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画》教案通用7篇

时间:2023-12-07 10:04:46 分类:工作报告

很多人通过教案的写作是可以让自己提高教学质量的,每一篇教案都应该融入老师自己的思想和感受,以下是85报告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古诗《画》教案通用7篇,供大家参考。

古诗《画》教案通用7篇

古诗《画》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两首古诗。

2、学会本课的3个生字,理解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

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1、通过诵读,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意境,熟读成诵。

2、结合古诗简洁的语言想象丰富的画面,先说再写。

教学难点:

1、诵读古诗,体会作者从听觉、触觉、视觉等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

法。学习作者边观察边想像以及动用各种感官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

法。

2、透过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把自己的感受写下

来。

教学准备:

1、师生查找有关诗人、诗作的相关资料。

2、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调动积累,揭示课题

1、启发学生回忆背诵过的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

2、引出诗题“江南春”:顾名思义,江南的春天。 全诗描写了江南

春天的绮丽景色。

3、介绍作者:杜牧,字牧之,今陕西省西安市人。二十六岁中进土曾做过幕僚,很不得志。他关心民生疾苦,在任地方官期间为人民做

了一些好事。他和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

二、自学古诗,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诵读古诗。

要求:(1)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2)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2、借助工具书,自己理解诗意。

3、小组合作学习,弄懂诗意。

4、检查学习效果

(1)指名朗读,集体正音。然后齐读全诗,注意停顿。

(2)解释词语:

“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楼台”、

“四百八十寺”

(3)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大致即可)

三、反复诵读,体会意境

(一)前两行——写今

1、学生自由诵读古诗,边读边思考:《江南春》写出了江南春天的

哪些特点?(到处是黄莺宛转啼鸣,到处是绿叶红花相互映衬。依山

临水的城乡,迎风招展的酒旗。)

2、诗的前两句抓住了黄莺、红花、绿叶、水乡、山城、酒旗、春风

等七种景物来描写,共同构成了一幅春天江南的画面。

3、看图、配乐辅助,指导学生读出江南春日的美景,用自己的话描

述感受到的内容。

(二)后两行——怀古

1、提问:诗歌的后两句还是描写江南春天的吗?

2、学生默读后两句诗,体会一下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集体讨论(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之情)

4、教师小结: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企图依靠神灵的庇护,永保江山稳固。可是时移世易,当年的四百八十寺,有多少楼台

意境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之中了呢?

5、带着理解,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6、练习背诵古诗。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默写《江南春》。

3、依据《江南春》这首诗歌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配一幅画。

古诗《画》教案篇2

第二课时

一、复习古诗,谈话导入

1.指名背诵古诗《草》。

2.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

3.回忆学过的宋代著名诗人杨万里的古诗《小池》。

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杨万里描写暮春时节的诗《宿新市徐公店》。(板书课题)

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1.自读古诗,读准字音。

2.运用各种方法识字。

(1)如果班上有姓徐的同学,或者有的同学认识姓徐的人,就请他教大家识记徐这个字。

(2)组词识字。如,宿,住宿、宿舍。

(3)以熟字带生字识字,如,离篱、味未。

3.指导写字。

(1)小组学习其它几个生字,重点指导:

未──可以先复习一下味字,再指导书写。上横要短、下横要长;撇捺要舒展。

宿──宝盖不宜太宽。

(2)学生练习书写,自我评价:在自认为写得满意的字上做标记。

三、细读古诗,总结学法

1.谁能说说我们学习《草》这首诗时是按照怎样的学习步骤来学习的?

(1)读:读准字音,把古诗读通顺。

(2)想:想想自己哪些地方读懂了?哪里还不懂?

(3)说:在学习小组内说说自己的学习收获。

2.请同学们按照以前的学习步骤来学习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1)学生在组内说说自己读懂和不懂的地方。

(2)汇报。(教师适时点拨、帮助)

四、诵读诗句,进入意境

1.自由读:你对暮春时节的景象有什么新的发现?

