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讲座的心得体会8篇

时间:2024-09-16 14:20:04 分类:自查报告

读后感的撰写应当结合书中的情节,同时融入个人的感受和体会,在受到教育之后相信大家一定都深有感触,那么是时候写一篇体会,下面是85报告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疫情讲座的心得体会8篇,感谢您的参阅。

疫情讲座的心得体会8篇

疫情讲座的心得体会篇1

对全国人民来说,这毫无疑问将是一个难以忘怀的春节。本该张灯结彩的街上空空荡荡,本该熙熙攘攘的商场里倍感萧条,本该充满欢乐喜庆和欢声笑语的春节,今年却彷如布上了一层阴霾。而这一切都要归咎于肆虐的新型冠状病毒—ncov。自2019年12月底武汉官方发布疫情以来,一场抗疫之战已然打响。在这场战疫中,我们的党员干部们身先士卒,始终站在战场的最前线,正以自己平凡的血肉之躯筑起一座抵御新冠病毒的巍巍长城。

2020防控武汉肺炎疫情,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危难面前坚守岗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从来不是仅浮于口头的口号,也不是浮于白纸上的笔记,而应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精神和品质。正所谓“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在疫情面前,我们的党员干部们挺身而出、英勇奋斗、坚守岗位。身在基层一线的党员干部们早早放弃了休假,日以继夜地开展重点人群摸排工作,穿着雨衣、带着浴帽和口罩每日为医学观察对象提供物资、转达需求。还有的党员同志自发组织轮班为进出小区的居民测量体温。面对病魔,他们同样会害怕、会恐惧,长时间高负荷的工作也早已让他们身心疲惫,但正是初心和使命,让他们克服了恐惧,放弃了个人利益,做到了“忧国忘家,捐躯济难”。

2020防控武汉肺炎疫情,要敢于奉献,不畏生死,危难之中逆行而上。武汉作为这场疫情的发源地、重灾地,庞大的患者数量、紧缺的医疗资源已让武汉的医疗系统不堪重负。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动员,为武汉声援,为武汉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在这之中,让我们尤为感动的是那些身为党员的医护人员们,他们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主动请缨奔赴武汉。他们之中有资深的主任,也有年轻的医护,但在群众的利益面前,他们早已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其他还有身在各行各业的党员同志们,在危难面前,逆行而上,“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正是这种不畏艰难、奋勇当先,敢作为敢担当的的大无畏精神,让我们相信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

2020防控武汉肺炎疫情,要恪尽职守,靠前指挥,战“疫”之中守土有责。疫情防控工作事关国家利益,而防控工作的关键在于每个岗位人员是否恪尽职守。重点人群摸排和密切接触者的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纷繁复杂、辛苦繁重,还有高速道口的排查、居家观察对象的每日随访、物资的调配等等工作,一个疏忽一个遗漏都可能让前期的工作功亏一篑。截至目前已有多位领导干部因工作失职被问责。我们的党员干部们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要警钟长鸣、靠前指挥、守土有责,在防控疫情斗争中经受考验,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心尽力,尽职尽责。

“或多难以固邦国,或殷忧以启圣明”。在我们全国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努力下,在我们政府及时科学的领导部署下,在我们党员干部们奋勇拼搏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会打赢这场战争,而经历了这场磨难的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必将在未来复兴的道路上变得更加稳固和强大!

疫情讲座的心得体会篇2

经火速建设,2月2日,备受瞩目的火神山医院顺利完工并交付使用。1400名医护人员于2月3日起承担这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专科医院的救治任务。

这座被赋予神圣使命的医院拔地而起、投入使用,让世界惊奇、让中国振奋,彰显坚不可摧的中国力量。

“中国力量”背后有科技支撑。短时间内高质量完成一座医院的建设,仅靠“刀耕火种”不可能,这离不开科技力量的支撑。近年来,国家持续加大对科技的投入,产生了很好的效果,一大批高精尖、实用的.科技成果在各行各业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火神山医院的建设过程中,各种科技手段迅速集结,于各个领域大显身手,大大提升速度,稳稳保证质量,成为医院“火速”上马,“神速”完工背后一支强大的“奇兵”,也是火神山医院今后快速运行的“骑兵”。

