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好文章心得体会7篇
我们在写心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有共性,同时要有诚恳的态度,在写心得之前,我们都要回顾事情的经过才行,85报告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励志的好文章心得体会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励志的好文章心得体会篇1
工作前3年是一个选择岗位的过程
工作前3年是一个选择岗位的过程,像我这种工作了十几年的人,看看周围的同学和朋友就会知道,其实很少人会在10年之后,还在做大学毕业时的那个岗位。
拿我来说,读mba就是一次最大的转折。读mba之前,我是一个朝九晚五的公务员,读mba之后,我做了咨询公司,做了ngo,然后还创业了。
拿我一个大学同学来说,他大学毕业的时候进的制造业工厂,3年之后跳槽去了风险投资公司,又工作了3年,看到项目好就去了一家创业公司做高管。
很多人已经知道了,大学毕业选择的工作不一定会与大学专业对口,但实际上,因为这个世界变化太快,所以你的第一次职业选择不一定是最正确,最符合你的兴趣和特长的。
毕业前3年,可以通过实际的工作,寻找自己真正有兴趣的岗位和职业,如果能找到的话,应该尽力去追求,毕竟,你以后还有长达30多年的职业生涯。
当然,在寻找的过程中,是一定会有成本的。比如我进入咨询公司的时候,已经工作过五六年了,但是薪水跟本科毕业工作2年的人差不多,我当时也觉得有点不开心,但这是我转换行业必须付出的代价
励志的好文章心得体会篇2
判断一个人是否专业,不仅仅要看他的资历,更要看他对行业客观规律是否有深入了解。有些人天资聪颖,刚入行时顺风顺水,可遇到技术难度高的问题时就一筹莫展。
有位朋友,本科专业是古筝,成绩优秀,也上过钢琴大组课,大学毕业后去当了高中音乐教师。她很喜欢钢琴,平时常去网上找些钢琴演奏视频或曲子照着练习,自我感觉不错。
区里组织音乐教师基本功比赛,分为主专业、声乐、钢琴三门。她前两项分数很好,可每次都在钢琴比赛中败北。
她仔细观察了钢琴专业老师的弹奏,发现同样的曲子人家弹奏技巧就是和她不一样。她特地去请教,对方告诉她,专业和业余的区别有时就是对演奏的理解和处理方式不同。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琴键的触键方式不同,音色就会不同,很多业余爱好者并不知道这点,他们只追求弹奏流畅和完整,其实弹出来音色一盘散沙,不知道也没有能力赋予演奏生命和情感。而专业人士除了更加了解钢琴演奏的客观规律,还会不断去学习最新的演奏技巧。
朋友恍然大悟,后来去上了钢琴专业辅导课,演奏理解力和水平突飞猛进。
璞玉般的资质,未经雕琢也难以生辉;而资质平平的人,只要肯足够长久专注地练习,也可能脱颖而出。
励志的好文章心得体会篇3
罗子京是一个谦虚、热心的人,他身上完全没有骄横之气。
他善于沟通交际,而且是他带我叩响了北京的“华丽之门”。
我生平第一次去夜店,就去了最豪华的一家,在三里屯非常有名。
那天是罗子京朋友的生日,他们在最好的卡座开了一整桌的酒,酒的名字我一个不认识,但肯定价值不菲。
来庆祝的也都是些漂亮、帅气的年轻人。
那些年轻的躯体,习惯性地随着节奏不住地摇晃。我也故作自然地随着音乐晃动。
散场签单时,因为罗子京的朋友离我比较近,我偷瞥到了上面的金额——712583。
好家伙,6位数!仅仅这一晚上,居然消费了71个万。
万在北京是基础消费单位吗?
我暗自吃惊,但人家这位朋友却大手一挥,把卡一递,连眼都不用眨一下。
当下我心里只剩下四个字,云泥之别!
当晚凌晨三点,我单独回到宿舍。两个舍友都还没睡,他们正边打游戏边聊天。
我听到舍友老张深深叹气:
我明天又得跟爸妈要生活费了,真是张不开嘴。
另一个问:
你要了多少?
一千!
靠,要这么多干嘛!你又没女朋友。
老张扭捏道:
唉,衣食住行不就得花钱嘛,我已经很节俭了好吧!
