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课教案最新7篇
教案涵盖了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应该时刻保持专业发展,以跟进教育领域的最新趋势,以增强教案的适切性,以下是85报告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幼儿园科学课教案最新7篇,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科学课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常见汽车的名称、外形特征和用途。
2、认识轿车的主要组成部分,引发幼儿对汽车奥秘的探究兴趣。
3、感受汽车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和对环境的污染,具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4、安静倾听同伴的讲话,并感受大家一起谈话的愉悦。
5、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活动准备
1、请家长带领幼儿观察马路上的各种汽车,并统计自己看到的汽车。
2、教师与幼儿共同收集各种玩具汽车。
活动过程
1、请幼儿结合统计表交流“我在马路上看到的汽车”,了解汽车的名称和外形特征。
提问:说说马路上都有什么汽车?它们的外形特征是怎样的?
2、引导幼儿分组玩玩具汽车,并向同伴介绍自己喜欢的汽车的外形特征及用途。
3、让幼儿结合生活经验,交流“汽车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和对环境的污染”。
(1)谈谈都做过什么汽车?去过哪里?如果有汽车会怎样?感受车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2)引导幼儿讨论:汽车除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方便,但同时也给生活带来了哪些不好的影响?如大量的'汽车尾气使空气变得浑浊,损害了人们的健康,给环境造成了污染。,
4、引导幼儿探索轿车的奥秘,了解轿车的组成部分和用途。
(1)让给幼儿看一看、摸一摸、坐一坐轿车,如玩玩方向盘,打开前盖和后备箱看看、转动雨刮器,看看反光镜、游标及时速控制表等。
(2)请幼儿找找轿车部件的数量。如方向盘一个,后备箱一个,前面车灯两个,后面车灯两个,有四个车门。
5、鼓励幼儿交流自己发现的秘密,说说自己对车里的什么东西最感兴趣?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
6、活动延伸
启发幼儿提出关于汽车的更多问题,请教师、家长和幼儿一起参与讨论。
教学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达到了预期目标,效果非常好,甚至超过了预期效果。整个活动既让幼儿体验了实验成功时的快乐、增强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这个活动在中班开展是非常有意义和有必要的。
幼儿园科学课教案篇2
本篇是一篇优秀的托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尖尖的东西》,教案流程设计的非常合理,把需要用到的科学方面和适合教学的图片做了补充,看完如果觉得有用请记得收藏,更多关于托班科学方面的教案推荐给大家,幼儿园科学教案设计意图,幼儿园科学活动目标如何写。
一、活动目标:
在课堂上,老师给幼儿们讲。让幼儿知道生活中有许多尖利的东西,会伤害我们的身体。了解一些避免尖利物品伤害身体的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二、活动准备:
各种尖利的物品,如:笔、剪刀、树枝、筷子等。
三、活动过程:
1、教师讲述故事《小猴哭了》
2、教师出示带有尖头的笔,引导幼儿讨论。
教师:“为什么这样的.笔碰到小猴的眼睛里,它会大哭?”(笔有一个尖尖的笔头,戳在我们的身体上会觉得痛。有时尖尖的东西戳破我们的身体,导致流血。尖利的东西对眼睛的伤害特别大。)
1、讨论:你们还见过哪些东西是尖尖的?
尖利的东西有很多,如各种刀、树枝的尖头、筷子等,幼儿每讲一件物品教师就拿一样,放在幼儿面前。
2、看表演,比较不同行为的性质。
请幼儿观看表演,组织幼儿讨论:怎样做才不会让自己受伤害?
(1)小兔子用画画的笔在别人的脸上点墨水。
(2)小猴在玩树枝。
(3)小兔子一边望着窗外,一边在用剪刀剪纸。
(4)小鹅用筷子对着老师的眼睛说话。
3、教师小结。
教师:首先要用正确的方法使用这些物品;其次不要拿尖利的物品和同伴哄闹、玩耍;第三,当周围有同伴在这样哄闹时要提醒他们,并躲开他们。
幼儿园科学课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选用不同的材料用剪、粘、扎灯方法,尝试将不能盛水的物品变为可以装水的工具。
2。敢于大胆想想、尝试、表现,体验操作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多种盛水工具(漏水的和不漏水的)
2。修补用的辅助材料胶带等。
趣味练习
活动过程
一、找出漏水和不漏水的工具
1。教师:小朋友,你们看,这里有许多好玩的东西。
老师想请小朋友帮个忙,每人找两样东西,一样是不漏水的,一样是漏水的,
找到了就请你放在 自己的桌子上。
2。我们来看看,不漏水的有哪些?
