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以升生平事迹7篇

时间:2024-03-06 10:21:44 分类:实践报告

咱们在准备事迹材料的过程中需要强调思路清晰,大家要避免事迹材料中出现夸大或者歪曲的情况,下面是85报告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茅以升生平事迹7篇,感谢您的参阅。

茅以升生平事迹7篇

茅以升生平事迹篇1

袁隆平,一个几乎家喻户晓的名字。这位世界“水稻之父”创造的奇迹倍受全世界人民的瞩目,也造福了全世界。

袁隆平生于1930年9月1日。上世纪60年代初,他目睹了农民们粮食短缺的现状,于是决心改良水稻品种,探索科技兴农之路。在他的科研团队一次次努力下,终于发明出了水稻新品种——杂交水稻。

袁隆平的精神是令我们敬佩和感动的。在当时,这种设想是需要勇气的。因为要沿着当时被批判的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基因和染色体学说进行探索。但袁隆平不怕困难,决心改良品种。并且袁隆平不迷信权威,按照米丘林、李森科的经典理论,水稻作为自花授粉的植物没有杂交优势,实验没有任何意义。袁隆平却要亲自试验,用自己的双手和大脑,开拓出一条新的科技之路。这条路从一开始,就困难重重,但科技创新精神和报效祖国的精神一直激励着他坚持不懈地努力,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和饥饿和灾荒作斗争,解决农民们的温饱问题。袁隆平以他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意志和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发明了新一代水稻品种——杂交水稻!

袁隆平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的,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也要有这种态度。比如遇到难题时,我们要坚持不懈地钻研,练钢琴时,要知难而进……我认为,不论做什么事情,只要认定要做了,就要奔着目标前进,永不后退。而且我们也要有袁隆平先生报效祖国的精神,要从小好好学习,长大后立志成为国家的栋梁。

茅以升生平事迹篇2

斯大林,1879年在哥里城出生,后来进入第比利斯学校读书,开始阅读马克思的著作并参加革命运动。在1898年他加入俄罗斯社会民主党工党的梯弗里斯组织,开始参加高加索地区的政治活动,在一些工业中心组织示威、罢工。他作为布尔什维克派的一员,领导了巴库工人罢工,七次被捕都是因为组织这些革命活动。后来斯大林被选为中央政局委员,并协助列宁领导并组织了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胜利后,他参加了列宁领导的人民委员会的第一次会议,在苏俄内战期间任民族事务委员和国家监察部委员。从1922到1952一直当选为前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1922年在苏联的第一次苏维埃代表大会上,他提出在一个国家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

1928他放弃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充分实现工业化,通过几次五年计划,使苏联迅速崛起,成就了著名的斯大林宪法。1953年斯大林因脑出血死亡,享年74岁 ,遗体经过防腐处理后被放置在列宁墓中。后来因赫鲁晓夫批判了斯大林,他的遗体被火化后安葬在克里姆林宫墙下。斯大林生平事迹本是伟大的,但是在其死后诽谤又极其卑劣。

一直以来,斯大林的功与过都是非常有争议的话题,因为对于斯大林而言,他的功与过是非常鲜明的,有多少人赞美他,就有多少人厌恶他。但是历史毕竟是严肃的,不能简单地以各打五十大板了之,而且斯大林的经历由于现在一些文件没有彻底公开,因此一直是个谜。

其实斯大林的功劳还是非常大的,首先斯大林在列宁之后,成功团结了苏联各个势力,使得苏联免于分裂,并且成功组建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由无产阶级创建的国家,极大鼓舞了世界各地无产阶级运动。而且斯大林用几个五年计划,成功使得苏联的工农业取得巨大进步,一跃成为欧洲第一大强国,世界第二大强国。尤其是二战期间,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对德国法西斯的顽强抵抗,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做出巨大贡献。