“中国力量”坚定了信心和决心。目前疫情正处于胶着状态,既有好消息,也有些隐忧。关键时刻,信心和决心异常重要。医院建成使用,1400名医护人员,1000张床位,为患者带去了希望,更振奋了人心。

对内,起到了进一步稳定民心的作用,让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同舟共济,拧成一股绳应对疫情。对外,让国际社会看到我国遏制疫情的坚定与坚决。正如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赛近日在日内瓦举行的发布会上所言:“也许你正在关注的是中国将在10天之内建成的一家大医院,但这不是他们正在采取措施的目标,我相信这些措施将扭转(疫情)趋势。”

在走向伟大复兴过程中,所有的泪水与欢喜,逆境与坦途、苦难与辉煌都将凝聚成暖流,不断为“中国力量”增添新的耐力与定力,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精神动力。

疫情讲座的心得体会篇3

冬季是“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人物同防、全力抗疫”的关键时刻。戴好口罩能有效阻断病毒传播路径,既防病从口出又防病从口入,是与外界之间搭起“安全墙”,御“毒”于口罩之外的基本措施。

但是,生活中也有“带口罩”却不“戴口罩”的现象。比如,有人把口罩装在了衣兜里,遇有检查时才掏出来戴上;有人乘坐城市交通工具,当司机或乘务人员询问时才不情愿地掏出口罩戴上,口罩成了应付检查的工具。戴好口罩,对疫情防来说,绝不是可有可无,对每个人来说也不是“愿不愿意”“习不习惯”的问题,而是我们必须履行的公共责任。

作为预防呼吸道疾病的“过滤屏障”,只有确保口罩正确使用和处置,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果。今年8月,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公众和重点职业人群戴口罩指引》,对正确佩戴口罩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在生产生活中,我们必须按照这些要求把口罩戴好、戴到位,才能扎牢疫情精准防控的第一道防线。

眼下,新冠疫苗开始注射“加强针”。国产灭活新冠疫苗的预防效果非常确切,对德尔塔变异株也有高达70%的防护效果,对重症和危重症风险具有较强的预防作用。但打了疫苗,也不是完全就有了“金钟罩”护体。抵御新冠病毒,除了接种疫苗,在日常生活中,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和注意个人卫生都是不能松懈的,毕竟,感染只有0%和100%的区别。

“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冬季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时期,宁可处处“较真儿”,也绝不可马虎“打盹儿”。把功夫用在平时,科学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坚持从严从紧,才能守护好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不给病毒可乘之机。

严防疫情反复,让经济社会运转秩序有更可靠的保障,就更需要精准有力的防控。守好个人防护第一关,是为自己好,也是对社会负责。希望“出门戴口罩”能成为每一位市民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文明公约”“抗疫自觉”,只有大家都能做好防护,才能都拥有健康,我们的经济社会才会更加有序运转。

疫情讲座的心得体会篇4

经过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平稳,国内感染风险主要来自境外输入。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出现,全球疫情形势更加复杂严峻,必须毫不松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坚决筑牢“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线。

为应对最新变异毒株带来的挑战,我们必须做好充分准备。面对不断出现的变异毒株,我们要严阵以待、不掉以轻心,同时又要避免恐慌心理、自乱阵脚,保持既不恐慌也不轻慢的心态,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常态化措施,坚持动态清零目标不动摇,就一定能够打赢任何可能出现的疫情遭遇战,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毫不松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全力阻断疫情输入、传播、扩散。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特殊的考验,我们要攻克这个难题,就要总结好、使用好我们前期战胜疫情形成的好经验,要做到“一口岸一方案”,不断完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陆路边境口岸海关要坚决落实“客停货通”“人货分离”等防控政策,对跨境司机、边民等高风险人群要严格做到闭环管理。同时,要继续坚持人、物、环境同防,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严密防范新冠病毒通过进口冷链食品输入风险。要进一步严格规范进口冷链食品生产经营行为,加大日常监督检查力度,坚决杜绝食品生产经营者采购、使用无合法来源的进口冷链食品。

