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特殊学校的心得体会8篇
一篇优秀的心得体会包含生活的精髓,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人生的真谛,优秀的心得体会可以使我们的写作能力得到提升,以下是85报告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去特殊学校的心得体会8篇,供大家参考。
去特殊学校的心得体会篇1
首先,感谢学校领导给了我这次外出参观学习的计划,通过短短的一天的参观和学习,我已经彻底的被这所学校吸引了。现具体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张家口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吸引了我。那里的教师不但是教学的能手,也可称为“技工”,比如:理发、按摩、美容、刺绣等等。通过自己的喜好来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为学生以后的人生路指明了方向。
二、该校的管理制度吸引了我。张家口特殊教育中心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上午是文化课,下午是实践课。对听视障的学生进行按摩、理发等的培训。对智障儿童进行家政和面点的培训。这样让学生找到了自信,家长也见到了希望。
三、该校的文化建设吸引了我。当我走进校园给我三种感觉:静、阔、靓。校园非常的干净,操场也非常的宽阔,每处布局都十分合理非常的靓丽处处充满艺术的氛围。尤其是楼道和班级的布置上,通过标语、图画等散布着教师对学生浓浓的爱意和殷殷的期盼。
四、该校的教学模式吸引了我。通过三节课的听课让我感触最多的就是学生的基础知识都非常的扎实。教师注重个别化教育,其中郑老师的智障五年级数学课用生活的问题来学习数学,用学习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充分做到数学生活化,并且通过身边事情教授学生日常的技能比如:公车让座、学会感恩、遵守交通规则等等。上午听完课后我一直在想为什么他们这的孩子的基础会这么好?唐氏的学生我们学校也很多为什么我们学校的学生简单的词语都说不出来而这里的居然长长的句子都能说出来?通过下午的参观让我慢慢的知道了除了智力程度的不同还有充分的利用了专业教室,对言语程度不好的学生进行言语训练实行个别化教育。对脑瘫的学生进行感通康复,还对智障儿童创立了情景教学的模式,充分利用专业教室让学生在语言、行为、社交和社会适应等方面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五、该校的班队会形式吸引了我。通过下午的听课让我知道原来特教的孩子是这么的多才多艺。这次的班队会几乎是学生为主角老师只做总结。充分的培养了学生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培养他们的自信。
通过这次的参观我发现自己还有很多不足,首先在智障教学上个别化教育和语训能力还有待加强,其次要加强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第二专业的学习,最后要保持一颗辛勤的劳动和无私的爱心,为特殊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微博之力。
去特殊学校的心得体会篇2
在参加本班学习前,我对特殊教育的了解非常的有限,仅仅限于知道有随班就读的政策,曾经任教随班就读的孩子,接触过特殊孩子,可以说是一片空白。这次的学习前,我就感觉自己是一张白纸,一个无知的学生,带着求学的心态走入了学习班。
班级持续学习一个月,对于特殊教育的认识搭建起一个初步的认识,任教老师从特殊教育的现状、政策、随班就读的介绍、脑瘫儿童教育、孤独症儿童的教育策略、资源课室的使用经验等等,丰富的课程是一次难得的学习体会,改变了我对特殊教育的认识。
一、特殊教育提倡的是一种公平、权利。
以往,我们提起特殊教育更多的是一种爱心、同情。殊不知,这恰恰是特殊孩子最不接受的。如果仍然停留在爱心、同情的看法,那是非常不恰当的认识。当今的特殊教育提倡融合教育、接纳教育,倡导的是公平、权利,只有改变这种观念,才能以提升工作的责任感,提升工作的有效性。如果观念是错的,那所思考的、所完成的工作都是无效、低效的。
本次学习的最震撼的,大大改变特殊教育的观念,不再用特殊的眼光看待特殊教育,不再用特殊的想法思考特殊教育,而是根据特殊孩子的需要设计特殊教育,特殊教育是为有需要的孩子特别设计的。在花园村第二小学的随班就读的一节课例,让我看到随班就读的特殊教育工作。看到北京随班就读工作已处在国际领先水平,而我们的随班就读工作还有太多需要完善的工作,太多需要改变的地方。
二、特殊教育必须以骨干教师带动发展。
“特教教师的责任是研究,不是看孩子,是让自己成为教育的专家。爱残疾孩子,不是他流泪我们也流泪,不是他干不了,我们替他干,不是他站不起来,我们就抱着他;爱残疾孩子就应该教会他们生活技能,矫正他们机能缺陷,激励他们正常的生活等,而这些都是建立在专业技能的基础上的。”
特殊教育的责任更多的是让自己成为特殊教育的专家,用其科学的方法使残疾学生得以受益。花园村第二小学的随班就读工作安排了一位素质很高的骨干教师开展随班就读工作。就校长的决定看出对随班就读工作的重视,也看出随班就读工作的关键,就是专业教师的重要性。以往,参与特殊教育工作的都是不能教书或者怕辛苦调到特殊学校的,这样的师资水平极大影响了特殊教育的质量。要把随班就读工作做好,必须舍得把思想觉悟高,业务能力强的老师安排到随班就读的特殊教育工作。