斯大林的功与过还有过的一面,随着斯大林政治地位的稳固,党内对他的个人崇拜也日益膨胀,这一切都是在斯大林的默许下进行的,尤其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大清洗运动,造成苏联大批优秀的精英分子遭到清洗,损失惨重。而且斯大林为了苏联的自身利益,在苏德战争之初,对德国采取绥靖政策,保持中立。二战后期又肆意践踏弱小国家的主权,在雅尔塔会议上大搞大国沙文主义,战后又强行推行所谓的苏联模式,这些都使斯大林陷入争议之中。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一秘范文为大家带来的6篇《斯大林的生平事迹》,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一秘范文。

茅以升生平事迹篇3

袁隆平,平头小脸,其貌不扬,土里土气。你想不到他是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而正是这个显得有些平凡和土气的老头,以自己不懈的努力和才华,在古老的土地上创造了非凡的奇迹——目前在我国,有一半的稻田里播种着他培育的杂交水稻,每年收获的稻谷60%源自他培育的杂交水稻种子。

是怎样的力量把一个人的命运紧紧联系并且积极影响着16亿人的命运呢?又是一种怎样的力量促使着袁隆平年轻时违背母亲的意愿作出自己的人生选择?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促使他执着于杂交水稻的研究而最终走向成功的呢?

“知识+汗水+机遇+灵感=成功”是他一生的缩写

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从一棵天然杂交稻开始,袁隆平开创了水稻育种的新历史。作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是中国的英雄,也是有着世界性贡献的杰出科学家,他获得的一系列国际奖励可资证明。若回答“下个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没有哪位科学家比袁隆平更有资格回答了。

关于超级杂交水稻,不善言辞的袁隆平有着讲不完的故事。当别人问他成功的秘诀时,他以“知识+汗水+灵感+机遇”作了精辟的回答,并且还讲了一个故事。

从“1953年到1966年,我在农校一边教课,一边做育种研究,每年都去农田选种。从野外选出表现优异的植株,找回种子播种,看它第二年的表现,这样来筛选具有稳定遗传优异性状的品种,这称为系统选育法,是常用的一种方法。1962年,我在一块田里发现一株稻鹤立鸡群,穗特别大,而且结实饱满、整齐一致,我是有心人,没有放过它。第二年我把它种下去,辛苦培育,满怀希望有好的收获,不料大失所望,再长出来的稻子高的高,矮的矮,穗子大小不一。这时候一般人感到失败就放弃了,我坐在田埂上想为什么失败了呢,我想到第一年选出的是一棵天然杂交种,不是纯种,因此第二年遗传性状出现分离,而如果按照那棵原始株杂交种的产量来计算,亩产能达到1200斤,这在60年代是非常了不起的——我突发灵感,既然水稻有杂交优势,我为什么非要选育纯种呢?从此我致力于杂交水稻育种。”

谁能够想象到,一个关系着16亿中国人吃饭问题的伟大的探索与成功,就这样由袁隆平的一个意念而开始并最终诞生了。

为了杂交水稻,袁隆平几乎奉献了自己的一切,知识、汗水、灵感、心血,没有什么不是为了那梦寐以求的杂交水稻。在研究的初期阶段,为了获得一株必需的水稻天然雄性不育株,他和新婚妻子一起,在身体的劳累还在其次,学术界权威的质疑与反对,使袁隆平承受着巨大的舆论压力。当时学术界流行的经典遗传学观点认为,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许多不良的因子已经被淘汰,积累下来的多是优良的因子,所以自交不会退化,杂交也不会产生优势,从而断言搞杂交水稻没有前途,甚至说研究杂交水稻是“对遗传学的无知”。然而无论是科学道路上的挫折、失败,还是人为的干扰、破坏,所有的磨难都无法动摇袁隆平执着的梦想。他坚信实践才是真正的权威,火热的生命加上知识的力量能够改变一切。

1966年,经过两个春秋的艰苦试验,对水稻雄性不育株有了较多的感性认识后,袁隆平把获得的科学数据进行理性的分析整理,撰写出首篇重要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在中国科学院出版的权威杂志《科学通讯》第4期发表。这篇论文的发表,标志着在国内开了杂交水稻研究的先河,这不仅是一个普通意义上的水稻育种课题的启动,而且开创了一个划时代的崭新的研究领域。在随后的30多年间,他在杂交水稻这个领域始终保持着世界领先地位,他的研究成果一个接一个,他创造的杂交水稻神话一个接一个。从1976年至1999年,我国累计推广种植杂交水稻35亿亩,增产稻谷3500亿公斤,相当于解决了3500万人口的吃饭问题,确保了我国以仅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袁隆平用知识在中国古老的土地上,圆了华厦民族几千年都在渴盼的梦想,写下了一个震惊世界的神话。