持续加强防疫健康宣传,引导广大群众严格落实个人防护措施,有效阻断疫情的传播链。新冠肺炎疫情具有传染性强的特征,而这些问题往往出现在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之中,这就需要每一个人加强抗疫知识的学习。明确“保护自己”也是积极抗疫,要主动把“戴口罩”“一米线”“勤洗手”等防疫要求记在心中、落实到行动上,才能有效地阻断疫情的传播链,守护好我们来之不易的防疫成果。

有序推进疫苗接种工作,切实筑牢免疫屏障。当前,“打疫苗”已经成为了大家的自觉,为疫情防控贡献“一臂之力”,是每一个人的责任。当然,“打疫苗”是为了在人体内部筑起一道防护网,让病毒进不去,能够更好地守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党员干部要做好疫情防控的宣传,让更多人对“打疫苗”有科学的认识,自觉打“第一针、第二针、第三针”,构筑起健康免疫系统。

依靠科学力量战胜疫病,牢牢掌握疫情防控主动权。从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暴发,到我们迅速行动、有效布防,有效地遏制了疫情的扩散,得益于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同时,我们能够迅速阻断疫情,离不开科技支撑,通过疫苗的有效防控,让我们的疫情防控工作更快地推动。新阶段,面对变异的新冠肺炎病毒毒株,我们要提高思想上的认识,坚持筑牢“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屏障,持续用好“科技线”,依靠科学的力量,更好地战胜疫病,筑牢人民群众的健康“防护网”坚持动态清零目标不动摇,就一定能够打赢任何可能出现的疫情遭遇战,巩固好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疫情讲座的心得体会篇5

10月21日听完李妮老师的心理讲座,说的真好,我觉得很惭愧。今天刚刚停课一天,我就开始在抱怨。在群里要求核酸检测回复,只有几个人回复,然后给家长一个个打电话,催促去核酸检测。下午依然有几个家长没有回应,什么感受?我真的是很不耐烦了,很无语了。

现在想想,我们这些农村的家长们都在忙于生计,可能真的是没有时间回复。还有很多是爷爷奶奶在家带孩子,老年机没办法看微信。除了理解,没有其他办法,只有更多的耐心和责任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多换位思考,放下抱怨和负面情绪。想一想:我可以做什么?怎么样可以做的更好些?

特整理了以下笔记,和分享自己在工作中的一些感悟。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

1.成人感进一步发展,希望获得尊重和理解。开始审视重要他人对自己的影响,喜欢走向同龄群体或独立。

2.情绪容易冲动,不能全面考虑后果。

3.睡眠不足,学习压力大,时间安排满,缺乏个人空间,遇事缺少机会进行心理调整,缺乏灵活应对的策略。

感悟:

青少年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出现不平衡现象,很多学生个子看起来又高又大,像个大人了,可是你同他谈话,就会发现他就是一个孩子,特别幼稚,看问题片面,简单。所以,他们的心理年龄要落后他们的生理发展。此外,同龄人、伙伴是青少年在社会交往中非常重要的社会关系。进入青春期,随着活动范围的扩展,青少年对家庭的依恋逐渐转向伙伴群体,形成亲密的伙伴关系。他们的言行,爱好、衣着打扮等相互影响。信任伙伴胜过信任家长和老师。所以,教师和家长要引导青少年正确交友,懂得和正直,诚信,见识广的人交朋友才是有益的。