去特殊学校的心得体会篇3
为了提高我们特岗教师的专业素养,更好的适应教学工作,毕节市教育局于20xx年7月8日全天举办了名为“毕节市20xx年第一阶段特岗教师招聘岗前培训”的培训,我作为一名新特岗教师,很荣幸参加了这次培训。此次培训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毕节试验区教育改革发展及新教育理念、教育管理、校园文化建设专题、中小学班级管理专题、师德修养专题和教师专业成长专题。通过此次培训,我得到了很大的收获,现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培训使我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
在本次培训中,听了税晓菊老师关于师德修养专题讲座后,使我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使我深刻地认识到:首先,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从知识传递的角度来反映教师的重要性。其次,教师是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也正是这个意思,这里主要涉及做人的问题,学生都有“向师性”,实际上是做人的一种认同感;同时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第三,教师是管理者。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能力,才能使教学更有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第四,教师是父母。作为一名教师,要富有“爱心”,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所以我们说教师是父母。第五,教师是朋友。所谓“良师益友”,就是强调教师和学生要“交心”,师生之间的融洽度、亲和力要达到知心朋友一样。最后,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学、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知识,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困惑、心理压力等,以给予及时的帮助,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二、培养自身素质,以便更好的投入到教育事业中。
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新时期的教师应对教育对象实施正确影响的同时,不断完善自己。必须不断地学习有关知识,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提高自身素质,才能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学生中树立一个实实在在的榜样。教师应该具有独特的魅力,成为教育战线上的魅力形象大使。教师的精神面貌对学生具有强烈的示范作用,因而要求老师要乐观、活泼开朗、充满朝气。在学生面前要做到精神振作、情绪高昂、用语幽默、态度和蔼、风度从容、姿态洒脱。对有些学生要鼓励,有些学生要要求严格,有些学生要真诚关心。因为在潜移默化中老师的思想行为已经深深影响着学生。
三、培训为我以后的实际工作提供了许多方法和策略。
在培训中,曾华老师的教师专业成长专题讲座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给我们介绍了一些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要点和方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强调我们应适时调整和更新自身知识结构、终身学习;他谈到的教学教法经验,让我认识到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要多加思考,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艺术的眼光去对待教学,争取精益求精。另外,他还强调:“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各位老师一定要认真地贯穿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新的教学姿态迎接新的挑战”。如何使自己能够有质量有效率有能力地教好所上的每门课,使学生能够持续地从心灵深处接受教学,这就需要我努力地备课、努力地锻炼、努力地学习、努力地学习其他老师的教学方法。
四、培训使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和动力。
在本次培训中,各位讲课的老师都对我们寄予了很大的期望。同时也鼓励我们要尽快适应新的教学环境、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环境;要更加理性地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角色;要做一名终身学习型老师,做一名能够不断适应新知识、新问题、新环境的老师;要坚持创新,在教学中发挥自己的聪明和才智。这些鼓励,使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和动力。
