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三字经的心得体会参考8篇
心得体会是个人在经历后所得的深刻感悟和认识,从优秀经验中学习,心得体会将我们引向更积极的生活态度,85报告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学三字经的心得体会参考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学三字经的心得体会篇1
暑假中,有一天我在《三字经》上读了“膻焦香,乃腥朽,此五臭,鼻所嗅。”这句话的意思是膻,焦,香,腥,腐这五种气味,我们都可以通过我们的鼻子闻到。
这句话,我很喜欢它,原因是这句话有一个典故。读完我有很大的感慨和想法,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
话说晋朝的时候,有个小官叫陈遗。陈遗的.的母亲很节俭,从不肯把吃剩的饭菜倒掉,连锅巴也要好好收藏起来,陈遗受妈妈的影响,从小就很节省。有一次,他看见厨房里有一大桶锅巴,便把他们都晒干了,收藏好。有一年发战争了,陈遗带军去迎战,把锅巴留在军营里,他们的队伍被冲散了,他和十几个人饿了一天。陈遗想起了在军营里的锅巴不是什么好东西,应该不会被拿走,他悄悄返回军营,拿回锅巴和大家一起救急,这十几个人靠锅巴活到了援兵来。
读完这个故事,使我深深地懂得了节俭这种传统美德的重要性,一些你有平时看起来不起眼的东西在关键时候能发挥很大作用甚至是救命。其次我们生活在今天这个物质极大丰富的社会,更要懂得节俭的重要性,我们知道现在地球资源越来越少,如果我们不珍惜所拥有的一切,不节约,铺张浪费的话,总有一天我们人类要自食其果的,所以我们要提倡节约,反对浪费,从小事做起,你我一起行动吧!
学三字经的心得体会篇2
?三字经》是一部足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经典,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使我获益匪浅。
从“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学,不知义”,讲述的是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后天教育及时,方法正确,可以使儿童成为有用之材。
“性相近,习相远”,讲述的是人的本性差距并不太大,由于后天的熏染,环境的影响,会变得差别越来越大。《三字经》中“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告诉我们为了孩子的成长,必须给孩子营造一个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使其健康茁壮的成长;还有“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等都说明了为人父母的责任和严格要求子女的重要性。对待自己的孩子,对待自己的学生都应严格要求,不要放任自流,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学生才会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最终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讲述的是要让儿童懂礼仪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的例子。传统中国的启蒙教育第一位是孝和悌,而孝和悌是不应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有所变迁的,它应该作为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理解并付诸行动的指导准则。
“知某数,识某文”到“此十义,人所同”介绍的是生活中的一些名物常识,有数字、三才、三光、三纲、四时、四方、五行、五常、六谷、六畜、七情、八音、九族、十义等等,方方面面,一应俱全,几乎囊括了当时人们已认识的各类主要知识。通过阅读此内容,可以感受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还可激励我们奋发努力,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
?三字经》所例举的内容还很多,篇幅所限不可能一一道来,它的影响深远,激励着每一个中华儿女,我们应该继续继承这些美德,把它发扬光大。
学三字经的心得体会篇3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没读过《三字经》实在是汗颜的事情,因此在国庆假期时我找来《三字经》读了一番。对于这本千百年来被诵为经典的儿童启蒙读物早在小学时候就听过,也能背诵出“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的句字,但是详细内容就不知道了。经过这次习读使我对《三字经》有如下体会:
?三字经》是南宋学者王应麟所作。作者运用事理并举的方法,以大量历史典故、故事为背景,三字一句,两字一韵写成的具有识字、广见闻和灌输封建伦理道德观念,即传授知识与封建政治思想教育双重功能的儿童启蒙读物。书中文笔自然流畅,朴实无华,深入浅出,情真意切。全书1722字,分为六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一个中心。
从“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学,不知义”,讲述的是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后天教育及时,方法正确,可以使儿童成为有用之材;
从“为人子,方少时”至“首孝悌,次见闻”强调儿童要懂礼仪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并举了黄香和孔融的例子;
从“知某数,识某文”到“此十义,人所同”介绍的是生活中的一些名物常识,有数字、三才、三光、三纲、四时、四方、五行、五常、六谷、六畜、七情、八音、九族、十义,方方面面,一应俱全,而且简单明了;
从“凡训蒙,须讲究”到“文中子,及老庄”介绍中国古代的重要典籍和儿童读书的程序,这部份列举的书籍有四书、六经、三易、四诗、三传、五子,基本包括了儒家的典籍和部份先秦诸子的'著作;
从“经子通,读诸史”到“通古今,若亲目”讲述的是从三皇至清代的朝代变革,一部中国史的基本面貌尽在其中;
从“口而诵,心而维”至“戒之哉,宜勉力”强调学习要勤奋刻苦、孜孜不倦,只有从小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长大才能有所作为,“上致君,下泽民”。