让幼儿说说,这些东西有什么用?
3。漏水的东西有哪些?这些漏水的东西有用吗?有什么用?
幼儿讨论后知道,这些东西有很多用途。
二、提出问题,引导幼儿大胆想象。
1。现在,我需要一些装水的工具,请小朋友找一找,哪些工具可以装水?
讨论:这些工具我什么能装水?
2。这些漏水的东西能装水吗?
如果用这些漏水的东西装水,你有什么好办法不让它漏水吗?
请小朋友互相讨论一下。
3。谁来给小朋友介绍一下你想到了什么方法?
鼓励幼儿大胆介绍自己的办法。
4。有这么多好方法,你们想不想去试试?
出示辅助材料。
老师这里还准备了一些材料,你可以选用你认为最好、最合适的方法修补你手中的东西,
补好后可要仔细检查一下牢不牢固,然后去盛水试一试。
三、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可提醒幼儿:如果你的小手不够用时,可以请老师和小朋友帮助你。
四、经验交流
1。教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你修补了什么东西?
可以盛水了吗?看看漏不漏?
2。幼儿讲述修补办法。
探索求知:信息是如何传递的
1、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积极的从不同途径、用不同的方法收集传递信息,
2)幼儿在活动中了解信息传递的不同渠道,学习使用不同的信息工具。
2、 活动准备:幼儿通过查询、采访等方式了解相关知识。
3、 活动过程:
1) 交流:我所知道的信息传递的方式。可启发幼儿从物体发信号、用声音发信号、用文字发信号等几个方面考虑。如:通过手势、旗语、烟火等物体发信号;通过吹号、打铃、敲鼓、广播电话等声音发信号;用信鸽捎带、邮局传递、发传真、发电子邮件等多种文字形式发信号。
2) 教师配图讲述有关人们传递信息的故事。如:古时候长城的烽火台上燃烟火传递敌情;抗日战争时期,用放倒消息树的办法报告敌人的去向等。
3) 讨论:现在人们怎样传递信息?引导幼儿了解常用的通讯工具。
4) 组织幼儿玩通讯游戏传电话:教师将幼儿分为两组,分别向每组的第一个人说一句悄悄话,开始后,再一个一个的往后传,各组最后一个报告电话内容,传的又快又准的一组为胜。
4、 活动延伸:
1) 组织幼儿自己操作电脑。
2) 在活动区内提供半成品材料,学习制作这些通讯工具,为幼儿开展角色游戏提供道具。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弓箭的历史文化、知道弓箭的射程与弹性有关。
2、发现弓弦和弓臂有弹性。尝试用各种小物件智造出有弹性的玩具
3、体验玩弓箭活动的乐趣,产生探索弹性的科学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幼儿在玩弓箭中发现弓箭弹性的存在
难点:尝试用各种小物件智造出有弹性的玩具
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有玩弓箭的初步经验。
2、物质准备:儿童玩具弓箭若干、皮筋、线绳、纽扣、视频、纸条,青蛙图片
活动过程
一、看一看,了解弓箭历史文化
师:大家好,我是从查干湖畔的蒙古族幼儿园来的小韩老师。今天我要和大家玩一样有趣的玩具,这个有趣的玩具就藏在电视里。
幼儿观看视频
师:小朋友在视频里看一看这个有趣的玩具是什么呢?
幼儿:射箭
师提问:
(1)通过观看视频你们知道弓箭最早是做什么用的吗?
(2)蒙古族人常使用弓箭做什么?
(3)现在我们用弓箭做什么?
3、师:“现在弓箭是国际比赛项目,也是蒙古族那达幕的传统项目。今天我们一起来玩射箭吧!