教师的工作是琐碎的,但意义却很重大。新的时代向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程向我们提出了新的理念。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投入我全部的热情和爱心,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去特殊学校的心得体会篇4
读了窦桂梅老师的《我的教育世界》我有很深的感触。本书的内容基本上都是窦桂梅老师国外教育考察过程中写下的随笔。虽然是随笔,却在点滴间引发人的思考,如同一泓清泉滋润人心。她在考察之后总是会很快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体现了作者优良的职业习惯。她写的是故事,同时也是故事本身的参与者。
记得有人说过,教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活跃,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混乱;教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多元,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分歧;教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繁荣,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芜杂。生活在这样的时代,教师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对教育朴素的情怀,保持我们的定力,保持反思批判的精神。
窦桂梅老师也是在她的出国考察中写出了自己的反思批判。出国访问过程中,不时有她与国内教育教学的比较和思量。在具体情境的观察、体验中,作者对许多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有了深一层的感悟和思考。《让好教师留在课堂上》一文,是作者考察了英国教师的.专业要求,并与《清华附小办学行动纲要》中教师专业要求相接应后的所感所悟。在这种相互映照中,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在教师这个职业中,我们永远修炼!”这样的叙事过程中的理性“沉思”,在文本中有深有浅,有隐有显,时时生发,让人不禁凝神驻足。感知和考察国外学校安全意识及措施时,对我国学校在这方面欠缺的忧思隐然可见。
作者不仅对我们教育孩子方式的思考,对于教师同样也有。在英国和韩国教育随笔中都有对教师的态度问题。”美国学校推行的“分轨教育”、“标准化考试”对美国教师、学生和家长造成了偏见和影响,中国学校采用的各种“分层教育”、“统考统练”把学生分层次、分类别区别对待也对中国教师、学生和家长造成了偏见和影响。
内尔·诺丁斯博士在《幸福与教育》一书中提出把“幸福作为生活和教育的目的”,我觉得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我们把学生和教师的幸福当成教育目的,我们就不会一味追求“标准化考试”,不会把学生分成高低层次区别对待。如果我们关注的是教师和学生的幸福成长而不是他们获得高分分流到好班好学校,那么教师和学生的幸福指数都会提高。
我认为,要想提升教师和学生的幸福指数必须调整我们的教育教学目标。中学教育不应该只是辅导学生考好大学,我们的中学老师也不应该只是为高考升学率讲课。我们更重要的教育工作是帮助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
在本书中我还有印象比较深的是《春天,我们的学生做什么》一节。这关乎学生的创作问题。人从幼儿时期就有创造性的萌芽。幼儿的好奇心和创造性想象力的发展是他们创造力形成和发展的两个最重要的表现,一般来说,幼儿通过各种活动表现他们的创造力,如绘画、音乐、舞蹈、制作和游戏等。
小学生有较明显的创造性表现,小学生创造性的特点表现在独立性、发散性和有价值的新颖性上。从创造的内容来看,小学生从具体形象材料加工发展到对语词抽象材料的加工;在独立性上,小学生经过模仿过渡阶段,慢慢发展他们的独创性。看看外国的实践课,我们也应该加强这个方面的训练。
这部书中,作者绝不贸然地去抽象概括什么,对场景与细节有着感人的教育热情和教育敏感。在一所特殊教育学校访问,因为学生快要放学了,但“我们”还在提问,“校长非常着急……再看她的脸,红到了脖子根儿。但出于礼貌,校长还是没有打断我们”。校长对孩子们的惜护之心跃然纸上。显然作者也深深感动了,将“校长的脸红了”作为小节的标题。其中,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教育情境的细节精微而可贵的教育理解。
本书几乎没有学术性的结论,但常见给人启示的“格言式”的文字;没有逻辑链条串起的论证,但常见让人跟着感悟、跟着感动的生动细节以及真诚、真实的赞叹、疑惑和感慨。“事”与“思”自然地连接在一起,有不少近乎是“事”、“思”和“诗”的融合了。尤其是第三辑“乌克兰教育随笔”,作者对苏霍姆林斯基的崇敬和热爱之情,字里行间都能触得!