?三字经》内容的排列顺序极有章法,体现了作者的教育思想。作者认为教育儿童要重在礼仪孝悌,端正孩子们的思想,知识的传授则在其次,即“首孝悌,次见闻”。训导儿童要先从小学入手,即先识字,然后读经、子两类的典籍。经部子部书读过后,再学习史书,书中说:“经子通,读诸史”。最后强调学习的态度和目的。可以说,《三字经》既是一部儿童识字课本,同时也是作者论述启蒙教育的著作,书中仅用300多字概括了中华五千年历史的变迁,更是神来之作。
作为幼儿教师,我要领会《三字经》的精髓,取其精华为教学工作服务,去其糟粕。
学三字经的心得体会篇4
暑假中,我看了一本《三字经》的书,读了一些有趣的故事,增长了不少知识,也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如“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讲的是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子小的时候,他母亲为了让孟子能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曾三次搬家;当孟子不想读书时,他母亲就把织好的布剪断了,告诉孟子读书就像织布一样,要脚踏实地,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否则就像剪断的布,前功尽弃了。孟子听了母亲的话,发愤读书,果然成为中国的大文学家。这告诉我,平时不可以和不三不四的人交朋友,学习不能三天打渔两天晒网。这样,才能成为和孟子一样有学问的人。
又如“香九齢,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讲的是小女孩黄香九岁时,就晓得夏天先把父母亲的枕席扇凉﹑冬天就用自己的身子去温暖父母的被褥,让双亲能睡得好。为了不让父亲太劳累,平时所有的家事都是由自己动手做。她就这样孝敬父母,为他们分忧;孔融才四岁的时候,家中吃梨,他每次总是选最小的,把大梨让给哥哥。我十分佩服他们,他们那么小,就知道孝敬长辈,谦虚礼让。我应该向他们学习,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再如“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莹,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讲的是汉代人孙敬深夜读书时,怕自己打瞌睡,就把头发吊在屋梁上,战国时的苏秦,读书困倦时用锥刺大腿让自己惊醒。他们并没有谁督促教训,能自觉地勤奋刻苦;像晋代人车胤,读书没有点灯的油,就把莹火虫捉来放在一只薄纱袋中,靠微弱的荧光照明。又像孙康,也是没钱买灯油,冬天就坐在院子里,借雪的反光照明。他们虽然家境贫困,但却能立志苦读,从来不因为条件差就停止学习。看看他们,想想自己,我感到有点惭愧,现在的学习条件比他们强了不知多少倍,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要不然,就对不起老师,对不起家长。长大后,自己也一事无成。
从 《三字经》中,我还知道了中国的悠久历史是从炎帝,黄帝开始的,所以中国人称自己为炎黄子孙;在五千年文明中,有秦朝,汉朝……有唐朝,宋朝……;还有像“大禹治水”“三顾茅庐”等许多有趣的故事;认识了像孔子,老子,司马迁,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等历史名人。《三字经》真是一本好书,它让我学到了不少知识。
学三字经的心得体会篇5
暑期里,我跟随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一起走进《三字经》,踏着祖先的光辉足迹;感受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倾听先辈艰难的创业故事,我深深沉醉在这美的享受之中,身心浸润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受颇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的内涵丰富而深刻,她有忧国忧民,为民请命的爱国精神;她有默默奉献,不求索取的高尚境界;她有力克万难,振兴中华的坚定信念;她有有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道德规范;她有立志勤学、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她有见利思义、助人为乐的从高情操;她有律己宽仁、惩恶扬善的处世准则;她有诚实可信、质朴守法的生活信条;她有自尊互敬、和睦相处的礼仪风范
我国自古以来一直有尊老爱幼的传统。古代儒家把齐家作为治国的前提条件。《周易》上说:正家而天下定矣。《礼记》上说:家齐而后治国。《孝经》上说: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如果真正做到敬爱自己的父母,那么必然会以同样的心态去尊敬周围的长辈。正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千百年来,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是中国人崇高的家庭伦理准则,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在现代社会,家庭伦理关系和道德标准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父慈子孝、夫妻和睦仍然是人们应该信守的道义。
见义勇为、匡扶正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义不辱节的苏武,宁死不屈的颜真卿,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舍身抢救外国落水儿童的罗盛教,临危不惧舍身拦惊马的刘英俊,勇斗歹徒的徐洪刚他们把正义、信念、人格、操守看得比生命更为重要。在今天,我们仍然需要继承和发扬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言必行,行必果,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些流传了千百年的古话,形象地表达了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品质。
诚信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市场经济必要守则。诚实的人,才能心智清明,择善而从。诚实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个集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生存之基。人无诚信难以自立,企业无诚信难以生存,政府无诚信不能取信于民,国家无诚信难以发展。
我们是炎黄子孙,让我们一起继承我们中华传统美德吧!让她光照千秋,万代流传。
学三字经的心得体会篇6