一千块,已经足够使我的两个舍友烦恼、焦虑;而不久前我见到的年轻人们,他们却轻松自在地挥金如土。
一样的年纪,不一样的境遇,我在北京首次深刻地体会到同龄人之间的割裂。
励志的好文章心得体会篇4
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几乎所有职业都有其专业技能和奥秘。看似简单的工作,都未必简单。
有位美食节目导演曾讲过一个他拍纪录片时遇到的故事。
有家餐厅是当地餐饮界的翘楚,几位外地厨师慕名而来学习餐厅大师傅的手艺。学习结束,大师傅请学员们吃饭,带着大家找了个煎饼摊。大师傅在煎饼摊亲自上阵,结果连续三张煎饼都不是很完美,有的甚至破了洞。
大师傅停下来,语重心长地对学员们说:在你们看来,我已经是非常好的厨师,但你们看到了,我连煎饼都摊不好。餐饮这一行,太博大精深,只要你专注一门技艺,就能有自己的饭碗。
最好的厨师,未经长久的练习,也不能圆熟地摊出好煎饼。而能摊出好煎饼,就能有自己的饭碗。
你拥有好资质,当然很好,但还得细细打磨某个领域专业的能力素养。
你能走多远,你的专业素养说了算。
励志的好文章心得体会篇5
我有时劝自己,别庸人自扰了,留在北京奋斗的外地人又不光你一个,何必顾影自怜。
我跟父母要了两千多块钱,报了一个英语提升班。工作上经常要处理邮件,同事间交流也是中英文夹杂,我怕露怯,也怕耽误工作,只好更加努力。
英语班上到末期时,我觉得有点用处,总算这笔钱没白花。但是,有天午饭时,经理把我单独叫到会议室。
你来公司也快半年了,这半年也挺努力。但是不是努力就可以的……
我看着他犹豫措辞的样子,有了不好的预感。
我能看出来,很多工作你处理起来还是有困难的,上次给上海总部alex的报告,审查得也不够用心,好多数据跟那边对接不上……
当时吴迪姐给我的材料就是那样的,我是按照……
我还想把当时的原委解释一下,但是经理没有给我往下说的机会。
吴迪后来跟我解释了,但是你还是有责任的。说实话,我能理解你作为外地人的辛苦,但是……你也知道,我们公司其实对人才要求还是挺高的……过几天,hr要招聘新人了,所以你的合约,公司只能跟你签到月底了……
我被辞掉了!这就是谈话的主题。
月底,我收拾东西离开了。
离别时,同事们恋恋不舍,让我有空回来玩。
那是他们向我展现的最亲切、最和蔼的一面,由始至终,仅此一面!
后来,我又找了一份工作,在一家广告公司的的市场部,只做了5个月;辞职后,我又去应聘教育机构的老师,白天备课上课开会,晚上批改作业,一天下来只能睡4个小时,这次只做了4个月。
再次辞职后,我彻底迷茫了:我当初为什么执意留在北京?我到底想从北京得到什么?
北京,还是那个北京!它吞没所有人的不满,也不屑回答任何人的质疑。
励志的好文章心得体会篇6
高薪背后,都是一帮玩命的人
在不借助外力的情况下,从山下登上山顶,总是艰难的,可能需要花上大半天的时间,爬得气喘吁吁;而从山顶往下跳,瞬间就到了山脚下,速度极快,但却致命。
这个人人皆知的道理,其实就是人生的真谛:
向上的路很难走,向下的路很顺畅,但最终只能以凄惨收场。
想要快速的到达山顶,一是需要强健的体魄,二是需要不放弃的信念。
所以,如果你想要达到高收入的行列,没有什么捷径,就是玩命地去提升自己的能力,坚持下去。
事实上,你看到的一切高收入人群,都是一帮玩命的人。
你羡慕那些明星,微笑几下,说几句话,代言费是你一辈子都无法挣到的;你羡慕那些企业高管,上班不用打卡,事情都是手下人去做,年薪百万;你羡慕那些名校毕业生,实习的工资赶上你工作五年的薪水。。。
人往往只看到想看的一面,对背后的真相选择性忽略。
你看不到那些明星平日里花了多长的时间在打磨自己,单单保持身材这一条就是很多人坚持不下来的。
你看不到那些在会议上侃侃而谈,什么都懂的高管,平日里看了多少书,积累了多少行业知识,思考得头发都谢了顶。
你看不到那些名校毕业生,在学生时代是如何从千军万马中杀出一条血路出来的。
这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强大,也没有稀里糊涂的衰败。
所有的高薪,背后都是玩命的付出和不懈的坚持,这也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越厉害的人,反而越努力。
切记,别用今天的安逸换一辈子的艰难,这是天底下最赔本的买卖
励志的好文章心得体会篇7
昨天小区举办了一场迷你马拉松,很多家庭都参与了这场活动,我和妻子也带上了儿子参加。
儿子刚开始很兴奋,哨子一吹响,他就铆足了力气像小炮弹一样带头冲了出去。
不出意外,很快他就没了力气,大口喘着粗气,脑门上都是汗,脚步也开始虚浮。
我和妻子一直跟着儿子,这时,我跑到儿子面前,跟他说:
很棒啊,已经跑这么远了呢,不过你看,如果你刚开始就用了全部的力气,那后面还有更长的路你要怎么办呢?