这是一部优秀的教育叙事作品,是一则教育工作者教育反思的范例。我们看到什么是教育者的生活,什么是教育者的教育生活。过一种教育生活,是教师职业性的真正体现。叙事与反思,让我们对教育有更深的思考。
去特殊学校的心得体会篇5
在生活方面:从小,我们就培养陈阳轩的独立性。因为,孩子不可能一辈子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下。家长要放手,在可控的范围下尽量放手。比如:陈阳轩有一次突然对我说:“你们大人每个月都有工资自我支配,为什么我没有呢”当时,我就在想,作为一个孩子来说,你一些基本的需要,我们大人基本上都会满足,你还要钱干什么呢于是我就问他,你要钱干什么呢他说想自我支配:如买个笔、过个节买个什么礼物送你们呀!请同学来家玩买点零食呀!还有买个自我喜欢的玩具呀!我一听,当时就觉得,一个二年级的小朋友居然有这么多的想法,顿时我就觉得我的儿子长大了,同时也我意识到不能再把他当三岁小孩哄了,他已经有自我的思想了,可是这也不错呀,我就顺水推舟尊重孩子的想法,于是我就说,那行,每到爸爸妈妈发工资的时候,也给你发5元工资,这个钱由你自我支配,那不管要买什么东西(除了学习上的东西),都要从这“工资”里攒着买,他就很高兴的答应了,一次在小超市jy135。他看到一个喜欢的玩具(小陀螺)标着8元,可是第一月给他发的5元工资不够呀,怎样办呢他岂求的眼神看着我,想我给他买,我就说了,那不行,你的工资不够,爸爸妈妈的工资也是有预算的,要一些生活开销,所以你只好等下个月工资咯,然后我儿子也没
办法,无奈地说:“那就自我攒着吧”。但之后,看样貌我儿子是真喜欢那玩具,等第二个月发了他5元,他还惦记着他的小陀螺,最终他就去把那8元的玩具给买回来了,当然,(因为8元的玩具也不是什么好玩具)所以没多久就坏了,可是经过自我攒钱买的玩具他格外的珍惜,坏了,也在那里琢磨怎样把它修好,宝贝得很。经过这件事,我只想说:尊重孩子的想法,试着让他们自我去尝试一下,这远比父母给他买一个一百多的玩具要有意义的很。孩子仅有在一次次的实践、思考中,不断长大,独立,然后超越父母。
比做一件事,孩子去做,可能只能打30分,你不满意,骂他,甚至代替他做了,当时事情的效果能够打90分。但请家长注意,这90分,永远是你的90分,孩子仍然是0分。所以,在生活上,一些基本的家务活我们都让陈阳轩做,例如:会把鞋柜边散乱的鞋子放整齐、早上起来会把开水烧好、晾洗衣机里洗好的衣服、到楼下的超市帮父母买一些油盐酱醋等等,时间长了,他也觉得做这些事情是理所应当的事了。
在学习方面:在对待学习方面,我们始终坚持“重过程轻结果”。对孩子每一天的作业完成情景,我们是很关心的,该检查的检查,该签名的签名。可是对于考试成绩,我们是抱有一颗平常心的。我相信,程序正确,结果也必须正确。考试毕竟有各种偶然性,平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各项任务才是最重要的。我们也不鼓励孩子与别的同学去比较,只要自我平时该做的做好了就够了。在那里再多说一句,在教育孩子方面,很多家长容易走走入一个误区。不注意赏识孩子的优点,而过份强调孩子的错误,最错误的方式是,在公众面前训斥孩子,丢孩子的脸。家长们,请呵护孩子脆弱的自尊!