2.指导读:孩子在捕捉蝴蝶时是什么样的心情?当黄蝴蝶飞入金黄色的菜花中找不到时,他又是怎样的心情呢?

3.比赛读:谁读的好?好在哪儿?

4.背诵:同桌互背,指名背,齐背。

五、巩固古诗,能力培养

你能把这首小诗编成一个小故事吗?小组交流。

六、作业

1.背诵古诗。

2.把《宿新市徐公店》这个故事讲给自己身边的人听。

板书设计

2古诗两首

?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篱笆小路

黄蝶黄花

古诗《画》教案篇3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23课《古诗两首》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与《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设计理念

1、借助专题网络教学这一前瞻性的教学形式,整合课程资源,促进教师教学方式与同学学习方式的转变,在整合中促进自主性,加强交互性,构建一种新型的语文课堂生活,实现同学语文素养的提升。

2、张扬语文味,充沛凸显网络优势,让同学在研读、品味中体会诗人的情感,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融合。

教学目标

1、引导同学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让同学正确使用网络,用网络搭建已知与未知沟通、衍化的桥梁,学会合理而有效地处置丰富的网络资料。

3、带领同学抓诗眼,紧扣关键词,咀嚼重点诗句,在想象中走进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4、在学习中有目的地指导同学总结学习方法,举一反三、学以致用,形成必要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准备

准备网络课件,与同学进行课前谈话。

教学过程

一、简言引入:

1、导语: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的美美在园林,而杭州的美则美在西湖。今天我们将借助专题学习网站,品读《古诗两首》,欣赏西湖风光,走进美丽的杭州西湖。

2、《古诗两首》中收录了两位诗人写西湖的作品,一位是杨万里,一位是苏轼。同学们还记得吗,这学期我们就学过杨万里的一首古诗

古诗《画》教案篇4

准备:

1、课前交流学案一、三、五。板书:整首诗和作者、写出各组组别。

2、读给或说给帮对听时,发现问题后一定要帮他纠正、补充。

3、整堂课不用举手,如果小组交流或帮对交流,完了坐好。

4、指名回答对了加1分;一生说完或读完后,大家主动站起来,不好:纠正、提建议;不完整:补充;不一样:说不同的意见;好:评价、挑战,1次各加1分。自己记录。

5、指导说想象到画面:根据诗的意思加上自己想象到的来说最后说感觉。

一、导入新课(3分钟)

1、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一首古诗——江雪。课前我们都预习了课文,这节课我们交流一下,看预习得怎么样?

2、说说题目的意思:(1组2号)(江上的雪景)

3、简介柳宗元:谁能简单介绍一下作者柳宗元,一个同学说完其他组的同学可以补充。(2组2号)

二、正确朗读古诗:(3分钟)

1、同学们能不能正确朗读这首古诗呢?先读给你的帮对儿听一听。

2、集体展示:3组、4组6号读。组织大家随即评价、提建议,指导读正确(读音正确、节奏正确),齐读。(注意评价小组)

三、理解词义:(2+3分钟)

1、帮对儿交流词语的意思(一人说前6个,一人说后6个);如果都不理解可以在小组内交流;小组内解决不了的一会提出来。

2、集体交流:

(1)你理解了哪些词语,说说这些词的意思。(5组5号)组织学生随机纠正、补充或发表你不同的意见,老师引导(看文中插图)。

(2)还有哪些词语不理解?学生解决,解决不了的老师指导解决。

四、理解诗意:(2+3分钟)

1、帮对儿互相说一说这首诗的意思(一人说前两句,一人说后两句);如果都不理解或有不同意见可以在小组内交流;小组内解决不了的一会提出来。

2、集体交流:

(1)各组有哪些句子不理解?师生做好标记。

(2)说说每句话的意思。(6组4号)组织学生随机纠正、补充或发表你不同的意见,老师引导(a、把词义连起来说连贯理解;b、看文中插图理解;c、想象画面理解)。

五、想象画面读:(6分钟)