1999年6月,“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昭示着高科技与资本的紧密结合,将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对于科技与知识的力量,怕是鲜有人能比袁隆平有着更深切的认识了。

假设我们的超级稻大面积推广时“1亩平均增产400斤,推广1亿亩每年就可以增产粮食400亿斤,相当于目前国内一个中等省份一年的粮食总产量。而我搞超级稻研究,只需要国家1000万元的投资。所以科技进步产生的效益是巨大的。那么,水稻亩产提高的潜力到底还有多大呢?我跟你讲,潜力非常大。在理论上,水稻的光合作用对地表太阳能的利用率可以达到5%。目前全国水稻的平均亩产为800斤左右,只相当于利用光能的12%,通过科技进步,只要把光能利用率提高到理论水平的一半即25%左右,即意味着亩产翻番。我们的超级稻成功并推广后,预计可使全国水稻平均亩产增至1200~1300斤。现在我的学生们,年轻的一代的科研人员技术手段更先进了,开展分子水平的育种,效率更高。展望一下,达到3%的光能利用率是可能的,那时16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就解决了。你说科技的力量大不大?”

梦,诞生于儿时那片美丽的园艺场,然而,回眸袁隆平的成功之路,可能谁也无法想到,他之所以会如此义无反顾的选择以农业作为自己奋斗一生的事业,竟只是缘于儿时感觉到的刹那间的美丽。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我们学校的小记者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工作和生活的安江农校采访。

安江农校坐落在雪峰山下,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我一踏进校园,就被“勤奋务实、文明进取”的校训振憾了。学校里古树参天、风景秀丽、果树成林。

学校的老师告诉我们,袁爷爷在上世纪50年代初从西南农学院毕业后就来到这所学校任教。当时,全国人民严重缺少粮食,过着苦日子。他心里就有了一个愿望,希望大家不再少吃饿肚子。从此,他废寝忘食,潜心研究,揭开了杂交水稻研究的序幕。在他的组织和指导下,终于研究成功了杂交水稻,解决了全世界人口的吃饭问题,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杂交水稻从地处物种变异天堂的安江农校发源并走向了世界。

学校的老师还介绍说,现在为了让人记住袁爷爷的伟大发明和贡献,准备建设“安江农校杂交水稻园”,建成后,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老师讲解完后,带领我们在学校里参观。阵阵凉风从身边拂过,我想:袁爷爷为什么能从一名普通的`教师成长为举世瞩目的“杂交水稻之父”呢?我好奇地问身边的老师。老师沉思片刻,告诉我:这或许是因为他勤奋务实,潜心进取,心想人民吧,因为袁院士有个成功的公式就是: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成功。

哦,我终于明白了,袁爷爷为了我们的吃饭问题,用自己的知识,付出那么多的心血研制杂交水稻,真是伟大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一秘为大家整理的6篇《袁隆平生平事迹》,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

茅以升生平事迹篇4

他,在1964年10月16日,成功研发出第一颗原子弹。

他,在1967年10月17日,又一次成功研发出第一颗氢弹。

他,坚持在自己的岗位28年,从不放弃。

他,把中国的军事水平从落后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他,遇到突发状况后沉着冷静,坚持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永不退缩。

他,就是中国的“两弹元勋”!

他,就是邓稼先!          (陈佳贤)

有人,为了人民的利益而奉献,又为了国家的富强而牺牲。若他的出生,是希望般的朝阳,那么他这一生,便是奇迹般的国家曙光!