孩子是我们的期望,也是祖国的未来。相信我们的孩子,今日,他们只是家中一棵小小的盆景;明天,在广阔的天地里,他们必须会长成一棵棵参天大树。
去特殊学校的心得体会篇6
“情感是教育的桥梁”,当我真正踏入本次家访之路时,我才体会到了电话家访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对于家访的对象是后进生,我觉得“后进生”因为一些不突出的优点而受到老师的称赞时会很高兴,老师可以和家长一起从点滴的进步谈起,一分为二地分析学生,用优点去克服缺点。所以在家访时我把握实际,灵活调节,在轻松融洽的气氛中提出孩子存在的问题,共同商量、探讨教育措施,使学生心服口服,家长也欣然配合。学生王某见到我的到来,开始非常紧张,站在门口不知所措,害怕我是来向家长"告状"的,没想到我只字不提她表现不好的地方,而是鼓励她要扬长避短,争取更大的进步。在轻松和谐的闲聊中,孩子越说越高兴,把自己的志向、思考统统都讲给老师听,家长也因此了解了孩子内心更深刻的东西,对孩子的表现越来越满意。最后,他们一家人依依不舍地把我们送出大门口,并希望老师经常到家。
老师上门家访,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重视。这对学生是一种激励,对家长也是一个触动。教师、家长、学生三者共处一室,促膝谈心,拉近了彼此心理距离。每次家访都会让我受益非浅,和学生家长相互了解情况,交流各方面的信息,沟通感情,既使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现和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又使我了解学生家庭中各方面的情况及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并且同学生家长共同研究,在教育学生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达成一致意见。
在这次家访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作为教师我们要积极的指导家长,同时多进行交流,家长和教师相互学习,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结成一个家庭学校的教育同盟。那么我们的教育会获得更大的成功。这次,我利用休息时间,深入几个学生家中,进行家访,感受颇深。家访真能让我们和学生家长打成一片,感情亲切融洽,这样家长们就不再会有什么误会和责怨,我们的工作就能得心应手。
面对面促膝畅谈,家长对我们的育人给予了高度评价与鼓励,最后我说到:“我们实验小学办得红红火火,我们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敬请家长谅解,对于我们学校的发展、班级建设有什么建议的可以尽管提出来。”该生的家长说:“万万没有想到老师对学生是如此牵挂和关心,我们的孩子放在你们学校,就是放心,你们这是在办人民满意的学校。我们家长一定大力支持学校的工作。”
很多家长都反映:老师说的,孩子会听进去的。作为学生的老师也特感动于这句话,老师的魅力无极限。当然高兴之余,需要我们付出更多了。让我看到了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形成了完全不同的学生个体和认知表达水平。有些家庭已出现了不会管、管不了的局面。所以针对有问题的学生,我和家长促膝谈心,用一分为二地观点分析学生,同时把握实际,灵活调节,在轻松融洽的气氛中提出孩子存在的问题,共同商量、探讨教育措施,使学生心服口服,家长也欣然配合。
看来我们只有通过家访才能了解一些隐性的问题,找出学生不良行为形成的根本原因,这样我们可以从根源着手,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们要加强家校的密切联系,同时注重学生的个别教育,真正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教育效果。家访,让我和学生、家长的心靠得越来越近,越来越紧。
去特殊学校的心得体会篇7
一直很好奇:国外的教育是怎样的?虽然也听过一些专家在讲座中或从报刊获得一些关于国外教育的讯息,但终究不够完整,这次,肖老师名师工作室推荐的窦桂梅的《我的教育视界》,让我领略到了英国、美国、乌克兰、韩国、日本五国的教育笔记,“视界”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通过阅读,使不曾有过出国培训的我,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扩大了我的视界,了解了不同国家的教育、文化等,例如英国学校的自我评估,英国学校的评估的最大特点是和谐明确、表述简洁。日本教育的“以人为本”等,美国人的微笑、感谢与赞美,乌克兰学校的教师博物馆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关于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清华附小在建设校园问哈,打造校园文化的过程中,特别注重俏销师生的参与:根据师生的意愿及想法,一方面由专业人员去实施和实现师生的想法,一方面让师生实战才能,去庙会自己心目中的校园。从窦老师的描述中,感受到清华附小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思想,由此,我联想到自己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幼儿园已走过了四年的美丽时光,我们的各项工作在逐渐规范和完善,同时我们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幼儿园文化建设的思考,20xx年11月份的第一次幼儿园办园思路咨询会中,就曾提到我们对文化建设的初步设想,向老师征集办园特色建议,了解老师对特色的建议和想法;以及我们和老师一起探讨活动,都一一表明,我们一直关注校园文化建设,但是一所新园,我们更明白校园文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不是几个人商量一下就能完成的事,是需要幼儿园的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共同去践行的事。