1、想象画面:古人说“诗中有画”,下面请同学们再读这首诗,边读边想象,看能不能结合诗句的意思,将《江雪》想象成一幅画。

2、把你想象到的说一说,最后说一说你觉着这里怎么样?自己说完后,再说给你的帮对听一听。

3、集体交流。(7组、8组)这里很寂静、冷清和凄凉。

六、体会感情读:(2分钟)

1、同学们,看到这幅画面你有不明白的问题吗?这位老翁为什么独自一人,冒着严寒在大雪纷飞的江心钓鱼呢?大家再读一下这首诗,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想好后跟你的帮对交流一下。

2、集体交流:(9组、10组)(孤独)

3、老师引导体会情感:柳宗元被贬到永州后,精神上受到了很大刺激和压抑,但又不愿与当权者同流合污,于是就借描写山水景物,歌咏隐居在山水之间的老翁,来寄托自己的情感。表达了作者自己不愿与当权者同流合污的纯洁高尚而又孤僻高傲的情感。(板书:清高、孤傲)

七、感情朗读:(5分钟)

1、同学们能不能把作者不愿与当权者同流合污的清高、孤傲的情感,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呢?自己练一练(注意声断气连),然后读给你的帮对听一听。

2、集体展示感情朗读。(11组)

八、感情背诵:(5分钟)

1、同学们能不能有感情的背诵下这首诗,自己练一练。

2、集体展示感情背诵。(12组)

板书: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背景—主体—感觉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篱翁,清高、孤僻

独钓寒江雪。

古诗《画》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语言简单说出诗的大意,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重难点

1.朗读背诵两首古诗。

2.通过朗读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乐学善思办法

组内赛读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巩固对诗词的理解。

教学流程

一、借助情境,听读赏诗

1.播放课件。

2.师声借助情情并茂地诵读诗文。

3.学生自由读诗文。

要求:借助拼音,把古诗读准确。

1.同桌互读,看读音是否准确,诗句是否通顺。

2.指名读,全班评议。

二、诵读诗文,把握诗意

(一)学习古诗《雪》

1.指导读诗,感知诗意

(1)简介作者尤袤

(2)自由读古诗,结合诗文的插图,从字面上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

(3)图文结合,多种方式反复诵读。

(4)同桌、小组、全班合作交流深入理解全诗内容。

(5)汇报学习情况。

2.由画入境,想象感悟。

(1)指名读.全班齐读.练习背诵

(2)结合背诵,启发学生展开,引导学生说说作者描写的是什么样的景象?

(二)学习古诗《江雪》

1.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2.诵读诗文,把握诗意

(1)读一读: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自读、同桌互读、指名读)

(2)自由读古诗,结合插图,从字面上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尝试练说、同桌互说、指名说)

(3)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学生初步感知诗意。

3.细读古诗,感悟诗情

(1)自由读诗,体会诗人——的情感。

(2)指名带动作、表情读,从中感悟是人的情感。

(3)想一想、说一说

通读两首古诗,边读边结合插图想象每首诗所描写的画面是什么样子的?(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

三、延伸拓展,升华情感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诗句完成书后的“自选佳句”。

2.课下搜集关于雪的名句、名言,体会诗人的感情。

3.搜集有关写景的故事读一读。

古诗《画》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会认“晓、慈”等12个生字,会写“湖、莲”等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行”。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能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说出诗句描绘的画面。

3、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识记生字,背诵古诗。

2、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品诗赏句,感受诗人所描绘的美景和诗人的心境。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出示诗题: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指名读、齐读。教师注意指导“净慈寺”的读音及诗题的停顿。

2、相机解释“净慈寺”和“林子方”。

3、从诗题当中你知道了什么?想想诗题是什么意思。

(诗人杨万里)早晨从净慈寺出来送别他的朋友林子方。

二、朗读古诗,识记生字

1、朗读古诗。

(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争取读得正确、流利。

(2)同桌互读,检查指正。

(3)听朗读音频,指名读,指导古诗要读得字正腔圆、抑扬顿挫、有节奏感。

(4)分组比赛读,读出诗的韵味。

2、学习生字。

(1)学生根据读诗的感受,指出不好读的字,教师指导。

(2)玩一玩“快乐连连看”游戏,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三、再读古诗,整体感知

1、教师读古诗,学生仔细听,思考下列问题:

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这首诗写了些什么呢?