今天在头条上看到一位教授发文,称现在的孩子从初中开始一直到高中毕业,过的日子就跟监狱里坐牢的一样,甚至你看下坐牢的服刑人员,他们的时间安排都比孩子的时间安排要健康的多。对此,我深有同感。想想我们初中的时候,除了上课时间,几乎都是散养型,没有早自习,午自习,晚自习,没有课后服务 ,吃饭零零落落地在校园里,特别自由自在,即使这样松的管理下,依然有很多的学生刻苦努力学习。那是一种自发的动力,渴望依靠知识改变命运的强大内驱力。而现在呢?学校把时间安排的满满的,老师每天把学生看的死死地,教师累,学生也累,即使这样,很多学生不愿意学习,没有学习的动力,效果微乎其微。但是不看也不行,出了安全问题谁能负责?学校也很无奈。

疫情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1.学习无动力;2.社交无能力;3.对真实世界无兴趣;4.对生命价值无感受。

感悟:

现在的青少年出生就处于网络时代,他们最大的乐趣就是上网玩游戏,聊天。这种快乐不需要任何付出的代价,容易满足,正如现在所说的奶嘴乐。学习需要付出辛苦,需要专注和忍受寂寞。所以,学生静不下心来钻研,坐不住。他们唯一的乐趣就是玩手机,真实的世界找不到乐趣。我有个同学他儿子是个小胖子,唯一的乐趣就是玩手机,打游戏。她急得不行,我说,周末你们带孩子出去玩玩不好吗?爬爬山,散散步。她说,都想到了啊,关键是人家不愿意出去你说怎么办呢?说没意思。沉迷于网络,造成真实的世界中社交无能力。很多学生不知道怎么和人沟通?说话没有情商。开学有个孩子,老师说他一句,他能怼十句。他不知道要尊重老师,所以老师都不喜欢他。和同学也处不来,动不动就是怼人,他觉得和人交往就应该这样。现实中感觉孤独然后在网络里找到快乐,以此恶性循环。

疫情对封控在校的学生心理影响:

1.他们可能会压抑自己的真实情绪;

2.他们可能无法满足使用网络的心理需求;

3.他们可能会更多出现人际交往的冲突;

4.他们和家人的情感链接无法得到满足。

感悟:

国庆节有个孩子因为家在定远县,疫情防控不能回家。后来开学后,就因为吃饭插队的小事,对同学大打出手,出手特别狠,眼神里透出凶狠冷漠,影响特别恶劣。我常在想是什么让原本应该可爱的孩子这样暴力、冷酷无情。其实,通过了解原生家庭的情况就能理解了。从小父母离异,和爷爷长大,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无暇顾及孩子的成长,更不要说心理健康教育了。老师更多的是关注学习,即使有时谈心,也是隔靴搔痒,无法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这样的孩子更多的是通过网络发泄情绪,安抚内心的孤独。一旦,学校封校,两个星期,甚至是一个月不准回家,没有家长的安抚,更不准接触手机,他们就像一座座孤岛,内心会无比脆弱,烦躁,焦虑烦恼得不到排解,在学校,就是一个危险的炸弹,随时都可以引爆。前天,当得知这周又不能回家,那个孩子轻描淡写地说:我要回家,否则我怕我一急又要打人了。我吓了一大跳,说,啊?你还要打人?他自己也笑了。虽然是玩笑,但是真的是内心情绪的投射。

疫情下学生心理防护策略:

学校层面:

1.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学生心理咨询工作正常开展。

2.加强教育教学工作统筹;科学规范线上教学安排;减容量,降难度,缓进度;家长诉求,及时解决回答。

3.加强师生人文关怀;做好学校封控生生活服务保障,面向封控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感悟:前几天,学生听说本周又要封校,很多学生跑到校长办公室,请求在监控下限定时间,允许他们玩一会手机。校长和老师都不敢答应。因为没有这样的先例。很感动也很吃惊,李妮老师在讲座中提到了学校可以开放微机室,允许学生一定时间上网,让他们了解外面的世界,和现实生活接轨,缓解心理焦虑,体现学校的人文关怀。我想在疫情防控下,真的不能重压,一味地采取压制的方式,否则学生心理反弹力度会加倍。还是要注意疏导。