在我呀呀学语时,妈妈只要一有空就在我身边背‘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并没要求我也跟着背,后来听得多了,我也就慢慢会背了。从一开始只能背‘人之初,性本善’到‘教五子,名俱扬’,再到‘弟于长,宜先知’,再后来我就和妈妈配合背,有的时候是一起背,有的时候是接背,我背前面她背后面,一句接一句,我越来越喜欢《三字经》了。
上学之后,我对《三字经》才有真正的理解,而且发现《三字经》对我帮助很大。从‘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为何’这句话中我知道了;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即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它告诉了我趁年少时用功学习,这样长大才不会后悔。这使我想起这样一句话;‘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也一直把它牢记在心。当我学习想偷懒时,我的脑海里总是会出现这句话,它激励着我好好学习。
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中我知道了一个人的成才之路如雕刻玉器一样,只有刻苦磨练才可以成大器。以前我的学习总是很肤浅,一知半解,学完《三字经》之后,我认识到学习中即要一心一意,还要懂得深钻细学,养成自觉认真的好习惯,会让我受益无穷。
中国的国学文化真是博大精深,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
学三字经的心得体会篇7
最近,妈妈和我一起诵读了《三字经》,她还给我解释了其中的含义。《三字经》的每一句话都蕴含着有趣的故事和深刻的道理,它教导我们要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兄弟、礼貌待人。
“人之初,性本善。”,让我知道了每个人生下来都是好的,都有一颗善良的心。我们在生活中就要有一颗感恩的心,以善心去对待每一个人。
“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让我明白了连动物都知道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才能换取劳动果实,人如果不学习,还不如动物呢。
“融四岁,能让梨。”,讲的是《孔融让梨》的故事。孔融四岁时,邻居家送来一筐梨,孔融毫不犹豫拿了一个最小的梨,大人问他:“为什么挑小的?”他说:“哥哥大应该吃大的,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以小居大是不好的行为。”这个经典的.故事,让我知道孔融是个明白事理的好孩子,从小就懂得尊敬和谦让,我要向他学习,在生活中做到长幼有序,做一个孝顺长辈、懂事的好孩子。
“昔孟母,择邻处”讲的是《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子的母亲为了让儿子有一个优越的学习环境,先后搬了三次家,最后把家迁到了学堂边,使孟子学到了不少礼仪和文化知识,成了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这个故事让我更加体会到了“可怜天下父母心”的含义,我的父母为了我的成长和成才,不知操了多少心,可有时候我不理解,还会埋怨他们,现在想想,真是惭愧。从今天起,我要更加体贴和关爱我的父母。没有他们就没有我的今天和未来。
我喜欢《三字经》这本经典读物,因为它通俗易懂,读起来琅琅上口,更重要的是它向人们传诵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学三字经的心得体会篇8
?三字经》读后感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想必大家对这几句已是倒背如流了吧。《三字经》可以说是一本家喻户晓的启蒙读物,并且老少皆宜,虽然它由三个字组成,却蕴藏着许多道理,简单的叙述所要表达的意思,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里面所讲孝顺父母、礼貌待人、勤奋好学、尊老爱幼等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小时候觉得这本书读起来像唱歌一样,却不知何意,如今回看一遍,却悟出了极多深刻的道理,比如我最喜欢的一句“人不学,不如物,幼而学,壮而行”。这句的意思是:人要是不懂得学习,以自己的知识,技能来实现自己的价值,真不如小动物,我们要在幼年时努力学习不断充实自己,长大后才能学以致用,每读到这一句就让我想起一句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正是这样,我想起自身的经历:幼时我的母亲总会为我报许多的兴趣班,唱歌、舞蹈、书法、电子琴等霸占了我的业余时间,而且还非常的辛苦,当时我非常的抵触。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少有时间去接到这些爱好了,陪伴的只有一门门功课,但值得庆幸的是那些本领没有丢失,随时可信手拈来,必竟“艺多不压身”,而且还能让人“艺高人胆大”,可以让我在同学们面前自信的秀出来,我才理解了母亲的用意。当然,单有才艺是不行的,学习也得强,也正是有了小学时的奥数那种“拨云见山”的感觉,让我对学习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所以才有了现在的优异成绩。想想如果当初我像淘气包一样,拒绝了所有的兴趣班,没有当初的努力付出,现在会是怎样的后果——我将会一无是处,估计连学习的心情都没有。所以说孩子要从小培养,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不要让自己后悔一辈子。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想必这一句是脍炙人口。一块美玉若不经雕琢就不可能成为一个精致的玉器。人也相同,若不认真学习,就永远不可能知道其中的道理,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所以说我们要有一个远大的理想,朝着它前进,在此过程中不断的增加自己的知识量,不断的磨砺自己,努力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终有一天会学有所成。
说到这,想必大家对《三字经》有深入一点的了解了吧,如果我们将《三字经》中的精髓悟透,那将是获得一笔巨大的财富,慢慢地我们就会发现我们的视野会变得更广阔,自己的能力会得到一个质的飞越。所以让我们好好的学习,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将所有的“宝藏”装进大脑,这样我们才能走上人生巅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