2、小组内交流后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板书。(西湖六月风光:莲叶荷花)2、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这首诗写的是(季节)西湖的美景。

四、品析诗句,想象意境

过渡:我们知道诗人在诗中写了西湖六月的莲叶和荷花。那么诗中具体是怎样写的呢?

1、出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自由读第一句“接天莲叶无穷碧”,你从诗中看到了什么样的莲叶?(碧绿碧绿的莲叶无穷无尽的绿色)

①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接天无穷碧)

②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看,体会这句诗。

③请学生来讲一讲自己看到的画面,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④让学生解释“接天”的意思,教师引导学生领会。(荷叶挨挨挤挤,往远处看,看不到尽头,仿佛与天相接了。)

⑤指名朗读。指导朗读时语速放慢,读出壮观的感觉。

(2)读“映日荷花别样红”,在这一片碧绿之中的荷花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

①“别样”是什么意思?

②这西湖六月的荷花果真特别的娇艳,你看,她红得像什么?(图片展示)

③这荷花为什么这么红?(映日,在太阳的照射下)还有什么原因?(在荷叶的映衬下)

(3)诗人是早上从净慈寺出来送别林子方的,此时的太阳是朝阳,同学们再想想,在碧绿的荷叶上,你还能看到什么?(晶莹的露珠……)(齐读诗句)

2、出示: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1)这两句诗告诉了我们什么?(地点:西湖时间:六月)

(2)为什么诗人会说西湖六月的风光“不与四时同”?

(3)指名读,指导学生读出赞叹的语气。

3、有感情地朗读整首诗。

(1)看着这样一幅图,假如你是诗人杨万里,来尽情地赞颂一下这六月的西湖吧!谁来读读这首诗?(指名朗读)

(2)师配乐朗诵,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画面,再说说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3)全班入情入境地诵读全诗。

五、指导写字

学习“湖、莲、穷、荷”4个生字。

1、出示生字课件,指导学生观察生字结构及书写顺序。

2、进行口头组词训练,加强记忆。

3、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小组比赛,背诵《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和诗人杨万里一起欣赏了西湖六月的美景,这节课我们再一起来学习“诗圣”杜甫写的一首《绝句》,走进古诗的世界,去感受古诗中如画的春天美景吧。(板书课题:绝句)8、默写《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按上节课的方法,自读学习。学习生字,进行识记,读准字音。

2、交流自学情况。

(1)出示卡片认读生字,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的。

(2)个别字注意扩词练习,加深对字意的理解,促进识字。

3、指读诗句。抓住重点的字音进行指导。

三、想象画面,理解诗意

1、理解第1、2句。

(1)你们从诗句中读出了哪些景物?(黄鹂、柳树、白鹭、青天)

(2)“鸣”是什么意思?(叫)“翠柳”指什么?(碧绿的柳树)

(3)此时正是春天,想一想:诗人看到的会是一棵怎样的柳树?(引导背诵《咏柳》)

2、齐读第二句诗,理解“行”“上青天”。(行:行列。上:飞上。青天:蓝天。)

3、理解3、4句。(展示图片,加强对词语的理解)

(1)“窗含”是什么意思?(窗对着)“千秋雪”指什么?(终年不化的积雪)

(2)“泊”是什么意思?(停泊靠岸)

4、指名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1)、解释下列字词。

鸣:泊:千秋雪:

(2)、找出古诗中表示颜色的词语。

(3)、根据意思写诗句。

(4)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欢快地唱歌。

5、这首诗是怎样描写景物的呢?(由近及远)