班主任层面:

1.利用网络做好家校沟通,关注学习情况和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了解学生情绪变化等。及时与家长沟通。

2.利用网络班会,对孩子进行引导教育。

3.引导家长正确的教育方法:亲子共聊,共同参与家庭活动,给身边的人一个拥抱,笑脸……

感悟:班主任的责任重大,不仅要引导教育学生,同时也要指导家长正确和孩子沟通。引导学生学会表达正向的情感,合理发泄负面情绪,疏导压力和焦虑。帮助学生理性平和。

心理教师层面: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宣传;

2.开好心理健康课程;

3.做好网络支持系统;

4.危机个案的跟踪,特殊群体的关注;

5.不忘自我关照和成长。

感悟:只有自己温暖有爱,做个小太阳,才能给他人带来温暖和光明。心理教师责任更任重而道远,更要不断学习成长,提升素养。如何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值得用心去思考,用行动去践行,用责任诠释职业。

疫情讲座的心得体会篇6

11月6日晚7点,在南院多媒体四楼教室,由心理咨询中心杨元花老师主讲的“心理咨询”知识讲座正式拉开了帷幕。与会人员有:杨元花老师、心协全体成员、各区队心理委员。讲座主要围绕“感恩的心,感受幸福”而展开,旨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心态,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学生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关心、学会合作;然后重点讲解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区分原则;心协会员和区队心理委员的职责。

听《感恩的心》通过手语感知无声世界里的爱,看一幅幅图片感受不同意境中的幸福。此次知识讲座在杨老师的带领下以一首《感恩的心》作为开场白拉开了序幕。大家都沉浸在“感恩”的氛围中,在杨老师的号召下,心协的全体会员都站起来以手语的方式感爱幸福,原来幸福可以简单到一个微小的动作,感恩的心串联着我们每个人的心。伴随着音乐的动人旋律,通过图片感受幸福:老年夫妇漫步林间、婴儿天真无邪的酣睡、衣衫褴褛的小孩对知识渴望的眼神……幸福来自不经意间,幸福来自对未知世界的渴望,幸福更是来自对梦想无悔的追求。我相信这一幅幅的图片都震撼了在座的每一位心协会员,也达到了感受幸福这一目的。

接下来,杨老师在讲解之中,力求让会员正确理解“心理咨询”,了解协会章程及心理委员工作注意事项。

识别心理正常与异常。在这次讲座中,杨老师从常识标准和心理标准两方面介绍心理正常与异常。使广大心协会员和区队心理委员能够简单的识别异常与正常心理。

为了启发大家的心灵,开展了破冰游戏——无家可归。通过这次游戏让我们联想到了现实生活中的交友问题,大家表现积极,也各自发表感言。这样的游戏有利地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增进了解和交往、启发大家要积极主动去交往。

此次心理知识讲座通过图片、音乐、游戏等元素,让每位心协成员既体验到了心理健康的快乐幸福又增长了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

此次讲座可谓是十分圆满。

疫情讲座的心得体会篇7

一个党员干部就是一片天。当前防控正处于最吃劲的关键阶段,诚如“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越是关键时刻,党员干部越是要逆流而上,筑牢基层防疫防线。

