点在选取信息技术整合点方面给了我很多启示。在落实“一课一得”方面也做了很多努力,带领孩子学会运用某种句式写话。课堂的结尾,她还利用课上练习纸做的明信片作为“特殊的作业”留给学生,不仅巧妙地照应了这一课题目,还布置了小练笔的作业,真可谓是独具匠心。
除此之外,来自北辰区实验小学的刘老师,执教的《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一课也十分精彩。在课上她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并且进而练习运用。比如:针对如何利用合理想象的方法进行复述,就是本堂课的一大亮点。也让我又学会了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准备在实践中尝试一下。
?一件运动衫》这篇文章,分别由4位教师进行了同课异构的教学展示。四堂课听下来,我最深的感触就是对针对同一篇文本的解读选取的角度不尽相同,但在教学内容的选择(特别是确立教学的重难点)上,每位老师所做的考量是不同的。没有谁能在短短的一堂课中将文章解读的面面俱到,这也是我时常走入的误区。我深深地体会到确立“一课一得”的教学目标的重要性。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将学段目标分散到各篇文本之中,最后让学生在一个阶段的学习中掌握部分的语言文字运用的方法。
我在小学教语文心得体会篇7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我们的文学素养只有在作品中才能汲取营养,全国小学语文主题学习观摩研讨会心得。通过这次全国小学语文主题学习的观摩会,我深深的感觉阅读在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情感交流、心灵沟通的过程。因此教学不能停留在理解内容的层面上,而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阅读、探究的实践活动。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具有自主性、独立性和选择性,教师则是学生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和合作者,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阅读实践中,坚持以“读”为主线,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通过这次学习,在以后的主题阅读学习中要像更多的优秀教师学习,改进自己的主题阅读方法,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要遵循以下环节:
一、围绕主题、自主预习
预习内容:
1.自学生字新词,查字典、结合上下文或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它们在文中的意思。
2.结合预习提示读课文,在感受最深的地方做上记号,可在空白处简要写出自己的体会,在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提出自己的疑问。
3.搜集跟课文内容相关的背景资料(文本、图片、音像)以及跟课文主题、体裁相同,思想内容相近的文章。
课前准备是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必备的一个环节,在准备的过程中,师生可以互相交流沟通。通过沟通,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情况,使教学设计更贴近学生实际,更趋向科学合理。学生通过课前准备,加深体验和感悟,为学习做好知识和情感的准备。同时,预习可以使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老师和同学,学习目标的指向性更明确,会使课堂上的交流更充分、深刻,使课堂教学变得充实、丰满,心得体会《全国小学语文主题学习观摩研讨会心得》。
二、合作交流,探究文本
1.交流预习,提炼疑难问题。
(1)交流读文情况,主要是正音正读。(可指名读、接读、竞赛读等)
(2)交流自读自悟情况,提出疑难问题。教师巡视。
通过巡视,参与学生讨论,了解学情,以学定教,及时调整教学预设方案。
2.带题自学,小组合作研读。
(1)首先引导学生带着前面提炼出的问题,直奔课文重点,研读课文。
(2)然后,小组交流,各抒己见。
(3)展开研读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环节,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自学研讨保证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自读课文,思考分析,边读边划边注。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学生的自学研讨活动,并注意吸收反馈信息。
这一小环节从表面上看往往是静的,看似一段空白,实则是充满了学生整个思维过程的一段宝贵时空。学生只有有了自读自悟后的独特感受,才能更好的参与合作小组的讨论,倾听和评价他人的发言,接纳别人的合理见解。
②小组交流,相互合作,丰富阅读认识,教师有针对性地参与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师生共同研讨。
组织全班交流,让学生按自己的选择,交流感受最深的部分。在交流过程中,穿插落实训练点,如:“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等。教师适时组织讨论补充、评议深化、相机诱导。
语文最有灵性的部分只能意会不可言传,最具情韵的部分是不断品味中获得渐悟。这样的教学设计,给学生提供切实可操作的探究方法和过程提示,让他们围绕自己的最深感受进行深入研读,使学生能够自由且充分地与文本对话,而后再展开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对话,师生在互动的阅读实践中,日积月累,丰厚语文素养。
4.适度拓展,想像创新
这是深化阅读并引导运用创新的环节。可进行续编故事、仿写片段、编演课本剧等活动。
读写结合,实实在在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拓展阅读,精博结合。
按照我们进行的主题教学课题实验的思想,以原教材中的精读课文为依托,确定教学主题,然后围绕主题对教材进行重组、删减或补充,选编与单元教材同一题材的范文佳作,以及主题阅读丛书作为阅读教学延伸的辅助读物,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尽量多地接触大量的语文材料。这部分内容可作为略读材料处理,引导学生迁移运用前面研读课文时运用的学习方法,快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感悟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这一过程可以使学生可以得到较系统的语言积累,丰富情感体验,从而达到自主内化的目的。
这样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教学设计的优势就在于学一课带一串,教学内容密度高,容量大,综合性强,学生所学是多方面的、立体的,既有信息资源的获得,又有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还有价值取向的形成,更有语文素养的逐步形成和发展。
四、课外延伸,加强实践。
小小课堂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不可能把每个问题讨论的全面而深刻,重要的是把学生引发开去,适量为学生推荐与课堂所学的语文知识相应、由课堂教学的诸多层面而生发延伸开去的相关读物,让学生到更多鲜活的语文材料中去自主探究,深化感悟体验,进而将情感内化为行动的力量,学会关注现实生活。
形式多样、难易适中、富有趣味的阅读材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自觉地对材料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研读、体味和欣赏,得到知识的滋养、艺术的熏陶和情操的陶冶,让学生在课外阅读的天地里自由驰骋。相关专题:[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