6、结合插图想象说话,说说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美景,并体会诗人的心境。(表达了诗人闲适的心境和开阔的胸怀,同时也表达了对闲适、宁静的生活的向往。)

(1)透过窗户看得见西岭上终年不化的积雪。

四、指导写字

书写“绝、含、岭、吴”4个字。

1、引导学生从字形、结构等方面进行观察。学生找出自认为难写的字,并把自己提醒大家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地方说清楚。

2、教师范写,边写边强调需要注意的地方。

“含”和“岭”中都有相近的部分,注意“含”的上部是“今”,“岭”的右边是“令”。

3、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组织学生进行相互评价。

[教学板书]

15古诗二首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绝句

六月西湖莲叶:接天,无穷碧

荷花:别样红

莘绻獠挥胨氖蓖

黄鹂叫白鹭飞

千秋雪万里船秀美

[教学反思]

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体会到诗人的思想感情,我在本课教学中努力创设情境,营造氛围,让学生仿佛置身于自然美景中。

在教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时,我遵从了从整体感知到品读悟情,再到感情诵读的教学规律。在教学中,我力求做到教学从学生出发,落实读,悟,品等每一个环节,让学生感受到诗中的美景。在教学《绝句》这首诗时,我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更鼓励学生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色,理解诗意,让学生能够体会到古诗的意境美。

古诗《画》教案篇7

活动目的:

1、学习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2、理解古诗内容,感受古诗意境,学会朗诵古诗。

活动准备:古诗图片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

—我们猜个谜语,看谁猜得又快又对:青竹竿,顶蜂窝,吃了肉,还有窝。(莲蓬)

2.理解古诗《池上》

—看看,图上还有什么呀?(有白莲花、小朋友、小船、浮萍、水草……)

—这两个小娃娃在干什么?(撑着小船采白莲)

教师小结:小娃娃撑着小船,悄悄地去采白莲玩,可是在回来的`路上,不懂得怎样掩藏自己的形迹,河面上。绿绿的浮萍一下子就被小船荡开了。这件事被白居易爷爷看见了,他就写了一首诗,叫《池上》,“池上“——池塘上,下面听老师来读一遍(出示古诗)。

3、欣赏古诗

介绍古诗《池上》,指导幼儿理解重点词句,帮助幼儿理解古诗内容。

⑴小娃撑小艇:小娃娃撑着小船。

⑵偷采白莲回:偷偷地去采白莲回来。

⑶不解藏踪迹:不懂得怎样掩藏自己的形迹。

⑷浮萍一道开:浮萍一下子就被小船荡开了。

4、学习古诗。集体念,师生对念,男女生轮念。

5、启发幼儿边念边用动作表达诗句含义。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

活动反思:

由于在平时的活动中,我们比较多地和孩子们一起进行古诗,绕口令等一系列中国特有的民间活动,所以孩子们对于这样形式的活动还是很感兴趣的。同时为了便于他们的理解,我利用了自己画的图片,这样便于他们的观察和记忆。

古诗《池上》内容简单,易懂,比较能够激起孩子们学习的欲望。同时我利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层层递进的帮助孩子们进行巩固和记忆,让孩子们从小就受到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这是我们民俗教育的内容,也是我们现在的每一个教师应该做的事情!

课文12.古诗两首小池

一、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

2、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3、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诗中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想象力,进行审美教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二、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古诗。

三、教学难点:理解诗中描写的意境,体会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四、教学过程:

(一)创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美丽的大自然的录像片断,并配上优美的音乐。)

同学们,看看这大自然吧,万物总是那么和谐的相处,使大自然如此的美丽。从古至今不知道有多少诗人用他们的笔来赞美过大自然的万物。如我们刚学过的

(1)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让我们看到了春风的神力。

(2)宋代诗人王令笔下的《送春》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又把我们带到了花开花落三月-

(3)还有前几天我们学过的南宋诗人翁卷写的《乡村四月》中的《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等等,让我们走过了春天,又步入了四月初夏时节,