他是邓稼先,他是一个奇迹。他以他的坚韧,以他的乐观,和善与勇气,只经历几年,便完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例原子弹与氢弹的成功。

他的内心没有一粒灰尘,纯粹的如同见底的湖泊。他无私地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他放弃了名利,放弃了外国优厚的条件,只为报效自己的祖国。

他的成功,终于唤醒了忍辱数十年的东方雄狮,化作一声响亮的吼叫。传遍大江南北,传遍长城内外,中国人民站了起来!迷途中的勇士发现了方向,全国便都不惮于前驱!

为邓稼先开创的强国之势欢呼吧!愿微笑抚平他脸上的皱纹!(张健宸)

你微笑的脸庞,让中国这个名字响亮世界;你不屈的精神,带给国人无限的希望。一望无际的戈壁上,始终站立着一个笔直的身影,核试验的成功也是总会有一个人在默默的微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坚定、勇敢、朴实。几十年来一直坚守着中国核武器事业,他无私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他是传统文化的最高奉献者,他就是邓稼先。(李妍)

他是我国的两弹元勋,他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的武器引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他对国防武器做出了许多新的伟大贡献!他就是邓稼先。无数个日夜,无数次艰难,无数个成功和失败都无法阻止他坚定的信念。他严谨求实,鞠躬尽瘁!邓稼先是戈壁滩上的那一抹翠色,是沙漠中的那一泓甘泉。(李昀泓)

当大漠的苍茫点缀了蘑菇云的硝烟,当五星红旗升起在联合国的上空,是他,长空铸剑,吼出雄狮般的愤怒;是他,以身报国,写下山河的颂歌,嫣红热血,精忠报国,他是共和国忠诚的奠基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是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邓稼先!(周钰雯)

他是我国的两弹元勋,他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他,就是邓稼先。面对病魔的挑战,他从未言弃,向着信念勇往直前!他勇敢、他坚定、他严谨、他无私,他是新中国的引领者,戈壁滩上的那一抹翠色,是沙漠中的那一泓甘泉。(孙敬山)

他,一个在几十年前鲜为人知的名字。

他,领着微薄的工资坚持了28年。

他,使中国成功走向了世界强国。

他是谁?一个默默无闻的人。

戈壁的风沙吹散了他的姓与名。

大漠升起的蘑菇云振奋了神州大陆,一声巨响,让我们站了起来。他是谁?他是邓稼先,是他,也只有他!(高鸣)

在他面前,任何事都无法阻挡他研究核武器。他的微笑,给国家带来了巨大希望。他的行为,牢牢牵动着每个国人的心。在戈壁上,你总能看到满怀期待的背影。在实验室里,你总能看到艰苦奋斗的背影。与人讨论中,你总能看到平易近人的背影。“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两弹元勋形容的就是这核事业领导者一邓稼先。(董奕霆)

他,一个在几十年前鲜为人知的名字,作为一个中国人,他对中国,对儿时的誓言,对科学事业,都是无愧的。那是亿万中国人牢记的日子,1964年10月1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发成功,也正是他为中国留下了永垂共和国史册的光辉篇章,踏遍戈壁和草原,群力奋战自当先,君视名利如粪土,许身国威壮河山,他就是:邓稼先。(赵益文)

他是美国留学两年就完成了博士。

他在祖国有难他马上回到祖国。

他在祖国发明了并爆炸了原子弹和氢弹。

他是核武器事业的开拓者。

他的心中事事都轻人民最重。

他清楚人民是一切为人民。

他奋战28年为人民他奉献自己的一生。

他是一个无私的奠基人,他在工作中没有一点私心,默默无闻是他的性格忠厚平实真诚坦白是他的品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准确的描述了他的一生,他便是我国的核武器科学和技术专家邓稼先。(侯懿)

他数十年如一日在荒凉戈壁,潜心研究;他精密计算,从未出过差错;他性格纯厚,从未有过计算;他广受爱戴,劝回群众继续工作;他天资聪颖,两年修完博士学位,放弃高官厚禄,依然回国。他不求个人名利,只求国家强大。他,就是两弹元勋,邓稼先。(张愉宁)

他坚强,他勇敢,他无私,他朴实。他几十年来一直坚守着中国核武器事业,他无私的精神和巨大的贡献是中华民族永恒的骄傲!他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的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是中国的骄傲​!(李波睿)