一路走来,我们一群来自不同地方的人组合成了一个集体,这个集体体现的“融合”也是一种我们经历的“文化”,孩子需要融合、老师需要融合。幼儿园一步一个脚印,从没有到有,从有到优,都是历经艰苦,留下了孩子、老师的成长印记,脚印最能体现幼儿园的成长历程,我们没有停止过前行,而每一次真诚的前行总会留下许多成长的足迹,这是我们年近汾幼成长的印记,记录了我们老师的教育生活、记录了我们孩子的发展情况。
我们没有停止过探索童话资源的开发,不仅仅是为了形成园本课程的结果,而是重在课程的规划、建设、实施等,重在关注我们的孩子在课程中的发展,一次次的实践、反思、修改、再实践,不断完善的过程,就是老师教育生活的过程。孩子们喜欢童话,童话可以留住童真,我们追求以童话为载体的童真,呵护童真,感受童真世界的美好。
2、以学生为本
在窦老师的书中写道“美国是儿童的天堂,青年人的战场,老年人的坟墓”不错,在学校,扑面而来的以“学生为本”随处可见,在窦老师参观的华盛顿州蓝盾男子中学,学校没有豪华的会议室,所有的教师、会议室或剧场都是为学生准备的,在食堂参观时,见学生吃饭时间到了,校长就让参加的来宾一起离开食堂,学校的办学理念都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加州福而摩斯国际初中的参观中,“当要下课的时候,领队告诉我们要继续在原地观察学生,不能走出教室,必须等铃声想过,学生都理考以后,我们才能出去——因为她担心我们影像学生西下课,会打扰走班学习的学生”。这些细节的描述,都深切地感受到什么是以学生为本,教育视相同的,尽管书中描述的都是中小学,然而教育是相同的,我们作为幼儿园的管理者,应时刻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内化为我们的'实践行动中,我们常常说要尊重幼儿,要发展幼儿,在这些口号的背后,需要行动来支撑,不是写给别人看的,而是让那个在幼儿园的每一位员工、家长感受到,让幼儿体验到,让到幼儿园参观人员从细节处观察到的,就如窦老师的书中写道:“怎样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并一以贯之地落实在教育实践之中,体现在教育细节之中。”
3、关于情感
在窦老师的书中有这样一个小标题“怎样积蓄你的情感帐户”,我对这样标题特别感兴趣,也特别能让我产生共振,书中描述的几个案例,是我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通过对案例的解读,使我觉得有一种找到了打开了智慧之屋的金钥匙,可以让我借鉴如何处理人际间的一些冲突,我们在处理教职工问题的时候,除了使用制度管人,“情意”也是很重要的因素,要让老师爱自己的幼儿园,对幼儿园的理念有认同感,在工作中有归属感,能真正的爱集体,有团队精神,这些都不是依托制度能解决的,也需要情感管理。作为园长,在管理幼儿园教职工的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各种状况,在矛盾发生时,我们首先要真诚、勇敢的面对,既要坚持原则,又要在情感上尽力帮助教师。一边阅读,我一边在反思这几年中管理中暴露的一些问题,我想起了第一年当园长,在教师会上宣布了教师的家长问卷成绩,我觉得是一件很正常的事,而且也是让老师一起了解一些自己的成绩和其他老师的成绩情况,并成绩最差的老师有所醒悟,没有想到,当我宣读分数后,那位老师就难受的痛苦了,她觉得是我伤害了她的自尊心,我当时并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妥,但那件事一直缠绕着我,如果我能屠宰开会前和那位老师谈谈,家长的打分成绩个别交流,就不会这样让老师那样的难受,这件事时时提醒我,要考虑别人的感受,要智慧的处理问题。
去特殊学校的心得体会篇8
一、现代的学生观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须知数千年的师道尊严在人们头脑中是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观念、学生对教育学行为的影响是深远的。我们一方面不断学习、吸收现代教育思想,努力树立现代学生观,另一方面还要用现代的学生观检验我们的教育行为。
1.教师心中要有学生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教师一切的教育行为都应是为着学生生存发展的需要,这是现代学生观的一个基本判断。然而教育实际中,却常常出现教者自行其事,心中没有学生的现象。如课上提问学生,学生答不上来,教师常常“怒发冲冠”,动辄罚站、训斥、责骂。虽然,所问问题可能已解说不止一次,但学生仍旧未能理解。怎么办?我们认为教师能做的和该做只是再向他解说一遍。因此,可以对他这样说:那不是你的错,是老师没有说清楚,让老师你再讲一遍,好吗?反过来想一想,训斥、责骂和罚站,对于学生而言,不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打击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又有损于师生之间的感情。再比如,找学生面批作业,见到明显“低级”错误时,教师常会十分生气,言语多严厉,甚至斥责学生。静而思之,面批本是好事,旨在帮助巩固提高。殊不知,严厉之语,斥责之声,非但不能帮学生,反而伤及学生脆弱的心理,又不利于增进师生感情,可谓好事没办好。教育实际中,这一类好事没办好的情况恐怕不是少数。体罚、变相体罚等现象的存在,不能说与此无关。如果教师能做到心中有学生,那可能就是另一种情形了。