不仅仅是跑马拉松,也不仅仅是孩子,这样的错误其实很多成年人同样会犯。
有时我们总认为做什么事情一定要拼尽全力,可事实上:
一开始就拼尽全力,只会让我们的力气过早耗尽,然后搁浅在半路上。
当你拼尽了全力去做一件事,难免会期望获得一个好的结果。
因为付出了许多,也就希望能够得到更多,才不枉费我们的付出。
我一直很感激刚进入职场时,我的叔叔曾跟我说过的一段话。
那时我对职场的一切都还不适应,又是一个新人,因此总是不可避免地担心自己表现得不够好。
我的担心被叔叔知道后,他跟我说:
刚开始工作,做得不够好没人会怪你的,你只需要稳扎稳打地慢慢进步就好了。
一开始就拼尽全力,容易让人变得浮躁和冒进,这并不是一件好事。"
这些年过去,我也见过了不少职场新人。
有的也是一开始就拼命表现自己,自然是获得了不少关注。等某一天他们一旦放松下来出了一点差错,反而会让人觉得他们退步了。
而那些一开始就平稳发展,不急不躁的人,却能在日后的工作中不断地有所进步。
最后,前者的评价反而没有后者的高。而前者随着众人评价的降低,只会觉得自己之前的努力全都做了无用功,从而降低自信,也不再努力,最终泯然众人。
拼尽全力的人总是会不自觉地提高自己的心理预期,当结果没有达成时反而会更加难以接受。
不要因拼尽全力而让自己的期待值过高,只要方向正确,一直努力持续进步就很好。
有时候,你拼尽全力做的事,效果反而不如长期持久的努力。
我有一个朋友已经减肥多次了,但都没能成功,他对自己最狠的一次是在一个月内减了30斤。
那时,女友嫌弃他胖而分手,他一怒之下决定减肥。
每天他都只吃一顿,并且主要是蔬菜水果,喝点代餐粉,不喝饮料,不吃零食,每天做大量运动,经常累到动不了。
很多朋友看到他减肥的样子,都觉得害怕,像是不要命了一样。
就这样,一个月过去,他成功瘦下来了30斤,他发了张照片给前女友后,拉黑了前女友。
结果,在这之后,他因为没有了当初的动力,体重迅速反弹。
因为之前饿狠了,松懈下来后吃得比原来还多,他也做不到像之前那样拼命运动,很快就胖了回来。
有些时候,拼尽全力才能够得着的目标说明自己本身与目标间的差距还很远,即使使尽力气够到了,也会在你松懈的那一刻重新掉回去。
最好的办法是循序渐进,一点点为目标打好根基,然后向着目标努力,当你回首时,你会发现你已走出很远。
欲速则不达,最重要的不是你能跑多快,而是你能跑多远,当你跑得足够远,你的努力才有意义。
当你能认真地坚持做一件事时,即使不用尽全力,也能滴水穿石。
太过用力的人,有时候还会伤害到自己。
前两天我和一位朋友聊天,因为他忙着创业,我们已经很久没有联系。
为了公司,他一天到晚都将自己上紧了发条般地连轴转,忙得几乎没有空闲的时间。
这次聊天,他甚至感叹:“我都不记得多久没这么悠闲了,上次腰椎盘突出手术刚做完,还走不了路就继续干。”
我听了后很震惊,让他保重身体。他却说:
“已经坏得差不多了,心脏也有问题了,胃病都不知道多久了,胃镜就做了三次。”
因为经常忘记饭点,饥一顿饱一顿成为常态,他的胃也就一直没好过。
最后,我只能劝他,命没了,公司起来了也是别人的。
努力的人值得尊敬,但有一种努力,并不值得提倡,那就是用命去换明天。
我见过太多的人,年轻时用命换钱,年老了用钱换命,这样并不值当。
只有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始终处于进可攻退可守的地位。
否则,当健康失去了,有时便是倾家荡产也难以挽回。
说这么多,我并不是在否定努力。
努力是一件好事,人不努力,只会是一滩烂泥。
但你的努力应当有上限,而不是总拼尽全力。
过犹不及,水满则溢,任何事情不是越满越好,我们需要始终留有一点可供延展的余地。
以前和一位老教授聊天,他谈了自己对学生的一些看法。
他认为,什么样的学生能在学术道路上走得远,在读书的时候就能看得出来。
那些看起来总是很努力的学生,在读书时往往能获得第一名,拿到奖学金,可当他们开始工作,开始做学术研究,后劲就不足了。
因为他们读书往往是为了生存,当生存压力消失以后,便失去了大部分动力。
而那些懂得放松的学生,往往能凭着兴趣,持之以恒得下功夫,只用八分力气,却能一直坚持。最后,他们自然会出成果。
我听了后,很有感触。
曾看过一句话:
“真正坚持到最后的人靠的不是激情,而是恰到好处的喜欢和投入。”
拼尽全力只能爆发一时,真正能让你走到最后的是将力气分布在沿途的每一处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