他,为了国家的崛起,隐姓埋名二十余年。他不为名,不为利,为了人民的幸福,几乎牺牲了自己的全部。

那时候,在沙漠戈壁,总能看见一个身影,在这片荒无人烟的沙漠挥洒汗水。无论条件多么艰苦,那个身影总是冲在最前线。唯一一个看不见他的地方,就是他的家中。

邓稼先,一个伟大却鲜为人知的名字。然而正是这个名字,奠定了我们现在幸福生活的基础。

所以,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把这项“最杰出贡献奖”颁给他呢?(张超俊)

他作为科学家,刻苦钻研。

他作为领导者,临危不惧。

他作为爱国者,鞠躬尽瘁。

他是几乎在无外援的帮助下成功设计了原子弹和氢弹,使中华人民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的两弹元勋。

他平日里默默无闻,淡泊名利,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他是中华人民族永恒的骄傲。

他就是伟大的邓稼先!(刘小印)

茅以升生平事迹篇5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袁隆平院士的离世,让无数国人悲痛、令世人哀伤,一颗耀眼的东方巨星同我们辞别,“神农”的功绩永远留在了人间,留在了千万万群众的心坎。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世界第一个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科学家,他最大的功劳是让中国人更加稳定地端稳了自己手中的饭碗,播撒了艰辛汗水和无穷智慧,收获了精神富足和崇高品格。可以说,袁老的一生,光荣而伟大、为民而广博,如同他热爱的土地一样敦厚纯朴、如同他播下的种子一样顽强坚毅。

国之大者,为国为民。温饱问题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攻克的首关,也是人类孜孜以求的梦想和目标。袁老扎根土地、埋头苦干、艰辛钻研、无私奉献、默默付出,坚毅且挺拔、英勇而神圣、庄严而睿智,用勤勉的一生、辛劳的一生、创造的一生助力解决温饱事业和民生大计,追求“禾下乘凉”梦、书写华美篇章、绽放人生丽彩,让“袁隆平”雕刻进中华民族精神谱系成为一道风景丰碑,也让世人铭刻了“袁隆平”三个字的深邃含义和沉甸价值。这正是对其“俯首甘为孺子牛”一生的写照,也是“人民群众把他举得高高”的最好诠释和注解。

中国人常说,“民以食为天”。吃饭问题是大事,是最基本的国之大者、最起码的权利保障。袁老托举的饭碗,是十几亿人的大饭碗,他的精神情怀和品格追求、人生理想,何其宏远、何其磅礴、何其伟岸,值得每个人铭记、铭刻、弘扬、传承。英雄的步履,需要有人去续航;英雄的衣钵,需要志士去光大。袁老为公为民、不计得失、俭朴敦厚、攻坚克难、义无反顾、扎根土地的崇高品质和高尚情操,是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和宝贵营养,是每一个了不起的中国人都必须具备的精神品质。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长征路上,有许多如同袁老一样的璀璨星光,交织成中华民族精神谱系的斑斓星河,照耀中华民族坚毅前行、滚滚向前的光明道路。历史的接力棒传递到我们这一代手中,缅怀袁老、致敬英雄、昭启未来、奋进前途,我们要将英雄的气概、顽强的品质、拼搏的意志、为民的情怀滋养起来和武装起来,让袁老的“禾下乘凉梦”延续下去,镶嵌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历史潮流,凝心聚力、满怀壮志、昂扬挺进、乘势而上,书写属于新时代的新梦想新奇迹。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敢圆梦,得靠加油干。天上不会掉馅饼,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硕果累累,往往是汗水浇灌、辛勤劳作、耕耘犁耙之后,土地才给予劳动付出的报酬和恩赐。开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征程,让精神弘扬在新时代、把作风带进入新征程,像一颗种子一样生根、发芽、破岩、茁壮,必将能够在迎风飘扬、春风化雨中花开叶茂、繁盛似锦,到处都是一番更为活跃的创造创新。