二、玩一玩 建构弓箭的弹性经验
1、尝试射箭感知弹性
全体幼儿尝试射箭,师指导个别幼儿做示范。
师:请小朋友们看一看持弓射箭的方法――我们要站在起射线上,左手向前握弓臂,右手捏箭搭弓弦,拉弓瞄准放手射。”
幼儿尝试射箭活动
师提问:
(1)刚才你是怎么射箭的?
(2)你的箭射得远吗?
(3)你的箭怎样才能射得更远呢?
(4)为什么弓弦拉的开才会射得远呢?
2.分组比赛感知弹性
师:“现在分成两组进行射箭比赛,看看哪组的弓箭射得更远?”(一组使用用麻绳做的弓弦,用红色标记弓箭,一组使用弹力绳做的弓弦,用黄色标记弓箭。请一位老师来当裁判)
第一组幼儿比赛。
师:谁的弓箭射得远?裁判举旗示意
他的弓箭为什么射得远呢?
第二组幼儿比赛
师:“哪个弓箭射得远?为什么黄色弓箭射得远呢?”
3.比较操作验证弹性
(1)动手触摸比较两把弓箭发现弓弦有弹力
师:“请小朋友们看一看、拉一拉这两把弓,会有什么发现?黄色的弓箭为什么能射得更远一些呢?”
幼儿逐一观察,进行讨论
师提问:“你怎么发现它有弹力的?或者这个弓弦要怎样才能有弹力呢?”
(2)比较弓弦,验证弹性的特征
师:“这是制作这两组弓箭使用的弓弦皮筋和线绳,大家动手拉一拉,看一看会有什么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变化?
幼儿比较后表述自己的发现。
师:“皮筋的弹力从哪来的?要怎样做才能发现皮筋的弹力?为什么皮筋有弹力?”――幼儿讨论
师小结:“很多物品像刚才的皮筋,我们拉一拉,它的形状会变化,手松开后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这是皮筋的弹性。产生的这个力量就是弹力。有弹性物品才会有弹力。
师:大家猜一猜,弓臂有没有弹性
压一压弓臂会弯曲,松手又恢复原来的样子.弓臂加上弓弦的弹性,这把弓箭才能射得更远一些”
三、做一做探索玩弹性的兴趣
师:1、“刚才我们玩的弓箭是一种利用弹性制造的玩具,小朋友们还知道哪些物品与弹性有关?”我们可不可以用小物件智造出弹性来呢(教师为幼儿投放纽扣,线绳、皮筋、踢的口袋、弹簧、弹弓、、、、、)
师:下节课我们小朋友接着用小物件智造玩具。
活动总结
活动开展中,幼儿积极参与,能够大胆的进行交流,发现了弹性的秘密。并在制造弹性玩具的过程中幼儿大胆的发挥,对弹性认识的经验构建的丰富起来。充分体验到了科学探索的乐趣。
幼儿园科学课教案篇4
设计意图:网站
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为了让孩子们亲眼见到西瓜虫真正的样子,我和孩子们一起来到了操场上的角落里,用自己带来的铲子在泥土里寻找西瓜虫。角落里到处是黑黑的泥土和一些腐烂的树叶,孩子们迫不及待地争着去挖泥土。老师激励孩子们用比赛的形式比一比“哪一组最先找到西瓜虫”。孩子们高兴极了,开始了“寻找西瓜虫”之旅。幼儿亲自参加活动感到非常兴奋,现在社会的孩子,他们平时远离自然,西瓜虫,让他们了解它们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让幼儿在感受自然的同时,在玩中学,玩中乐。回到教室后,孩子们还学习用放大镜观察西瓜虫,初步感知了西瓜虫的主要外型特性几其生活习性。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但使孩子们对小虫子产生了探索的兴趣,还学会了使用辅助工具(放大镜)研究西瓜虫。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放大镜观察西瓜虫,感知西瓜虫的主要外型特性几其生活习性。
2、对小虫子产生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放大镜、画纸、笔、塑料透明小瓶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论西瓜虫
1、教师出示西瓜虫的图片,引出话题:
2、“你们认识西瓜虫吗?”“你知道西瓜虫哪些有趣的事?“你知道西瓜虫喜欢生活在什么地方?