2.教师要增强服务意识。有学者将教育列为服务行业,“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的提法也屡见报端。我们赞成这一提法。我们认为,作为学校,作为教师就应该为家长和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服务。家长花钱送子女到学校读书,就应该让子女享受良好的教育服务。然而,受到传统的“师道尊严”思想影响的相当一部分教师,一下子难以接受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角色定位,或者嘴上接受而教育教学行为依旧沿袭老一套。令学生围着教师转,让学生处处听从教师的安排,忽视学生的需要,不顾学生心里所思所想……这些做法在教育教学实际中没有吗?"怎么办?教师要自觉转变思想,树立为学生需要服务的意识,教师要能正确地给自己定位。学生,是我们的教育对象,研究学生、研究学生的心理、探究学生学习的健康心理、培养学生心理发展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观。有了正确的学生观,教师就会在教学中采取恰当的措施,鼓动学生掌握学习主动权,再辅以教学方法的引进,就能充分发挥教师“因势利导”的作用,学生才会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对学生发展的意义不可估量。“我们应当尽可能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学科内容,我们还应尽可能使学生成为自主而主动的思想家。这样的学生当他在正规学校结束之后,将会独立地向前迈进。”(美国“认知论”的主要代表、“发现法”的倡导者布鲁纳语)
3、正确地评价学生通常情况下,教师对学生的水平的估计往往偏低。当然,我们不否认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存在着个体差异。但这种差异其实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样大。心理学研究表明,除极少数智力超常和明显迟钝的儿童外,大多数学生都属于“中人之智”,他们学习成绩的好坏,往往是由其他原因造成的,不完全由于智力的差异。有些被我们判定为“学困生”的学生,在从事他们喜爱的某项活动或游戏时,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聪明才智,甚至可以超过某些优等生。可见,只要我们能够真正唤醒这些学生的沉睡的求知欲,使他们象喜爱这些活动或游戏一样地喜爱学习,他们肯定不会比那些优等生逊色多少。
4、重视学生心理能力的发展探索学生学习的心理奥秘,使教学活动尽可能地符合学生心理特点,这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益的必要保证。
二、现代的教师观
近几年来,把心理学理论的活水引进教学的天地,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同认识。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是情感手段的主要方式之一;兴趣是人们倾向于认识、研究和获得某种事物的心理特征,它能有效地诱发学习动机、强化学习动力、调动学习积极性;情感是学生对学习态度的'体验,是沟通教与学的纽带。因此我们的教师要积极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提高课堂教学心理调控的水平。具体来说,应努力做到:
1、强化学生强烈而向上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并达到目的的内驱力。著名学习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课程本身认识上的需要,以及发现知识的信心。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利用教材本身的价值以及新奇、疑难之处,引起学生思维内部的冲突,激发需要,使之产生学习的内驱力,从而主动地去学习。语文教育家、特级教师魏书生在语文教学中注重研究学生的心理,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把它作为最可靠、最基本、最主要的依据,迅速而有效地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效率。他一年大部分时间是在外地讲学,但他所任教的学生语文学习正常并成绩优秀。
2、培养学生浓厚而持续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积极性的最现实、最稳定的因素,是构成教学艺术愉悦功能的重要因素。
3、激励学生丰富而热烈的情感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人们接受信息渠道的“阀门”,在缺乏必需的丰富激情的情况下,理智处于一个昏睡状态,不可能进行正常的工作,甚至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因此我们要努力激励学生丰富而热烈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