想见你,不畏浮云遮望眼。“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春天到了,部分人员的“心理拐点”也到了,不戴口罩出门、聚集扎堆、外出聚会……“欲而不知止,失其所以欲;有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有”,虽然目前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但输入疫情风险仍面临压力,形势依然严峻,要把侥幸心理扎进欲望的笼子。“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步之室;以突隙之烟焚”,疫情面前人人都是战斗员,切勿“一失足成千古恨”,一时的放松既害己又害人。“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党员干部要准确把握当前疫情防控严峻形势,不能在交通管制放开、复工复产中麻痹大意,要牢记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拨开“思想松懈”的迷雾,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思想不松、方向不偏、干劲不减,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想见你,泥犁拔舌自担当。干,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身在其位,就当有所作为。“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要增强学习的紧迫感和使命感,适应防疫工作需求,自觉变“要我学”为“主动学”,愿学、勤学、真学、深学、善学,以防控知识不断充实自己,在防疫一线更好地履职尽责。“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在其位必当尽其责,要入户摸排、卡点值守、辖区维稳干在前,病毒消杀、用品代购、隔离观察冲在先,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为官一任必当守护一方,在疫情这场大考面前,有人擅离职守、临阵脱逃选择当了“战役逃兵”,但更多人选择了义无反顾、冲锋在前,以担当铸就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想见你,一枝一叶总关情。人民的力量重万钧,党员干部要把抗击疫情的主阵地移到防疫最前沿,在战疫一线取信于民。要沉到村社,一手抓民心,一手抓防疫,做好“宣传员”“检查员”“守门员”“快递员”“补给员”,以线上联户为媒问需于民,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做实红色跑团,为民服务解难题。要沉到企业,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产,坚持对复工复产企业问需、把脉、会诊,指导防疫知识宣教、健康监测、规范用餐、合理消毒,继续做好“服务员”,为企业复工复产保驾护航。要沉到村企,一手抓生产,一手抓人才,复工复产人才先行,要踩好防疫节拍,多走访多沟通多交流,打好亲情牌、家乡牌,激发人才爱国爱家的“家乡情怀”,结合春风行动和企业人才需求,为企业牵线搭桥,引导劳动者家门口就业,让“归雁还巢”反哺桑梓,打赢这场“人才战”。

疫情讲座的心得体会篇8

随着国家防疫政策的调整,社会复工复产逐渐启动,您是充满期待还是焦虑不安?工作状态从居家办公突然转换至正常模式的时候,有些人会莫名感到不适,难以从之前的“舒适区”走出来,从而产生拒绝、抵触、焦虑、恐惧的情绪,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入睡困难、睡眠浅及多梦等不适症状,这些都属于一种正常反应。但是当超出正常范围且持续时间长就需要我们加以关注。因此,及时调整并以积极健康的心态迎接新挑战,十分重要且必要。

失眠有哪些表现?

入睡困难:也就是大家所说的“睡不着”,躺上床后超过30分钟还没有睡着,就属于入睡困难。

睡眠维持障碍:夜间醒来超过2次,总时间加起来超过30分钟,就存在睡眠维持障碍。

早醒:达不到预期睡眠时间,早上醒来时间比平常起床时间提前至少2小时。

睡眠质量下降:早晨起来乏力,影响日间的功能。

总睡眠时间减少:通常小于6小时。

改善睡眠小妙招

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卧室的环境应当安静、舒适,光线及温度适宜,尽量不把闹钟放在床头,避免反复看闹钟影响入睡。

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同一时刻起床,避免边玩手机边睡觉、开灯睡觉、喝酒助眠、晚上不睡白天补觉等。

合理安排活动:规律进行体育锻炼,睡前 1 小时内不做容易引起兴奋的脑力劳动或观看容易引起兴奋的书籍和影视节目,可以选择听舒缓音乐,结合适当的呼吸或肌肉放松训练。

积极投入工作:积极投入眼下的重要工作,哪怕是娱乐活动,也要全身心地投入。从工作中寻找乐趣,发现意义,看到力量与能量。

学习放松和睡眠技巧:睡前通过正念、冥想、呼吸放松、肌肉放松、音乐放松等方法,帮助自己更好地进入睡眠状态。睡前平躺在床上,将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自己鼻尖的呼吸上,感受空气进入鼻腔,再将温暖而湿润的空气呼出,觉察每一次的呼吸过程,以及给身体带来的感受。此时,不需要控制呼吸,也不要刻意使用腹式呼吸,让身体自然地呼吸,整个过程维持大约10分钟。

如果无法通过自行调节缓解失眠问题,并对正常工作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建议您及时寻求精神心理相关专业人员的帮助。您可以拨打心理援助热线:0931-89443911。

《疫情讲座的心得体会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