二、讨论怎样去捉西瓜虫
1、“幼儿园里什么地方有西瓜虫?我们到什么样的地方才能捉到西瓜虫?
2、“我们捉西瓜虫需要哪些工具?捉西瓜虫时需要注意什么?
三、幼儿在园内自由寻找西瓜虫
1、教师鼓励幼儿结伴去找西瓜虫,并提醒幼儿听到信号就结合。
四、交流捉西瓜虫的经历
1、“你们找到西瓜虫了吗?怎么发现的?是在哪里找到的?
教师小结:
西瓜虫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
五、观察西瓜虫并进行交流
1、引导幼儿借助放大镜观察西瓜虫。
“西瓜虫这么小,我们能看的清吗?可以用什么工具让我们看清它?
2、引导幼儿自由观察
“你发现了什么?”
3、教师带领哟额自由观察
“西瓜虫的头上有什么?是什么样的?西瓜虫的身体是什么样的?(教师可让幼儿自由说)
4、引导幼儿运用放大镜观察西瓜虫并进行交流,西瓜虫头上有什么?身体是什么样子的?有几只脚?它的脚长在那里?当它碰到危险时会怎样?
5、请幼儿模仿西瓜虫的样子.尤其是遇到危险后缩起来的样子。
活动延伸:
1、引导幼儿画西瓜虫,并记录自己的观察发现。
2、“今天西瓜虫跟我们一起玩,我们给这位小客人画个像吧!
3、小朋友在墙角里找西瓜虫。
活动反思:
让他们了解它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并让他们知道泥土有很多的养分,是许多动植物生存的基础,活动中幼儿乐于发现、主动参加科学活动,学会运用各种感官观察、比较。幼儿对本次活动充满了积极探索的乐趣。
关注幼儿的兴趣与需要,教学活动中也体现幼儿的经验。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体现教学目标的适宜性、个性化。依据本班幼儿的实际,在研究和把握本班幼儿身心发展的实际水平、发展需要和可能性的基础上,确定幼儿进一步发展的潜力、方向和步伐。同时,老师们关注本领域的核心价值,给孩子们一个最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幼儿园科学课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制作会“走”的盒子,懂得废旧物品可以加工成有用的物品。
2、幼儿通过操作感知橡皮筋的弹性,学会简单制作玩具的技能。
3、幼儿通过实验记录,加深对实验过程的理解,养成关心科学、好奇、好问,乐于尝试的好习惯。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5、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橡筋、小棒、橡皮泥、吸管、纸盒、绳子、曲别针、录音机、酸奶盒。
【活动过程】
引入:幼儿模仿各种小动物随意地走入教室。教师提问小动物是怎样走路的。幼儿讨论各种各样动物行走的.样子。
教师出示一个会“走”的纸盒,提问:这个纸盒怎么会自己“走”呢?看一看,纸盒里有什么秘密?
(1)纸盒里有橡筋。
(2)纸盒里还有橡皮泥和曲别针。
做会“走”的纸盒。
选用橡筋一根,用橡皮泥裹住橡筋的中间,捏成一个小圆球,圆球表面要光滑。将带有橡皮泥的橡筋两端,分别穿入纸杯口两边的小孔里,分别用曲别针固定橡筋。用手转动橡皮泥将橡筋拧紧,放在地上,纸盒就会“走”起来了。
想一想,说一说。
(1)橡筋拧紧了,一松纸盒就走了。
(2)橡筋有弹性。
(3)像我的弹弓一样,一拉就将橡皮泥弹走了。
?教学反思】
纵观整个活动,感觉过程轻松、自然、和谐,幼儿在动手操作活动中,体验了成功的快乐,获得了有关分类、语言、科学等综合能力的发展。
幼儿园科学课教案篇6
目标:
1、引导幼儿积极探索,主动思考问题。
2、引导幼儿感知球的主要特性:弹跳、能滚动、在水中会浮起来。
3、体验活动的乐趣
准备:
皮球若干,场地、一盆水、废报纸、布、毛巾、木块、橡皮泥等。
过程:
一、设问导入:
看,这是什么(各种空心的皮球)如果我把它放在水里,如果我把球放在地上拍打,小朋友样都来猜猜会怎么样?