茅以升生平事迹篇6

身体的劳累还在其次,学术界权威的质疑与反对,使袁隆平承受着巨大的舆论压力。当时学术界流行的经典遗传学观点认为,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许多不良的因子已经被淘汰,积累下来的多是优良的因子,所以自交不会退化,杂交也不会产生优势,从而断言搞杂交水稻没有前途,甚至说研究杂交水稻是“对遗传学的无知”。然而无论是科学道路上的挫折、失败,还是人为的干扰、破坏,所有的磨难都无法动摇袁隆平执着的梦想。他坚信实践才是真正的权威,火热的生命加上知识的力量能够改变一切。

1966年,经过两个春秋的艰苦试验,对水稻雄性不育株有了较多的感性认识后,袁隆平把获得的科学数据进行理性的分析整理,撰写出首篇重要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在中国科学院出版的权威杂志《科学通讯》第4期发表。这篇论文的发表,标志着在国内开了杂交水稻研究的先河,这不仅是一个普通意义上的水稻育种课题的启动,而且开创了一个划时代的崭新的研究领域。在随后的30多年间,他在杂交水稻这个领域始终保持着世界领先地位,他的研究成果一个接一个,他创造的杂交水稻神话一个接一个。从1976年至1999年,我国累计推广种植杂交水稻35亿亩,增产稻谷3500亿公斤,相当于解决了3500万人口的吃饭问题,确保了我国以仅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袁隆平用知识在中国古老的土地上,圆了华厦民族几千年都在渴盼的梦想,写下了一个震惊世界的神话。

1999年6月,“ 袁隆平 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昭示着高科技与资本的紧密结合,将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对于科技与知识的力量,怕是鲜有人能比袁隆平有着更深切的认识了。

假设我们的超级稻大面积推广时“1亩平均增产400斤,推广1亿亩每年就可以增产粮食400亿斤,相当于目前国内一个中等省份一年的粮食总产量。而我搞超级稻研究,只需要国家1000万元的投资。所以科技进步产生的效益是巨大的。那么,水稻亩产提高的潜力到底还有多大呢?我跟你讲,潜力非常大。在理论上,水稻的光合作用对地表太阳能的利用率可以达到5%。目前全国水稻的平均亩产为800斤左右,只相当于利用光能的1 2%,通过科技进步,只要把光能利用率提高到理论水平的一半即2 5%左右,即意味着亩产翻番。我们的超级稻成功并推广后,预计可使全国水稻平均亩产增至1200~1300斤。现在我的学生们,年轻的一代的科研人员技术手段更先进了,开展分子水平的育种,效率更高。展望一下,达到3%的光能利用率是可能的,那时16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就解决了。

茅以升生平事迹篇7

袁隆平的形象可谓“几十年如一日”的“农民本色”——瘦小身材,背微驼,但也就是他,获得了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证书和500万元的高额奖金。“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获奖,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他不仅仅搅动了人们对科学家的好奇,更引起人们对大奖的产生以及我国科技奖励制度的关注。

1976年,袁和助手培育的三系杂交水稻“南优2号”在全国大面积推广,比常规水稻平均增产20%,到2000年全国累计推广38亿亩,增产稻谷3600亿公斤。

1995年,袁在全国大面积推广两系法杂交水稻生产应用,到2000年全国累计推广面积达5000万亩,平均产量比三系增长5%—10%,续写“东方魔稻”的新篇章。

2000年,“超级杂交稻”到达农业部制定的第一期目标,突破日本专家估算的水稻的理论极限产量,被全国400位院士评选为“2000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的第一项成果。

2000年12月12日,“隆平高科”上市,成为中国证券市场第一只以科学家名字名民的股票。袁老说,他此刻最大的心愿是利用基因技术育出亩产800公斤的超级杂交水稻,目标是2005年实现大面积推广。

他先后获得了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杰出发明家”金质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英国让克基金会“让克奖”、美国费因斯特基金会“拯救世界饥饿奖”、联合国粮7农组织“粮食安全保障奖”、日本“日经亚洲大奖”、作物杂交优势利用世界“先驱科学家奖”、“日本越光国际水稻奖”等八项国际奖。

西方世界称,杂交稻是“东方魔稻”。他的成果不仅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并且也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茅以升生平事迹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