过渡:今天我就再来学习一首描写初夏时节的诗句《小池》。

(二)初读诗,感受意境。

1、有积累过这首诗的吗?背给大家听听。

2、很多同学都熟悉这首诗,其实它描写的就是一处初夏的小池塘(出示课件)。美吗?的宋代诗人杨万里当年看到了这个小池塘,在周围的景物映衬下,被深深的吸引、陶醉,于是便挥笔写下了这首千古吟诵的诗句《小池》。

3、介绍作者:杨万里是南宋诗人,最善长写山水诗,一生写诗二万多首,与大诗人陆游,范成大齐名。

4、听录音范读。注意听清每个字的读音,听清读诗的停顿与节奏。

5、学生自由试读。你能试着读一读吗?

6、相机认识生字及纠正字音。(惜露蜓。强调lǜ字的读音)师(刚才老师听同学读,有几个字不太准,在这里再强调下。)

7、生再读。请同学们再读一下古诗,注意生字,注意读诗的语气和节奏。

8、指生读。

(三)理解诗,领悟意境:

1、整体提问:在诗中都描写了哪些景物?(板书:泉眼树阴小荷蜻蜓)

2、理解一、二句古诗。读中悟情。

(1)你知道泉眼是什么吗?(泉水的出口)。泉水是怎么流的呢?(无声、惜细流)无声指泉水流得很慢。惜指爱惜,谁爱惜谁呢?泉眼爱惜甘甜的泉水,舍不得多流一点儿。

(2)宁静悠美的景色应用什么语气来读呢?(舒缓,爱惜……)找生试读。

(3)泉眼在作者的头脑中想象得如此舒缓而美丽,那作者又是怎么想象池塘边大树的呢?树阴照水爱晴柔,借助注释理解一下。(生自由说二句意思,理通顺后,师小结)爱指喜欢,谁喜谁呢?

(4)这样柔和的美景谁能来读出?(读出柔美、喜爱……)找生读,师指导读。

3、理解三、四句诗,体会“立”的深意。

(1)同学们读得不错,后两句谁能来试着读一读。找一生读。

(2)你能从读中体会诗的意思吗?很浅显,同桌间交流下。

(3)汇报,师相机纠正。

(4),在评议中随机体会“立”巧妙用法。

“立”:(1)小晴蜓飞过来了,立在了荷叶上,你能给立换个词吗?(落、停、站……)

(2)你认为哪个字,为什么?师强调“立”字的用法,使诗句更生动,形象,体现了蜻蜓的可爱。

(5)蜻蜓立在了小荷之上,你能想象一下它们会交流什么吗?(谢谢你,看到你真高兴,我等你好久了……)

(6)其实诗人杨万里曾多次写过荷花,如上学期积累中《闲居初夏午睡起》中也描写了荷花,你还记得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7)谁能把后两句读一下。读出高兴、欣喜等语气。

4、齐读全诗。作者把泉水,大树,荷花和蜻蜓编织成了一副美丽的画卷,并表达了他对夏日池塘边美景的喜爱,带着高兴,喜爱的语气,品读一下全诗。

(四)赏读诗,内化意境。(适当配乐)

1、自由练读(读出个性)

2、个别读

3、同桌互读,背诵读。

4、想象读:你觉得在这个池塘边还会有哪些景色?(小草、小鱼、小鸟……)这么多景色作者只抓住了四种,却把整个夏天的美景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值得我们学习。在你脑海里能想象着更多的美景读一读吗?要读出你对景色的喜爱之情,你试试。

5、全班齐读(情感共鸣)

(五)教师总结:

涓涓细流,浓密的树阴,小巧的荷叶,顽皮的蜻蜓,让这宁静,优美的小池塘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诗情画意令人陶醉,不仅这些,还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其实生活中到处都是美,让我们一起去发现美,享受美吧。

(六)课外积累:

搜集并积累杨万里的诗。

《古诗《画》教案通用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