二、反互探索,感知球的基本特征
1、第一次自由探索
师:老师给小朋友们准备了许多的球,请你们每人拿一个球去试一下吧。
让幼儿自由的探索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2、第二次有目的的探索
师:刚才小朋友们都用球进行了实验,现在谁来告诉老师你都发现了些什么?
(让幼儿进行讨论,并回答老师的问题)
师:现在请小朋友来回答老师的问题,把球宝宝放到水里,它会怎么样呢?(它就会浮在水面上)
把球放在地上用手拍打,球宝宝又会怎么样呢?(会向上弹起来)
现在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来做游戏,进行观察吧!
(1)、把球放到水中,观察球是否浮在水面上,和其它实心物体比较,感知球是空心的,所以能浮在水面上。
(2)、让幼儿在地上拍球,球会弹跳起来,感知球有弹性,所以能跳起来,学习名词“弹性”
(3)让幼儿把球放在不同物体上向前滚,比一比哪一个球能滚得更远?感知球滚动的快慢和地面有关。
3、小结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都开动脑筋和老师一起想!现在小朋友们都知道了,球在水里水浮在水面上、用手拍一拍拍就会向上跳起来,还会向前后左右不同的地方滚动。
延伸
师:现在小朋友都知道了球宝宝在水里的时候会浮在水面上,用手拍打它,它就会跳起来,还有球宝宝可以前后左右的滚动,真的是太神奇了,现在我请小朋来帮老师想一想哪一些球宝宝会浮在水面上的?哪一些球宝宝拍拍它会跳起来?还有哪能些球宝宝可以前后左右向不同的方向滚动?
幼儿园科学课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动手做小实验,初步体验量的守恒。
2、懂得做实验后获得的结果才是正确的结果。
3、能与同伴友好合作地进行实验。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有从杯中倒水的经验。
2、物质准备:——教具:一粗一细两个杯子,里面分别装有不同水位的水。
3、——学具:粗细不同的杯子若干(数量各为幼儿人数的一半,其中粗杯子里盛有兰色的水,细杯子里盛有红色的水),粗细不同空杯子若干(数量为幼儿人数的一半)。
活动过程:
一、哪个多哪个少?
——教师(出示粗细不同的杯子):这两个杯子一样吗?哪儿不一样?
——引导幼儿发现杯子有粗有细。
——教师:杯子里面有什么?你觉得杯子里的水一样多吗?哪个多哪个少呢?你是从那里看出来的?
——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二、思考实验方法
——教师:我们能用什么方法证明你猜得对不对呢?
——鼓励幼儿思考,并提出建议。师幼归纳多种方法,并引导幼儿分析这些方法中哪些可行,哪些方法有难度,现在没办法做。鼓励幼儿发现借助空的第三只杯子可以了解两杯水是否一样多。
三、幼儿操作活动
——两位幼儿共同做实验,一人拿一杯水,然后再取一个空杯子。先猜猜两杯水是否一样多,谁多谁少,然后再实验。
——教师观察指导,了解幼儿的实验方法。
如,方法一:一幼儿先将自己杯子中的水倒入空杯中,做一个标记后把水倒回去。另一个幼儿幼儿再把自己杯中的水倒入空杯中,比较水位与标记的高低:
方法二:一幼儿在自己杯子的水位处作标记,然后把水倒入空杯中,另一个幼儿将自己杯中水倒入做标记的`杯子中,比较水位与标记的高低。
方法三:如果幼儿取的空杯与其中某幼儿的一个杯子一样大小,则可以让另一幼儿把自己杯中的水倒入空杯中,两杯水放在一起直接比较水位的高低…
——提醒幼儿实验时注意慢慢倒入,不要将水泼出来。同时要将杯中水全部倒完。
四、我们的实验结果。
请幼儿介绍实验的结果,引导幼儿发现,光用眼睛看,结果不一定正确,要通过实验才能知道正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